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枕骨髁及枕骨大孔数字化测量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琨 周哲源 +8 位作者 王建 张燕 赵岩 何学桐 李轲 陈思敏 吴星雨 王星 张少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0-2834,共5页
背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枕颈交界区的各种疾病与创伤,严重时需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对儿童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发育的解剖学参数。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形态学结构进行相关测量,... 背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枕颈交界区的各种疾病与创伤,严重时需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对儿童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发育的解剖学参数。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形态学结构进行相关测量,为枕颈交界区病变以及相关外科手术和法医鉴定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行螺旋CT扫描涉及颅底的原始儿童及青少年影像资料389例,其中男247例,女142例,年龄1-18岁。按照年龄分为1-3岁组、4-6岁组、7-9岁组、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利用Mimics 16.0软件三维重建颅底,测量枕骨大孔长度和宽度,并且利用公式计算出枕骨大孔面积和指数,测量枕骨髁长度、宽度、高度,枕骨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O-S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骨髁后缘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F-O角),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舌下神经管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F-H角)。对各指标间进行性别、侧别和年龄差异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枕骨大孔测量除枕骨大孔指数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外,枕骨大孔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枕骨大孔面积均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②枕骨髁的O-S角、F-O角和F-H角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枕骨髁长、枕骨髁高、枕骨髁宽在性别间差异(P<0.05);③枕骨髁长在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枕骨髁高、枕骨髁宽、O-S角、F-O角和F-H角在侧别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枕骨大孔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枕骨大孔面积、枕骨髁长、枕骨髁高和枕骨髁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波浪状递增的趋势;而O-S角、F-O角和F-H角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波浪状递减趋势;枕骨大孔指数则无明显变化;⑤提示儿童枕骨大孔和枕骨髁的形态学指标在性别和侧别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为临床外科手术入路选择及法医检测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枕骨 CT 三维重建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
2
作者 陈利锋 赵博 +2 位作者 李翀 张军 卜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侧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全切除65例(90%),次全切除7例(10%)。次全切除的患者行赛博刀放射外科治疗。12例(17%)发生舌下神经功能障碍,8例术后3个月内好转。18例(25%)出现声音嘶哑和(或)吞咽困难,15例在术后3个月内好转,1例患者因后组颅神经麻痹而行气管切开。1例因脊髓前动脉损伤偏瘫。无手术死亡。随访12~60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脑膜瘤既能满足手术显露需要,又避免了磨除过多的骨质,可取得很好的全切率、较低的并发症和长期满意疗效。术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术中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脑膜瘤 显微手术 髁后入路
下载PDF
枕骨大孔和枕髁数字化形态的三维重建
3
作者 王建 王星 +4 位作者 李琨 高尚 王超群 张少杰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17-3122,共6页
背景:脑干腹侧面周围结构的病变位于颅颈交界处深面,周围毗邻重要结构,远外侧入路是基本术式,但入路时要考虑性别、侧别间的差异。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手段对枕骨大孔和枕髁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为临床颅底远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 背景:脑干腹侧面周围结构的病变位于颅颈交界处深面,周围毗邻重要结构,远外侧入路是基本术式,但入路时要考虑性别、侧别间的差异。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手段对枕骨大孔和枕髁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为临床颅底远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择拍摄头颈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的成年人共673例,男448例,女225例,年龄20-87岁。经软件三维重建颅底,测量枕骨大孔长度和宽度,利用公式计算枕骨大孔面积和指数,测量枕髁长度、宽度,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舌下神经管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对各指标进行性别和侧别差异分析。结果与结论:(1)枕骨大孔指标中除枕骨大孔指数不存在性别间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存在性别间的差异(P<0.05);枕髁指标中,除男性左枕髁宽小于女性外(P>0.05),左枕髁长、右枕髁长、右枕髁宽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2)男性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小于女性,且左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在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和舌下神经管内口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在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枕髁长、枕髁宽、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髁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在侧别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提示枕骨大孔和枕髁的相关参数在性别和侧别间存有差异,临床远外侧髁后及经髁入路中,右侧入路暴露范围较大;男性枕骨大孔长、宽、面积均大于女性,男性枕髁长、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和枕髁后缘连线与矢状面夹角大于女性,远外侧入路时应考虑性别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枕髁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 三维重建 远外侧入路
下载PDF
枕骨原发性骨肉瘤1例
4
作者 张月清 王伟 +1 位作者 王福林 何二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44-544,共1页
1病例资料。28岁男性,因发现右侧枕部头皮肿块伴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2019年10月入院。4个月前,发现右侧枕部皮下一个鸽蛋大小肿块,触之疼痛,进行性增大。入院体格检查:右侧枕部可及一约3 cm×3 cm大小的半球形肿块,质硬,固定,伴触痛,... 1病例资料。28岁男性,因发现右侧枕部头皮肿块伴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2019年10月入院。4个月前,发现右侧枕部皮下一个鸽蛋大小肿块,触之疼痛,进行性增大。入院体格检查:右侧枕部可及一约3 cm×3 cm大小的半球形肿块,质硬,固定,伴触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头颅CT显示右侧枕骨病变,局部骨质破坏(图1A、1B)。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右侧枕骨异常信号肿块影,考虑颅骨肿瘤(图1C、1D)。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枕骨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枕骨髁的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仕 柴瑜 +2 位作者 曾广南 梁善皓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研究干燥枕骨髁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65例枕骨髁的形状进行分类,并测量其长(前后径)、宽(左右径),厚度及前后径与枕骨大孔正中矢状线的连线的夹角。结果枕骨髁的形状可分为6型,两侧椭圆占66.1%(109例)、两侧哑铃占7.9%(13例)... 目的研究干燥枕骨髁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65例枕骨髁的形状进行分类,并测量其长(前后径)、宽(左右径),厚度及前后径与枕骨大孔正中矢状线的连线的夹角。结果枕骨髁的形状可分为6型,两侧椭圆占66.1%(109例)、两侧哑铃占7.9%(13例)、左椭圆右哑铃占6.7%(11例)、左哑铃右椭圆占8.5%(14例)、左椭圆右三角占3.6%(6例)、左三角右椭圆占7.3%(12例)。结论枕骨髁存在较多的解剖学形态,以两侧椭圆为主,传统对其认识并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 分型
原文传递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昌 张志强 +1 位作者 陈红跃 屈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枕骨大孔区肿瘤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探讨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枕骨髁置钉内固定的影像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温超轮 李严兵 +4 位作者 曾昭池 晏正光 周小兵 王泽军 吕运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1-333,354,共4页
目的对国人经枕骨髁进行置钉的相关结构行影像解剖学测量,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应用于枕颈固定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在门诊就诊并进行颅颈部三维CT数据,男女比例1:1,CT扫描层厚为1 mm。获得的CT数据行枕骨髁的... 目的对国人经枕骨髁进行置钉的相关结构行影像解剖学测量,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应用于枕颈固定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在门诊就诊并进行颅颈部三维CT数据,男女比例1:1,CT扫描层厚为1 mm。获得的CT数据行枕骨髁的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重建。测量枕骨髁的长度、宽度、高度,在枕骨髁轴面上测量枕骨髁中轴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结果轴向平面枕骨髁的平均长度为(21.5±2.2)mm,其范围为16.5~26.1 mm;矢状面枕骨髁的平均长度为21.61±2.1 mm,其范围为17.4~26.5 mm;轴向平面上枕骨髁的平均宽度为(11.07±1.09)mm,其范围为9.1~13.6 mm;矢状面上枕骨髁的平均高度为(10.15±1.50)mm,其范围为7~13.9 mm;冠状面上枕骨髁的平均高度为(9.8±1.0)mm,其范围为7.7~11.9 mm;轴向平面上枕骨髁中轴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平均为(32.53±3.88)°,其范围为24.3~42.6°。结论国人枕骨髁解剖学特征具备植入螺钉条件,可以轻松容纳直径为3.5 mm的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髁螺钉 枕颈融合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CT扫描发现枕骨变异一例
8
作者 温毅 张瑞萍 +1 位作者 张延林 尹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1-501,共1页
关键词 枕骨变异 CT扫描 头部外伤 皮肤青紫 皮肤破损 枕骨大孔 软组织 脑组织
下载PDF
枕骨骨囊肿1例
9
作者 李钟铭 杜长生 《武警医学》 CAS 199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枕骨骨囊肿1例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李钟铭,杜长生(北京100039)关键词枕骨骨囊肿,枕骨颅骨修补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头部外伤后左枕凹陷3月余入院。患者于1997年1月2日被拳头打中左枕,出现左枕局部凹陷。当... 枕骨骨囊肿1例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李钟铭,杜长生(北京100039)关键词枕骨骨囊肿,枕骨颅骨修补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头部外伤后左枕凹陷3月余入院。患者于1997年1月2日被拳头打中左枕,出现左枕局部凹陷。当时有头痛并视物模糊,无意识障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骨囊肿 枕骨颅骨修补
下载PDF
枕骨骨折伴嗅觉障碍1例
10
作者 甘建一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1-131,144,F003,共3页
枕骨骨折伴嗅觉障碍1例甘建一(长沙市公安局;长沙410002)LOSSOFSMELLDUETOFRACTUREOFOCCIPITALBONE:ACASEREPORT¥GanJianyi(PublicSecurityB... 枕骨骨折伴嗅觉障碍1例甘建一(长沙市公安局;长沙410002)LOSSOFSMELLDUETOFRACTUREOFOCCIPITALBONE:ACASEREPORT¥GanJianyi(PublicSecurityBureauofChangsh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枕骨骨折 头皮下血肿 精神不振 枕骨粗隆 嗅觉迟钝 颅脑外伤 神经外科 30岁 光反应 头枕部 五官科 会诊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 被引量:8
11
作者 娄桢祺 马维虎 +4 位作者 王扬 李国庆 阮超越 赵华国 蒋伟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5-591,共7页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枕骨髁螺钉的最佳置钉参数,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各置钉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枕颈部形态正常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0岁(38.5±7.6岁)。排除骨折脱...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枕骨髁螺钉的最佳置钉参数,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各置钉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枕颈部形态正常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0岁(38.5±7.6岁)。排除骨折脱位、感染、肿瘤、畸形及退行性变,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及寰椎进行三维CT重建,模拟置入直径3.5mm的枕骨髁螺钉,测量枕骨髁长、宽、高、进钉点至枕骨内侧缘和颅底部的距离,并通过3-matic软件测量枕骨髁螺钉进钉长度、头倾角、内倾角及与枕骨切线间的切线角,比较枕骨髁解剖学参数与螺钉置钉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共模拟置入100枚枕骨髁螺钉,三维模型大体观察均无舌下神经管、寰枕关节面和枕骨髁内外侧壁的损伤。男、女枕骨髁解剖学参数及螺钉进钉点参数、置钉后枕骨髁螺钉置钉参数左右两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枕骨髁解剖学长、宽、高、进钉点距枕髁内侧缘水平距离及距颅底垂直距离分别为22.00±1.67mm、11.27±1.21mm、10.72±1.13mm、5.37±0.10mm及2.95±0.47mm,女性分别为21.07±1.43mm、10.64±0.81mm、9.62±0.95mm、5.05±0.10mm及3.04±0.48mm,女性枕骨髁长、宽、高及进钉点距枕髁内侧缘水平距离均显著性小于男性(P<0.05),进钉点距颅底垂直距离与男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钉后男性头倾角、颅底切线角、内倾角及进钉长度分别为3.90°±2.01°、12.45°±4.73°、28.15°±4.53°、22.47±1.48mm,女性分别4.19°±2.01°、11.25°±4.61°、30.00°±4.70°、21.59±1.62mm,女性进钉长度较男性短(P<0.05),头倾角、颅底切线角及内倾角男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头倾角与切线角间存在正相关性(r=0.519,P<0.05),与其余置钉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国人女性枕骨髁解剖学参数与男性存在差异,枕骨髁三维重建下模拟螺钉置入显示男女性枕骨髁均可安全容纳螺钉置入固定,理论上切线角可结合进钉点及内倾角指导枕骨髁螺钉的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枕骨 枕骨髁螺钉 枕颈融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远外侧经髁入路处理脑干腹侧枕骨大孔区及颅颈交界区肿瘤
12
作者 朱成 周钟阳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4期245-246,共2页
远外侧经髁入路又称枕下远外侧入路,最外侧经扰骨髁——颈结节入路,枕下后外侧入路等。脑干腹侧,枕骨大孔区前缘及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难度很大,而远外侧经髁入路能够更好地显露和切除斜坡下端和扰骨大孔前缘的肿瘤,从而减轻对小脑和脑... 远外侧经髁入路又称枕下远外侧入路,最外侧经扰骨髁——颈结节入路,枕下后外侧入路等。脑干腹侧,枕骨大孔区前缘及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难度很大,而远外侧经髁入路能够更好地显露和切除斜坡下端和扰骨大孔前缘的肿瘤,从而减轻对小脑和脑干的牵拉。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枕骨大孔区 颅颈交界区 肿瘤 颅骨 枕骨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枕骨髁及枕骨大孔应用解剖三维数字化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邬超 王一丹 +7 位作者 关欢欢 高明杰 张云凤 王海燕 和雨洁 高尚 李志军 李筱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OC)及枕骨大孔(FM)解剖学结构,分析OC、FM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取60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各30例,年...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OC)及枕骨大孔(FM)解剖学结构,分析OC、FM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取60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各30例,年龄20~65(48.18±16.17)岁,将数据导入Syno.Via VB10B软件,头颅三维重建,观察OC及FM形态,测量枕骨髁长、宽、高、内倾角(CIA),枕骨大孔纵径、横径、面积,头颅眉间点到颅后点的最大距离(SML),在SML直线上头颅眉间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距离(GOCP),枕骨大孔前缘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垂直距离(AOCP),左、右侧枕骨髁内侧缘到Y轴距离(OC-M),左、右侧枕骨髁后缘到X轴距离(OC-P),枕骨髁分类指数(OCI),枕骨髁相对于头颅的分类指数(SOCI),在SML直线上中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距离(COCP,COCP=GOCP-SML/2),并确定左、右枕骨髁相对位置关系的类型。结果枕骨髁解剖学长、宽、高男性大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骨大孔面积、枕骨大孔纵径、SML、GOCP、AOCP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左侧大于右侧,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M、OC-P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右侧大于左侧;后者左侧大于右侧。枕骨大孔纵径与枕骨大孔面积、AOCP成正相关。OCI分类结果:Ⅰ型(OCI<0.45)8例(13.33%),Ⅱ型(0.45≤OCI<0.50)47例(78.33%),Ⅲ型(OCI≥0.50)5例(8.33%)。SOCI分类结果:Ⅰ型(SOCI<0.60)2例(3.33%),Ⅱ型(0.60≤SOCI<0.75)54例(90.00%),Ⅲ型(SOCI≥0.75)4例(6.67%)。结论内蒙古地区人群枕骨髁解剖学参数提示,该部位可以进行枕骨髁螺钉置入,枕骨髁相对于枕骨大孔、头颅的位置变异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大孔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 三维重建 形态学测量
原文传递
钬激光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12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李锐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钬激光 枕骨大孔 肿瘤 枕骨大孔区肿瘤 钬激光治疗 临床分析 1998~2002年 早期症状 手术难度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应用MRI动态增强技术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 被引量:17
15
作者 钟镜联 梁碧玲 +5 位作者 丁忠祥 沈君 黄穗乔 叶瑞心 谢榜昆 孙颖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枕骨斜坡是鼻咽癌复发的常见部位之一,因位置深在,周围解剖复杂,很难进行枕骨斜坡部位活检,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及随访情况作出判断。早期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Radiofibrosis,RF)与复发(RecurrentNPC,RNPC)十分困难... 背景与目的:枕骨斜坡是鼻咽癌复发的常见部位之一,因位置深在,周围解剖复杂,很难进行枕骨斜坡部位活检,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及随访情况作出判断。早期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Radiofibrosis,RF)与复发(RecurrentNPC,RNPC)十分困难。本研究对放疗后纤维化与复发的枕骨斜坡进行动态MRI检查,旨在了解这两种枕骨斜坡的动态增强特点,探讨动态增强MRI技术在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复发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8例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第二附属医院放射治疗并随访1~5年的鼻咽癌患者分为2组:鼻咽癌枕骨斜坡放疗后纤维化组22例(RF组)及枕骨斜坡复发组16例(RNPC组)。常规鼻咽部MRI平扫后,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动态增强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应用分析软件,分别得到两组枕骨斜坡、髁突及鼻甲的最大对比增强率(Maximalcontrastenhancementratio,MCER)、到达最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Tmax)及动态早期(40s时)对比增强率(CER40s)。结果: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其MCER、CER40s较低,Tmax较长。而枕骨斜坡复发,其MCER、CER40s较高,Tmax较短,与放疗后纤维化斜坡明显不同。分别以枕骨斜坡CER40s≥150%、枕骨斜坡CER40s≥鼻甲CER40S、两者均符合作为诊断鼻咽癌枕骨斜坡复发的标准,枕骨斜坡CER40s≥鼻甲CER40s的敏感性最高(81.3%),而CER40s≥150%并且枕骨斜坡CER40s≥鼻甲CER40s时,特异性最高(86.4%)。结论:动态增强MRI技术对于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复发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当CER40s≥150%并且枕骨斜坡CER40s≥鼻甲CER40s时,提示为鼻咽癌枕骨斜坡复发;当两者不一致时,应首先以枕骨斜坡CER40s≥鼻甲CER40s为标准,结合MCER、Tmax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枕骨斜坡 磁共振成像 放疗后纤维化 复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三维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枕骨髁螺钉固定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轩 李凤宁 +6 位作者 张帆 王琨 陈智 阳青松 党瑞山 沈洪兴 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0-44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个体化枕骨髁螺钉导航模板的可行性,并对该方法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具成人尸体的枕颈部标本,将其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至枢椎水平行选择性三维重建,观察并测量...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个体化枕骨髁螺钉导航模板的可行性,并对该方法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具成人尸体的枕颈部标本,将其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至枢椎水平行选择性三维重建,观察并测量枕骨髁相关解剖结构以确定置钉参数。在计算机三维模型上虚拟枕骨髁螺钉钉道及其导向通道,设计与枕骨后部结构相贴合的阴模,将阴模与导向通道整合后利用三维打印技术成型,制作出枕骨髁模型及对应的个体化导航模板。然后导航模板辅助下分别于模型和尸体标本置入双侧枕骨髁螺钉,并通过解剖观察及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枕骨髁的大体形态及毗邻解剖结构个体差异较大,虚拟置钉后测得置钉轴位内倾角、矢状位倾角和进钉点至寰枕关节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30.2°±6.3°、8.1°±2.6°和3.69±0.42mm。根据置钉参数设计并打印出20个枕骨髁模型及对应的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其辅助下成功置入双侧枕骨髁螺钉共40枚,置钉耗时(60.1±9.3)s。术后解剖观察及CT扫描提示所有螺钉均准确置入枕骨髁内。结论:使用Mimics软件能够根据CT扫描结果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出个体化枕骨髁螺钉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枕骨髁螺钉的精确置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枕骨髁螺钉 导航模板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 聚乳酸
原文传递
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的椎动脉走行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圣林 王超 +2 位作者 刘溢 闫明 周海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椎动脉第三段的走行情况,探讨其分型方法。方法:对连续收治的36例诊断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进行椎动脉的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情况。结果:根据椎动脉进入椎管和颅腔的位置由远到近分为Ⅰ、Ⅱ、... 目的:观察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椎动脉第三段的走行情况,探讨其分型方法。方法:对连续收治的36例诊断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进行椎动脉的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情况。结果:根据椎动脉进入椎管和颅腔的位置由远到近分为Ⅰ、Ⅱ、Ⅲ、Ⅳ型,36例患者中5例6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经过寰椎侧块的下方走行,占8.3%,为Ⅰ型;16例18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横行向内,于枕骨化寰椎后弓下方进入椎管,再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走行经过寰椎侧块的表面,或在其表面转弯,占25%,为Ⅱ型;25例44侧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穿出,向上、外方走行,沿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性孔道进入颅内,占61.1%,为Ⅲ型;4例4侧椎动脉缺如,占5.6%,为Ⅳ型。结论:寰椎枕骨化畸形患者的椎动脉第三段有四种解剖形态,对寰椎枕骨化患者置入寰椎侧块螺钉时,Ⅱ、Ⅲ型椎动脉走行者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对单侧椎动脉缺如者,对侧手术操作应更加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交界区 椎动脉 寰椎枕骨 CT血管造影 侧块螺钉
原文传递
枕骨粗隆部测量及经板障间螺钉固定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5 位作者 王慧敏 移平 王武 韦竑宇 杨峰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提供国人枕骨粗隆部相关参数,探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0例成人干燥枕骨标本进行测量:(1)枕骨背面上项线区的测量;(2)过枕外隆突中线矢状切面的测量;(3)旁开中线15mm,经螺钉通道处的枕骨矢... 目的:提供国人枕骨粗隆部相关参数,探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0例成人干燥枕骨标本进行测量:(1)枕骨背面上项线区的测量;(2)过枕外隆突中线矢状切面的测量;(3)旁开中线15mm,经螺钉通道处的枕骨矢状切面的测量;(4)过上项线隆起外上角与出钉点连线的枕骨切面上的测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5例枕颈部失稳的患者采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和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前、术中测量进钉点、出钉点及螺钉通道,术后用影像学评价置钉情况。结果:上项线处的骨外板向外呈弧形隆起,此处枕骨较厚,上项线上和下缘的骨板厚度变薄,其平均厚度仍在5.7mm以上,可供置钉的骨通道约为26mm,置钉安全角度约74°。临床5例10枚经枕骨板障间固定螺钉均准确置入枕骨内外骨板之间的板障内。结论:枕骨具备行经板障间螺钉固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粗隆部 螺钉 内固定 参数 解剖学测量 颈部病变
原文传递
牵引与后路枕颈复位固定治疗寰椎枕骨化并颅底凹陷症 被引量:20
19
作者 彭新生 潘滔 +1 位作者 陈立言 李佛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牵引加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枕颈复位固定治疗寰椎枕骨化合并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 ̄2006年2月共收治5例寰椎枕骨化合并颅底凹陷症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4.8岁。患者均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症状,JOA评分平均... 目的:评价术前牵引加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枕颈复位固定治疗寰椎枕骨化合并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 ̄2006年2月共收治5例寰椎枕骨化合并颅底凹陷症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4.8岁。患者均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症状,JOA评分平均9.4分。颈髓延髓角平均109.4°。4例合并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复位2 ̄4周,当寰枢前后脱位复位达50%及齿状突垂直复位达4mm后行多轴螺钉-棒系统枕颈复位固定。术后均给予硬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齿状突均有较好的复位,术后颈髓延髓角平均增加32.4°,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6个月,均固定满意并坚固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JOA评分平均15.1分,改善率为75.0%。结论:术前牵引加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枕颈复位固定是治疗寰椎枕骨化合并颅底凹陷症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枕骨 颅底凹陷症 复位 枕颈融合
原文传递
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0
20
作者 宋跃明 饶书城 +3 位作者 代禧祚 胡云洲 石道原 李志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随访了1982~1989年间因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而施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患者12例,平均随访7.4年。结果发现12例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而随访时有11例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占91... 随访了1982~1989年间因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而施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患者12例,平均随访7.4年。结果发现12例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而随访时有11例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占91.7%。随访结果分析表明:枕骨大孔扩大术仍是一种治疗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但应强调在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后必须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颅底 先天性畸形 枕骨大孔 扩大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