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叶松、油松、白桦计测林分疏密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君然 《内蒙古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3,25,共4页
本文研究计测落叶松、油松、白桦林分疏密度一新方法。公式为:P=D_i^2/D_(1.0)~2(P-林分疏密度,Di-某林分现实平均胸径,D_(1.0)-该林分疏密度1.0之平均胸径)。经验证,精度高,且不需量测林分平均树高以及由此欠准而带来的误差。
关键词 林分疏密度 测定 落叶松 油松 白桦
下载PDF
林分形数与林分疏密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福春 张思忠 《林业勘查设计》 2000年第2期33-33,共1页
不同林分形数是否影响林分的疏密度,通过论证和计算得出答案。
关键词 林分形数 林分疏密度 林分结构
下载PDF
杉木、马尾松计测林分疏密度一方法的探讨
3
作者 刘君然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林分疏密度是说明林木对空间的利用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也是换算林分立木蓄积量的指标。因此,林分疏密度的准确与否,对求解林分立木蓄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林分疏密度的一般测算方法是以现实林分平均树高之单位面积上的胸高总断面... 林分疏密度是说明林木对空间的利用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也是换算林分立木蓄积量的指标。因此,林分疏密度的准确与否,对求解林分立木蓄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林分疏密度的一般测算方法是以现实林分平均树高之单位面积上的胸高总断面积与标准表中(疏密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林分疏密度
全文增补中
运用林分密度和平均高估测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飞 岳彩荣 +2 位作者 赵勋 罗洪斌 谷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2,共7页
以65块云南省普洱地区思茅松人工林圆形样地数据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密度(每公顷株数、林分疏密度、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估测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分析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 以65块云南省普洱地区思茅松人工林圆形样地数据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密度(每公顷株数、林分疏密度、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估测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分析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与林分密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参数模型(不变参数模型和可变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探索平均高和林分密度等变量估测林分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与每公顷株树、林分疏密度、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在构建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所有模型中,每公顷株数-林分平均高构建的可变参数模型(R2=0.966 0,RMSE=10.05 t·hm^-2)效果最优,林分平均高-林分疏密度构建的RF模型(R2=0.901 7,RMSE=19.37 t·hm^-2)次之,林分平均高-植被覆盖度构建的RF模型(R2=0.748 4,RMSE=33.36 t·hm^-2)最差;林分密度-平均高的地上生物量模型与实测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较高(R2=0.966 0),反演误差值较低(RMSE=10.05 t·hm^-2);叶面积指数比植被覆盖度对林分地上生物量变动有更好的解释能力,每公顷株数对林分地上生物量变动的解释能力好于林分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人工林 林分疏密度 地上生物量 植被覆盖度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立木腐朽情况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马俊莹 朱文才 +1 位作者 郭立君 吴贤哲 《林业勘查设计》 1996年第2期56-56,共1页
1.调查研究方法 在西林吉、塔河、十八站、新林、松岭五个林业局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175块标准地进行各项因子的详细调查,并在样地内沿对角线方向进行10~15株腐朽解析木调查。同时,进行一定数量的路线调查。
关键词 立木腐朽 落叶松天然林 大兴安岭 林业调查规划院 调查研究方法 林分疏密度 苔草沼泽 路线调查 解析木 杜香
下载PDF
Self-thinning Rules at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Based on a Permanent Density Trial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8
6
作者 DUAN Aiguo FU Lihua ZHANG Jianguo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3期315-323,共9页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s for fitting coefficients were considered to test the self-thinning law. The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even-aged pure stands with 26 years of observation data were applied tofit...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s for fitting coefficients were considered to test the self-thinning law. The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even-aged pure stands with 26 years of observation data were applied tofit Reineke's (1933) empirically derived stand density rule (No∝d^-1.605, N = numbers of stems, d= mean diameter),Yoda's (1963) self-thinning law based on Euclidian geometry (v ∝ N^-3/2, v= tree volume), and West, Brown andEnquist's (1997, 1999)(WBE) fractal geometry (w ∝ d^-8/3). OLS, RMA and SFF algorithms provided observedself-thinning exponents with the seven mortality rate intervals (2%--80%, 5%--80%, 10%- 80%, 15%--80%,20%- 80%, 25%--80% and 30%- 80%), which were tested against the exponents, and expected by the rules con-sidered. Hope for a consistent allometry law that ignores species-specific morphologic allometric and scale differ-ences faded. Exponents a of N ∝ d^α,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1.605 and -2, not expected by Euclidianfractal geometry;exponents β of w ∝ N^β varied around Yoda's self-thinning slope - 3/2, bu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from - 4/3;exponent Y of w ∝ d^γ tended to neither 8/3 nor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SELF-THINNING stand density mortality r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