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昌市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1
作者 喻恒 李忠勤 +4 位作者 周茜 张昕 蒋慧敏 王芳龙 罗雨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8-1203,共16页
为研究金昌市PM_(2.5)及其化学组分(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对金昌市大气PM_(2.5)进行手工采样,并运用PMF模型和HYSPLIT模型解析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金昌市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2.2... 为研究金昌市PM_(2.5)及其化学组分(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对金昌市大气PM_(2.5)进行手工采样,并运用PMF模型和HYSPLIT模型解析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金昌市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2.2±10.4)μg·m^(−3),各季节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化学质量闭合研究表明:碳质组分(OM+EC)是金昌PM_(2.5)的主要组成部分.PM_(2.5)中的OC与EC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4±5.6)μg·m^(−3)、(2.9±1.5)μg·m^(−3),TC占PM_(2.5)质量浓度的16.3%,并且四季OC/EC的平均值均大于2,表明采样期间各个季节均存在二次污染.夏季OC与EC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说明夏季污染物来源较其他季节更为复杂.金昌市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25.0±11.6)μg·m^(−3),占PM_(2.5)质量浓度的40.2%,其中,SO_(4)^(2−)、Ca^(2+)、NO_(3)^(−)和Cl^(−)是金昌市主要的4种离子,分别占总离子的22.5%、17.1%、16.8%、12.1%.对水溶性离子做离子平衡分析表明:夏季、秋季和冬季阴阳离子的相关性较好,没有重要的离子缺失,春季较差,有重要阴离子缺失.PMF模型表明金昌市PM_(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烧源(生物质+燃煤)(30.5%)、土壤尘(24.6%)、二次无机气溶胶(26.0%)和机动车尾气(18.9%),HYSPLIT模型表明金昌市春季PM_(2.5)浓度受外来污染源输入影响较大,夏季、秋季和冬季应主要考虑本地排放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分 来源分析 金昌市
原文传递
滇中姚安地区土壤重(类)金属来源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2
作者 程琰勋 赵萌生 +6 位作者 张亚 徐磊 徐杰 黄加忠 杨明龙 涂春霖 李怡颖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为了解滇中姚安地区表层土壤重(类)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在研究区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428件,对其中As、Cd、Cr、Cu、Hg、Ni、Pb和Zn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地球化学图说明了这些重(类)金属元素的含... 为了解滇中姚安地区表层土壤重(类)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在研究区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428件,对其中As、Cd、Cr、Cu、Hg、Ni、Pb和Zn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地球化学图说明了这些重(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了重(类)金属的来源。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As、Cu、Pb和Zn受自然背景与矿产开采共同影响;Cr、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Cd受矿产开采和农业施肥的影响较大;Hg则受周边工厂以及煤炭燃烧的影响。地累积指数和富集系数分析表明,研究区污染程度普遍不高,但局部地区有重(类)金属元素的污染富集,代表元素为Cd和Hg。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结果也表明Cd和Hg是研究区最主要的风险元素,但以轻度和中度生态危害为主,强生态危害分布面积较小,研究区生态风险整体较低,风险可控。本研究对滇中地区的土壤重(类)金属的污染评价和土地利用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类)金属 来源分析 风险评价 滇中
下载PDF
羊乳制品中高氯酸盐污染来源分析
3
作者 康婕 陈鸿剑 李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集羊乳及食用饲草、饲料、青贮进行高氯酸盐污染水平测定,对羊食用饲草中高氯酸盐和羊乳中高氯酸盐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不同品种的乳制品进行测定,确定乳制品中高氯酸盐的污染来源。共检测羊食用饲草饲料及乳头样样本计371份,不同类... 采集羊乳及食用饲草、饲料、青贮进行高氯酸盐污染水平测定,对羊食用饲草中高氯酸盐和羊乳中高氯酸盐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不同品种的乳制品进行测定,确定乳制品中高氯酸盐的污染来源。共检测羊食用饲草饲料及乳头样样本计371份,不同类别乳制品样本153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羊食用物的高氯酸盐检出率均高于80%,饲草中高氯酸盐含量最高,不同品种的饲草中高氯酸盐含量不同,用CORREL函数相关性分析饲草和羊乳中高氯酸盐的相关系数为0.51,塔姆黑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类乳制品间存在显著差异。饲草和羊乳中高氯酸盐呈中强度正相关,饲草可能是羊乳中高氯酸盐的主要来源,高积累型饲草有油菜壳、花生蔓、爬地龙和苜蓿,不同种类乳制品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 饲草 高氯酸盐 来源分析
下载PDF
祁连山冰川中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4
作者 董浩 申保收 +2 位作者 武小波 郭忠明 王宁练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392-405,共14页
痕量元素在山地冰川中的时空格局可以作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良好指标。为了研究祁连山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主要来源,2020年9月在祁连山的7条冰川,包括阿尔金山冰川、扎子沟冰川、老虎沟冰川、七一冰川、四号冰川、... 痕量元素在山地冰川中的时空格局可以作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良好指标。为了研究祁连山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主要来源,2020年9月在祁连山的7条冰川,包括阿尔金山冰川、扎子沟冰川、老虎沟冰川、七一冰川、四号冰川、八一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中采集表层雪样进行酸化处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大量元素Al、Fe与痕量元素As、Ba、Co、Cr、Cu、Li、Mn、Mo、Pb、Sr、Tl、Zn、Cd的浓度,并选用Jonckheere-Terpstra非参数检验来对比痕量元素平均浓度,数据结果表明祁连山西部扎子沟冰川和老虎沟冰川的痕量元素浓度较高,祁连山东部宁缠河3号冰川痕量元素浓度较低,痕量元素浓度总体空间分布趋势为西段>中段>东段。痕量元素总浓度的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s,EF)表明,Co、Cr、Cu、Tl、Fe、Li、Mn、Mo、Sr元素主要受自然粉尘输入影响(EF<10),Pb、Cd、Zn元素受人为源影响较大(EF>10)。然后对痕量元素浓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7条冰川的第1主成分中总浓度上有较高正载荷的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粉尘源,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粉尘,第2主成分则代表不同程度的人为源影响。最后结合后向轨迹的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痕量元素自然输入源主要来自新疆中部和北部的沙漠和盆地等,而人为源则包括河西走廊部分城市人类活动、交通运输排放、矿物开采和金属冶炼等。本研究为祁连山脉各分段地区冰川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祁连山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冰川 痕量元素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秀山县北部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5
作者 蔡柯柯 赵志强 +3 位作者 蒙丽 王孝萌 刘键 罗仁凤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237-244,共8页
为了解秀山北部大气干湿沉降物中重金属含量情况,使该区环境污染防治和农田土壤安全利用更具针对性,2019年4月~2020年4月,连续接收秀山县北部18个样点大气干湿沉降物,并分析测试其中Cd、Cr、Cu、Ni、Pb、Zn、Hg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为了解秀山北部大气干湿沉降物中重金属含量情况,使该区环境污染防治和农田土壤安全利用更具针对性,2019年4月~2020年4月,连续接收秀山县北部18个样点大气干湿沉降物,并分析测试其中Cd、Cr、Cu、Ni、Pb、Zn、Hg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分析秀山县北部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来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估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Hg外,6种重金属元素存在明显的分区性,沉降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川河盖两翼及东部,该区域大气干湿沉降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远高于全国及重庆市平均值;其余一般沉降区6种元素沉降通量均小于全国均值25%百分位。川河盖两翼较高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受东部花垣县铅锌矿开采及特殊地形地貌的综合影响,陡增的地形使得沉降中7种重金属通量增加了49倍,应加强该类型地貌区环境安全的监测与评估工作。经地累积指数法评估,川河盖两翼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中Cd为中度污染—严重至极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中度至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 来源分析 秀山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和郊区PM_(2.5)中碳质组分特征差异及来源分析
6
作者 李洁 董晶晶 +3 位作者 孙思思 陈新星 丁峰 曹阳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18-23,79,共7页
为比较南京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_(2.5))中碳质组分特征及来源差异,利用碳组分在线监测仪器对2022年城区和郊区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南京市城区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5.24±2.39),(1.27&#... 为比较南京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_(2.5))中碳质组分特征及来源差异,利用碳组分在线监测仪器对2022年城区和郊区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南京市城区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5.24±2.39),(1.27±0.62)μg/m^(3),郊区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5.67±2.45),(1.32±0.70)μg/m^(3)。2022年OC和EC质量浓度水平分别较2014—2018年均显著下降。城区和郊区的OC、EC质量浓度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从日变化特征看,城区和郊区OC和EC质量浓度均呈现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峰谷值。(2)城区和郊区OC、EC均在冬季呈现良好的相关性,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根据碳质组分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以及ρ(OC)/ρ(EC)分析结果,城区和郊区均存在二次污染,机动车和燃煤是城、郊区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源对城区影响大于郊区,燃煤源对郊区影响大于城区。(3)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对南京市OC的质量浓度水平影响较大,郊区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高于城区。城区需要重点关注机动车排放,郊区需要与周边区域协同治理燃煤、生物质燃烧等方面的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组分 城区 郊区 二次有机碳 来源分析 南京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伴生水特征及来源分析
7
作者 赵为永 杨梅 +7 位作者 雷涛 王铎 赵子博 赵志猛 申玉山 李叶平 李丽 郭笑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98-104,114,共8页
柴达木盆地在南翼山a、b、c等井发现高产富锂钾硼卤水。为了推进油田伴生水勘查评价及综合开发利用,通过整理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掌握了南翼山伴生水水质、分布层位、储层特征,利用卤水特征系数、元素相关性、同位素特征... 柴达木盆地在南翼山a、b、c等井发现高产富锂钾硼卤水。为了推进油田伴生水勘查评价及综合开发利用,通过整理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掌握了南翼山伴生水水质、分布层位、储层特征,利用卤水特征系数、元素相关性、同位素特征等方法,对南翼山油田伴生水元素成因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该区背斜核部的古近系地层埋藏深、封闭条件好,构造圈闭及地应力条件有利于卤水富集,明确该区油田伴生水为深层封闭环境下的沉积变质成因。卤水的元素特征系数、分布规律及微量离子组成揭示,南翼山油田伴生卤水是大气降水后,淋滤溶解盆地周围岩浆岩、火成岩,经火山热泉补给,汇至古、新近系湖盆中,经蒸发浓缩,封存于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 油田伴生水 元素特征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北京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8
作者 郝睿 夏芸洁 +2 位作者 孟磊 方冬青 王璐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1期45-48,52,共5页
为探究北京黑碳气溶胶的变化规律和污染来源,文章利用北京市观象台黑碳仪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气象资料及环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黑碳质量浓度呈现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的变化特点,同时黑碳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明显... 为探究北京黑碳气溶胶的变化规律和污染来源,文章利用北京市观象台黑碳仪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气象资料及环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黑碳质量浓度呈现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的变化特点,同时黑碳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明显,呈现夜间高、日间低的变化趋势。黑碳气溶胶来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受到的偏南方向污染的影响大于偏北方向,主要的潜在源区包括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及北京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变化特征 污染传输 来源分析
下载PDF
辽东湾入海河流水质时空变化与污染物来源分析
9
作者 吴光红 邱梦璇 +1 位作者 李建玲 罗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7-188,共12页
基于辽东湾入海河流120个监测断面(含16个入海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的污染特征和入海通量,并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水质超标指标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COD_(Mn))、... 基于辽东湾入海河流120个监测断面(含16个入海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的污染特征和入海通量,并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水质超标指标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AN)浓度、总磷(TP)浓度和总氮(TN)浓度,其他指标符合I类地表水水质标准。TN/TP比值较高,严重偏离Redfield比值,陆源高含量氮和低含量磷的输入是造成渤海海水TN/TP升高的主要因素。非汛期的溶解氧(DO)浓度、电导率(EC)、AN浓度和TN浓度显著高于汛期,而非汛期的pH、浊度、COD_(Mn)和TP浓度显著低于汛期。2021年河口有机物和营养盐浓度受河流穿行农业区等因素的影响,重金属浓度则与域内工业企业分布有关。TN、TP、化学需氧量(COD)、AN和石油类年入海通量分别为3.63×10^(4) t、1 608.5 t、14.8×10^(4) t、3 086.6 t和221.9 t,Hg、Cd、Pb、As和Cr^(6+)分别为0.264 t、0.253 t、1.978 t、20.434 t和31.651 t。研究区主要的污染源按照其贡献大小依次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水动力条件等水文因素所致的污染源、水-气界面物质交换及二次转化源和农田地表径流与交通运输产生的非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来源分析 PCA-MLR模型 入海通量 辽东湾
下载PDF
酿造酱油呈味物质及其来源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斌 徐雅芫 +4 位作者 万娅琼 刘坤 荆丰雪 李梅青 程江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4,共5页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香独特,滋味鲜美,是中式菜肴中最主要的调味佐料之一,其具有丰富饱满的鲜、甜、咸、酸等口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酿造酱油中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酿造酱油的呈味物质...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香独特,滋味鲜美,是中式菜肴中最主要的调味佐料之一,其具有丰富饱满的鲜、甜、咸、酸等口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酿造酱油中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酿造酱油的呈味物质及其来源分析等,为后续研究酿造酱油呈味物质和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艺 酿造酱油 呈味物质 来源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呼伦湖水体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凯 君珊 +1 位作者 郑朔方 张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7-606,共10页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呼伦湖水体中有机物的组成及来源,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技术进行溶解性有机物(DOM)荧光特征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DOM中含有3种荧光组分,分别为类...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呼伦湖水体中有机物的组成及来源,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技术进行溶解性有机物(DOM)荧光特征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DOM中含有3种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色氨酸(C1)、类腐殖酸(C2)和类富里酸(C3);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C2和C3荧光强度占比约70%,表明呼伦湖水体DOM以腐殖质类物质为主,其中不同水期生态补水工程入湖口的C2和C3荧光强度均高于其他区域;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荧光指数、生物指数和腐殖化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0~1.54、0.85~1.00和4.12~4.68,表明呼伦湖DOM由陆源和自生源混合组成,具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水质监测数据表明,2021年呼伦湖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其中平水期和丰水期的BOD5平均值高于枯水期,而平水期总有机碳平均浓度高于丰水期和枯水期;不同水期C2和C3的荧光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DOM中组分C2和C3的产生及来源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溶解性有机物(DOM)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特征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基于TROPOMI的石家庄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博涵 袁金国 +1 位作者 李艳翠 王景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89,共13页
为探讨石家庄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潜在污染源区,该文利用2019-2021年L2级别的TROPOMI二氧化氮数据、石家庄市8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的NO_(2)、O_(3)、PM_(2.5)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以及全球数据同化系统中的气象数据,对石家庄... 为探讨石家庄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潜在污染源区,该文利用2019-2021年L2级别的TROPOMI二氧化氮数据、石家庄市8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的NO_(2)、O_(3)、PM_(2.5)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以及全球数据同化系统中的气象数据,对石家庄市NO_(2)时间变化、空间分布、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以及潜在源贡献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NO_(2)浓度年内变化趋势呈“U”型,季节性明显,NO_(2)浓度冬季(13.33×10^(15) molec/cm^(2))>秋季(12.76×10^(15) molec/cm^(2))>春季(4.96×10^(15) molec/cm^(2))>夏季(4.09×10^(15) molec/cm^(2));NO_(2)浓度空间表现为“主城区高、四周低”的椭圆带状分布,并形成主城区-鹿泉-正定、赞皇-元氏-高邑和深泽-辛集3个污染中心。通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知,NO_(2)浓度与气压、温度、降水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739、-0.520,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25、-0.326。通过潜在源分析得出邢台、邯郸、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蒙古国南部地区是石家庄地区的污染物传输通道范围,长治、晋中、太原、安阳、郑州、焦作、新乡、邢台、邯郸等地均为石家庄市的高污染贡献概率、高污染贡献值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时空分布 HYSPLIT 来源分析 石家庄市
原文传递
环渤海滨海湿地重金属的时空变化及来源分析
13
作者 简锐风 岳甫均 +2 位作者 朱兆洲 刘小龙 张璐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25-6038,共14页
以环渤海滨海湿地的水体、表层沉积物、表层土壤重金属为对象,通过收集已有数据,利用内梅罗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时空变化、污染水平、来源,旨在为环渤海地区滨海湿地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提供重要信... 以环渤海滨海湿地的水体、表层沉积物、表层土壤重金属为对象,通过收集已有数据,利用内梅罗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时空变化、污染水平、来源,旨在为环渤海地区滨海湿地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提供重要信息.结果表明:2000~2020年,环渤海滨海湿地水体As、Pb、Cd、Cu浓度上升,Cr、Hg、Zn浓度下降;湿地表层沉积物As、Ni含量变化较小,Cr、Cu、Zn、Hg含量上升,Pb、Cd含量下降;湿地表层土壤Cr、Zn含量上升,As、Cu、Ni、Pb、Cd、Hg含量下降,三种湿地环境介质表现出差异性变化;环渤海滨海湿地重金属中Cd、Hg单因子污染水平较高,分别为2.67和2.57;2010s环渤海滨海湿地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较高,水体、沉积物、土壤的内梅罗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1.53、4.49、2.52和0.34、0.96、1.44,但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处于较低水平;Cu、Ni、Cr、Zn、As对环渤海滨海湿地环境影响程度较低,主要来源于自然来源及少量人为来源;Hg、Pb、Cd对环渤海滨海湿地环境影响程度较高,主要来自重工业、与重工业联系较强的轻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环渤海 重金属 时空变化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安阳市夏季道路积尘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14
作者 王毅东 王明娅 +7 位作者 韩桥 李梦飞 王文钜 张雪纯 熊钦卿 张春辉 姜凤成 王明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28-2339,共12页
为了解安阳市夏季道路积尘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0年5月使用手持式便携吸尘器采集70个城市道路积尘样品,经离子色谱仪测定其中10种水溶性离子(F^(−)、Cl^(−)、NO2−、NO_(3)^(−)、SO_(4)^(2−)、K^(+)、Na^(+)、Ca^(2+)、Mg^(2+)... 为了解安阳市夏季道路积尘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0年5月使用手持式便携吸尘器采集70个城市道路积尘样品,经离子色谱仪测定其中10种水溶性离子(F^(−)、Cl^(−)、NO2−、NO_(3)^(−)、SO_(4)^(2−)、K^(+)、Na^(+)、Ca^(2+)、Mg^(2+)、NH_(4)^(+)),用比值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其污染特征,结合地理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模型判断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Ca^(2+)、SO_(4)^(2−)、NO_(3)^(−)、Cl^(−)、K^(+)在安阳市道路积尘水溶性离子中占比较大,其中Ca^(2+)占比最高,SO_(4)^(2−)和NO_(3)^(−)次之.在3种道路类型中,Ca^(2+)在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占比分别为53.0%、45.3%和45.9%;SO_(4)^(2−)在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占比分别为16.7%、17.5%和18.5%.NO_(3)^(−)/SO_(4)^(2−)的比值为0.79,说明固定源的贡献更大;水溶性阴阳离子相关性斜率(0.42)小于1,道路积尘呈碱性.安阳市道路积尘中Ca^(2+)与SO_(4)^(2−),Na^(+)与Mg^(2+)和Cl^(−)空间分布相似,其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安阳市夏季道路积尘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农业源、混合源、扬尘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其贡献率分别为12.8%、19.1%、16.6%、14.7%和19.0%.以期为安阳市探究道路积尘污染源头和治理措施提出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市 道路积尘 水溶性离子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原文传递
蒙陕接壤区浅埋煤层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昱同 王皓 +3 位作者 王甜甜 薛建坤 尚宏波 周振方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4,共10页
为研究蒙陕接壤区浅埋煤层开采下矿井水水化学特征与来源,通过采集研究区内的矿井水、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及地表水样,综合利用水化学特征研究、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以及氢氧同位素,探究该区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基于此,对... 为研究蒙陕接壤区浅埋煤层开采下矿井水水化学特征与来源,通过采集研究区内的矿井水、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及地表水样,综合利用水化学特征研究、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以及氢氧同位素,探究该区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基于此,对研究区矿井水的主要来源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矿井水与第四系萨拉乌苏组、侏罗系直罗组和延安组地下水水力联系紧密。矿井水主要离子形成受水−岩作用影响,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与方解石的溶滤作用;受到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使矿井水中Na+含量高于浅部地下水;混合作用对矿井水水化学成分形成影响较小。矿井水受延安组、直罗组地下水与萨拉乌苏组地下水共同补给,三者在矿井水补给水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6.39%、1.59%与12.02%。研究成果可为该区的矿井水害防治与水资源处理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陕接壤区 浅埋煤层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形成作用 来源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岛农业土壤中二噁英的现状研究及来源分析
16
作者 毛婉莲 邓芸芸 贾丽娟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4期84-91,共8页
为了解上海市崇明岛农用土壤中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Fs)现状水平及其来源,于2021年6-7月采集上海市崇明岛31个农业土壤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样品中17种2,3,7,8-PCDD/Fs的含量,并且对其现状水平、异构体特征以及来源进行初步分析。... 为了解上海市崇明岛农用土壤中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Fs)现状水平及其来源,于2021年6-7月采集上海市崇明岛31个农业土壤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样品中17种2,3,7,8-PCDD/Fs的含量,并且对其现状水平、异构体特征以及来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1个土壤样品中均检出PCDD/Fs,质量分数为88.14~356.55 pg/g,对应毒性当量为0.64~2.20 pg I-TEQ/g,统计频率分析发现呈右侧拖尾的偏态分布,中位数为1.05 pg I-TEQ/g。经过比较,崇明岛农用土壤属于典型的背景土壤,土壤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污染属于较低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可能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崇明岛农业土壤中PCDD/Fs的主要来源为五氯酚(PCP)、水稻秸秆烟(RSS)和交通源(TS),占比分别为61.6%,23.2%和15.2%。结合采样地理位置推断,上海市崇明岛农业土壤中PCDD/Fs可能受到来自崇明岛自身农耕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岛 二噁英 来源分析 农用土壤 背景土壤 上海
下载PDF
商洛市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
17
作者 他维媛 周书宇 +3 位作者 金盛华 赵东旭 孟昭君 梁丽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693,699,共8页
从商洛市采集了13个尾矿库的周边土壤样品,测定其中重金属Cd、Cr、As、Pb、Cu、Ni含量,采用污染因子、污染负荷指数、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结合相... 从商洛市采集了13个尾矿库的周边土壤样品,测定其中重金属Cd、Cr、As、Pb、Cu、Ni含量,采用污染因子、污染负荷指数、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法对其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1)Cd、Cr、As、Pb、Cu、Ni的平均浓度均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Pb为主要污染元素。(2)土壤中Cd、Pb含量与采矿活动、尾矿废弃物密切相关,Ni和Cu含量主要受大气沉降、成土因素等自然因素影响。(3)为准确评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情况,应从重金属的累积程度、生物毒性、迁移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下载PDF
东南沿海典型岛屿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乃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应用相关分析、富集因子(EF)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气团来源分析对东南沿海岛屿平潭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平潭大气降水pH值为3.96~7.49,平均值为4.78;电导率(EC)为4...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应用相关分析、富集因子(EF)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气团来源分析对东南沿海岛屿平潭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平潭大气降水pH值为3.96~7.49,平均值为4.78;电导率(EC)为4.9~342.0μs/cm,平均值为24.4μs/cm,高于我国降水背景点值;大气降水中各离子组分当量浓度排序为:Cl->Na+>SO_(4)^(2)>NO-3>Ca 2+>NH+4>Mg 2+>K+>F->NO-2,Cl-和Na+是降水中占比最大的阴、阳离子,其当量浓度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51.4%;NO-3对平潭大气降水酸化的贡献较高(55.9%),且有77%的大气降水酸度被碱性物质中和,其中铵根离子(NH+4)和钙离子(Ca 2+)有着较强的中和能力。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除海洋源外,地壳源和人为源也是平潭大气降水离子的主要来源;PMF模型结果显示,海洋源、人为源、地壳源和燃烧源分别贡献了平潭大气降水离子的61.1%,23.8%,10.0%和5.1%;气团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传输对平潭大气降水离子分布及空气质量影响显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排放的人为污染物可以经海上传输通道由北至南影响我国下风向地区,给沿海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协同控制带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化学组成 来源分析 岛屿 平潭
下载PDF
露天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19
作者 姜凯升 韩勇 +1 位作者 代绅 赫云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0期95-98,共4页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中会含有一些重金属,煤炭开采、运输及产生的扬尘等作业活动有可能会对采坑周边土壤产生污染和破坏。该文以某露天煤矿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与检测Cu、Ni、Zn、Pb、Cr和Cd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中会含有一些重金属,煤炭开采、运输及产生的扬尘等作业活动有可能会对采坑周边土壤产生污染和破坏。该文以某露天煤矿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与检测Cu、Ni、Zn、Pb、Cr和Cd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矿区及周边牧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u、Ni、Zn、Pb、Cr和Cd整体属于安全水平。Cu、Ni、Cr和Cd的分布特征相似,呈现在露天煤矿区和西部、北部含量相对较高,在东部和南部含量相对较低的特征。Zn呈现在西部和北部及东部含量相对较高,南部和东北部的含量相对较低的特征。Pb呈现在西北部和东部2个监测点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余的地方则相对较低的特征。Cu、Ni、Cr和Cd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累积可能来源于成土母质和畜牧、采矿活动,Zn和Pb具有中等的相关性,其累积可能来源于成土母质、交通运输和石油开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下载PDF
平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20
作者 李亚陆 方荣杰 欧健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30-33,46,共5页
选择洞庭湖平原为研究区,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Al、Fe、Mn、Pb、Zn、Cr、As、Cu、Cd),探究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 选择洞庭湖平原为研究区,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Al、Fe、Mn、Pb、Zn、Cr、As、Cu、Cd),探究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期(7月)浅层地下水中铁离子的浓度最高,而在枯水期(10月)浅层地下水重金属中锌离子的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地下水体重金属含量空间差异大。浅层地下水中的Al来源于铝硅酸盐及高岭石的溶解;Fe元素除来自于自然矿物溶解外还有人为来源;沅江流域Mn和Zn,一部分Cd、Pb可能来源于农业污染;沅江上游浅层地下水中Pb元素可能来源于磷化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平原 浅层地下水 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