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的文化和实践维度:超越极端现代主义的分析
1
作者 郑中玉 高云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50,共9页
传统道路规划通常是从极端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强调道路的单一功能。然而社会学视角下的道路研究则不断揭示出道路超越简单功能主义的社会与文化意涵,主张关注不同道路使用者赋予道路的意义。遗憾的是,和主流社会学研究相似,普通道路使用... 传统道路规划通常是从极端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强调道路的单一功能。然而社会学视角下的道路研究则不断揭示出道路超越简单功能主义的社会与文化意涵,主张关注不同道路使用者赋予道路的意义。遗憾的是,和主流社会学研究相似,普通道路使用者的立场与感知通常容易被权力和精英话语所忽视。从道路实践者的主体视角出发,文章力图揭示这种被遮蔽的声音,理解行动者赋予道路的不同意义以及在道路实践角度上行动者如何创造出道路的多样化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聚焦于道路的实践社会学研究,未来研究应该力图将道路实践观和道路权纳入道路规划的专业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现代主义 道路文化 道路实践 道路权
下载PDF
科学与政治的共谋:对极端现代主义社会工程的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中玉 高云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中国学者习惯于将社会工程视为一种社会技术的实践,忽视了社会工程的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包含着科学与政治的共谋。斯科特等学者的批评,为当代社会揭示出极端现代主义对科学的信仰及运用就是一种"唯科学主义"。基于对... 中国学者习惯于将社会工程视为一种社会技术的实践,忽视了社会工程的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包含着科学与政治的共谋。斯科特等学者的批评,为当代社会揭示出极端现代主义对科学的信仰及运用就是一种"唯科学主义"。基于对科学的坚定信仰,社会工程师和规划者坚信可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彻底改造。这种唯科学主义立场将政治和社会问题转化为一种技术程序和科学问题,表明了其技术统治论立场;与此同时,科学及其社会影响并没有消除政治,相反产生一系列知识政治问题。一方面,科学成为权力的工具,另一方面科学知识也建构了相对于其他类型知识的权力层级,排斥或贬低其他知识的生产者,进而使得后者依赖于专家体系及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现代主义 社会工程 唯科学主义 技术统治 知识政治
下载PDF
基于嵌入性的社会工程——对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云红 尹海洁 郑中玉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2年第1期76-84,共9页
斯科特对20世纪大型社会工程的实施与失败的原因给出了有力的解释与批评。基于对科学与理性的坚定信心,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趋向于忽视实践知识和非正式过程;与此同时,非正式过程与实践知识在不断修正和弥补由此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斯科特对20世纪大型社会工程的实施与失败的原因给出了有力的解释与批评。基于对科学与理性的坚定信心,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趋向于忽视实践知识和非正式过程;与此同时,非正式过程与实践知识在不断修正和弥补由此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社会工程只有嵌入于非正式过程,重视实践知识和地方知识才能够实现本原目的。最终,社会工程需要包含一种反思性知识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科特 社会工程 极端现代主义 非正式过程 实践知识 反思性
下载PDF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移民聚居区——来自《落脚城市》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海洁 高云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提示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贫民窟是一种"落脚城市",是移民向城市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过渡性空间。落脚城市对于城市化的功能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超越二元论城市空间立场、承认城市空间的多样性;... 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提示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贫民窟是一种"落脚城市",是移民向城市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过渡性空间。落脚城市对于城市化的功能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超越二元论城市空间立场、承认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作为移民在城市中生存、流动的必要的城市空间,它是移民与城市精英争夺城市空间的斗争焦点和场所;作为容纳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第三空间","落脚城市"的价值应该在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中得到尊重,并以此为契机重新观察与构建开放性的城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脚城市 贫民窟 极端现代主义 第三空间 多样性
下载PDF
有城无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以N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明宇 陈绍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5-239,共15页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老城的改造,传统的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城市化的进程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增长,城市的繁荣,但实际上忽略的代价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中断和人的价值的丧失。本文透过中国城市化进程...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老城的改造,传统的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城市化的进程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增长,城市的繁荣,但实际上忽略的代价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中断和人的价值的丧失。本文透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城无市"现象,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种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有城无市 极端现代主义 市井生活
下载PDF
拱廊及其变体——大众的建筑学 被引量:10
6
作者 谭峥 《新建筑》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拱廊计划》是本雅明通过大众的日常空间研究现代性的未竟尝试。拱廊是19世纪工业革命后新涌现的建筑类型之一,也是世俗的商业空间进入公共领域的开始。近年建筑学公共性及现代性的讨论往往与拱廊建筑史有关。通过《拱廊计划》与其他... 《拱廊计划》是本雅明通过大众的日常空间研究现代性的未竟尝试。拱廊是19世纪工业革命后新涌现的建筑类型之一,也是世俗的商业空间进入公共领域的开始。近年建筑学公共性及现代性的讨论往往与拱廊建筑史有关。通过《拱廊计划》与其他一些建筑学学科内文本的交叉阅读,试图还原拱廊及其变体在现代主义建筑史中被模糊的面目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廊 消费空间 极端现代主义 现代 大众
下载PDF
社会工程的政治维度——基于对詹姆斯·斯科特社会工程批判理论的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红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中国学者通常习惯于将社会工程"去政治化",即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技术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批评者,斯科特对社会工程的分析恰恰强调的是社会工程具有的政治维度。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展示出斯科特的主要观点:首先,社会工程的... 中国学者通常习惯于将社会工程"去政治化",即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技术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批评者,斯科特对社会工程的分析恰恰强调的是社会工程具有的政治维度。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展示出斯科特的主要观点:首先,社会工程的知识论基础是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这种立场主张对科学技术及知识体系的排他性控制,贬低或取消了其他类型知识的合法性,进而产生了新的知识政治问题;其次,社会工程嵌入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结构之中,始终遭遇着社会力量对社会工程的修正与反抗;社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规划者取消地方实践知识的合法性,使得权力从地方和民众向市场与国家转移和集中,使前者依附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现代主义 社会工程 政治维度 国家的视角 实践知识
下载PDF
国家的视角,底层的关怀——评斯科特的《国家的视角》
8
作者 彭小宇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2期92-93,101,共3页
《国家的视角》一书从普罗大众的视角考察国家大型社会工程失败的原因,延续了斯科特一贯的底层政治的关怀。在斯科特看来,国家的简单化和清晰化、极端现代主义、独裁的国家、软弱的公民社会正是导致那些具有良好主观愿望的社会工程给民... 《国家的视角》一书从普罗大众的视角考察国家大型社会工程失败的原因,延续了斯科特一贯的底层政治的关怀。在斯科特看来,国家的简单化和清晰化、极端现代主义、独裁的国家、软弱的公民社会正是导致那些具有良好主观愿望的社会工程给民众带来灾难的原因。斯科特在书中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对立,在分析失败原因时陷入了国家—社会简单的二元对立。尽管如此,斯科特在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对研究中国历史仍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 极端现代主义 底层关怀
下载PDF
外籍专家视野下的宜居城市生活空间——以长沙为例
9
作者 李妍 张卫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就长沙市宜居城市空间问题对19名在长沙居住的外籍专家不同城市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开放性佳、具有乡土特色的街区是最宜人的空间。然而在新一轮城市增长极的建设过程中,长沙的历史街区、现代混合居...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就长沙市宜居城市空间问题对19名在长沙居住的外籍专家不同城市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开放性佳、具有乡土特色的街区是最宜人的空间。然而在新一轮城市增长极的建设过程中,长沙的历史街区、现代混合居住小区正被封闭、功能单一的房地产所取代。城市化、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等都是导致这些空间消失的因素,然而重塑并简化社会管理的国家意志以及软弱的公民社会是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城市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专家 访谈 城市生活空间 极端现代主义 长沙
下载PDF
多元社区视野下的旧城空间——以H市一个流动人口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云红 尹海洁 《社会发展研究》 2017年第1期56-72,共17页
本文以一个旧城空间的具体实践为例,区分了该空间中三种行动者的立场和实践:城市规划和管理者以及普通市民持有极端现代主义立场,坚信旧城空间需要被清除,转化为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居住在旧城空间中的市民则持有更为复杂和矛盾的立场,作... 本文以一个旧城空间的具体实践为例,区分了该空间中三种行动者的立场和实践:城市规划和管理者以及普通市民持有极端现代主义立场,坚信旧城空间需要被清除,转化为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居住在旧城空间中的市民则持有更为复杂和矛盾的立场,作为城市的底层群体,他们关注社区空间的交换价值,却难以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同时保持对旧城空间和流动人口的排斥;流动人口则将旧城空间构建为生产和生活的空间,使之成为进入城市的"落脚社区"。最终,旧城空间的多元立场与实践表明其城市化意义及对城市多样性构建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现代主义 社会空间 多元社区 落脚社区 城市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