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违纪构成体系:比较与选择
1
作者 庞仕平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2期72-85,共14页
违纪构成体系是党纪处分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追究违纪党员党纪责任的制度基础。借鉴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违纪构成分别形成了“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和“两要素”违纪构成论三种学说和相应的违纪构成体系。其中“四... 违纪构成体系是党纪处分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追究违纪党员党纪责任的制度基础。借鉴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违纪构成分别形成了“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和“两要素”违纪构成论三种学说和相应的违纪构成体系。其中“四要件”违纪构成论与“四要件”犯罪构成论一样,缺陷较为明显。与“四要件”违纪构成论相比,“三阶层”违纪构成论较为合理,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相比较而言,植根于“三阶层”违纪构成论基础上的“两要素”违纪构成论更有利于坚持违纪客观性,使违纪概念保持独立性,便于更准确界定违纪行为;确保了客观判断优先和事实真实优先;明确区分违规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使违纪认定更具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纪构成体系 “四要件”违纪构成 “三阶层”违纪构成 “两要素”违纪构成
下载PDF
干旱地区水盐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进宇 刘飞杨 +1 位作者 杨佳鹤 崔烜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传统稻田蒸发量大,盐渍化耕地占地面积广、改良问题难,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采用水稻滴灌旱作方式,以富源4号(96D1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水平(W1:高100%、W2:中80%及W3:低60%田间持水率)及盐分水平(S1:...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传统稻田蒸发量大,盐渍化耕地占地面积广、改良问题难,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采用水稻滴灌旱作方式,以富源4号(96D1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水平(W1:高100%、W2:中80%及W3:低60%田间持水率)及盐分水平(S1:轻1.2 g/kg、S2:中3.1 g/kg及S3:重5.3 g/kg),探究不同水盐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谷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盐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W3S3较W1S1下降15.89%(2021年)和15.58%(2022年),饱籽率W3S3较W1S1显著下降3.45%(2021年)和4.05%(2022年),单位产量W3S3较W1S1显著下降56.48%(2021年)和63.09%(2022年);品质方面整精米率W3S3较W1S1显著下降12.65%(2021)和13.56%(2022),垩白米率W3S3较W1S1显著上升164.71%(2021)和122.73%(2022),直链淀粉含量W3S3较W1S1显著下降5.97%(2021)和8.99%(2022),蛋白质含量W3S3较W1S1显著上升53.51%(2021)和61.82%(2022)。综合考虑,在节水目标下,采用滴灌旱作方式种植水稻,保持80%田间持水率加轻、中度盐碱化(≤4.0 g/kg)的土壤环境,可以保持较为接近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产量构成水平和较好的稻谷品质水平。该结论可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可持续利用及水稻的节水灌溉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胁迫 水稻 滴灌旱作 产量构成 稻谷品质
下载PDF
地方气象标准体系构成浅析——以吉林省为例
3
作者 冯喜媛 涂钢 +1 位作者 杨磊 邵祺多 《标准科学》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气象标准体系是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指引,标准构成分析可直观了解气象标准化工作现状。本文以吉林省气象标准体系为例,对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浅析地方气象标准体系的具体构成特点,明确气象服务保障是目前气... 气象标准体系是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指引,标准构成分析可直观了解气象标准化工作现状。本文以吉林省气象标准体系为例,对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浅析地方气象标准体系的具体构成特点,明确气象服务保障是目前气象标准化工作的突出领域,数值天气预报、资源开发利用、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重大突发事件保障等是目前气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提出各业务领域全面加强标准化培训工作以及标准化管理工作需求和建议,以期为各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体系 标准构成 气象 吉林
下载PDF
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内涵实质、理论基础、构成要素
4
作者 孙琳 何奇彦 夏光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研究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实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对于加快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借鉴组织效能理论,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是指职业学校获取资源实现系统目标,达到政府、职... 研究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实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对于加快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借鉴组织效能理论,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是指职业学校获取资源实现系统目标,达到政府、职业院校、学生、社会等多主体利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指向呈现出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政策基础与实践推进。聚焦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紧扣《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具体要求,目前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提升要素框架由二个维度和十个要素内容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关键办学能力 内涵实质 理论基础 构成要素
原文传递
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近3年青少年精神障碍疾病构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娄芳 葛玉杰 +2 位作者 赵晶 娄涛 张艳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分析近3年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种类变化,为青少年精神障碍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近3年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青少年患者设为研究组,之前3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病案首页数据,总结并比较两组... 目的 分析近3年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种类变化,为青少年精神障碍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近3年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青少年患者设为研究组,之前3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病案首页数据,总结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种构成变化。结果 共纳入患者8 889例,对照组3 584例,研究组5 305例,两组患者疾病种类大致相同,病种顺位差异不大,但研究组患者非自杀性自伤比率、首诊数量和住院消耗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种构成变化中,研究组患者抑郁发作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童年伤害、户口类别、家族史、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均在不同程度上是两组患者精神障碍疾病比率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疾病构成比率产生了影响,青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增加明显,但其并不是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构成比率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住院 青少年 精神障碍疾病 疾病构成
下载PDF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6
作者 邓军 段慧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以及高水平应用型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
下载PDF
小学教学楼庭院空间构成要素对儿童热舒适的影响
7
作者 毛媛媛 叶云 谢俊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探究儿童热舒适度与户外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对苏州姑苏区与工业园区内的95个小学教学楼庭院空间进行微气候数据采集、空间构成要素量化测量以及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苏州夏季、春季、冬季小学教学楼庭院的儿童热舒... 为探究儿童热舒适度与户外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对苏州姑苏区与工业园区内的95个小学教学楼庭院空间进行微气候数据采集、空间构成要素量化测量以及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苏州夏季、春季、冬季小学教学楼庭院的儿童热舒适度范围分别为26.5~34.2℃、18.5~26.3℃、23.1~28.2℃;2)与儿童热舒适度PET值显著相关的空间构成要素有5个,即绿地配置形式(“贴边+中央”型最佳)、朝向(东西朝向最佳)、围合度(4面围合最佳)、植物种植类型(乔灌草复合搭配最佳)、绿地率(30%~50%最佳)。基于研究结果,建议通过综合考虑景观特征、优化植物品种、完善辅助设施等手段提升小学教学楼庭院空间的热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热舒适 构成要素 小学 苏州
下载PDF
情感现象的本质及其构成环节
8
作者 张志平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人在情感中绽放自身存在,并通过情感意识到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完善性。在汉语中,无论是“情”还是“感”,其含义都既具有适用于万物的普遍性,也有仅适用于生命存在,特别是人之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情”着眼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状态,“感... 人在情感中绽放自身存在,并通过情感意识到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完善性。在汉语中,无论是“情”还是“感”,其含义都既具有适用于万物的普遍性,也有仅适用于生命存在,特别是人之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情”着眼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状态,“感”着眼于存在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从本质上讲,情感现象涉及意识自我与他者的存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又体现为力量性、价值性和圆满性三个方面。从现象上看,作为关系的情感现象有感觉—理解关系、感受关系和感情关系三个构成环节。感情在时间上具有三维性,它既是对积极感受的召回和不断生成,也是对消极感受的消除和不断避免。作为动能,感情不仅为意识自我确定价值方向,还促使意识自我不断采取行动。单纯的感情有可能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因此需要理智介入。但理智也有“智慧”“死板”和“聪狡”之分。情感是衡量人之一切作为的意义与价值的“硬通货”。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技术进步,都应以塑造和谐良性的万物关系,创建人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存在完善性的健全情感空间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关系 构成环节 动力学 控制
下载PDF
灵魂的内涵与精神构成、价值和境界
9
作者 蔡毅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思想情怀、道义人格和理想信念于一体的价值载体,三者交融混合、互促互养,共同构成灵魂相对稳定的状态。价值和境界则是帮助灵魂实现总体目标的最佳内容和手段,带领我们向更高层级不断攀援,力求达到灵魂丰美的最高境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境界的最高远是灵魂追求的大目标,也是一切文艺追求的大目标,为的是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内涵 精神构成 价值 境界
下载PDF
地月空间全球治理规则框架构成要素研究
10
作者 杜辉 杨文奕 +1 位作者 高思成 王冀莲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地月空间全球治理规则框架是构建地月空间治理规则体系的顶层指导,是争夺地月空间治理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先手棋”和关键所在,其构成要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间国际组织、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机构间和非政府3类不同平台的地月空间... 地月空间全球治理规则框架是构建地月空间治理规则体系的顶层指导,是争夺地月空间治理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先手棋”和关键所在,其构成要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间国际组织、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机构间和非政府3类不同平台的地月空间治理规则制定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月球协定》《阿尔忒弥斯协定》等6个相关规则框架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涵盖4项基本原则和9类具体规则的地月空间全球治理规则框架构成要素,并给出了后续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空间 全球治理 规则框架 构成要素
下载PDF
旅游疗愈理论:构成系统与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杨振之 沙莎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7,共13页
文章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旅游疗愈理论,构建了由“天”“地”“人”三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天人地交互效应”作用机制组成的旅游疗愈理论模型,阐述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提升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了... 文章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旅游疗愈理论,构建了由“天”“地”“人”三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天人地交互效应”作用机制组成的旅游疗愈理论模型,阐述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提升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了解“天”“地”与“人”的健康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受旅游疗愈主体“人”的健康需求驱动,会产生此类“应时而宜”的康复性旅游流动,让人“远离”惯常环境中的“烦”与“身心不适”,置身于“迷人”的环境中,会产生更多的非定向注意力和健康效益,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实现健康的体魄在诗与远方遨游。该研究进一步发掘了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使更多符合游客健康需求的产品供给、资源利用、空间开发成为可能,从而促进旅游学与生命科学的跨学科理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疗愈 构成系统 作用机制 康复性旅游流动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的构成要素及开发策略研究
12
作者 蔡跃 李叶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5,共9页
建设产教融合教材是国家教材委员会就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我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政策的梳理,剖... 建设产教融合教材是国家教材委员会就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我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政策的梳理,剖析产教融合教材政策的沿革和和具体要求,并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内容设计、产业驱动的内容更新四个视角研究了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在借鉴德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建立国家层面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教材内容贴近实际产业需求、建立教材质量评价与认证机制等,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优化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教材 构成要素 开发策略
原文传递
重拾媒介属性: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的构成维度
13
作者 高丽华 杨新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伴随着互联网平台功能的增扩与延伸,其自身呈现出多样化的身份定位。然而多样化的属性认知并未消除平台社会责任划分的复杂性,反而加剧了认知难度。从媒介进化的视角出发,以“媒介”作为理解互联网平台的逻辑起点,同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 伴随着互联网平台功能的增扩与延伸,其自身呈现出多样化的身份定位。然而多样化的属性认知并未消除平台社会责任划分的复杂性,反而加剧了认知难度。从媒介进化的视角出发,以“媒介”作为理解互联网平台的逻辑起点,同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致力于厘清互联网平台的社会责任维度,构建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的新理论模型。作为基础设施的媒介和作为组织机构的媒介共同勾画出了平台社会责任之维,前者着眼于普通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不存在较高的身份门槛;后者关注从事平台劳动的生产者,仍然具备深入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属性 互联网平台 社会责任 构成维度
下载PDF
论地理标志构成要素的认定
14
作者 冯术杰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我国将建立的统一地理标志制度,应以保障特色产品的品质,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特色产品经济发展为目的。正确认定地理标志的构成要素对于该制度的建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结合国际公约并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地理标志构成要素... 我国将建立的统一地理标志制度,应以保障特色产品的品质,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特色产品经济发展为目的。正确认定地理标志的构成要素对于该制度的建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结合国际公约并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地理标志构成要素认定中的客观性与多样性问题。产品品质特征具有稳定性与演化性,对其的认定应具有客观性并体现多样性。声誉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应从其与产品客观品质的关系角度来认定。对于地理“标志”应采用《TRIPS协定》的开放式规定。产地的自然或人文因素、产地范围、产品品质特征是三个互动制约的客观因素。在地理标志构成要素的认定中,应保障相关利益方的充分参与,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并更好地保护相关主体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产品 构成要素 统一立法
下载PDF
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构成要素、发展阶段与提升路径
15
作者 郭永平 蒙继元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包括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四方面。从纵向来看,可划分为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和实现价值... 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包括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四方面。从纵向来看,可划分为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和实现价值引领的高级阶段。为了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应建立教育性的师生交往制度,在教学交往中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在教学交往中基于学生立场关怀学生成长,构建尊重—理解—对话的师生交往模式,建构个体教学交往哲学,支撑多维结构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构成要素 发展阶段
下载PDF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与类型判断
16
作者 李青 谢杭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规范贸易双方当事人的重要制度,具有产生解除合同这一严重法律后果的可能。CISG确定根本违约主要考虑“Detriment”和“Foresee”两个因素,构成根本违约既需符合“Detriment”客观要... 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规范贸易双方当事人的重要制度,具有产生解除合同这一严重法律后果的可能。CISG确定根本违约主要考虑“Detriment”和“Foresee”两个因素,构成根本违约既需符合“Detriment”客观要件,又需受主观要件“Foresee”的约束。考量根本违约构成要件,明确根本违约不同类型的划分依据,建立一个逻辑严谨的根本违约制度体系,能够使根本违约统一的判断标准扎根于各个国家的裁判法庭,促进各国企业在统一的法律环境中进行交易,满足公约的统一适用性及诚信原则,促进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根本违约 构成要件 合同目的
下载PDF
河北省蔚县剪纸艺术的色彩构成与文化探析
17
作者 白雪 李雪琪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1-3,15,共4页
目的:文章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中蔚县剪纸的色彩表达,探索中国民间剪纸的色彩特征,并进一步挖掘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其中蕴含的民俗思想,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方法:文章从多个维度对蔚县剪纸的色彩进行分析,以明晰蔚... 目的:文章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中蔚县剪纸的色彩表达,探索中国民间剪纸的色彩特征,并进一步挖掘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其中蕴含的民俗思想,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方法:文章从多个维度对蔚县剪纸的色彩进行分析,以明晰蔚县剪纸艺术的色彩构成与文化内涵。首先,考察色彩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历史考察,对蔚县剪纸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传统进行系统梳理。运用视觉文化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蔚县剪纸作品中的色彩表达方式,揭示其在文化语境中的象征意义,深入研究蔚县剪纸的色彩构成,探究其蕴含的民间色彩观念。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将社会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融入分析框架,以全面解读蔚县剪纸艺术中色彩构成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蔚县剪纸的色彩艺术。结果:对蔚县剪纸的色彩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主观性、地域性、象征性和模仿性等多重特征。客观因素涵盖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观因素则包括文化基因、宗教信仰及当地人民的创新性,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蔚县剪纸独特的色彩风格。结论:对蔚县剪纸色彩进行多维度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传统,而且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流行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蔚县剪纸 剪纸艺术 色彩构成 色彩观念 民间艺术
下载PDF
无彩色系与平面构成教学中形的组合原理的强作用关系
18
作者 李娟娟 龙聪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该文旨在论证无彩色系色彩与平面构成原理间的强作用关系。在平面构成中,线条、形状、空间等元素都是可以脱离色彩关系被独立探讨的,并是能影响最终设计效果的因素。探讨无彩色系在平面构成中的原理与优势,采用无彩色系或单色系创作图形... 该文旨在论证无彩色系色彩与平面构成原理间的强作用关系。在平面构成中,线条、形状、空间等元素都是可以脱离色彩关系被独立探讨的,并是能影响最终设计效果的因素。探讨无彩色系在平面构成中的原理与优势,采用无彩色系或单色系创作图形,证明和解释平面构成中形的关系原理,通过在平面构成基本形式中的设计实践,该文作者发现形能够脱离色彩而存在,用无彩色系创造的符号表达,更加强调形状和线条的变化,表现符号本身的意图。形状和线条的变化可以不需要多种色彩的参与,仅使用无彩色系便可以阐释平面构成中形与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彩色系 平面构成 组合原理
下载PDF
色彩构成视域下的邺城北齐彩绘佛教造像赋彩
19
作者 刘晓坡 《天工》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邺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批彩绘造像,其中以北齐彩绘居多。多数造像彩绘贴金,尽管色彩剥落严重,仍然能够一窥当时的风采。这些彩绘的赋彩虽然看似简单,却符合色彩构成的原理。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色彩学理论,但是艺术家在长期的... 邺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批彩绘造像,其中以北齐彩绘居多。多数造像彩绘贴金,尽管色彩剥落严重,仍然能够一窥当时的风采。这些彩绘的赋彩虽然看似简单,却符合色彩构成的原理。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色彩学理论,但是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总结出了符合审美需要的规律,这与色彩学常识有共同的来源。而且,艺术、宗教、科学理论都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存在一定的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彩绘造像 色彩构成
下载PDF
“智能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20
作者 张海燕 杨雪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4期50-52,共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人口相对过剩的问题。当前“智能社会”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将会通过就业、资本和技能渠道产生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分配优势,高技能对低技能的分配优势,对我国收入分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人口相对过剩的问题。当前“智能社会”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将会通过就业、资本和技能渠道产生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分配优势,高技能对低技能的分配优势,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 劳动 智能社会 收入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