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早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勇晖 贺晓日 +1 位作者 张雪菲 陈平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2-1601,共10页
目的:随着围生和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但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仍逐年升高,并严重影响极早早产儿的生存预后。如何有效地防治BPD已成为新生儿科医生的关注热点。本... 目的:随着围生和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但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仍逐年升高,并严重影响极早早产儿的生存预后。如何有效地防治BPD已成为新生儿科医生的关注热点。本研究分析极早早产儿BPD的临床特征,旨在为极早早产儿BPD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新生儿专科收治的472例极早早产儿,根据最终是否诊断为BPD分为BPD组(n=147)和非BPD组(n=325)。收集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母孕期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营养支持情况、呼吸支持模式和持续时间、各系统并发症,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BPD组的出生胎龄、头围、体重及身长均小于、低于或短于非BPD组(均P<0.05),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平均体重增长速度均低于非BPD组(均P<0.05);男婴、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比例均高于非BPD组(均P<0.05);BPD组患儿母亲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和胚胎移植技术使用率均高于非BPD组,产前激素使用率低于非BPD组(均P<0.05);BPD组患儿痰培养阳性率高于非BPD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降钙素原均高于非BPD组(均P<0.05);BPD组患儿禁食时间、微量喂养时间、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及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时间均长于非BPD组(P<0.05);BPD组患儿鼻导管吸氧和机械通气使用时间长于非BPD组,出生后第1、3、7、14、21、28天机械通气使用率均高于非BPD组(均P<0.05);BPD组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持续肺动脉高压、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贫血、病理性黄疸、血液系统异常、甲状腺功能减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以及内环境紊乱发病率均高于非BPD组(均P<0.05)。结论:患有BPD的极早早产儿在基本情况、母孕期病史、炎症指标水平、营养支持、呼吸支持、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未患BPD的极早早产儿均存在明显差异。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减轻极早早产儿的炎症反应,尽早建立肠内营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降低极早早产儿BPD发生率及改善BPD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蓓 苏萍 +2 位作者 韩进天 王岩 林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298-23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率。方法 59例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 h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持续喂养组)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间歇喂养组),...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率。方法 59例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 h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持续喂养组)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间歇喂养组),研究其PNAC发生率。结果持续喂养组婴儿PNAC发生率20.7%;间歇喂养组婴儿PNAC发生率46.7%(OR=0.298,95%CI 0.094~0.941,P=0.035),两组婴儿PNAC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较早期间歇推注喂养能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PNAC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 期间歇推注喂养 极早早产儿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5年前后生长与营养状况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文英 丁素芳 +4 位作者 张丽 王玉美 李敏 韩良荣 岳虹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 目的比较5年前后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PI)住院期间一般情况、围生期因素、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及生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VPI的资料。以出生后24 h内住院、达出院标准为入选标准,按出生年度分为2010年组(82例)和2015年组(134例),比较两组VPI的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结果与2010年组比较,2015年组早产儿在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胎龄、出院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住院天数、母亲胎盘早剥发生率的一般情况和围生期情况方面;最低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肠营养达418 kJ/(kg·d)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首次氨基酸使用日龄、氨基酸使用起始剂量、氨基酸累计使用时间、首次脂肪乳使用日龄、脂肪乳使用起始剂量、脂肪乳累计使用时间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支持方面;总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轻度EUGR发生率的生长发育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PI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呈改善趋势。关注更低出生体质量、更小出生胎龄、合并更危重并发症的VPI,实施更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生长发育 营养支持 生长结局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人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花媛媛 苗静琨 +4 位作者 邹仙 赖馨 陈娜 余林超 陈启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极早早产儿中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发病人群的临床特征,以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的极早早产儿临床资料。将无胎膜早破,同时母孕期无绒毛膜羊膜炎临床表现的极早早产儿归入低风险组... 目的探讨分析极早早产儿中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发病人群的临床特征,以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的极早早产儿临床资料。将无胎膜早破,同时母孕期无绒毛膜羊膜炎临床表现的极早早产儿归入低风险组,不满足低风险条件的即为对照组。根据生后72小时内血培养结果诊断早发型败血症,回顾分析两组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结局。结果共纳入245例极早早产儿,其中低风险组153例(62. 4%)。与对照组相比,低风险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较高,产前激素使用率较高,产前抗生素使用率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5分比例较低,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及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比例较高;低风险组的死亡风险和早发型败血症发生率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时间>24小时的极早早产儿中,低风险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肺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风险患儿中,与抗生素短时组相比,抗生素长时组死亡、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风险均增加,肺出血发生风险降低。结论早期识别极早早产儿中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人群,对减少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败血症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抗生素 极早早产儿
下载PDF
2例超低体质量极早早产儿的早期生命支持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2 位作者 陈超 顾莺 曹云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65-67,共3页
对2例出生体质量<500 g、孕周不满24周的极早早产儿进行早期生命支持,包括STABLE院前转运技术、NIDCAP护理、NRP急救、PICC置管、外周动脉置管以及皮肤护理、液体管理等。结果 2例患儿中1例救治12 h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成功存活了120... 对2例出生体质量<500 g、孕周不满24周的极早早产儿进行早期生命支持,包括STABLE院前转运技术、NIDCAP护理、NRP急救、PICC置管、外周动脉置管以及皮肤护理、液体管理等。结果 2例患儿中1例救治12 h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成功存活了120 h,病情平稳,终因家庭原因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生命支持 护理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蓓 苏萍 +2 位作者 韩进天 王岩 林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为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科孕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随机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简称持续喂养组,共29名)或早期间...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为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科孕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随机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简称持续喂养组,共29名)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简称间歇喂养组,共30名),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持续喂养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间歇喂养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65;95%CI(0.013,0.323);P=0.000]。结论: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较早期间歇推注喂养更能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 期间歇推注喂养 极早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8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盖建芳 冀湧 +2 位作者 李小艳 褚娟 张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8期3180-3182,共3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因素之一。研究显示[1],重度BPD患儿出生第一年的死亡率可超过10%。随着现代分娩及早产儿监护技术的进步,早产儿,尤其是超低和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提高,BPD的发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因素之一。研究显示[1],重度BPD患儿出生第一年的死亡率可超过10%。随着现代分娩及早产儿监护技术的进步,早产儿,尤其是超低和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提高,BPD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2]。因此,防治早产儿BPD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极早早产儿BPD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监护技术 极早早产儿 高危因素 危险因素分析 生存质量 第一年 PULMONARY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应用于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景霞 张成云 安丽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应用于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极早早产儿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氨茶碱并联合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定期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应用于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极早早产儿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氨茶碱并联合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定期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使血药浓度维持在5~10 mg/L;观察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并联合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再次插管次数、撤机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19/21),显著高于对照组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拔管后再次插管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呼吸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再次插管上机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应用于极早早产儿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枸橼酸咖啡因 机械通气
下载PDF
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支持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金菊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88-191,共4页
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22~25周,出生体质量400~750 g的早产儿。极早早产儿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22~25周,出生体质量400~750 g的早产儿。极早早产儿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RDS的临床资料。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措施包括PS的给药护理、体温管理、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等,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回顾性分析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措施包括PS的给药护理、体温管理、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等,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支持 气道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1例极早早产儿应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艳 匡正辛 周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9期163-164,共2页
胎龄〈28周者的活体产婴儿称极早早产儿或未成熟儿[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提高[2]。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氧自由基损伤的认识,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 加温加湿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极早早产儿
下载PDF
极低和极早早产儿随访检测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莉 杨振坤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极低和极早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该组病例均选自该院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57例极低和极早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19例,为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以上;B组,1... 目的探讨极低和极早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该组病例均选自该院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57例极低和极早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19例,为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以上;B组,19例,胎龄大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C组,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全部患儿均给予校正年龄,并给予为期1年的观察随访,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及发育情况,记录0~1年内患儿体重、身长及头围情况,观察引起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因素及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根据头围、身长及体重分别进行观察发现,C组患儿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发生RDS、BPD及ROP比较,明显高于A及B组患儿,全部患儿中,出院时17例患儿表现为神经发育异常,在给予患儿矫正年龄6个月后观察发现,全部患儿出现神经发育异常征象的有11例,患儿多表现为上下肢肌张力偏高或偏低、原始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抬头困难等情况,给予早期干预后,3~4个月后神经发育异常征象均开始消失;1年后,仍有4例患儿存在神经发育异常征象。在对11例智力发育落后患儿进行持续跟踪随访正校正年龄18个月后,3例患儿确诊为脑瘫。观察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IUGR)、新生儿坏死性小结肠炎(NEC)及剖宫产在智力发育落后患儿中占比明显高于智力发育未受影响的患儿(P〈0.05)。对全部患儿进行矫正年龄,并给予为期1年的观察随访,全部患儿中,C组患儿中,1例出院后2个月死亡。结论极低且极早早产儿发生RDS、BPD及ROP比较,明显高于极低体重及极早早产儿,且生长发育也较其他二者迟缓。给予对症处理后,患儿神经发育异常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分析认为,其与IUGR、NEC及剖宫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早产儿 极早早产儿 并发症 临床观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随访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晓琳 史欢 +3 位作者 刘晶 孟玉石 罗小平 陈玲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1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分析极早早产儿(VPI)神经发育预后情况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出院后的85例VPI进行随访,在纠正年龄1岁时通过智能发育测试(CDCC)评估神经发育预后情况。根... 目的分析极早早产儿(VPI)神经发育预后情况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出院后的85例VPI进行随访,在纠正年龄1岁时通过智能发育测试(CDCC)评估神经发育预后情况。根据预后结果将VPI分为正常组(43例)和异常组(42例),列举可能对神经行为发育产生影响的临床相关因素和家庭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PI神经发育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组VPI出生体重为(1.6±0.2)kg,高于异常组[(1.4±0.3)kg];正常组VPI住院时间为(40.8±9.2)d,低于异常组[(45.7±9.9)d];正常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6%,低于异常组(33.3%);正常组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4.0%,低于异常组(33.3%);正常组VPI母亲的文化程度高于异常组,正常组VPI父母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高于异常组;且正常组VPI父母积极干预率为41.9%,高于异常组(14.3%);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水平不高、超低出生体重和颅内出血的发生是影响VPI神经发育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及干预的积极性是保护因素。结论母亲文化水平、出生体重、颅内出血、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干预积极性与VPI神经发育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神经发育 预后 随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反复气道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极早早产儿的治疗效果评价
13
作者 彭海燕 覃鹏 刘珊 《临床研究》 2018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在治疗极早早产儿治疗过程中采取反复气道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极早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机械通气干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在治疗极早早产儿治疗过程中采取反复气道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极早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机械通气干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组间数据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极早早产儿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MAP肺动脉压、PIP气道峰压、呼吸机撤机时间等指标均比对照组低(短),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反复气道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极早早产儿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极早早产儿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 徐昊冉 +3 位作者 李克难 张姗 丁雪 徐发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4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探讨极早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 049例极早早产儿(EPI),生后3 d内行头颅彩超检查并根据Papile分级法对IVH进行分级。回顾性... 目的探讨极早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 049例极早早产儿(EPI),生后3 d内行头颅彩超检查并根据Papile分级法对IVH进行分级。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重度窒息史、机械通气史等因素与患儿是否发生严重IVH的关系。结果 1 049例胎龄<32周患儿中,无脑室内出血617例(58.8%),轻度(Ⅰ~Ⅱ级)脑室内出血379例(36.1%),重度(Ⅲ~Ⅳ级)脑室内出血53例(5.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重度窒息史、机械通气史、经阴道分娩与胎龄<32周早产儿严重IVH相关(P<0.05)。结论性别、重度窒息史、机械通气史、经阴道分娩是胎龄<32周早产儿严重IVH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早产儿有上述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重度IVH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头颅彩超 脑室内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的极早早产儿行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雪玲 黄倩怡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8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的极早早产儿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的极早早产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的极早早产儿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的极早早产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开展时间及纯母乳达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头围、体重、身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极早早产儿进行临床干预,能够使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母乳喂养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 极早早产儿 母乳喂养 临床相关指标水平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袋鼠护理结合环境干预护理对极早早产儿的干预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施 黄小夏 钱笑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极早早产儿出生时孕周小、体重轻,往往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免疫功能低下,死亡率、疾病发生率较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来提升喂养效率,促进其健康发育是当下热点课题[1~3]。袋鼠护理和环境干预护理能促进早产儿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 极早早产儿出生时孕周小、体重轻,往往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免疫功能低下,死亡率、疾病发生率较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来提升喂养效率,促进其健康发育是当下热点课题[1~3]。袋鼠护理和环境干预护理能促进早产儿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等,但目前尚缺乏该护理在极早早产儿中的报道[4]。本次研究旨在研究袋鼠护理结合环境干预护理对极早早产儿的干预效果及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满意度 干预护理 极早早产儿 干预效果 身体器官 健康发育 疾病发生率 有效护理措施
下载PDF
NIPPV在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呼吸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渝 易明 宁金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3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呼吸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94例,将其按入院时间编号分组,奇数设为NIPPV组(n=45),偶数...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呼吸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94例,将其按入院时间编号分组,奇数设为NIPPV组(n=45),偶数设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n=49)。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机械通气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日呼吸暂停频率及程度。比较两组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无创及有创辅助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NIPPV组机械通气率、PS使用率、呼吸暂停次数及程度均低于NCPAP组(P<0.05)。NIPPV组重度BPD发生率低于NCPAP组,且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NCPAP组(P<0.05)。结论:NIPPV作为极早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呼吸管理的初始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辅助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暂停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极早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的长期随访结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锋 郑靖阳 +1 位作者 瞿尔力 陈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分析极早早产儿(VPI)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成功的39例VPI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并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对其进行召回随访,测定其心肺功... 目的分析极早早产儿(VPI)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成功的39例VPI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并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对其进行召回随访,测定其心肺功能、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并分析其出院后的远期预后。结果在39例VPI中,胎龄为24.2~31.8周,平均(28.5±2.0)周,出生体重为700~950g,平均(875.0±57.0)g;并发症发生率占前三位的分别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76.9%、动脉导管未闭2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17.9%。末次随访时,VPI年龄为4.8~11.9岁,平均(6.0±1.9)岁。至随访结束时,有4例VPI反复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3例发生哮喘,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3例VPI通过心脏彩超发现冠状动脉窦轻度扩张,均未发现其他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继续随访;3例VPI发现脑瘫,均给予定期康复训练;1例VPI在3岁时被诊断为癫痫,给予正规抗癫痫治疗,末次随访时病情稳定。肺功能检查发现14例(35.9%)VPI的肺功能有损害,9例轻度和5例中度,无重度损害者。在体格发育方面,有22例(56.4%)的身高、25例(64.1%)的体重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在智力发育方面,有10例VPI存在智力减退,包括6例边界智力、3例轻度低下、1例中度低下,无重度低下者。结论VPI住院期间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是NRDS,成功存活后的远期体格发育落后较为明显,肺功能损害和智力减退发生率较高,但以轻中度损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随访 预后 发育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加冲洗技术在超低出生体重肠穿孔极早早产儿切口裂开中的应用
19
作者 彭文连 黄湘晖 叶茹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总结了对1例出生体重为570 g的肠穿孔极早早产儿在出现切口裂开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冲洗技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维持VSD的密闭性;保持合适的负压;冲洗液用输液恒温器加热,监测体温,防止发生低体温;控制感染和加强营养... 总结了对1例出生体重为570 g的肠穿孔极早早产儿在出现切口裂开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冲洗技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维持VSD的密闭性;保持合适的负压;冲洗液用输液恒温器加热,监测体温,防止发生低体温;控制感染和加强营养;应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减轻患儿的疼痛,防止腹压增大,影响伤口的愈合。经过6 d的VSD加冲洗和14 d的换药后,患儿伤口完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冲洗 切口裂开 肠穿孔 极早早产儿
下载PDF
极早产与超早产儿追赶生长对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迪 李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65-68,共4页
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实施,我国出生人口量将持续增加,极早产儿与超早产儿出生率及存活率亦呈逐年提高趋势。小胎龄早产儿因年龄小、出生体重轻、伤残及死亡率高,其体格、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已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关注的... 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实施,我国出生人口量将持续增加,极早产儿与超早产儿出生率及存活率亦呈逐年提高趋势。小胎龄早产儿因年龄小、出生体重轻、伤残及死亡率高,其体格、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已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关注的重点。出生后体格追赶增长情况与神经心理发育并不平行,体格的良好生长并不意味着早产儿在适应性、动作、语言、认知与社交方面表现超前。本文主要对早产儿出生后追赶生长的定义及发生机制作一总结,并对超早/极早产儿生后追赶生长情况对后期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追赶生长 神经心理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