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本雅明的《诗经》国风研究
1
作者 韩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年第2期28-33,共6页
一、学者介绍松本雅明(1912—1993),出生于熊本县,著名东洋史学者,曾任熊本大学名誉教授。1936年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毕业。1961年取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詩経における新古の層および思惟展開の径路に関する研究》... 一、学者介绍松本雅明(1912—1993),出生于熊本县,著名东洋史学者,曾任熊本大学名誉教授。1936年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毕业。1961年取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詩経における新古の層および思惟展開の径路に関する研究》(关于诗经中新旧诗的划分以及思维展开的路径)。曾任熊本大学法文学部助教、文学部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本雅明 《诗经》
原文传递
镇魂论——试论戏剧的发生
2
作者 西乡信纲 吴真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1期54-61,共8页
戏剧如何发生,戏剧是否以及如何由宗教祭祀产生,这两个问题一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的一个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傩戏研究热直至近年以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为代表的'宗教与戏剧'系列研究,力图为王国维早在一百年... 戏剧如何发生,戏剧是否以及如何由宗教祭祀产生,这两个问题一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的一个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傩戏研究热直至近年以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为代表的'宗教与戏剧'系列研究,力图为王国维早在一百年前提出的'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给出实证与个案。几乎与王国维同时提出戏剧发生与祭祀关系的,是日本一代国学大师折口信夫(1887—1953)。1957年,西乡信纲(1916—2008)发表《镇魂论》,对此加以周密阐述,提出成年礼的复活与镇魂结构蕴含着后世戏剧发生的诸多因素。此文提出的诸观点被日本戏剧学者、民俗学者、人类学者广泛引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田仲一成教授对于中国戏剧的研究即以'镇魂剧'为原点,对于中国乡村的祭祀演剧进行了重新诠释。近年来'镇魂论'在日本学者的推介之下,渐为中国戏曲研究界所知。学者们或从'亡魂自诉'的观点展开对元杂剧、南戏甚至《长生殿》的具体阐释,或从镇魂的仪式目的论证某些剧目的现实功能,而不赞成此观点的学者也多从批评田仲一成'镇魂剧'的概念出发进而质疑戏剧研究的人类学、民俗学取向。由于日本'镇魂论'集大成者——西乡信纲的相关研究从未被翻译和具体介绍至中国学界,导致部分中国学者对于日本祭祀语境下'镇魂'概念的理解,只能望文生义,甚至于在学术论争中也只能就同一概念进行各自表述。西乡信纲以《古事记》、《万叶集》研究著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乡氏从社会人类学的视点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进路,深深影响了一代日本学人,其就日本古代文学中的'和歌发生学'问题提出的一系列见解,几乎影响了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日本文学史界五十余年。当时与西乡氏相互呼应的,还有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诗经》的松本雅明、白川静、赤稼忠等人,他们致力于阐述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发生学问题,尤其是阐释《诗经》脱胎于巫术祭祀的可能性,而所倚重的也是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比较文化等'非传统'理论工具。我们在《镇魂论》中可以看到,西乡氏娴熟地运用这些工具,并且积极采用生产力对文学体裁的决定论,汲汲追问着一个戏剧发生于祭祀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中已经是老生常谈,然而西乡信纲最终给出日本祭祀文化语境之中的'镇魂戏剧论',却是戏剧研究史上一个理应了解的学术观点。考虑到论文中涉及众多日本上古神话、古代戏剧的冷僻知识,译者在脚注中对此做了简单介绍。原文对当时日本学术观点多有回应,本文择要翻译与'镇魂戏剧'关系较大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信 松本雅明 上古神话 《长生殿》 戏曲研究 日本古典文学 元杂剧 《万叶集》 文学体裁 田仲
下载PDF
《诗经》研究文献目录(日文篇)——明治元年~平成二年(1868~1990) 被引量:1
3
作者 村山吉广 江口尚纯 +2 位作者 顾晓雪 李杨 杨帆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8年第1期254-316,共63页
序言机缘巧合,曾多次到中原旅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和山东省的西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南部,还有陕西省的东部。那里以前是周朝帝王的直辖地和汉族诸侯的封地。《诗经》里的诗所吟咏的大多是在这些地域及周边发生的事。这里曾经有过秦... 序言机缘巧合,曾多次到中原旅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和山东省的西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南部,还有陕西省的东部。那里以前是周朝帝王的直辖地和汉族诸侯的封地。《诗经》里的诗所吟咏的大多是在这些地域及周边发生的事。这里曾经有过秦、魏、豳、卫、郑这些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松本雅明 中国诗歌研究 诗经译注 文献目录 目加田诚 中国文学 三家诗 铃木修次 二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