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构造岩浆流动与相对稳定环境下岩体侵位的差异性及其对华北北缘晚古生代晚期——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1
作者 蒋小洁 刘松楠 +2 位作者 周丽云 陈鑫 王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6-1649,共14页
花岗质岩浆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北北缘燕山地区构造变形、基本构造格架的分析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花岗岩体侵位的动力学环境研究较少。与相对稳定构造环境下侵位的花岗岩不同,同构造岩浆流动通常发生在大陆边缘、造山... 花岗质岩浆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北北缘燕山地区构造变形、基本构造格架的分析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花岗岩体侵位的动力学环境研究较少。与相对稳定构造环境下侵位的花岗岩不同,同构造岩浆流动通常发生在大陆边缘、造山带等构造活跃带,在强烈的构造应力场影响下,岩体特征、侵位过程、流动方向通常十分复杂。华北板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期间有大量花岗质岩体侵入,其构造属性与成因分析为研究古亚洲洋的俯冲与华北板块破坏提供了关键证据。对华北板块北缘的大光顶岩体和盘山岩体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构造变形及岩石学特征分析,结合电子探针手段进行半定量的矿物学研究,并利用角闪石压力计来计算岩体形成的压力条件,得出岩体侵位的深度,探讨华北北缘不同动力学背景下的构造环境。大光顶花岗闪长岩在露头尺度上表现为大量轴面低角度北倾的无根褶皱,包体和捕虏体长轴平行于流动面理,显微镜下可见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定向排列,具有典型的同构造变形特征,角闪石全铝压力计指示结晶压力为3.62~5.64 kbar,大致对应中地壳的深度(12.86~22.99 km),认为晚古生代(320~290 Ma)时期,华北板块北缘中下地壳重熔形成由北向南的同构造岩浆流动,同时也为中—深层次的应力传递提供媒介。中生代盘山花岗岩中的包体、捕虏体未发生变形,也无暗色矿物定向排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发育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属稳定构造环境下侵位的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流动 岩体侵位 华北板块 大光顶岩体 盘山岩体
下载PDF
南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构造岩浆侵位接触构造动力成矿专属 被引量:29
2
作者 裴荣富 王永磊 王浩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3-489,共7页
南岭构造岩浆带属南华大花岗岩省的主体。它是受地球纬向和经向构造在陆内交切形成的陆壳根入地幔及滨西古太平洋洋壳消减的异曲同工效应构建的多源大规模构造岩浆岩带。多源构造岩浆的形成、岩浆侵入表壳的岩浆构造动力及其侵位于围岩... 南岭构造岩浆带属南华大花岗岩省的主体。它是受地球纬向和经向构造在陆内交切形成的陆壳根入地幔及滨西古太平洋洋壳消减的异曲同工效应构建的多源大规模构造岩浆岩带。多源构造岩浆的形成、岩浆侵入表壳的岩浆构造动力及其侵位于围岩形成的侵入接触构造体系与一定构造岩浆、一定成矿系列的成岩成矿属性密切相关。笔者为从构造岩浆成岩及岩浆侵位构造动力形成的侵位接触构造体系普适性模式,提出强动力形成的正-近接触带构造样式可形成香花岭矿床式-柿竹园矿床式-芙蓉矿床式-黄沙坪矿床式的湘南成矿亚系列;弱主动力形成的正-近接触带构造样式可形成大吉山矿床式-西华山矿床式的赣南成矿亚系列;中强主动力形成的近-远接触构造带倒卧背斜构造样式可形成拉么矿床式-大厂矿床式的桂西北成矿亚系列。最后还提出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形成的不同构造样式仅是有利控矿场地的准备,尚需进一步研究侵位岩体的热效应与金属元素淀积的化学动力作用方能更深化认识成矿的强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构造岩浆 岩浆侵位接触构造体系 成矿系列构造岩浆侵位动力专属
下载PDF
西藏南部二叠纪和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新观点 被引量:137
3
作者 朱弟成 莫宣学 +4 位作者 赵志丹 牛耀龄 潘桂棠 王立全 廖忠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共20页
西藏高原前新生代时期的特提斯演化和新生代时期的高原隆升历史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两个长期被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但迄今对西藏高原自身的物质组成和前新生代演化历史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直接限制了对新生代时期西藏高原隆升历史... 西藏高原前新生代时期的特提斯演化和新生代时期的高原隆升历史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两个长期被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但迄今对西藏高原自身的物质组成和前新生代演化历史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直接限制了对新生代时期西藏高原隆升历史的更深入研究。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早—中二叠世时俯冲背景和伸展背景共存于现今的冈底斯带和喜马拉雅带,中二叠世末期(大约263Ma)侵位的皮康过铝质S型花岗岩以及同期发生的松多榴辉岩的高压变质作用和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指示现今的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在那时经历了同碰撞造山事件。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成分表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和中冈底斯带存在以古元古代甚至太古宙物质为特征的古老基底物质,而北冈底斯带和南冈底斯则分别以中—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和显生宙新生地壳为特征。已有高质量年龄数据和锆石Hf同位素指示冈底斯带中北部地区在大约110Ma发生了带状岩浆大爆发并伴随着幔源物质显著增加。新的可靠的锆石U-Pb年龄指示喜马拉雅带东部措美(Comei)地区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纪火成岩侵位于132Ma左右,代表了新近在藏南和澳大利亚南西部识别出的经历了强烈变形和深位侵蚀的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残余。以这些新资料为基础,讨论了西藏南部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和特提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早白垩世 构造岩浆作用 特提斯演化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早古生代北秦岭—北祁连结合部构造格局的地层及构造岩浆事件约束 被引量:74
4
作者 徐学义 何世平 +3 位作者 王洪亮 张二朋 陈隽璐 孙吉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1,共21页
通过对位于华北、北秦岭、北祁连交界部位的武威—贺兰山—礼泉地区奥陶纪地层格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奥陶纪时,北祁连洋、北秦岭洋和华北西南海盆相通。早—中奥陶世,自鄂尔多斯碳酸盐台地—鄂尔多斯西南缘—北祁连走廊台地边缘—... 通过对位于华北、北秦岭、北祁连交界部位的武威—贺兰山—礼泉地区奥陶纪地层格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奥陶纪时,北祁连洋、北秦岭洋和华北西南海盆相通。早—中奥陶世,自鄂尔多斯碳酸盐台地—鄂尔多斯西南缘—北祁连走廊台地边缘—北祁连火山沉积盆地,存在一个基本连续,由陆缘相至盆地相的沉积格架。对构造岩浆事件的对比研究表明,北秦岭西段的关子镇蛇绿岩中的火山岩具N-MORB特点,武山高家河蛇绿岩中火山岩具E-MORB特征,它们均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是早古生代商丹洋盆西延的证据。对北祁连东端的早古生代地质体初步确认有:具有N-MORB特征的赤沙火山岩系;形成于弧后环境的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系和形成于岛弧环境的陈家河酸性火山岩系,显示了北祁连东端保存有早古生代洋盆及俯冲构造演化的地质记录。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揭示北秦岭西端和北祁连东端均发育450~391Ma俯冲碰撞型花岗质岩浆侵入事件及408~415Ma碰撞变质事件,表明北秦岭和北祁连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因此,北秦岭和北祁连造山带在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可能为同一洋盆演化的产物,经历了大体相当的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两者可能在统一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下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大体相当的古构造格局。对比研究认为,东秦岭商丹断裂带向西可能与武山-唐藏断裂带相对应;北秦岭的二郎坪群向西可能与北祁连的葫芦河群相对应;北秦岭的秦岭群可能与北祁连的陇山群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局 地层格架对比 构造岩浆事件约束 早古生代 北秦岭-北祁连给合部
下载PDF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中生代侵入岩Nd、Sr、Pb同位素特征及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蔡剑辉 阎国翰 +3 位作者 肖成东 王关玉 牟保磊 张任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25-1242,共18页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集中区,它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海西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既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之一,又是我国东部北北东向延伸的地壳厚度陡变带与重力异常高梯度带...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集中区,它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海西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既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之一,又是我国东部北北东向延伸的地壳厚度陡变带与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地质意义。本文针对研究区在中生代岩浆活动物质来源认识方面的不足,首次对太行山-大兴安岭整个构造岩浆带40余个代表性岩体的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不同区段(南、北太行山地区、大兴安岭中-南地区)、不同侵入期次(早、中、晚)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Nd、Sr、Ph同位素特征,可以推断其岩浆源区性质各不相同:南太行山地区基-中性岩浆均来源于富集地幔储库;北太行山地区早期基-中性岩浆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中期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下地壳关系密切;晚期富碱质中-酸性岩浆来源可能与下地壳、甚至中地壳物质有关;大兴安岭地区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可能源自与亏损地幔有联系的年轻的下地壳。由此表明,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地区岩石圈地幔为富集地幔,而兴蒙造山带地区岩石圈地幔则为亏损地幔。此外,根据岩石的Nd模式年龄,初步认为2543~1485Ma可能指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发生富集作用的时间,而983~540Ma则可能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ND PB同位素特征 物质来源 侵入岩 中生代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同位素定年与构造岩浆热事件 被引量:36
6
作者 穆治国 刘驰 +4 位作者 黄宝玲 侯贵廷 左国朝 刘春燕 冯永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6-497,共12页
在面积约100000Km^2的甘肃北山地区,共搜集同位素年龄数据216个,其中22个是本次测定的。依据这些资料做了年龄频谱图和地质环境一岩浆热事件综合示意图,从这些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看法:1.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端前寒武纪褶皱基底以微大陆... 在面积约100000Km^2的甘肃北山地区,共搜集同位素年龄数据216个,其中22个是本次测定的。依据这些资料做了年龄频谱图和地质环境一岩浆热事件综合示意图,从这些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看法:1.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端前寒武纪褶皱基底以微大陆的形式延入了本区,即本区有两大构造单元—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2.虽然有30多属燕山期的表现年龄,但从年龄频谱的骤然下落和野外复查表明,这些是后期岩脉和矿脉的年龄,而不是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记录,即本区没有燕山期的大规模的岩浆活动。3.从加里东到印支期的每一构造岩浆旋回中,岩浆活动似有滞后现象,甚至延至下一个旋回,很可能这种滞后具有普遍意义。4.在每一构造单元内,大陆边缘区、过渡壳区和海洋区的喷发、侵入及变质作用也不尽相同。海洋区内喷发作用强于侵入和变质作用,而大陆边缘区侵入作用强于变质和喷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同位素年龄 热事件 构造岩浆
下载PDF
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带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 被引量:24
7
作者 沈上越 冯庆来 +1 位作者 刘本培 莫宣学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71,共6页
从火山岩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南澜沧江带可细化为 5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 ,即大平掌裂谷火山岩带、大兴山—小街洋脊火山岩带、大兴山 -热水塘洋内弧火山岩带、邦沙陆缘弧火山岩带... 从火山岩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南澜沧江带可细化为 5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 ,即大平掌裂谷火山岩带、大兴山—小街洋脊火山岩带、大兴山 -热水塘洋内弧火山岩带、邦沙陆缘弧火山岩带、小定西—民乐陆内弧火山岩带。这种细化对探讨该区的特提斯演化有极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 南澜沧江带 火山岩 构造岩浆类型 特提斯演化 在地构造环境 岩石化学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岩浆带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翠 邓晋福 +1 位作者 刘俊来 石耀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90-3602,共13页
本文对中国云南哀牢山构造岩浆带内的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雅轩桥附近的火山岩为晚二叠世,岩性主要为橄榄粗安岩-玄武岩(少量安山岩),在TAS图上既有碱性又有亚碱性。钾含量较低(<1.19%),为低钾钙碱-中钾钙碱... 本文对中国云南哀牢山构造岩浆带内的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雅轩桥附近的火山岩为晚二叠世,岩性主要为橄榄粗安岩-玄武岩(少量安山岩),在TAS图上既有碱性又有亚碱性。钾含量较低(<1.19%),为低钾钙碱-中钾钙碱性,Peacock碱钙指数以钙碱性为主。与MORB相比,其痕量元素蛛网图亏损Nb、Ta,而富集Pb,从Zr-V曲线呈平坦型,并且整体比MORB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MORB相近,但略显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位于火山弧环境。他郎河边(雅轩桥地区)火山岩为英安岩,属亚碱性,中钾钙碱性,Peacock指数为钙性。痕量元素蛛网图、REE模式图以及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图,均表明其属于弧的构造环境。由上推测雅轩桥火山岩在晚二叠世属于弧火山岩。帽盒山玄武岩的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为249±1.6Ma,为早三叠世。岩性为亚碱性钠长玄武岩,低钾钙碱性系列,Peacock碱钙指数以钙性为主。痕量元素蛛网图和REE配分模式图与MORB相比,LREE略微富集。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中位于从E-MORB向岛弧过渡的构造环境。绿春地区流纹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47.3±1.8Ma,为早三叠世,属亚碱性,钾玄岩系列,Peacock碱钙指数为碱钙性。痕量元素蛛网图、REE配分模式图及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其为成熟岛弧向陆陆碰撞的过渡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推测哀牢山洋在晚泥盆世形成,可能在石炭世-早二叠世(?)处于洋的扩张期。晚二叠世时,在哀牢山洋的西侧出现了雅轩桥的初始弧火山岩,预示着至少在这一时期,哀牢山洋已经开始俯冲。到三叠世早期(249±1.6Ma),在哀牢山洋的东侧出现了具有弧和MORB的双重特性的帽盒山玄武岩,可能指示此时哀牢山洋盆已经变小,或已转化为弧间或弧后盆地,洋的演化进入了晚期阶段,并且在局部地段,如绿春地区,此时(247.3±1.8Ma)已经进入到成熟岛弧向陆陆碰撞的过渡阶段。因此支持哀牢山洋在晚三叠世闭合的结论,亦符合上三叠统一碗水组不整合在哀牢山蛇绿混杂岩之上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 锆石SHRIMPU-PB定年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构造环境 哀牢山构造岩浆
下载PDF
北秦岭商丹地区构造岩浆演化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裴先治 王涛 +3 位作者 李伍平 张维吉 王全庆 李国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3-19,共7页
北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多期多类型多成因构造岩浆活动,反映着北秦岭自元古宙以来所经历的复杂多期多类型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过程。晋宁期(1000~700Ma)发育有松树沟蛇绿岩、富水基性杂岩体、岛弧型花岗岩类和碰撞型花岗岩类,... 北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多期多类型多成因构造岩浆活动,反映着北秦岭自元古宙以来所经历的复杂多期多类型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过程。晋宁期(1000~700Ma)发育有松树沟蛇绿岩、富水基性杂岩体、岛弧型花岗岩类和碰撞型花岗岩类,与新元古代北秦岭活动大陆边缘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晚加里东-早华为西期(460~360Ma)主要发育岛弧型花岗岩和碰撞型花岗岩类,体现了该阶段陆内外向俯冲-碰撞造山作用;晚华力西-印支期(270~195Ma)主要为碰撞型花岗岩类,代表着陆内碰撞造山作用的完成;燕山期为后造山浅成侵位花岗岩类。晋宁期和晚加里东-早华力酉期是北秦岭最为强烈的两期构造岩浆活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动 花岗岩 构造演化 北秦岭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34
10
作者 伍跃中 乔耿彪 陈登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以钾、钠含量变化为主要指标获取祁漫塔格地区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加里东中晚期是本区第一次侵入岩浆作用的高峰期,印支中晚期为本区花岗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加里东中... 以钾、钠含量变化为主要指标获取祁漫塔格地区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加里东中晚期是本区第一次侵入岩浆作用的高峰期,印支中晚期为本区花岗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加里东中晚期和印支中晚期也是区内两次区域成矿作用的大爆发期。岩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岩浆岩带组成,而且,至少自加里东期以来,两组岩带的空间展布、发育规模、成因类型等诸方面都具有长期此消彼长的变化特点。同时期,两组构造带的碱交代作用类型、成矿作用特点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加里东中晚期北东向构造带以钾质交代作用为主,形成了白干湖大型钨锡矿;此时北西向构造带则以钠质交代作用为主,形成以驼路沟钴矿为代表的钴矿系列。此外,同一岩带,花岗岩成因类型不同,其成矿作用特点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 碱交代作用 区域成矿作用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
下载PDF
“三江”哀牢山-李仙江带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沈上越 魏启荣 +1 位作者 程惠兰 莫宣学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4,共7页
本文从火山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该带四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哀牢山洋脊/准洋脊火山岩带、太忠-李仙江带弧火山岩带、邓控-五素裂谷火山岩带、潘家寨裂谷火山岩带的特征,探讨... 本文从火山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该带四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哀牢山洋脊/准洋脊火山岩带、太忠-李仙江带弧火山岩带、邓控-五素裂谷火山岩带、潘家寨裂谷火山岩带的特征,探讨了该带特提斯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李仙江带 火山岩 构造岩浆类型
下载PDF
中昆仑北部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岳军 沈远超 +1 位作者 林舸 谢宏远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共9页
对地质研究较薄弱的中昆仑北部开展了古生代构造地层格局、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古生代花岗岩区域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区域对比等研究,认为祁漫塔格群属寒武-早志留世,早古生代祁漫塔格地区可能不存... 对地质研究较薄弱的中昆仑北部开展了古生代构造地层格局、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古生代花岗岩区域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区域对比等研究,认为祁漫塔格群属寒武-早志留世,早古生代祁漫塔格地区可能不存在成熟大洋,而是以大陆裂谷或初始洋盆为特征;早古生代晚期祁漫塔格山北部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沿鸭子泉-祁漫塔格主脊断裂汇聚闭合;晚古生代,早期以求勉雷克花岗穹隆为核心南北简单剪切滑覆;晚期沿昆中俯冲碰撞,昆中断裂以北地区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古特提斯洋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 区域构造演化 古生代 中昆仑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早白垩世同构造岩浆侵位——对晚中生代左行走滑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丽云 王瑜 王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0-418,共19页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侵位 走滑环境 完达山 花岗质岩体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 被引量:11
14
作者 裴荣富 李进文 +1 位作者 王永磊 王浩琳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6期401-412,共12页
本文是在中国南部古大陆边缘构造带扬子边缘构造区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不同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构造岩浆侵位有三步曲,一是地球深部构造岩浆的形成;二是构造岩浆侵位的动力作用;三是在表壳与围岩形成不同侵位接触构造样... 本文是在中国南部古大陆边缘构造带扬子边缘构造区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不同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构造岩浆侵位有三步曲,一是地球深部构造岩浆的形成;二是构造岩浆侵位的动力作用;三是在表壳与围岩形成不同侵位接触构造样式的成矿场地.最后,作者例举大冶铁矿和铜陵铜矿两成矿区的构造岩浆主动侵位形成顶沉构造(roof-foundering)和超复侵位于围岩顶垂体(roof-pendent)之上,并形成不同深度的转折接触构造控矿体系.该侵入接触控矿体系应是在区内向不同深度"逐级开拓"找矿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 侵入接触构造体系 大冶铁矿 铜陵铜矿
下载PDF
滇缅腾冲-毛淡棉构造岩浆岩带钨锡成矿系统与典型矿床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宏 林方成 +2 位作者 施美凤 石洪召 王疆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8,共10页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及部分项目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腾冲-毛淡棉构造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构造岩浆演化和主要钨锡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构造岩浆演化与钨锡成矿系统的形成关系和花岗岩成矿作用。选取构造岩...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及部分项目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腾冲-毛淡棉构造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构造岩浆演化和主要钨锡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构造岩浆演化与钨锡成矿系统的形成关系和花岗岩成矿作用。选取构造岩浆带内来利山和赫敏之两个典型岩浆热液型锡钨矿床,进行矿床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成岩时代及构造背景的对比研究发现,腾冲-毛淡棉构造岩浆岩带可能具有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演化系统,为一个燕山-喜山期形成的构造-岩浆-成矿带。这一认识对于指导该地区锡钨矿成矿预测和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钨矿床 成矿系统 构造岩浆岩带 腾冲-毛淡棉 缅甸
下载PDF
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德滋 舒良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70,共9页
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主要反映花岗岩的岩浆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成因联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结合中国的地质实际,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可以区分为5种主要类型:(1)洋壳俯冲消减型,如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边缘;(2)陆—陆碰撞型,如喜马拉... 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主要反映花岗岩的岩浆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成因联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结合中国的地质实际,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可以区分为5种主要类型:(1)洋壳俯冲消减型,如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边缘;(2)陆—陆碰撞型,如喜马拉雅—冈底斯碰撞造山带;(3)陆缘伸展型,如中国东南部伸展型大陆边缘、北美西部盆岭省;(4)陆内断裂拗陷型,如长江中下游断裂拗陷、钱塘江—信江断裂拗陷;(5)裂谷型,如东非裂谷、攀西裂谷。通过钙碱指数(CA)和铝饱和指数(ASI)的计算,可以大体获知花岗岩的岩浆类型。造山带花岗岩的时空演变规律是:俯冲型→碰撞型→伸展型。亦可表述为:前碰撞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后碰撞花岗岩。但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对不同造山带花岗岩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比之后,才能对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构造岩浆组合 岩浆类型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印章 韩宝福 +2 位作者 徐钊 任荣 苏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5,共11页
本文以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一个典型剖面为例,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初步构建这一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事件框架。这一地区至少发育三期岩浆活动和三期构造变形事件。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前人的资料显示,三期岩... 本文以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一个典型剖面为例,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初步构建这一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事件框架。这一地区至少发育三期岩浆活动和三期构造变形事件。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前人的资料显示,三期岩浆活动分别为石炭纪(325~313Ma)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早二叠世(291~277Ma)的钾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岩及早白垩世(约134~130Ma)的伟晶岩和石英二长岩。第一期构造变形事件为NWSE向挤压,发生在早二叠世之后,使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发生挤压变形,形成主体低角度北西倾的片麻理,局部发育同期褶皱,变形温度为450~600℃;第二期为NW—SE向伸展,大致发生在早白垩世,使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450-650℃)的糜棱岩化作用,形成南东倾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具有正断性质,后被伟晶岩脉切穿。第三期为NW—SE向伸展,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后,形成北西倾的中角度脆性正断层,断距2~10m,并使伟晶岩变形为碎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 锆石U—Pb定年 晚古生代中生代
下载PDF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学及构造岩浆动力学 被引量:25
18
作者 姜耀辉 周珣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学 构造岩浆 动力学
下载PDF
论太行山构造岩浆带的岩浆来源及其成因 被引量:23
19
作者 牛树银 董国润 许传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1-310,共10页
本文以太行山构造岩浆带及其东西两侧断陷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深部探测资料为依据,探讨远离俯冲带的板内构造岩浆带中岩浆的成因、来源及侵位机制。提出了韧性流变-岩浆隆起模式。认为在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幔位势差、密度差的控制下,隆升... 本文以太行山构造岩浆带及其东西两侧断陷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深部探测资料为依据,探讨远离俯冲带的板内构造岩浆带中岩浆的成因、来源及侵位机制。提出了韧性流变-岩浆隆起模式。认为在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幔位势差、密度差的控制下,隆升的造山带剥蚀物向两侧断陷盆地搬运,而中下地壳则沿深部向山根缓倾的韧性拆离(流变)带迁移到造山带的深部,并在拆离剪切作用及流体的参与下形成深熔岩浆,这种深熔岩浆,在沿陡倾剪切带上侵过程中,不断与中下地壳围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甚至引起局部熔融,形成较大规模的重熔岩浆,在构造作用控制下以岩墙扩展-气球膨胀形式侵位到基底与盖层间的主拆离带附近,形成构造岩浆带的岩浆岩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 拆离流变带 物质迁移 岩浆 成因
下载PDF
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措勤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构造组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元生 徐天德 赵友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336-348,共13页
在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产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构造组合:①弧间扩张型组合;②洋岛型蛇绿岩组合;③岛弧与陆缘弧型组合;④碰撞型组合;⑤陆内... 在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产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构造组合:①弧间扩张型组合;②洋岛型蛇绿岩组合;③岛弧与陆缘弧型组合;④碰撞型组合;⑤陆内俯冲、碰撞型组合;⑥陆内拉张型组合。进而对构造岩浆组合的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剖析,尤其是对喜马拉雅中期的岩浆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冈底斯构造岩浆带是由俯冲型、碰撞型和隆升型岩浆岩组合成的复合体,它们在空间上明显分带,在时间上呈现由相对基性向酸性的演化趋势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构造组合 冈底斯构造岩浆 中新生代 措勤地区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