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0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松嫩平原盐碱土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智慧 李焮玉 +4 位作者 李金哲 焦智琦 王天恩 宋明 王洪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了探索生物炭施用量对盐碱化土壤种植玉米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10,20,40和80 t·hm^(-2))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籽粒灌浆速率,提升了... 为了探索生物炭施用量对盐碱化土壤种植玉米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10,20,40和80 t·hm^(-2))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籽粒灌浆速率,提升了玉米植株及籽粒对养分(C、N、P、K)的吸收,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改善了玉米品质。因此,在松嫩平原西部碱化玉米田上生物炭施用量40 t·hm^(-2)时玉米植株叶茎鞘养分积累最为充足,籽粒灌浆活跃期长,玉米产量最高,为最经济有效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松嫩平原 盐碱化土壤 玉米 植株生长 产量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湿地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强 林楠 +4 位作者 王长琪 贾立国 成龙 郭晓东 张妍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1975、2000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获取3期湿地解译数据,采用动态度分析、差异性分析、转移矩阵等方法对近50年来松嫩平原地区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1975、2000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获取3期湿地解译数据,采用动态度分析、差异性分析、转移矩阵等方法对近50年来松嫩平原地区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和保护松嫩平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湿地面积由1975年的20189.81 km^(2)上升至2018年的29456.79 km^(2),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1975—2000年天然湿地的大幅度下降和2000—2018年人工湿地的大规模增加.分析认为:蓄水工程、河道防洪堤和湿地围垦是天然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降水量变化、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是天然湿地变化的次要因素;受经济效益为中心理念驱动,水田改扩建增加是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动态度 转移矩阵 时空变化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平原北部全新世黑土剖面孢粉组合及其对环境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凯 宋运红 +4 位作者 杨凤超 戴慧敏 许江 韩晓萌 梁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1-2131,共11页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了AMS ^(14)C测年。系统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克山县黑土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Planted Poaceae-Echinate Asteraceae-Tamarix-Polypodiaceae为代表,中部孢粉组合以Tamarix-Chenopodium-Polypodiaceae-Echinate Asteraceae为代表,上部孢粉组合以Pinus-Chenopodium为代表。综合第四纪地质地貌、孢粉、AMS ^(14)C、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7500 a B.P.以来的大暖期,形成于松嫩平原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植被为以草本灌木为主的草原植被。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典型黑土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内动力,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粘土为克山县典型黑土的成土母质,黑土发育过程即为成土母质黑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北部 典型黑土 AMS^(14)C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全新世 克山县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松嫩平原水稻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4
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4 位作者 侯云鹏 张磊 赵胤凯 刘志全 徐新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35-1448,共14页
【目的】明确控释尿素运筹对松嫩平原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旨在为该区域水稻制定科学合理的控释尿素高效运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吉林省松原市,以水稻品种东稻3为试验材料,在总氮量200 kg/hm... 【目的】明确控释尿素运筹对松嫩平原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旨在为该区域水稻制定科学合理的控释尿素高效运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吉林省松原市,以水稻品种东稻3为试验材料,在总氮量200 kg/hm2条件下,设置不施氮肥对照(N0)、普通尿素农户施用(FP)和优化施用(OPT),以及4个控释尿素基施与普通尿素分蘖肥配施比例处理(CRU40%、CRU60%、CRU80%和CRU100%)。于水稻主要生育时期调查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计算作物氮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状况。【结果】与FP处理相比,4个控释尿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齐穗期至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齐穗后植株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和齐穗后氮素积累对籽粒贡献率,以CRU80%处理提升幅度最高;控释尿素各处理在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净收益(P<0.05)。4个控释肥处理中,以CRU80%处理产量和净收入最高,2年平均产量比CRU40%、CRU60%和CRU100%处理分别提高8.0%、2.9%、4.8%,净收益分别提高13.7%、4.8%和7.9%。CRU80%处理与OPT处理产量和净收益水平相当,而其他3个控释肥处理产量和净收益显著低于OPT处理。与FP处理相比,其他施肥处理氮素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以CRU80%和OPT处理最高。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状况表明,氮素表观损失量以CRU80%处理最低,较CRU40%、CRU60%和CRU100%处理分别降低了16.6%、8.8%和8.0%,并与OPT处理相近。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齐穗前后水稻植株氮积累量均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主要是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影响产量。而齐穗后氮素积累对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均高于齐穗前氮素积累。【结论】在松嫩平原水稻产区,采用80%控释尿素基施+20%普通尿素分蘖肥运筹模式,或者采用优化的普通尿素施肥方案,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量、收益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损失量。由于氮肥优化模式施肥劳力投入多,应优先考虑80%控释尿素基施配合20%普通尿素一次追施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水稻 控释尿素 产量 净收入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施肥成本
下载PDF
松嫩平原现代浅水湖泊藻类组合与水体、底泥的耦合关系
5
作者 王雪 张新荣 +2 位作者 刘嘉康 付秀丽 苏杨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探究中新生代陆相湖盆页岩有机质富集影响因素,根据藻类在生烃物质中的重要性,从现代湖泊沉积角度出发,采用藻类组合、水体理化性质、底泥粒度、磁化率和色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中内泡中现代藻类组合与水体和底泥... 为探究中新生代陆相湖盆页岩有机质富集影响因素,根据藻类在生烃物质中的重要性,从现代湖泊沉积角度出发,采用藻类组合、水体理化性质、底泥粒度、磁化率和色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中内泡中现代藻类组合与水体和底泥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地形和风场对半封闭混合型弱酸性微咸水湖有机质富集存在一定影响。中内泡不同位置蓝藻、绿藻、硅藻丰度的不同受水温影响,与底泥分选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水温和底泥分选程度显著受控于当地风场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组合 湖泊水体 底泥 磁化率 色度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世睿 黄迎新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松嫩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其西部是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属于典型内陆苏打盐碱地类型。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有必要进行治理改良。盐碱... 松嫩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其西部是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属于典型内陆苏打盐碱地类型。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有必要进行治理改良。盐碱地作为最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转化为农业用地过程中具有潜力大的独特优势。采用物理、化学、水利工程和生物措施等针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可以将盐碱地转换为农业用地,由此扩大农业用地资源,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本文通过综述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治理研究,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于改善盐碱地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松嫩平原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环境梯度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道省 牟长城 +1 位作者 高旭 鲁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9-351,共13页
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决定因素是生态学核心问题,但对其形成机制仍缺乏共识。为探究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区沿湖岸至高地环境梯度(局地尺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决定因素,以沿该梯度依次分布的7种群落(狭叶香蒲沼泽、小香蒲沼泽、芦... 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决定因素是生态学核心问题,但对其形成机制仍缺乏共识。为探究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区沿湖岸至高地环境梯度(局地尺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决定因素,以沿该梯度依次分布的7种群落(狭叶香蒲沼泽、小香蒲沼泽、芦苇沼泽、草丛沼泽、拂子茅草甸、羊草草甸和榆树疏林)为对象,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及聚类分析法划分群落类型,测定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水位、土壤含水率、有机质等),揭示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沿湖岸至高地环境梯度:(1)物种丰富度(2.00—18.00)和α多样性(Simpson指数0.12—0.90;Shannon-Wiener指数0.23—2.57和Pielou指数0.34—0.88)总体上均呈类似N字型分布(在下部深水生境狭叶香蒲沼泽最低、中下部季节性积水生境草丛沼泽最高、中上部湿润生境拂子茅草甸较低、上部沙丘干旱生境榆树疏林又较高);(2)广义的β多样性(Jaccard指数0.56—0.96)可以分解成物种周转(丰富度没有变化的地点间的物种替代)和嵌套(物种贫乏地点是物种丰富地点子集时的物种差异)两个过程,其在该梯度上半段干旱生境和下半段浅水生境相对较高,且主要由周转过程控制。在常年积水生境上最低且仅由嵌套过程控制,而在环境梯度中间地段则由周转和嵌套过程共同控制;(3)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的主控因子沿该梯度发生了明显转换,在高水位区由水位、有机质和全磷共同控制;中水位区仅由速效磷控制;低水位区由pH和含水率控制。因此,松嫩平原半干旱区沿湖岸至高地环境梯度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具有较高的β多样性,且其主要形成机制为微地形创造局地空间环境异质性与物种库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植物群落多样性,故在生物多样性管理实践中应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完整性加以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半干旱区 植物群落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湖岸至高地环境梯度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露露 王天亮 +3 位作者 高斌 贺怀震 丁晓雯 侯保灯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遥感数据解译、土壤反射率反演、相关分析和相对贡献率分析研究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面积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识别土地盐碱化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遥感数据解译、土壤反射率反演、相关分析和相对贡献率分析研究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面积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识别土地盐碱化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松嫩平原2000—2020年土地盐碱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3.67 km^(2)/5 a。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与GDP的增加,齐齐哈尔市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剧;GDP、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人口数量增多加剧了绥化市盐碱化程度;哈尔滨市土地盐碱化正逐步改善,主要影响因素为GDP、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牲畜数量。【结论】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面积变化主要促进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农牧业发展,直接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在盐碱地改良与治理过程中,应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减少盐碱化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地下水埋深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应建立完备的灌溉和排水设施,以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盐碱化 时空变化 遥感解译 松嫩平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8-2020年松嫩平原长岭盐碱稻田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9
作者 董刚 王艺璇 +2 位作者 王珂 姜世成 邵长亮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1-15,共15页
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CO_(2)和H2O交换的过程具有多变性与复杂性,其交换过程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还受作物类型、种植模式、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为中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最有效的治理... 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CO_(2)和H2O交换的过程具有多变性与复杂性,其交换过程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还受作物类型、种植模式、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为中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最有效的治理措施之一,洗盐种稻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在气候调节、水分利用、碳汇功能等方面都亟待研究,需要实地监测数据作为支撑。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协方差技术,可以对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_(2)和水热通量交换进行直接测量。本数据集为长岭盐碱稻田2018–2020年通量观测结果,该结果经ChinaFLUX技术标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与插补处理。数据集的时间尺度含半小时、日、月和年,数据指标具体包括观测期间的大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es)、土壤温度(Ts)、土壤水分(SWC)、净辐射(Rn)、光合有效辐射(PAR)、降雨量(P)、风速(Ws)、风向(Wd)、显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蒸散量(ET)、二氧化碳净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总生态系统交换量(GEE)等。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为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提供本底资料,为区域生态系统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长岭 涡度协方差技术 碳水通量 盐碱稻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不同生境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其保护建议
10
作者 段明祎 朱慧 +4 位作者 曲叶宽 王文慧 姜斯琪 袁轲 任炳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682-7692,共11页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蝴蝶作为开花植物的传粉媒介和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的关键指示者,其多样性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境状况,因此,有必要清晰认识不同生境中的蝴蝶多样性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蝴蝶作为开花植物的传粉媒介和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的关键指示者,其多样性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境状况,因此,有必要清晰认识不同生境中的蝴蝶多样性变化。为明确松嫩平原蝴蝶资源和不同生境的群落多样性差异,采用样线法于2016年5月-2018年8月对松嫩平原的割草草地、湿地、农田、放牧利用草地及恢复草地共五种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调查共记录蝴蝶5108头,隶属于6科21属26种,其中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和红珠灰蝶(Plebejus argyrognomon)为优势种类,分别占蝴蝶个体总数的25.61%和31.66%,且在五种生境类型中均有分布。不同生境类型中,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异,而恢复草地生境的蝴蝶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农田生境中的蝴蝶个体数量较少,且群落组成与其他四种生境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五种生境类型中的蝴蝶数量和多样性均呈现一定的月动态和年动态变化趋势。除湿地和农田外,其余三种生境中蝴蝶物种和个体数量从5月到8月均持续升高。四种生境的蝴蝶物种数量、个体数量(除农田外)在2018年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等指标的月动态和年动态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生境类型和人类活动与蝴蝶多样性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单一生境中蝴蝶多样性较低,复杂生境有利于保护蝴蝶多样性。本研究有助于厘清松嫩平原蝴蝶资源的基础数据,并为该地区蝴蝶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及评估该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多样性 松嫩平原 生境 群落组成 时间动态
下载PDF
1980-2020年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
11
作者 宋春威 相恒星 +1 位作者 陈美宏 杜会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74,共9页
[目的]探究1980—2020年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为该区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Moran’I指... [目的]探究1980—2020年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为该区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Moran’I指数开展研究。[结果]①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以极度、重度和中度脆弱性为主,共占81.72%。2000年之前生态脆弱性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生态脆弱性整体水平不断下降。②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以轻度和中度脆弱性变化为主,变幅分别为62.19%和91.30%。③生态脆弱性变化是由于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筑用地和耕地间的转化。④生态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林地区域。[结论]近40 a松嫩平原生态脆弱性总体呈现波动降低趋势,空间上生态脆弱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加,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等人文因素对生态脆弱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空间自相关 空间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施肥和补播互作对松嫩平原退化草地产量、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方玉凤 曹志伟 +4 位作者 孙洪升 任秀彬 温宝阳 闫敦梁 韩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4,共8页
试验以松嫩平原西部天然轻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设6个水平的施肥组合、2种豆禾牧草[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混播比例,研究施肥和补播互作对地上生物量、群落组成、牧草品质的影响,以期... 试验以松嫩平原西部天然轻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设6个水平的施肥组合、2种豆禾牧草[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混播比例,研究施肥和补播互作对地上生物量、群落组成、牧草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本地区天然退化草原得以修复的最佳施肥量和补播牧草适宜播种比例。结果表明:施肥和补播互作显著增加了牧草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P<0.05)。2种混播模式下,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2.42%~68.51%和20.21%~60.88%。豆禾2∶2混播的地上生物量高于豆禾1∶2混播;豆禾2∶2混播+N150P0K180(N、P2O5、K2O用量分别为150、0、180 kg/hm^(2))处理的地上生物量为290.68 g/m^(2),较其他处理高37.75%~94.71%,差异显著(P<0.05),氮添加量高于150 kg/hm^(2)时,豆禾2∶2混播的地上生物量减少。豆禾2∶2混播配合高磷添加处理的物种丰富度更高,而豆禾1∶2混播处理中,N50P40K45(N、P2O5、K2O用量分别为50、40、45 kg/hm^(2))处理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99,香农威纳指数为1.8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豆禾2∶2混播的粗蛋白含量高于豆禾1∶2混播,豆禾2∶2混播+N150P0K180处理的粗蛋白含量为22.64%,高于其他处理26.06%~84.82%,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39,P<0.05)。综合分析认为,豆禾2∶2混播+N150P0K180是获得最佳草产量及品质的组合;豆禾1∶2混播+N50P40K45是恢复轻度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施肥 豆禾混播 生物量 物种丰富度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尹朝援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该文采用人机交互式方式及Matlab编程获取1985—2015年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信息、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区域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土地利用格局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松嫩平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多样性均呈现出先增... 该文采用人机交互式方式及Matlab编程获取1985—2015年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信息、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区域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土地利用格局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松嫩平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多样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其土地利用强度则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地加强;1980—2018年间松嫩平原平均年降水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下降的变化率为-9.89 mm/10a,年平均温度变化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上升的变化率为0.256℃/10a;土地利用格局与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年平均温度则为正相关性;经偏相关负相关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强度对温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对降水的影响,且强度与降水、温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复相关系数平均值达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松嫩平原 气候因子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不同秸秆改良剂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
作者 刘怡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期86-88,共3页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土壤生长季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对照(CK)、腐熟剂+氮肥(MSN)、氨化秸秆+氮肥(ASN)和秸秆生物炭+氮肥(SBN)的CH4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19.76、-11.91、-10.16和-13.3...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土壤生长季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野外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对照(CK)、腐熟剂+氮肥(MSN)、氨化秸秆+氮肥(ASN)和秸秆生物炭+氮肥(SBN)的CH4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19.76、-11.91、-10.16和-13.31μg·m-2·h-1,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82、-0.34、-0.31和-0.40 kg·hm-2;N2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5.17、2.71、2.59和1.54μg·m-2·h-1,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17、0.08、0.05和0.04 kg·hm-2。在等氮量添加下,秸秆生物炭表现出较好的减排效果,可有效促进CH4吸收和降低N2O排放,是未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盐碱地 温室气体 生物炭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松嫩平原水文地理区划与分析
15
作者 刘庚炜 王美玉 +1 位作者 高雅琪 尉意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2-38,85,共8页
水文地理区划是对研究区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为了给松嫩平原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参考,在总结松嫩平原现有水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Arc-GIS将松嫩平原进行地形地貌、行政、流域、生态以及含水层分区,并... 水文地理区划是对研究区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为了给松嫩平原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参考,在总结松嫩平原现有水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Arc-GIS将松嫩平原进行地形地貌、行政、流域、生态以及含水层分区,并对松嫩平原含水层与地形地貌进行双因素耦合,得出24个子区;对松嫩平原地形地貌、含水层以及流域进行三因素耦合,得出70个子区。松嫩平原水文地理区划的明确,能够更准确地计算松嫩平原降雨入渗以及含水层之间相互补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地下水资源 区划 耦合 水文地质
下载PDF
辽金时期松嫩平原民间艺术研究
16
作者 刘萍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9期129-131,共3页
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起大兴安岭东麓,北与小兴安岭相邻,南和松辽分水岭相连接,东靠近张广才岭,森林密布,有丰富的湖泊和河流,土壤肥沃,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今,松嫩平原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如蒙... 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起大兴安岭东麓,北与小兴安岭相邻,南和松辽分水岭相连接,东靠近张广才岭,森林密布,有丰富的湖泊和河流,土壤肥沃,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今,松嫩平原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等,使松嫩平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松嫩平原文化艺术的发展趋于地方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彩.不同民族的文化丰富了松嫩平原的艺术类型及文化底蕴.松嫩平原的艺术发展和形成是一个漫长且久远的过程,通过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可以丰富人们对历史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松嫩平原民间艺术的存在形态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历史记载可以得出,辽金时期松嫩平原地区的文化艺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并且代表性极强.文章通过梳理分析辽金时期松嫩平原三个自然地理区的民间艺术遗存资料,总结松嫩平原各自然地理区的民间艺术类型,并从中得出辽金时期松嫩平原民间艺术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实现松嫩平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展高质量、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产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拓展国际销售门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时期 松嫩平原 民间艺术
下载PDF
202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松嫩平原区刺五加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 在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新江实验林场实施
17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新江实验林场承担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松嫩平原区刺五加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于2022年在新江实验林场实施。项目采取人工林下复合间作模式开展了刺五加经济林栽培。
关键词 林业科技推广 中央财政 经济林 栽培技术推广 松嫩平原 间作模式 刺五加 齐齐哈尔
下载PDF
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18
作者 崔裕敬 宋春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4期174-177,共4页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土壤样本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中的变异函数,对0~20 cm耕层内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等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AN...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土壤样本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中的变异函数,对0~20 cm耕层内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等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AN、AP、AK平均含量分别为157.54、24.90、159.93 mg/kg,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各项指标变异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随着纬度的增加,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土壤AN、AP、AK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AK、AN含量主要受AP含量的影响,且AN和AK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化学计量比 松嫩平原 典型黑土区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在松嫩平原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谢艾楠 黄鹤 陈乃嘉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
本文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进行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并以县域为单元,进行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现状水资源承载负荷的比较,开展水量要素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核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与承载负荷,评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裕度。... 本文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进行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并以县域为单元,进行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现状水资源承载负荷的比较,开展水量要素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核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与承载负荷,评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裕度。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超载成因与趋势分析,提出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该项研究进一步摸清了松嫩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管水用水方面指明方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水资源承载能力 评价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6
20
作者 梁丽乔 李丽娟 +4 位作者 张丽 李九一 姜德娟 胥铭兴 宋文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预测气候变量扰动引起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变化,该文以松嫩平原西部为研究区,运用FAO Penman-Montieh方程计算了34个站点1951~2001年的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并计算其对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后分析了敏... 为了预测气候变量扰动引起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变化,该文以松嫩平原西部为研究区,运用FAO Penman-Montieh方程计算了34个站点1951~2001年的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并计算其对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后分析了敏感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散发对相对湿度最为敏感,其次是气温,最后是风速和日照时数;5~9月,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呈单峰型分布,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分布,在7月份达到最低值,相对湿度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生长季气候变量敏感系数的空间差异性较大。日照时数、气温、风速等3个气候变量的敏感系数都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高值区,而相对湿度则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低值区,在研究区东北部形成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发 PENMAN-MONTEITH方程 敏感系数 松嫩平原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