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金星姬 贾炜玮 李凤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0-374,384,共6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88块固定标准地数据,采用MAT-LAB中log-sigmoid型函数(logsig)和线性函数(purelin)为神经元的作用函数,依据全林分生长模型的概念,以年龄(A)、地位级指数(SCI)和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88块固定标准地数据,采用MAT-LAB中log-sigmoid型函数(logsig)和线性函数(purelin)为神经元的作用函数,依据全林分生长模型的概念,以年龄(A)、地位级指数(SCI)和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输入变量,以林分每公顷蓄积量(M)作为输出变量,构建和训练了全林分生长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常规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精度高达99.6%,检验精度为98.9%,说明与其它建模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适应性,对林分生长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兴安落叶松 天然林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2种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模型构建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建珍 何超 许彦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云南松天然次生林,在云南省云南松主要分布区的昆明市、楚雄州设置55块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标准地,从中随机抽取33块作为建模数据,剩余22块作为模型校验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剔除法和BP神经网络建模法,建立林分生长模型。... 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云南松天然次生林,在云南省云南松主要分布区的昆明市、楚雄州设置55块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标准地,从中随机抽取33块作为建模数据,剩余22块作为模型校验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剔除法和BP神经网络建模法,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使用逐步回归剔除法建立的平均胸径生长模型、平均树高生长模型、蓄积量生长模型总体拟合精度在89.22%-95.52%之间,校验精度在81.09%-94.15%之间;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各林分生长模型总体拟合精度在90.01%-98.62%之间,校验精度在92.63%-95.68%之间。可见BP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林分生长模型精度较高,可为同类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 云南松 逐步回归剔除法 BP神经网络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邓晓华 张广福 +1 位作者 张怡春 李梦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林分生长模型是指描述林分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关于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是在研制各种生长过程表(收获表)中逐渐兴起的,经历了由经验回归模型到根据林分生长规律演绎出来的理论模型,由单因子的简单模型到... 林分生长模型是指描述林分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关于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是在研制各种生长过程表(收获表)中逐渐兴起的,经历了由经验回归模型到根据林分生长规律演绎出来的理论模型,由单因子的简单模型到多因子的综合模型的发展过程.目前,林分生长模型多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2,5].该生长方程最初用于描述动物的生长,后经多人研究证明也适用于描述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赖日文 孟宪宇 冯仲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将林分作为研究对象,以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图形为基础数据资料,选择林分生长模型,运用ScanIn地图矢量化软件系统进行专业的矢量化,借助于GIS相关软件建立属性数据库与图形数据库并运用ID连接,用二次开发语言VB编程开发功能,形成林... 将林分作为研究对象,以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图形为基础数据资料,选择林分生长模型,运用ScanIn地图矢量化软件系统进行专业的矢量化,借助于GIS相关软件建立属性数据库与图形数据库并运用ID连接,用二次开发语言VB编程开发功能,形成林分经营管理空间数据库,力求实现计算机分析、预测功能的更准确、更切实、更科学。同时,将此思路付诸于现实林分管理中,为科学地管理森林、经营森林、规划森林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林分生长模型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用林分生长模型更新松树小班平均胸径和树高因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志伟 李清顺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外业工作量,用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松类样地数据1 142个,建立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林分生长模型,给出用该地区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更... 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外业工作量,用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松类样地数据1 142个,建立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林分生长模型,给出用该地区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更新本期调查数据的方法,并通过现地调查的39个小班,采用成对T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79%,相对总误差为0.16%和8.43%,预测精度分别达98.33%和96.53%,说明该方法精度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林分生长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绍安 张快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6期19-21,共3页
在林分生长模型建立中,通过分析变量间的显著影响选择变量.研究模型的评价与检验指标等方法,为建立优选模型提供参考.文中对最小二乘拟合模型中的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权最小二乘法、逐步回归剔除法等处理方法.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最小二乘法 异方差 多重共线性
下载PDF
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胥辉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从影响林分生长的立地、年龄、密度 3个主要因素出发 ,利用优势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这一特点 ,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思茅松天然次生林中设立 98块标准地 ,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 ,以Logistic和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 从影响林分生长的立地、年龄、密度 3个主要因素出发 ,利用优势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这一特点 ,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思茅松天然次生林中设立 98块标准地 ,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 ,以Logistic和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型 ,在模型中引入立地质量 ,林分密度 ,林分年龄构建了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的生长模型系统。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用它作为描述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的基本模型 ,能很好地表达其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天然次生林 林分生长模型 立地条件 林分密度 林龄
下载PDF
单木生长模型与林分生长模型耦合的方法——以油松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2 位作者 蒋益 陈虹兵 程志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8-1304,共7页
选用相对直径为单木竞争指标,通过引入哑变量建立间伐林分与未间伐林分统一的单木断面积、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模型对油松间伐林分、未间伐林分的预测精度都在96%以上。对单木生长模型进行变换,从而推导出林分生长模型,经检验,对油松... 选用相对直径为单木竞争指标,通过引入哑变量建立间伐林分与未间伐林分统一的单木断面积、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模型对油松间伐林分、未间伐林分的预测精度都在96%以上。对单木生长模型进行变换,从而推导出林分生长模型,经检验,对油松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的预测精度都在86%以上。单木水平生长模型推导林分水平生长模型的方法解决了不同水平模型预测同一林分因子时预测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使得单木、林分两个水平的模型有机地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预测林分断面积、蓄积量,也适用于预测其他林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单木生长模型 林分生长模型 耦合
下载PDF
用林分生长模型更新小班主要调查因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潘建勇 邹奕巧 +1 位作者 葛宏立 王小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小班的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年龄、单位面积蓄积等是森林小班最基本的特征数据,是森林资源小班调查的主要因子。以复位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系统,包括单木材积模型、株数模型和进界模型... 小班的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年龄、单位面积蓄积等是森林小班最基本的特征数据,是森林资源小班调查的主要因子。以复位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系统,包括单木材积模型、株数模型和进界模型等,并将该模型系统用于浙江省林业重点县仙居县的小班数据更新,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单株材积模型 株数模型 进界模型 数据更新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潇 张秋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Z1期76-79,共4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二类调查的371个小班数据,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型对数(logsig)函数和线性(purelin)函数为神经元的作用函数,依据全林分生长模型概念的要求,选取年龄(A...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二类调查的371个小班数据,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型对数(logsig)函数和线性(purelin)函数为神经元的作用函数,依据全林分生长模型概念的要求,选取年龄(A)、地位级(N)和郁闭度(S)作为输入变量,分别以胸径(D),树高(H)和林分每公顷蓄积(M)作为输出变量,进行全林分生长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和训练,并对模型的拟合精度和检验精度进行检验,模型的拟合精度分别为81.65%、88.53%和80.55%,检验精度分别为83.13%、79.47%和80.79%,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适应性,对林分生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度量误差方法的杉木储备林间伐与未间伐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芸 王新杰 +1 位作者 江涛 林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5-191,共7页
利用湖南永州金洞林场储备林数据,以Richards式和Schumacher式为基础模型,引入经营措施的哑变量,建立基于传统方法和哑变量方法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方程组,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拟合模型参数。经检验,哑变量方法建立的林分断... 利用湖南永州金洞林场储备林数据,以Richards式和Schumacher式为基础模型,引入经营措施的哑变量,建立基于传统方法和哑变量方法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方程组,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拟合模型参数。经检验,哑变量方法建立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比传统方法建立的生长模型有所提高,而各项误差相应减少,且模型回归效果显著,残差分布更集中于横轴两侧。基于哑变量方法拟合出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不仅考虑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过程的影响,而且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联立方程组求解模型参数,也使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更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储备林 度量误差方法 哑变量 林分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林分生长模型的森林资源年度档案更新技术探讨——以江西省森林资源年度档案更新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赛花 何齐发 +3 位作者 王伟 刘晓勇 况水标 袁媛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36-39,48,共5页
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及时的掌握区域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数据,是实施科学规划合理经营的依据。在吸取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相关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林分生长的自然因素多项因子综合分析,研建林木生长模型... 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及时的掌握区域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数据,是实施科学规划合理经营的依据。在吸取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相关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林分生长的自然因素多项因子综合分析,研建林木生长模型和林分生长模型两个层次模型,建立基于林分生长模型的森林资源年度档案更新技术体系。以期为以林地"一张图"为基础的林地保护利用数据年度变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年度更新 森林资源监测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宏涛 李华 +2 位作者 张成程 马国强 宋放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掌握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规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68块固定样地的云南松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林分立地指数、林分蓄积量因子与林分平均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公顷株数等的关系,... 为掌握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规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68块固定样地的云南松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林分立地指数、林分蓄积量因子与林分平均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公顷株数等的关系,建立了云南松林分断面积生长和林分收获预估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西南地区云南松林的经营管理和收获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生长模型 断面积生长 林分收获 模型拟合 西南地区
下载PDF
福建杉木林分生长模型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俊忠 《林业勘察设计》 2022年第1期43-46,50,共5页
使用福建省“一类”和“二类”调查样地中杉木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数据,采用理查德方程分林分起源和立地质量建立福建省杉木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量等调查因子的林分生长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求解参数。建立的杉木各类... 使用福建省“一类”和“二类”调查样地中杉木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数据,采用理查德方程分林分起源和立地质量建立福建省杉木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量等调查因子的林分生长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求解参数。建立的杉木各类林分因子生长模型相关系数在0.917 8~0.993 6。经过检验,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在0.97以上,精度P均大于97%,达到应用要求,可以为福建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立地质量 林分密度 理查德方程
下载PDF
基于林分生长模型的天山云杉碳汇潜力估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景路 张绘芳 +2 位作者 高健 朱雅丽 地力夏提·包尔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2-1340,共9页
为掌握研究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林分碳储量现状,估算其碳汇潜力,了解其碳汇动态变化过程,分别基于Gompertz、Logistic、Mitscherlich和Schumacher等4个常用生长曲线方程,采用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等指标构建林... 为掌握研究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林分碳储量现状,估算其碳汇潜力,了解其碳汇动态变化过程,分别基于Gompertz、Logistic、Mitscherlich和Schumacher等4个常用生长曲线方程,采用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等指标构建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选取最优模型,通过林分生物量-林分蓄积量回归模型和含碳系数建立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计算不同林分条件下天山云杉生长到180 a的碳密度年均增长量,预测研究区当前、30 a后和60 a后的林分碳储量及碳汇潜力。结果表明,对比不同生长曲线方程后选择Schumacher方程构建林分蓄积生长模型并转化为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模型精度89.082%,估计值的标准差13.006、总系统误差-0.293、平均系统误差-5.943、决定系数0.895。基于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计算出天山云杉在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随着林分立地条件的变化,林分碳密度0~180 a年平均增长量为0.020~0.641 t/(hm^(2)·a),研究区全域林分碳密度平均增长量为0.299 t/(hm^(2)·a),年平均增长量拐点位于30 a处。天山云杉林分碳汇潜力为1.245×10^(4) t碳;当前、未来30 a和未来60 a林分碳储量分别为3.439×10^(6) t碳、3.447×10^(6) t碳、3.450×10^(6) t碳,未来30 a、未来31~60 a的增长量分别为8×10^(3) t碳、3×10^(3) t碳,涨幅分别为0.233%和0.087%。本研究构建的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用于研究区天山云杉林分碳汇潜力的估测;研究区天山云杉成熟林、过熟林占比较高,林分碳汇潜力低,需进行林龄结构优化,以促进天山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 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 碳储量 碳汇潜力
下载PDF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评述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9-606,共8页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常用的断面积生长模型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1)选择的自变量应为3个,即...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常用的断面积生长模型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1)选择的自变量应为3个,即立地质量指标、年龄和林分密度指标;(2)间伐林分模型应与未间伐林分模型同时考虑,进而详细介绍了用于间伐林分断面积预估的被压指数法;(3)间伐指标的构造需要伐前和伐后的林分因子;(4)提出的模型应具有多种期望性质,如机理性,渐近性,相容性,单调性和预估步长不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断面积 间伐
下载PDF
林分随机生长模型与Richard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守正 李勇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37-543,共7页
本文从一般的假设出发,很自然导出连续状态空间的树木直径分布生长方程,证明此方程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Richards方程是直径分布生长方程的一个特解的二阶矩.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Richard模型 MARKOV过程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3种林型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富荣 铁牛 +2 位作者 刘洋 雷娜庆 阿日根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37-42,共6页
由于复层异龄林林分结构较复杂,对林木年龄的测定难度很大,通过林木径阶估算林木平均年龄,构建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每公顷公顷蓄积量的生长模型,来预估林分未来的生长状态和特征,对当地兴安落叶松林分的合理经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由于复层异龄林林分结构较复杂,对林木年龄的测定难度很大,通过林木径阶估算林木平均年龄,构建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每公顷公顷蓄积量的生长模型,来预估林分未来的生长状态和特征,对当地兴安落叶松林分的合理经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1株解析木数据,选择12种生长方程分别对兴安落叶松林木年龄与径阶关系,3种林型林分年龄与平均胸径、林分年龄与平均树高和林分年龄与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关系进行分类拟合。结果显示,兴安落叶松林木年龄与径阶之间存在正相关,并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年龄与胸径,蓄积的关系采用生长函数是最佳选择;年龄与树高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为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林分结构 生长过程 林分生长模型
原文传递
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模拟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红梅 吕世杰 +3 位作者 刘清泉 刘丽英 王玉芝 章海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掌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采用林分特征因子年龄、立地指数、密度以及材积建立林分生长模型,根据非线性模型研究方法,获得了林分平均树高模型、密度指数模型、断面积模型和收获模型,且预测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这说明华北... 为掌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采用林分特征因子年龄、立地指数、密度以及材积建立林分生长模型,根据非线性模型研究方法,获得了林分平均树高模型、密度指数模型、断面积模型和收获模型,且预测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这说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模型不仅具备较高的模拟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生产实践中,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林分生长模型 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坚 潘文 冯江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7-10,共4页
根据在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主要分布区收集的林分标准地调查资料 ,通过参数拟合筛选模型 ,初步研究建立了本种加勒比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经验证该组模型精度达 94%以上 。
关键词 本科加勒比松 林分生长模型 收获模型 广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