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园土壤“因果培肥”技术
1
作者 刘亚柏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果园土壤“因果培肥”技术是以生态循环为宗旨、充分利用果园自有自然资源,针对果园地形地貌特征、不同土壤、不同果树进行培肥改土的生产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光能利用效率增加、节本增收、生态环保、美化环境,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通... 果园土壤“因果培肥”技术是以生态循环为宗旨、充分利用果园自有自然资源,针对果园地形地貌特征、不同土壤、不同果树进行培肥改土的生产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光能利用效率增加、节本增收、生态环保、美化环境,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实施果园土壤“因果培肥”技术,果园化肥用量可减少66.7%,每亩节约肥料成本16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肥料成本 化肥用量 生态循环 光能利用效率 地形地貌特征 生态环保 第三产业发展
下载PDF
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提升技术
2
作者 李燕青 李壮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3年第8期39-40,共2页
快速培肥果园土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果园管理者的迫切需求。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提升其含量是果园土壤培肥的主要任务。理论上讲,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速率是非常慢的,虽然可以通过大量施用堆肥提高土壤中有... 快速培肥果园土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果园管理者的迫切需求。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提升其含量是果园土壤培肥的主要任务。理论上讲,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速率是非常慢的,虽然可以通过大量施用堆肥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但实际并非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的含量,也就是说基本上不可能在几年内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培肥 果园土壤 腐殖质 快速培肥 土壤肥力 有机碳 堆肥
下载PDF
苹果园土壤改良综合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姜宁 《果农之友》 2023年第3期59-61,共3页
随着苹果产量的提高,大量化肥的超量使用对土壤的破坏日趋严重,土壤偏酸、平衡供肥能力和缓冲性急剧恶化。果树根系生长受制约,导致果品品质下降、着色差、缺素症加剧,进而制约着果树持续健壮生长,这是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果树根系 供肥能力 苹果产量 果品品质 缺素症 缓冲性 超量使用 果园土壤
下载PDF
临沂市果园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措施
4
作者 朱飞 李文波 +2 位作者 沈洪伟 高飞 王欣丽 《落叶果树》 2023年第3期96-97,共2页
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片地域成为果树栽植的优势区。截至2021年,全市园林水果面积9.31万hm^(2),产量314.43万t,分别占全省的14.94%和16.61%,面积和... 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片地域成为果树栽植的优势区。截至2021年,全市园林水果面积9.31万hm^(2),产量314.43万t,分别占全省的14.94%和16.61%,面积和产量常年维持在全省市级第2位水平,是中国重要的落叶果树集中产区。但近些年果园比较效益下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果园管理受到影响,果园土壤面临退化的趋势,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树势较弱、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少、品质较差,有的甚至长成“小老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管理 土壤改良 落叶果树 果园土壤 小老树 水果面积 效益下降 山东省临沂市
下载PDF
果园土壤和水果中重金属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曾艳 陈亚 +4 位作者 任展 王永佳 杜蕾 胡平国 李霞雪 《实验室检测》 2023年第4期31-34,36-39,共8页
目的了解雅安特色水果主产区果园土壤和水果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雅安水果主产区汉源县3种水果及产地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甜樱桃、苹果、黄果柑各30份,产地果园内土壤各30份以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和原子吸收... 目的了解雅安特色水果主产区果园土壤和水果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雅安水果主产区汉源县3种水果及产地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甜樱桃、苹果、黄果柑各30份,产地果园内土壤各30份以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和原子吸收检测汞(Hg)、砷(As)、铅(Pb)、镉(Cd)、铬(Cr)和铜(Cu)6种重金属,对3种水果中重金属是否超过限量值进行了污染评价;用积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6种重金属与pH相互间的关联性及水果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结果3种水果及其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呈现黄果柑>苹果>甜樱桃,黄果柑中有2个样品Pb含量超出限量值,其他重金属在水果和土壤中均未超标。3种水果土壤单因子(P_(i))和综合污染指数(P_(N))均小于0.7,为清洁无污染土壤。黄果柑土壤中6种重金属都与pH成正相关,甜樱桃和苹果中重金属除Cr外都与pH成负相关;3种水果与其同位点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没有显著相关性;Cd-Pb-Hg-Cu 4种元素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4者具有同源关系;3种水果中黄果柑对Cu、甜樱桃和苹果对Hg的富集最强。结论3种水果重金属基本都在限量值内,属于安全品质水果;果园土壤的重金属个别超过了限量值,但平均值均未超过限量值,总体安全。从单因素和综合因素考虑都属清洁型土壤,适合这3种水果的种植和生长。水果中重金属含量与同位点土壤的的重金属含量、pH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水果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相关性
下载PDF
酸化苹果园土壤改良剂筛选
6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4期67-67,共1页
据《北方果树》2023年第2期《典型改良物料对酸化果园土壤及果实的调控效应》(作者于忠兴等)报道,为探索不同典型改良物料对酸化苹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选用生石灰、石灰氮、轻烧粉、钙镁磷钾肥、草木灰和轻质碳酸钙6种改良剂,研究其土... 据《北方果树》2023年第2期《典型改良物料对酸化果园土壤及果实的调控效应》(作者于忠兴等)报道,为探索不同典型改良物料对酸化苹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选用生石灰、石灰氮、轻烧粉、钙镁磷钾肥、草木灰和轻质碳酸钙6种改良剂,研究其土壤改良效果和对果实及树体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改良物料都能较好地改良酸化土壤,生石灰、轻烧粉和石灰氮可以使土壤pH值至少提高0.45,钙镁磷钾肥、草木灰和轻质碳酸钙可以使土壤pH值提高0.25左右;均降低了苦痘病和黑点病的发病率,轻烧粉的效果最佳。生石灰和石灰氮明显增加苹果树2 mm根系的数量,对提高苹果着色面积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氮 果园土壤 苦痘病 土壤PH值 轻质碳酸钙 钙镁磷钾肥 草木灰 改良效果
下载PDF
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分布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9
7
作者 刘文利 吴景贵 +2 位作者 傅民杰 梁运江 赵欣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了延边地区典型地域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果园土壤〉10mm大团聚体含量和0.25~10mm团聚体含量均随着种植年限显著增加,年增长分别为1.28%,0.078%;种植60年时0.25~... 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了延边地区典型地域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果园土壤〉10mm大团聚体含量和0.25~10mm团聚体含量均随着种植年限显著增加,年增长分别为1.28%,0.078%;种植60年时0.25~10mm粒级体所占比例由荒地的80.92%增加到88.10%,分形维数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减小,而明显小于荒地土壤,减小幅度为7.73%。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呈现逐年增大,年增长分别为0.76%,1.10%。〉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着种植年限逐年增加,种植60年时,较荒地增加44.31%,年均增长0.74%;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逐年减小趋势,种植60年时较荒地下降4.65%;水稳性MWD与GMD均明显大于荒地,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大,GMD在种植60年时较荒地增加63.71%;可蚀性K值随着种植年限延长逐年减小,种植60年时较荒地减小25.05%。果园土壤〉5mm,〉1mm,〉0.5mm,〉0.25mm粒级的团聚体破坏率均大于荒地;〉0.25mm团聚体破坏率逐年减小,种植60年时的团聚体破坏率较荒地减小36.55%,果园土壤容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逐年减小,种植60年时较荒地下降14.29%。果园土壤结构随种植年限增加日趋稳定,增强了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土壤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分形维数 种植年限
下载PDF
福建亚热带果园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76
8
作者 谢志南 庄伊美 +1 位作者 王仁玑 许文宝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福建亚热带果园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关系密切。其中,柑桔、龙眼园的两者相关性表现较好,而荔枝园的相关性表现较差。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最佳函数类型因元素不同而异。pH值与代换态锰含量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pH值与交换... 福建亚热带果园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关系密切。其中,柑桔、龙眼园的两者相关性表现较好,而荔枝园的相关性表现较差。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最佳函数类型因元素不同而异。pH值与代换态锰含量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pH值与交换态钙、有效态铁含量的关系较符合指数函数方程;pH值与交换态镁、有效态锌含量的关系较符合线性函数方程。回归分析表明,果园土壤pH值小于5.00或大于6.50时,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变化较大(尤其是代换态锰、交换态钙和有效态铁、铜)。柑桔园及龙眼、荔枝园土壤pH值的最适范围分别为5.00~6.50和5.50~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果园土壤 PH值 有效态养分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北京果园土壤养分和pH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分析及优化方案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强 魏钦平 +4 位作者 齐鸿雁 王小伟 黄武仁 刘军 刘松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铁和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以苹果园最高,葡萄和桃园次之,梨园最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钾和CEC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求出了8—10月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大的土壤养分和pH因子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为55.0 g.kg-1、全氮为1.50~3.00 g.kg-1、有效磷为20~200 mg.kg-1、有效钾为120~600 mg.kg-1、有效锌为0.5~20.0 mg.kg-1、有效硼为10 mg.kg-1、CEC为300 mmol.kg-1、pH值为6.5。北京地区果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降低果园土壤pH值来调节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养分 土壤PH 微生物数量 多元统计分析 线性规划
下载PDF
添加不同碳源对苹果园土壤氮磷淋溶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葛顺峰 周乐 +3 位作者 门永阁 李红娜 魏绍冲 姜远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方法,通过模拟降雨研究添加不同碳源对苹果园土壤氮磷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CK间土壤淋溶液体积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G+NP和B+NP处理。淋溶液电导率的峰值均出现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7天,添加外源碳显著提高了...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方法,通过模拟降雨研究添加不同碳源对苹果园土壤氮磷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CK间土壤淋溶液体积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G+NP和B+NP处理。淋溶液电导率的峰值均出现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7天,添加外源碳显著提高了淋溶液的电导率,B+NP处理最大。各处理土壤淋溶液的NH4+-N和NO3--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稳定。与单施NP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碳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淋溶液的NH4+-N和NO3--N浓度及其累积量。到试验结束时,B+NP和G+NP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仅为NP处理的57.87%和82.73%。施肥对可溶性磷的淋失量无显著影响,但各施肥处理的总磷淋失量却显著高于CK。与NP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碳处理显著降低了总磷的淋失量,以B+NP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葡萄糖 生物炭 淋溶
下载PDF
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程存刚 赵德英 +2 位作者 吕德国 姜曼 杜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3-922,共10页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尿素和蚯蚓在植物源有机物料向土壤碳库转化中的作用,为揭示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取苹果园0—20 cm土层土壤,与苹果枝条、玉米秸秆和果园杂草粉碎物混合,栽植2a生苹果砧木山定子幼苗,分别添加尿素、葡萄糖和蚯蚓,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在BIOLOG生态测试板中培养,取培养96 h时微平板光密度值进行多样性指数计算,分别用丰富度指数S表示被微生物群落利用的基质数量,多样性指数表示反应孔与对照孔光密度值之差和整块板总差的比值,均匀度指数E表示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均匀度,优势度指数Ds用于评估某些最常见种的优势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BIOLOG微平板中六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芳香族类和胺类)的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有机物料种类、小分子有机物和蚯蚓数量均对平均吸光值(AWCD值)有显著影响,在培养0~24 h,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和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的AWCD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群落的活性较强,碳源开始利用较早。24~96 h时,AWCD呈指数增长,120 h后趋于平缓,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斜率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尿素+6条蚯蚓(T6)和苹果枝条+尿素(T1)处理;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对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和优势度指数(Ds)的影响显著,丰富度指数(S)以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最大,优势度指数(Ds)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最大,各处理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结论】与秸秆和杂草处理相比,苹果枝条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加入葡萄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可迅速利用的碳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显著增加;蚯蚓活动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比葡萄糖小,尿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小,但同时添加尿素和葡萄糖有助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物 果园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BIOLOG技术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果园土壤中砷和汞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西梅 吕春艳 +1 位作者 刘庆 朱西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8-541,共4页
利用王水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山东省苹果主产区栖霞市果园土壤中的 As和 Hg含量,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了栖霞市果园土壤中重金属As和 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栖霞市果园土壤中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 利用王水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山东省苹果主产区栖霞市果园土壤中的 As和 Hg含量,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了栖霞市果园土壤中重金属As和 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栖霞市果园土壤中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栖霞市果园土壤中As的含量范围为2.79~20.93 mg &#183; kg -1,平均值为10.59 mg &#183; kg -1,而Hg的含量范围为0.01~0.79 mg &#183; kg -1,平均值为0.12 mg &#183; kg -1。As元素在土壤中变异较小,而 Hg元素在土壤中变异较大。频数分布图显示,土壤中 As元素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7~15 mg &#183; kg -1之间,土壤中Hg元素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0.03~0.21 mg &#183; kg -1之间。土壤As和 Hg含量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且土壤中As和Hg两种元素之间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栖霞市果园土壤A s含量处于无污染的清洁水平,而土壤 H g的污染指数大于1的样点占总数的4.76%,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原子荧光光谱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的相关性 被引量:28
13
作者 田稼 孙超 +1 位作者 杨明琰 张晓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141,148,共5页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在数量分布上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果园>老龄期果园>幼龄期果园;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中,微生物类...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在数量分布上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果园>老龄期果园>幼龄期果园;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中,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差别达到100倍以上;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以表层土壤最高,并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土壤pH值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均呈正相关。其中,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效氮、有效钾极显著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极显著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显著相关。3种微生物类群与土壤pH均呈负相关,其中细菌数量与土壤pH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果园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土壤PH 相关性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果园土壤交换性阳离子迁移及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俊平 张新明 +2 位作者 王长委 刘素萍 刘彦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短期室内淋溶的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供试果园土壤交换性Ca2+、Mg2+、K+、Na+、交换性盐基总量(BS)、阳离子交换量(CEC)、电导率(EC)等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2+(pH2.5)、Mg2+、K+、Na+、BS(pH2.5)、CEC(pH≥3.5)含... 采用短期室内淋溶的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供试果园土壤交换性Ca2+、Mg2+、K+、Na+、交换性盐基总量(BS)、阳离子交换量(CEC)、电导率(EC)等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2+(pH2.5)、Mg2+、K+、Na+、BS(pH2.5)、CEC(pH≥3.5)含量较酸雨淋溶前增加,且随着剖面深度表现出较好的层次性;淋出液中C a2+、Mg2+、K+、Na+含量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而依次增加,其中pH2.5酸雨处理与其它淋溶处理间淋出液Ca2+、Mg2+、K+、Na+含量差异显著;以土壤交换性Ca2+、BS、CEC、盐基饱和度(BSP)与EC为指标衡量土壤的酸化,pH 2.5酸雨处理导致了淋溶土柱表层和中间土层的土壤酸化,其中交换性Ca2+、BS、BSP指标表征pH 3.5的酸雨处理引起了表层土壤酸化,而pH≥4.5的酸雨淋溶缓冲了土壤的酸化,土壤的酸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荔枝果园土壤 盐基离子 迁移 土壤酸化
下载PDF
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以重庆市金果园为例 被引量:30
15
作者 汤民 张进忠 +2 位作者 张丹 刘万平 余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44-249,共6页
监测重庆市金果园土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含量,结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园区土壤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其中枇杷园和葡萄园0-20cm和20-40cm、桃园0-20cm土层属轻度污染;梨园和血橙园20-4... 监测重庆市金果园土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含量,结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园区土壤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其中枇杷园和葡萄园0-20cm和20-40cm、桃园0-20cm土层属轻度污染;梨园和血橙园20-40cm、脐橙园和樱桃园0-20cm土层的Cd含量达到警戒水平。另外,枇杷园和桃园0-20cm土层中Pb含量也处于警戒水平。从内梅罗污染指数来看,梨园、蜜橘园、枣园、樱桃园、血橙园和脐橙园均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判定为清洁;枇杷园、桃园和葡萄园0-20cm土层在0.7-1之间,土壤环境质量为尚清洁。为进一步提高果品品质,该果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土壤Cd、Pb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重金属 污染调查 污染评价
下载PDF
覆草对果园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16
作者 刘建新 王鑫 杨建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5,共3页
在杏园和苹果园覆盖麦草,研究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显著提高了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褐腐酸(HA)含量及褐腐酸与黄腐酸比值(HA/FA)增大;重组腐殖质和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高,尤其是松... 在杏园和苹果园覆盖麦草,研究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显著提高了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褐腐酸(HA)含量及褐腐酸与黄腐酸比值(HA/FA)增大;重组腐殖质和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高,尤其是松结态腐殖质不仅绝对含量提高,而且与重组腐殖质及紧结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也明显提高。覆草增加了土壤细菌、放线菌及氨化细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降低了硝化细菌数量;同时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纤维素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草 果园土壤 腐殖质组成 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中汞、镉污染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梁俊 赵政阳 樊明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9-213,共5页
该文研究了陕西优势苹果产区果园土壤中汞和镉含量、污染情况、分布特征及对苹果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2003~2006年在陕西全部27个苹果基地县481个代表苹果园,每一果园采用"S"形法选取20个样点,采集0~40 cm层土样,分析了土... 该文研究了陕西优势苹果产区果园土壤中汞和镉含量、污染情况、分布特征及对苹果绿色食品生产的影响。2003~2006年在陕西全部27个苹果基地县481个代表苹果园,每一果园采用"S"形法选取20个样点,采集0~40 cm层土样,分析了土壤中汞、镉含量。结果表明,果园土壤受到汞、镉的轻度污染;土壤中汞、镉频数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其含量适宜的表示方法为几何平均值,汞,0.051 mg/kg,镉,0.055 mg/kg;土壤中汞、镉浓度与pH值相关性极显著,在pH值7.6~9.7范围内,土壤pH值越高越有利汞、镉的累积。果园土壤受到汞、镉的轻度污染,对绿色食品苹果生产不存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有害金属污染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天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评价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学民 朱阳春 伏小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3-898,共6页
对天水果园表层(0~20 cm)219件土壤样品进行研究,测定5种重金属(Zn、Cu、Pb、Cr和Cd)及有机质含量,以天水小陇山土壤为对照,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区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①Zn、Cu、Pb、Cr和Cd含量分别为77.39、2... 对天水果园表层(0~20 cm)219件土壤样品进行研究,测定5种重金属(Zn、Cu、Pb、Cr和Cd)及有机质含量,以天水小陇山土壤为对照,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区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①Zn、Cu、Pb、Cr和Cd含量分别为77.39、23.03、23.62、61.49 mg.kg-1和0.07 mg.kg-1,其中Cd极显著(P〈0.01)高于小陇山土壤,其余4种重金属虽高于小陇山土壤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研究区土壤Cu、Pb、Cr三者间在0.01或0.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这3种重金属与土壤有机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其余重金属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③主成分分析显示Cu、Pb和Cr来源相似,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Cd来源于人为施肥因素,Zn的富集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天水地区果园土壤Cd受人为施肥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果园土壤 重金属 来源
下载PDF
陕西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子龙 赵政阳 +2 位作者 张翠花 梁俊 高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对陕西16个苹果主产县的47个果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d、Cr、Cu、Pb、Hg、As 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无公害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的含量限值;依据绿色苹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除1个采样点土壤的As... 对陕西16个苹果主产县的47个果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d、Cr、Cu、Pb、Hg、As 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无公害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的含量限值;依据绿色苹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除1个采样点土壤的As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03外,其余各采样点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47个土样的加权综合指数值小于0.56,均属于清洁级。As是今后苹果园土壤重金属监测和控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土壤 重金属污染 陕西
下载PDF
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璇 赵冰 +4 位作者 任连海 李鸣晓 张晓慧 侯佳奇 何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为研究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维度解析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影响,结合CPMI(碳库管理指数)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碳... 为研究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维度解析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影响,结合CPMI(碳库管理指数)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土壤中w(TOC)(TOC为总有机碳),并随施用时间的增加逐渐向深层土壤迁移,改善TOC分布状况.随着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时间的增加,0~20 cm土壤层中w(NOC)(NOC为非活性有机碳)和30~40 cm土壤层中w(AOC)(AOC为活性有机碳)呈增加趋势,AOC分配比例低于NOC分配比例.随着施用时间的增长,0~30 cm土壤层中w(POC)(POC为颗粒有机碳)显著提高,最大值为42. 94 mg/g,M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分配比例与POC分配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土壤碳稳定性.各土壤层中CPMI均大于空白对照组,最大值为154. 437,表明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w(POC)与p H呈负相关,与含水率、EC(电导率)、w(OM)(OM为有机质)呈正相关,其中与含水率相关性最高(R=0. 91).可见,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提高果园土壤碳汇、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土壤碳汇的新型土壤调理剂的研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土壤调理剂 果园土壤 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