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陈秀萍 蒋际谋 +2 位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苏文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等10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来源地差异性分析。【结果】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34.9%,多样性指数为2.64~2.95。不同来源地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存在差异,福建是大果优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肉厚度、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60.9%,体现果实大小性状的重要性。评价发掘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8份,大果的资源3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资源9份,高可食率的资源3份,少核的资源2份。【结论】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丰富,发掘出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10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分析
2
作者 宫丽丹 马静 +1 位作者 李志强 吴超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据总体成正态分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9.76%~76.33%,果颈长、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最大、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果实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1.31%,PCA1主要是壳果纵径、果实横径、壳果横径和果实纵径,PCA2是果颈长、果顶长、果柄长,PCA3是果壳厚度和果皮厚度。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7.0处可将101份澳洲坚果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果皮厚度、果壳厚度均显著低于其他类群,果仁横径、果仁纵径中等,具有较高的果实育种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下载PDF
番茄种间嫁接对果实性状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帅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向远缘嫁接杂交育种及性状的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和栽培种番茄原味一号分别为砧木和接穗,各自以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正反向远缘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外观商品性、内部结构、可溶性... 为了向远缘嫁接杂交育种及性状的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醋栗番茄、契斯曼尼番茄和栽培种番茄原味一号分别为砧木和接穗,各自以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正反向远缘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外观商品性、内部结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正反交亲和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间正向和反向远缘嫁接,不会对栽培种和野生番茄的果实形状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对栽培种番茄的果实果梗洼大小、萼片数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野生番茄的果实硬度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与契斯曼尼番茄反向嫁接,原味1号的果梗洼直径较对照显著减小28.93%,萼片数量减少14.99%;与契斯曼尼番茄正向和反向嫁接,原味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1.20和2.17个百分点。种间正向和反向远缘嫁接会对栽培种原味1号的单果结种数量和种子千粒重产生一定影响,与醋栗番茄正向和反向嫁接时,其单果结种数量较对照显著减少,与醋栗番茄正向嫁接时,千粒重较对照显著下降,与契斯曼尼番茄反向嫁接时,单果结种数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另外,种间远缘嫁接有助于提高远缘杂交坐果率,且反向嫁接效果更佳;反向嫁接时,栽培番茄与野生番茄杂交单果结种数量要多于正交,其中与契斯曼尼反向远缘嫁接反交时,杂交单果结种数量最多,达24粒,部分种子种皮变为深褐色,占种子总数量的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正反向 种间远缘嫁接 果实性状 杂交亲和性
下载PDF
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4
作者 李志强 吴超 +4 位作者 马静 李婷玉 李扬 陶亮 宫丽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8-507,共10页
【目的】分析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倾向,为澳洲坚果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和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O.C、863和344为亲本的3个杂交组合F1代(n=275)为试材,观测果实横径、果皮厚度... 【目的】分析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倾向,为澳洲坚果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和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O.C、863和344为亲本的3个杂交组合F1代(n=275)为试材,观测果实横径、果皮厚度,壳果横径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概率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0%~27.10%。果实横径、果皮厚度、壳果横径、壳果纵径和油酸含量等5个性状表现为负向超亲遗传;出仁率、脂肪、蛋白质和亚油酸含量等4个性状表现为趋中偏低遗传;棕榈油酸含量为趋中偏高遗传;总糖和亚麻酸含量表现为正向超亲遗传。正态检验和概率分级结果显示,除亚麻酸含量表现为双态或偏态分布外,其余11个性状均呈现正态分布;全部性状的概率分级频率的范围为8.87%~42.14%。12个性状间相关性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有34组,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数量大致相同,果仁成分性状多为中度或弱相关。【结论】12个性状在澳洲坚果杂交F1代的变异程度相差较大,且表现出不同的遗传倾向,多数性状符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相关性
下载PDF
11份可可种质果实性状及品质综合评价
5
作者 杨德伟 伍宝朵 +3 位作者 吴国星 王睿 张子箫 李付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为筛选果实性状、果肉和可可豆品质均优异的可可育种材料,对11份可可种质的果实质量、果壳质量、果长、果宽、种子鲜质量、果肉含量、可溶性糖、总酸、pH、糖酸比、果肉感官评价(香气、酸甜感、接受度)、可可脂、可可碱、咖啡因和多酚1... 为筛选果实性状、果肉和可可豆品质均优异的可可育种材料,对11份可可种质的果实质量、果壳质量、果长、果宽、种子鲜质量、果肉含量、可溶性糖、总酸、pH、糖酸比、果肉感官评价(香气、酸甜感、接受度)、可可脂、可可碱、咖啡因和多酚17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可可种质果实的1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个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16%~52.91%,平均为16.73%,其中咖啡因的变异系数最大。果肉含量、总酸、糖酸比、咖啡因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11份可可种质在果实性状和品质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可可果肉的感官评价中,香可16号的测评分数最高,其次是TAS420、TAS1413;此外,测评者的接受度主要与果肉的酸甜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性状与果肉品质间主要呈正相关关系,而可可豆品质性状与它们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521%;基于各指标的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TAS420、香可16号、TAS414的综合评分最高,在果实性状、果肉和可可豆品质上表现均优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在综合评价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pH、糖酸比、感官评价、果实质量、果壳质量、果宽的指标对可可果实的贡献率较大。依据聚类分析,将11份可可种质细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群仅有TAS1413,其果实性状和果肉品质均较为优异,但可可豆品质最差;第二、第三类群为综合排名前四的种质,综合指标较为优异,是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材料。剩下的6份种质为第四类群,其果实性状和品质较为一般。本研究为可可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有助于可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果实性状 果肉品质 评价
下载PDF
不同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许鹏 黄锡云 +2 位作者 谭秋锦 王文林 周春衡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1-43,47,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澳洲坚果的高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当地主栽的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修剪方式的品比试验,测量澳洲坚果的坐果数、落果率、产量、单... [目的]明确不同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澳洲坚果的高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当地主栽的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修剪方式的品比试验,测量澳洲坚果的坐果数、落果率、产量、单果重、果形指数、出种率、出仁率等指标,综合评价各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的影响。[结果]T_(3)(修剪1/3)、T_(4)(修剪1/4)的坐果数和产量均大于CK(不修剪),落果率均小于CK,T_(1)(修剪3/4)和T_(2)(修剪2/4)反之。在果实性状方面,CK、T_(2)、T_(3)分别在单果重、出种率和出仁率上表现最佳,各处理澳洲坚果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不同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产量及果实性状的综合影响表现为T_(3)>T_(4)>CK>T_(2)>T_(1)。[结论]修剪方式对澳洲坚果的产量及果实性状影响较大,修剪1/3更适合于澳洲坚果的整形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修剪方式 保果 果实性状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幼果期喷施硒肥对粉蕉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黄英兰 沈平 +3 位作者 陈家慧 周维 韦绍龙 李朝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数、第3梳果指长度、第3梳果指粗度、第3梳果柄长度和第3梳果柄粗度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粉蕉单果重(总硒肥施用量12.6 mL/株处理除外)和单穗重。幼果期喷施硒肥也能够显著提高粉蕉果实硒含量,且硒肥施用量越大,果实硒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硒肥 幼果期 植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果实硒含量
下载PDF
梨杂交F_(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明艳 王强 +3 位作者 闫兴凯 武春昊 赵滢 张茂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以延边大香水为母本,红香酥、早酥、红茄、晋酥、晋密、鄂梨1号和云红1号为父本的7个梨杂交组合F_(1)为试材,对果实性状进行连续3年调查,总结分析果实性状遗传倾向,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种F_(1)单果重、果实横径... 以延边大香水为母本,红香酥、早酥、红茄、晋酥、晋密、鄂梨1号和云红1号为父本的7个梨杂交组合F_(1)为试材,对果实性状进行连续3年调查,总结分析果实性状遗传倾向,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种F_(1)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等7个性状都有趋中遗传倾向。其中,单果重产生退化,向小果遗传趋势强;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形指数变异系数较小,遗传传递力较高;果柄粗度呈趋中偏低遗传,果柄长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呈趋中偏高遗传。对不同组合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认为果实底色、萼片类型、萼洼深度、质地、汁液、风味等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为母性遗传;萼洼广度有趋中遗传倾向;果实香气受父本影响较大;果实面色可隔代遗传。以上研究结果为梨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及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选配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F_(1)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原文传递
不同限根处理对‘夏黑'葡萄叶绿素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胡禧熙 朱磊 +3 位作者 郎琳 李响 杨瑞华 王明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3-27,55,共6页
为筛选适宜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栽培的根域限制模式,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不同根域限制方式,对限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与传统不限根栽培(对照)的葡萄相比,根域限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果实大... 为筛选适宜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栽培的根域限制模式,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不同根域限制方式,对限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与传统不限根栽培(对照)的葡萄相比,根域限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果实大小和重量的影响有限,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成熟系数、显著降低总酸含量。综合各项指标,以沟四周铺塑料布的限根方式效果最好,其次是沟四周铺限根器+底部铺无纺布,而沟四周铺无纺布未产生明显效果。限根栽培在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果品品质方面作用明显,可以作为提升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品质的新型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限制 鲜食葡萄 叶绿素含量 果实性状
下载PDF
施用烯效唑对香蕉矮化、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韦莉萍 李佳林 +7 位作者 韦弟 覃柳燕 吴启军 安康 周维 何章飞 韦绍龙 李朝生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目的】研究烯效唑不同处理对香蕉植株矮化、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矮化效果明显、稳定的烯效唑处理,为满足香蕉矮化密植、绿色栽培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以烯效唑(X1~X3:0.1、0.3、0.5 g/株)、多效唑(D1~D3:0.1、... 【目的】研究烯效唑不同处理对香蕉植株矮化、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矮化效果明显、稳定的烯效唑处理,为满足香蕉矮化密植、绿色栽培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以烯效唑(X1~X3:0.1、0.3、0.5 g/株)、多效唑(D1~D3:0.1、0.3、0.5 g/株)、矮壮素(A1~A3:0.1、0.2、0.3 mL/株)不同用量进行试验,分别设烯效唑(X1、X2、X3)、多效唑(D1、D2、D3)、烯效唑+多效唑(X1D1、X1D2、X1D3、X2D1、X3D1)、烯效唑+矮壮素(X1A1、X1A2、X1A3、X2A1、X3A1)16个处理,在桂蕉9号16~18叶期进行根部淋施(200 mL/株)处理第1次,28 d后处理第2次,观察不同处理对香蕉株高、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烯效唑、多效唑及烯效唑混配剂施用量和使用次数的增加,桂蕉9号的株高呈现不断变矮的变化趋势。经烯效唑、多效唑单剂处理1~2次后,株高减少12.7~94.3 cm,不同处理间株高矮化程度表现为X3-1>X2-1>X1-1,X3-2>X2-2>X1-2,D3-1>D2-1>D1-1,D3-2>D2-2>D1-2(-1、-2表示处理第一、二次);在同等施用量处理条件下,烯效唑处理的株高矮化程度显著高于多效唑处理。经烯效唑混配剂处理1~2次后,桂蕉9号株高比对照显著减少31.3~73.4 cm,不同处理间的株高矮化程度表现为X3D1-1>X2D1-1>X1D3-1>X1D2-1>X1D1-1,X3D1-2>X1D3-2>X2D1-2>X1D2-2>X1D1-2,X3A1-1>X1A2-1>X2A1-1>X1A3-1>X1A1-1,X3A1-2>X2A1-2>X1A1-2>X1A2-2>X1A3-2。经X2、X1A2、X2A1、X1D2、X2D1处理1~2次后,桂蕉9号的单株产量、果实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处理X1D2-1、X2D1-1、X2D1-2的产量下降最显著。与对照处理相比,大部分烯效唑单剂或混配剂处理显著增加了果肉钾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了淀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了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改善了桂蕉9号果实品质和口感。【结论】综合考虑烯效唑单剂、混配剂处理对香蕉植株矮化、单株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效果,根据绿色生产技术的要求及简单、稳定、适量的使用原则,优先推荐在香蕉16~18叶龄时施用烯效唑0.1~0.3 g/株(X1、X2)1~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香蕉 矮化 果实性状 品质
下载PDF
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慧君 董冉 +4 位作者 董肖昌 冉昆 王宏伟 关秋竹 魏树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5,共15页
【目的】全面评价107份种质资源的果实特征,为培育优良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于果实成熟期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采用Q型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107份梨种质及其果实性状进行分类。【结果】84.11%种质资源属于中、大果型,果形指数约为... 【目的】全面评价107份种质资源的果实特征,为培育优良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于果实成熟期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采用Q型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107份梨种质及其果实性状进行分类。【结果】84.11%种质资源属于中、大果型,果形指数约为1;48%的梨种质果实果皮呈现黄绿色、果肉白色、风味酸甜、汁液多和微香等特点;共检测出33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不同种质香气种类及含量差别较大,其中酯类物质是香气主要成分;Q型和R型聚类分析显示,组内聚类种质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且多具有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各性状贡献率较为分散,性状变异丰富。【结论】鉴定出文登实生种、栖霞大香水、鸭广梨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香气浓郁的种质资源,可作为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宝贵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香气
下载PDF
火龙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与裂果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志江 黄凤珠 +7 位作者 韦蒴曈 黄黎芳 邓海燕 叶小滢 梁桂东 李祯英 刘朝安 陆贵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I0001-I0004,共12页
为探明与火龙果裂果性相关的果实性状,以279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脐直径、果脐深度、果脐形状指数、果皮厚度、果脐果萼长度、果萼数量、可食率、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边... 为探明与火龙果裂果性相关的果实性状,以279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脐直径、果脐深度、果脐形状指数、果皮厚度、果脐果萼长度、果萼数量、可食率、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13个果实性状与裂果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3个果实性状和裂果率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发现裂果率与果脐形状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且呈极显著负相关;裂果率与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可食率和果肉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果脐直径和果脐深度是影响裂果率的最主要因素,共解释裂果率39.30%的变异,而其他果实性状均不能显著影响裂果率。综上可知,果脐形态结构对火龙果的裂果性较为重要,在耐裂果育种中果脐形状指数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实性状 裂果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娟红 米娟娟 +5 位作者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果皮蜡质微形态和不同预处理枸杞果实制干时间进行探究,明确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高,‘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发育,果皮和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果皮厚度最小,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4.10 h;氯仿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16.94 h。【结论】枸杞果皮结构通过影响水分运输进而影响枸杞果实制干过程;预处理可破坏枸杞表皮蜡质层缩短制干时间。本研究5个枸杞品种(系)中,‘宁杞5号’不易制干,‘宁杞1号’最易制干,在枸杞制干时,应用的预处理方式必须考虑品种间存在的组织和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果实性状 果皮结构 角质层 表皮蜡质 预处理 制干时间
下载PDF
南酸枣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桂根 黄芝云 +7 位作者 吴南生 冯胜 冯超 丁菲 金松松 何利人 王勇 陈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90,共10页
为了解典型分布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llaris)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和遗传多样性,对来源于7省20份南酸枣种质资源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南酸枣种质资源果实的14个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和遗... 为了解典型分布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llaris)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和遗传多样性,对来源于7省20份南酸枣种质资源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南酸枣种质资源果实的14个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除果形指数、可食率外的其他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果实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8。相关性分析表明南酸枣单果重与果皮重、果核重、果肉重、横径等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3。聚类分析将南酸枣种质资源划分为2大类群,其中第2大类群又分为3个小类群,类群间不同性状差异显著,最大的差异是单果重。采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法建立了南酸枣综合分析模型,并筛选出17#、16#、10#、91#等种质,其具有果大、维生素C含量较高、总糖含量较高的特点,综合性状佳,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进行培育。因此,南酸枣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4个果用南酸枣种质资源具有较高选育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变异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辣椒果实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楠 周云云 +2 位作者 陈朗 张华锋 陈儒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实验室提供的辣椒品系AA5与CK18为亲本构建F 2代群体,统计调查群体各性状的分离情况,经相关性分析以及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的方法来获得辣椒6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模型以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6个果...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实验室提供的辣椒品系AA5与CK18为亲本构建F 2代群体,统计调查群体各性状的分离情况,经相关性分析以及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的方法来获得辣椒6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模型以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6个果实性状皆是受主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而且其相关性密切。辣椒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果宽等3个性状中存在两组等加性主基因,属于2MG-EA模型;果长和单果质量存在两组加-显性主基因,属于2MG-AD模型;果皮硬度性状的遗传属于1MG-AD模型,存在一组加-显性主基因。辣椒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第1对主基因的正加性更显著。果皮硬度和果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为负显性以及正加性。果宽和果肉厚度性状的两对主基因表现为正向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单果质量(53.69)>果宽(48.42)>果长(34.67)>果肉厚度(25.42)>果皮硬度(22.91)>果形指数(22.23)。因此辣椒的这6个果实性状不宜于低代开展选育。研究结果为本材料的后续分子标记以及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辣椒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果实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下载PDF
减施化肥配施EM菌剂对厚皮甜瓜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宝玲 刘文君 +3 位作者 周建辉 张曼 黄凤婵 黄孙答 《蔬菜》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为探讨减施化肥配施EM菌剂对厚皮甜瓜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以常规施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50 kg、有机肥500 kg、硫酸钾20 kg、钙镁磷肥20 kg)为对照,设置EM菌剂替代化肥方案(每667 m^(2)施用EM菌剂20 L,复合肥30 kg,有机肥500 kg,... 为探讨减施化肥配施EM菌剂对厚皮甜瓜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以常规施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50 kg、有机肥500 kg、硫酸钾20 kg、钙镁磷肥20 kg)为对照,设置EM菌剂替代化肥方案(每667 m^(2)施用EM菌剂20 L,复合肥30 kg,有机肥500 kg,硫酸钾20 kg,钙镁磷肥20 kg),比较分析减施化肥配施EM菌剂对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生长发育、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M菌后桂蜜12号最大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分别为215.00 cm、9.93 mm、39.17,均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性状除腔长(11.38 cm)、腔宽(6.74 cm)比对照显著减少外,单瓜质量、产量、果肉硬度、果长、果宽、果肉厚、果脐肉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EM菌后北甜1号株高、茎粗均大于对照,但不同时期差异性不同;最大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为193.67 cm、10.44 mm、37.62、990.38 cm^(2),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果肉硬度、果长、果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均比对照显著增加,而腔长、腔宽均比对照显著减少。综上,EM菌剂部分替代化肥方案能促进厚皮甜瓜植株生长、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但对不同甜瓜品种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对桂蜜12号甜瓜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菌剂 厚皮甜瓜 生长 果实性状
下载PDF
130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
17
作者 解华云 叶云峰 +7 位作者 李桂芬 黄金艳 覃斯华 何毅 柳唐镜 李天艳 韦正光 洪日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为研究薄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130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4~2.03,6个数... 为研究薄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130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4~2.03,6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55~2.03,17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薄皮甜瓜种质果实的多个数量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可归纳为7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0.2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式距离为51.34时,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综上所述,130份薄皮甜瓜种质的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具有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种质材料 果实性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山东茄子地方品种果实性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艳婷 朱金英 +3 位作者 魏龙雪 白静 李文姣 李娜娜 《长江蔬菜》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对山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征集的24份茄子地方种质资源开展果实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02%~57.67%,种质资源空间差异较大,其中果形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67%。通过主成分分... 对山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征集的24份茄子地方种质资源开展果实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02%~57.67%,种质资源空间差异较大,其中果形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67%。通过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分别为2.1638、1.5641、1.0127,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01%,并建立品质评价模型:F=0.360637F1+0.260679F2+0.168784F3,能综合茄子数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24份茄子种质资源经聚类分析分成三大类群,其中第Ⅲ类群包含品种1218、1219、P280,综合评分较高,位居前3,在茄子品种选育实践过程中,可将这类种质资源作为优良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果实性状 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209份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综合评价
19
作者 冯路路 闫洪朗 +4 位作者 王曼曼 张惠敏 魏小云 刘骕骦 王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8-186,共9页
为提升甜瓜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方面的利用效率,对209份甜瓜种质资源的9个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果实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1.40%~60.00%,果实横径、果腔横径和果腔大小指数3个性状遗传较为稳定,其余6个性... 为提升甜瓜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方面的利用效率,对209份甜瓜种质资源的9个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果实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1.40%~60.00%,果实横径、果腔横径和果腔大小指数3个性状遗传较为稳定,其余6个性状则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9个果实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5~2.07,单果重的多样性指数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大。相关性分析中,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腔纵径、果腔横径和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腔大小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65%,可以取代原来的9个性状指标进行甜瓜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209份甜瓜种质资源中JSNT141综合得分最高,为11.351,JSNT206综合得分最低,为-4.659。系统聚类分析将209份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果实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渝东南极端高温干旱对‘长林’系列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20
作者 曾清苹 晏巧 +7 位作者 李彬 李果 耿养会 吴念 陈安民 彭川 周飞 娄利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调查渝东南地区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因素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及‘长林53号’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长林’系列油茶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影响油茶植株生长,抑制茶果纵径... 调查渝东南地区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因素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及‘长林53号’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长林’系列油茶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影响油茶植株生长,抑制茶果纵径、横径生长,降低油茶鲜出籽率,减少单果质量和单株产果量。在高温、干旱双重逆境胁迫下,苗木和成林以‘长林5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经济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籽质量、鲜出籽率及单株鲜果产量)表现最好;幼林以‘长林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茶籽数量最多。综上所述,‘长林53号’在极端高温干旱情况下,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较好,抵御高温干旱胁迫能力突出,建议作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进行培育、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干旱 ‘长林’系列 油茶 生长 果实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