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中区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研究
1
作者 陈志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研究区为苏36-11区块中南部的苏36-X井区,研究区面积46.7km^(2),目的层盒8、山1段。区块建产时间长,井网井型复杂,储层结构复杂,储层致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井区储量动用程度及采收率采较低。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气田)研究成果表明,... 研究区为苏36-11区块中南部的苏36-X井区,研究区面积46.7km^(2),目的层盒8、山1段。区块建产时间长,井网井型复杂,储层结构复杂,储层致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井区储量动用程度及采收率采较低。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气田)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天然气渗流能力远远强于石油,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渗透能力的影响,在井间及层间仍然存在目前井网未控制、未动用的剩余储量,正是由于这些未动用储量的存在,降低了整个气藏的采收率。为实现这部分储量的动用,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预测剩余储量分布在什么地方,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因此亟待开展井间剩余储量评价、剩余气分布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落实储量动用程度及剩余储量分布,明确区块稳产能力,确保区块持续高效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心滩砂体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X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志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划分河道砂体构型单元、精确定位单井钻遇心滩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地下辫状河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并应用于气田开发钻井。结果表明:①落淤层的发育与心滩部位关系密切,心滩不同部位垂向微相叠置规律性强,可作为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的重要参考;②辫状河砂体构型单元包括心滩、辫流水道和泛滥平原3类,其中心滩砂体是主要的成藏单元;③苏X加密井区盒8下亚段平面上呈“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不同沉积类型的砂体规模存在差异,其中心滩砂体宽度介于250~300 m,长度介于500~900 m;④验证井SX-1井钻遇2个心滩砂体和1个辫流水道砂体,钻遇的心滩个数、规模及心滩与辫流水道位置关系和新方法识别成果相吻合。结论认为,以“测井响应特征、落淤层发育位置以及垂向微相叠置模式”为标志的心滩砂体空间定位的储层构型表征新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心滩砂体平面分布位置,有助于揭示辫状河心滩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提高心滩砂体构型表征结果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心滩砂体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新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志欣 张吉 +4 位作者 薛雯 付斌 白玉奇 彭雪花 苏文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4,共9页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划分河道砂体构型单元、精确定位单井钻遇心滩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地下辫状河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并应用于气田开发钻井。结果表明:(1)落淤层的发育与心滩部位关系密切,心滩不同部位垂向微相叠置规律性强,可作为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的重要参考;(2)辫状河砂体构型单元包括心滩、辫流水道和泛滥平原3类,其中心滩砂体是主要的成藏单元;(3)苏X加密井区盒8下亚段平面上呈"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不同沉积类型的砂体规模存在差异,其中心滩砂体宽度介于250~300 m,长度介于500~900 m;(4)验证井SX-1井钻遇2个心滩砂体和1个辫流水道砂体,钻遇的心滩个数、规模及心滩与辫流水道位置关系和新方法识别成果相吻合。结论认为,以"测井响应特征、落淤层发育位置以及垂向微相叠置模式"为标志的心滩砂体空间定位的储层构型表征新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心滩砂体平面分布位置,有助于揭示辫状河心滩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提高心滩砂体构型表征结果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心滩砂体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河口坝构型解剖及剩余油分布——以彩南油田彩10—彩参2井区西山窑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印森林 章彤 +3 位作者 万文胜 吴承美 李琛 冯文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为深入研究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内部构型模式及剩余油分布,以彩南油田彩10—彩参2井区生产动态及岩心资料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多维互动及动态验证的方法对河口坝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建立了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构型模式。研究表明... 为深入研究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内部构型模式及剩余油分布,以彩南油田彩10—彩参2井区生产动态及岩心资料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多维互动及动态验证的方法对河口坝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建立了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河口坝构型模式。研究表明,单一河口坝边界识别标志有两类,不同期单元垂向叠置与同期单元侧向拼接,其中,同期单元侧向拼接分为坝主体—坝主体、坝主体—坝缘—坝主体和坝主体—坝间泥—坝主体3种;研究区具有前积型与侧积型2种河口坝构型模式,前积型构型模式主要是分流河道在水动力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后期沉积物顺流加积叠置于前期河口坝之上,侧积型构型模式主要是上游分流水道水动力增强,分流河道决口,在其侧缘发育新的河口坝;研究区发育单一河口坝129个,小层发育河口坝12~24个,单一河口坝长约500 m,宽约450 m,其中,前积型河口坝的倾角为0.31°~2.40°,自下而上倾角逐渐减小;剩余油分布类型主要有滞留型、单向受效型、注水受效差型及平面干扰型,可采用不同开发方案及措施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南油田 彩10井区 彩参2井区 西山窑组 河口坝 构型解剖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范廷恩 王海峰 +3 位作者 胡光义 宋来明 张晶玉 张显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成因相联系的多期单砂体在空间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强非均质性。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砂组或小层级别的复合砂体构型成为储层研究的重点。根据砂体的复合程度以及对流体的控制作用,将其内部的结构...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成因相联系的多期单砂体在空间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强非均质性。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砂组或小层级别的复合砂体构型成为储层研究的重点。根据砂体的复合程度以及对流体的控制作用,将其内部的结构关系分为尖灭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叠加型四类。在海上油田少井条件下,基于沉积成因与结构类型,总结了砂体结构的井震响应特征,形成了"地震导向、井震联合"的构型解剖思路,建立了一套从单井到剖面再到平面的解剖与表征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厚度等分析井点处砂体的期次和组合关系,并预测井间的砂体结构;利用垂向高程差异和横向结构类敏感地震属性的约束,识别骨干剖面上砂体的期次与边界;利用井点和骨干剖面对构型单元的控制,以平面地震属性为导向,进行砂体空间组合,融合多信息,实现复合砂体构型的平面表征。渤海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的典型实例研究表明,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储层连通性分析、剩余油分布预测以及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开发调整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复合砂体 构型解剖 单井 剖面 平面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区域下白垩统McMurray组内河口湾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解剖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光义 许磊 +3 位作者 王宗俊 宋来明 商志垒 田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1012,共12页
河口湾可分为宽阔的外河口湾和较窄的内河口湾。内河口湾水动力条件表现为潮汐影响、河流主控的特征,主要发育点坝或者线状砂坝。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地区发育大量潮汐作用影响的复合点坝沉积,复合点坝内部构型研究直接影响油田的... 河口湾可分为宽阔的外河口湾和较窄的内河口湾。内河口湾水动力条件表现为潮汐影响、河流主控的特征,主要发育点坝或者线状砂坝。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地区发育大量潮汐作用影响的复合点坝沉积,复合点坝内部构型研究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基于该区测井及高品质三维地震(频带8~220 Hz,主频90 Hz)等资料,提出1套以解决油田开发问题为核心,基于以"轴变定界、样式定型、井点定面"为原则的内河口湾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解剖方法,研究对象为达到地震可分辨尺度的"复合砂体"。通过岩心和地震相特征分析,刻画了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内部沉积特征。利用倾角测井等资料,分析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实现了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结果表明,内河口湾点坝沉积发育倾斜非均质层(IHS)、生物扰动、泥砾等指示潮汐作用的沉积现象;侧积体倾斜角度为8°~12°,单一侧积体宽度为55~200 m。通过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明确了构型单元内部隔夹层和层内水层的分布与构型单元的组合有直接关系,提出了针对单一河道单元部署井网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口湾 复合点坝 砂体构型解剖 侧积体 McMurray组 加拿大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解剖与实践——以渤海湾JX油田东块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善斌 李红英 +2 位作者 刘宗宾 杨志成 刘斌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渤海JX油田东块沙河街组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2类夹层,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溢岸砂等4种单成因砂体构型单元。依据...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渤海JX油田东块沙河街组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2类夹层,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溢岸砂等4种单成因砂体构型单元。依据河道间沉积、韵律差异、高程差异和厚度差异等侧向识别标志,将单成因砂体的拼接样式划分为6种类型。不同单成因砂体的发育规模存在差异,对较为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总结了相关定量参数。研究区储层构型解剖成果有效解决了油田的开发生产矛盾,对渤海JX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构型解剖 界面 沙河街组 渤海湾
下载PDF
渤海SZ油田非主力油层构型解剖及挖潜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博 刘宗宾 +2 位作者 刘超 贾晓飞 王颍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5,共7页
渤海SZ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在三角洲相储层构型理论指导下,应用新钻井岩心、水淹等资料,对油田开展精细解剖,明确了构型要素的空间接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构型表征的注采连通程度定量分类方法。结... 渤海SZ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在三角洲相储层构型理论指导下,应用新钻井岩心、水淹等资料,对油田开展精细解剖,明确了构型要素的空间接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构型表征的注采连通程度定量分类方法。结果表明,SZ油田非主力油层以三角洲前缘坝缘微相为主,平面构型单元注采接触关系及层间相带干扰是导致其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因素。按照非主力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类型,采用"水平井开发动用、注采主流线小井距加密"等海上特色挖潜技术,可有效改善非主力油层的开发效果,为老油田的稳产、增产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非主力油层 控制因素 挖潜实践 构型解剖
下载PDF
井震约束下的浅水三角洲构型解剖及界面等效表征--以B油田1167砂体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安 张岚 +2 位作者 吴穹螈 常会江 叶小明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4期59-64,73,共7页
渤海B油田明化镇组下段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储层,浅水三角洲复合砂体为多期次单砂体切割叠置形成,内部非均质性强,同时海上油田稀井网大井距,也给深入分析储层内部结构带来了困难。为进一步提高砂体动用程度及开发效果,在储层地质学理... 渤海B油田明化镇组下段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储层,浅水三角洲复合砂体为多期次单砂体切割叠置形成,内部非均质性强,同时海上油田稀井网大井距,也给深入分析储层内部结构带来了困难。为进一步提高砂体动用程度及开发效果,在储层地质学理论指导下,应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丰富的动静态数据,基于砂体的井震响应特征,对主力砂体开展精细解剖。总结了砂体成因类型及叠置关系,形成了井震约束下的单砂体构型解剖思路,明确了砂体构型边界及接触关系,提出了不同类型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在单砂体构型解剖的基础上,融合地震地质信息,建立三维构型模型。研究表明,井震约束下的砂体构型解剖及界面等效表征在渤海B油田的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叠置关系 井震约束 构型解剖 三维建模
下载PDF
秦皇岛32-6油田R1-3油田复合砂体构型解剖研究
10
作者 何明薇 王海峰 范廷恩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8期92-96,共5页
秦皇岛32-6油田R1-3单元W为渤海明下段曲流河相沉积,目前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该类储层在沉积过程中,不同期次的砂体在空间组合、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一系列注采受效不均以及剩余油富集等... 秦皇岛32-6油田R1-3单元W为渤海明下段曲流河相沉积,目前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该类储层在沉积过程中,不同期次的砂体在空间组合、叠置形成复合砂体,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一系列注采受效不均以及剩余油富集等问题。针对R1-3存在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复合砂体构型解剖,预测储层内部连通性,对该单元的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在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与曲流河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地震为导向、井震联合,在等时格架内开展R1-3单元从单井-剖面-平面的复合砂体解剖,并建立相应的方法和流程。解剖结果应用于储层连通性分析、剩余油分布预测以及低产井分析等方面,弄清了注水井G27H和采油井A5、A30注采受效不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开发中后期 复合砂体 构型解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滩坝储集体构型特征
11
作者 邵长印 宋璠 +1 位作者 张世奇 王秋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501,共16页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滩坝是滨浅湖区的重要储集体,厘清其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对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现代沉积和岩心、录井、测井资料研究,对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二下亚段)砂体进行构型解剖,将厚泥-薄砂式...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滩坝是滨浅湖区的重要储集体,厘清其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对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现代沉积和岩心、录井、测井资料研究,对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二下亚段)砂体进行构型解剖,将厚泥-薄砂式滩坝划分为坝中心、坝侧缘、内缘滩、外缘滩和湖相泥5种沉积微相类型。基于厚泥-薄砂式滩坝成因和内部结构特征分析,研究了滩坝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生长过程。将滩坝构型分为复合砂坝、单一坝和增生体3个级别,探讨各滩坝砂体构型单元空间展布特征。提出了单一坝坝间泥岩、测井曲线特征、相对高程差和单一坝侧向相变4种识别标志。用识别标志对密井网区单一坝进行划分,分析了单一坝规模、演化过程及连通性。在单一坝内部划分出4期增生体,最终确定了4级构型界面、单一坝侧向相变和单一坝内部增生体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坝分布规律 构型解剖 沉积微相 滩坝 东营组 黄河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构型精细解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建伟 肖梦华 +1 位作者 王继鹏 胡书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8,共9页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砂体构型界面为泥粉砂质夹层、钙质砂砾岩夹层以及泥砾岩夹层。研究区砂体的拼接样式分为河口坝-河口坝拼接、河口坝-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辫状水道拼接以及辫状水道-溢岸砂拼接等4种类型。应用三维视窗内多视角栅状组合技术在小层内识别出3条单一河道及其相应河口坝和溢岸砂,单一河道宽度为100-150m,具有从北向南逐步交叉合并并分流的变化规律。油田现有的井网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一河道砂体分布,需要缩小井距,沿单一河道完善注采系统,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单砂体 构型解剖 扇三角洲前缘 双河油田 泌阳凹陷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构型分级方案与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芦凤明 蔡明俊 +2 位作者 张阳 倪天禄 萧希航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构型级次划分方案,并更好地应用于油田开发,从大港油田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构型研究的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以储层构型为基础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认识储层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并对构型研究精度提出要求。将构... 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构型级次划分方案,并更好地应用于油田开发,从大港油田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构型研究的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以储层构型为基础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认识储层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并对构型研究精度提出要求。将构型分级与地层划分分级、沉积微相分级有机结合和对应,重新确定储层构型分级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储层构型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构型划分方案更明确,6级构型界面对应复合沉积体构型单元。平面上对应复合曲流带或复合辫流带,由2个以上单一复合体构成;剖面上为小层或砂层组,内部由多个单砂层组合而成,单砂层之间发育泥岩隔层。该方法应用于大港官80断块枣Ⅱ、枣Ⅲ油组,划分和表征7,8,9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单一沉积单元、增生体),对特高含水阶段密井网开发油田的构型研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分级方案 微相复合体 单一微相 单砂体 构型解剖
下载PDF
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研究: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淋 吕传炳 +6 位作者 纪友亮 林铁林 冉爱华 卢轶伦 刘天意 谢琳璘 魏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70,共12页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精细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并进一步分为前缘近端、前缘中端和前缘远端3个相带,不同相带在砂体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2)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弱,所携带沉积物较少,形成横向连通性较差的小规模河口坝,河口坝之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3)前缘中端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中等,形成串珠状或分叉树枝状的河口坝,单一河口坝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2. 2°,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4)前缘近端分流河道水流强度较大,下切作用较强,所携带沉积物较多;下伏河口坝互相叠置切割,形成连片分布的复合体;单个河口坝由多个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3. 5°,增生体内的漫溢夹层及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夹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构型解剖 夹层分布 饶阳凹陷
下载PDF
板南滩坝砂体构型研究
15
作者 朱淑英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板南滩坝砂体在发育演化过程中受物源、水动力变化以及湖平面周期性升降的影响而频繁地迁移摆动。受波浪作用和古构造的控制,滩砂呈席状分布,砂体较薄,平均约2~4m;坝砂沉积厚,一般在8m以上,多为条带状平行湖盆边缘展布,是滩坝构型解剖... 板南滩坝砂体在发育演化过程中受物源、水动力变化以及湖平面周期性升降的影响而频繁地迁移摆动。受波浪作用和古构造的控制,滩砂呈席状分布,砂体较薄,平均约2~4m;坝砂沉积厚,一般在8m以上,多为条带状平行湖盆边缘展布,是滩坝构型解剖的主体部位。每一个复合坝砂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一坝组成。国内油田针对滩坝砂体预测多数是建立在薄互层预测的基础上,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且研究较少。本文在广泛的复合坝砂体中识别单一坝,然后逐一解剖每个单一坝砂体的内部结构,板南滩坝砂体内部构型研究对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实现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坝解剖 单一坝内部构型解剖 滩坝内部模式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湖泊滨岸砂坝内部结构特征剖析及其地质意义--以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商晓飞 郭颖 +2 位作者 侯加根 段太忠 赵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7-889,共13页
湖泊滨岸砂坝通常会形成优质储集体,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然而,对砂坝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位于山东省中部的峡山湖,其东南岸发育多列沿岸分布的现代砂坝沉积,以此为例,利用浅钻孔... 湖泊滨岸砂坝通常会形成优质储集体,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然而,对砂坝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位于山东省中部的峡山湖,其东南岸发育多列沿岸分布的现代砂坝沉积,以此为例,利用浅钻孔、探坑等手段对砂坝内部结构进行细致剖析。研究表明,砂坝总体呈现下细上粗的反粒序结构,其内部由一个或多个增生体叠加而成,增生体之间界面处通常发育泥质沉积(落淤层)。增生体在砂坝内部主要有覆盖式和顶积式2种堆积样式,前者加积作用强,保存较好,增生体规模向上逐渐变大;后者加积作用弱,增生体易受波浪冲刷破坏,规模向上减小。砂坝内落淤层的分布与增生堆积样式有关,覆盖式增生体间的落淤层呈连片披覆状,向湖盆中心倾斜型分布;顶积式增生体间的落淤层呈孤立残留状,近水平零星散布在增生体界面处。现代砂坝内部结构的解剖结果不仅可为认识砂坝储层中砂体的堆积样式和砂、泥岩的空间配置关系提供真实的原型地质模式指导,在建立砂坝储层地质模型时还可提供定量化的条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坝 内部结 峡山湖 现代沉积 构型解剖
下载PDF
粗粒辫状河心滩内部泥质夹层分布新模式--以吴官屯野外露头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温立峰 吴胜和 岳大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5-7,145,共3页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侏罗系辫状河沉积露头观察、测量及成因分析,对该露头进行了3~5级构型解剖。此处沉积体垂向发育三期辫状河道砂体,期次之间发育稳定的细粒沉积物;在单期河道砂体内部,发育辫状河道和心滩两个4级沉积构型...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侏罗系辫状河沉积露头观察、测量及成因分析,对该露头进行了3~5级构型解剖。此处沉积体垂向发育三期辫状河道砂体,期次之间发育稳定的细粒沉积物;在单期河道砂体内部,发育辫状河道和心滩两个4级沉积构型单元,其中,心滩主要为辫状河砂体类型;在单一心滩内部,发育多个增生体,增生体之间界面处发育沟道及落淤层,均为细砂岩充填,未见泥质夹层。在以上解剖基础上,综合其它同类型辫状河心滩沉积特征,最终得到了粗粒辫状河心滩级次及内部细粒沉积单元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地区 吴官屯 野外露头 辫状河 构型解剖
下载PDF
孤东油田水平井开采剩余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学忠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1-323,共3页
针对孤东油田老区水平井设计中,面临周边均有老井开采,含水较高、产量较低的风险,进行夹层识别和构型解剖研究.例如孤东7P11井完钻后,根据其测井解释成果结合邻井资料研究落实该井区第5侧积体含油饱和度较高,富含剩余油,因而孤东7P11井... 针对孤东油田老区水平井设计中,面临周边均有老井开采,含水较高、产量较低的风险,进行夹层识别和构型解剖研究.例如孤东7P11井完钻后,根据其测井解释成果结合邻井资料研究落实该井区第5侧积体含油饱和度较高,富含剩余油,因而孤东7P11井采取射孔段沿第5侧积体延伸,2005年5月投产,初期日产油16.0t/d,含水13.6%,对于采出程度达41%、综合含水98%的井组,应用效果较好.孤东油田1996年以来累计投产43口水平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3.6t/d,是同期老井产量的3倍,含水68.4%,比老井含水低25.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孤东油田 开采剩余油技术 夹层识别 构型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