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CT重建的形态分型
1
作者 郝帅 马迅 +2 位作者 张彦男 赵浩亮 柳青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76-2880,共5页
背景:有研究建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必须进行CT多平面重建,以确定每个患者C2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并设计合适的螺钉轨迹和直径,评估置钉的可行性,以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进... 背景:有研究建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必须进行CT多平面重建,以确定每个患者C2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并设计合适的螺钉轨迹和直径,评估置钉的可行性,以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进行形态学分型,用于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西门子syngo.via软件CT多平面重建功能,对200例患者(400枚枢椎椎弓根)的颈椎CT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椎弓根轴线方向调整CT多平面重建定位线,重建出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的切面断层图像,根据其形态特点将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分为3型:1型,“钩”型,其中1a型外径宽度(a1)>0.4 cm,1b型外径宽度(a1)≤0.4 cm;2型,“类圆/椭圆”型;3型,“横椭圆”型,比较3种分型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的外径宽度(a1)、髓腔宽度(a2)、外径高度(d1)、髓腔高度(d2),评估3种分型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可行性。结果与结论:①400枚枢椎椎弓根中1型269枚,2型130枚,3型仅1枚。②1型,2型平均外径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髓腔高度、平均外径宽度及平均髓腔宽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1型,2型平均外径宽度≤0.4 cm数量占比分别为42例(15.6%)、0例(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第3型仅1例,外径高度、髓腔高度、外径宽度、髓腔宽度分别为1.20 cm、0.84 cm、0.64 cm、0.31 cm。③结果提示,1a型、2型和3型患者可安全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无需进一步测量评估;1b型患者慎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因此对于1型需要进一步测量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外径宽度,以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多平面重组 椎动脉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并发症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寰枢椎置钉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
2
作者 余海林 顾小荣 郑贵浩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 评价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寰枢椎置钉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3D组在3D打印... 目的 评价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寰枢椎置钉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3D组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下置钉,对照组采用徒手置钉。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颈椎功能。术后复查CT评价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6个月。术中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0枚,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D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3D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6、12个月JO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寰枢椎置钉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齿突骨折可显著提升安全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脱位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增晖 冯永辉 +2 位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刘景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对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颈椎标本6例,损伤齿突基底部,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失稳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 目的:对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颈椎标本6例,损伤齿突基底部,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失稳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再在失稳模型上对每具标本进行两种内固定: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系统,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钩内固定系统,测量二种不同固定方法的寰枢椎三维运动范围,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寰枢椎稳定状况。结果: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与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无显著性差异,左右旋转C1椎弓根螺钉组优于C1椎板钩组。结论:两种寰枢固定方法: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抗左右旋转方面较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优越,临床上应优先选择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当C1椎弓根过于细小时可选用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枢椎不稳 枢椎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延征 高坤 +5 位作者 余正红 陈书连 王红强 张广泉 张敬乙 施新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6例寰枢椎脱位或... 目的:探讨应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6例寰枢椎脱位或不稳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3±9岁;单侧椎动脉高跨10例,双侧高跨2例,C2/3融合致单侧枢椎椎弓根发育不良12例,双侧发育不良2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疼痛,VAS评分1~6分,平均3.12±2.13分;23例伴肌力下降及感觉异常,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5~11分,平均7.9±2.1分。术前行X线、CT和MRI检査,术后7d及3、6、12个月行X线和CT检査,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各时间点VAS及JOA评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5~215min(153.7±27.9min);出血量160~650ml(263.1±68.5ml),3侧椎弓根钉应用"in-out-in"技术置钉过程中,出血多,改为椎板钉;无脊髓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8~20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査见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术后7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13±0.72、1.11±0.93、1.09±0.98及1.07±0.81分,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术后7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2.9±1.8、13.4±2.3、13.6±1.9及13.8±2.1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in-out-in"多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枢椎脱位 枢椎不稳
原文传递
寰椎后弓螺钉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晓辉 刘兰泽 +3 位作者 逯强 项力源 安毅 郭玉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目前对于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常用术式为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其中寰椎安全顺利置钉为手术成败的关键,若术中寰椎置钉不成功或不顺利,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加大,临床需要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 目前对于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常用术式为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其中寰椎安全顺利置钉为手术成败的关键,若术中寰椎置钉不成功或不顺利,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加大,临床需要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寰椎后弓 后路固定 螺钉位置 寰椎椎弓根螺钉 钉棒系统固定 融合术 手术时间 枢椎椎板 枢椎齿状突
原文传递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章凯 艾福志 王建华 杨进城 王智运 麦小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8例4~10岁的幼儿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全组8例均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临...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8例4~10岁的幼儿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全组8例均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少儿具有进行寰椎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可行性,可作为治疗少儿寰枢椎不稳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枢椎不稳 枢椎脱位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对不同形态退变性颈椎后凸寰枢椎影像学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博威 刘宝戈 +3 位作者 戎天华 张健豪 吴炳轩 桑大成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1期7-15,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退变性颈椎后凸对寰枢椎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行三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6例(神经根型36例、脊髓型38例和混合型22例)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退变性颈椎后凸对寰枢椎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行三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6例(神经根型36例、脊髓型38例和混合型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56.7±8.5)(41~79)岁。根据颈椎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退变性颈椎整体前凸组(简称整体前凸组)50例,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组(简称为节段后凸组)24例,退变性颈椎整体后凸组(简称为整体后凸组)22例。于术前1周和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颈椎标准侧位和过屈过伸位数字化X线检查。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颈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通过X线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2-7、C0-1和C1-2的曲度和活动度以及C2倾斜角。对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项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和内固定方式等基线资料及病史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后凸组术前NDI评分较另两组更高(P<0.05),术前C2倾斜角(11.24°±4.39°)(3.60°~20.00°)及其术后变化值(5.89°±4.27°)(1.00°~16.00°)较另两组更大(均P<0.05)。术前整体后凸组C0-1活动度(16.07°±2.71°)(10.00°~19.00°)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术后节段后凸组的C0-1活动度变化值(7.33°±5.03°)(2.00°~13.70°)大于整体后凸组(P<0.05)。节段后凸组C2倾斜角与C1-2曲度呈正相关(r=0.546,P<0.05);整体后凸组C2倾斜角与C0-1活动度呈负相关(r=-0.653,P<0.05)。结论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和整体后凸患者特点不同。对颈椎节段后凸患者,应关注C2倾斜角对上颈椎曲度的提示意义和术后寰枕关节退变甚至发生病理改变的可能;对颈椎整体后凸患者,应关注C2倾斜角对上颈椎活动度的提示意义,同时手术会造成患者已增大的上颈椎活动度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后凸 关节不稳定性 寰枕关节 颈寰椎 枢椎 颈椎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李勇 彭锦芸 +3 位作者 曾碧凤 王春 刘成招 倪斌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5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术中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经6~24...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5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术中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2.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枢椎不稳 枢椎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揭开临床多学科中不明病因症状和疾病的奥秘——枢椎旋转半脱位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仁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6,共7页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are many symptoms with unidentified origin,such as dizziness,headache,nausea,vomiting,papitation,short breath,unstable walking,weakness of four limbs,aching pain of limb muscles,burning pain...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are many symptoms with unidentified origin,such as dizziness,headache,nausea,vomiting,papitation,short breath,unstable walking,weakness of four limbs,aching pain of limb muscles,burning pain,numbness,dysphagia,tinnitus,deafness,cataplexy,amaurosis,diplopia,hallucination,and retrograde amnesia.We can also encounter many diseases of unknown causes. For example,migraine,neurathenia,neurosis,menopausal syndrome,Meniere’s syndrome,cerebral concussion,cervical spondylopathy,learning disability Hyperactivity,Attention deficite,spasmodic jerk in children,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syndrome,high blood pressure,low blood pressure,tachycardia,bradycardia,arrhythmia,premature beat,diabetes mellitus or diabetes insipidus,anorexia,frequent micturition,constipation and fever of unidentified origin are among them. Patients with above symptoms or diseases often for years go to see doctor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such as neurology,neurosurgery,cardiology,endocrinology,orthopedics,otolaryngology,stomatology,gynecology,and pediatrics and their disorder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treat. In recent 20 years,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nual reposition on the sequelae of brain trauma. During this research we unexpectedly disclosed the mystery of many symptoms and diseases of unknown causes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common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is \!rotatory axial subluxation (RAS)\",which causes the above symptoms by inducing blood insufficiency of vertibrobasilar arteries. After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ousands of these cases,the mechanism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S have been systemically studied and well understood.Now it can be easily diagnosed only based on the X-ray film (including the 1 st and 2 nd cervical vertebrae in an anterioposterior mouth-open position). In stead of taking medicines or receiving operations,patients with this disorder can be treated only using manual reposition, a very simple,economical,but magic and effective therapy.This therapy has been accepted and praised by most patients.It is a new method of treatment and is result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挥鞭运动 不明病因疾病 枢椎旋转半脱位 枢椎侧方半脱位 固定型枢椎旋转半脱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对小关节矢状面倾斜角与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程度相关性的探讨
10
作者 盛厦庆 孟阳 +3 位作者 丁琛 王贝宇 洪瑛 刘浩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究颅底凹陷畸形(BI)合并寰枢椎脱位(AAD)患者的小关节矢状面倾斜角(SSA)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及其与横向及纵向脱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诊治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40例... 目的探究颅底凹陷畸形(BI)合并寰枢椎脱位(AAD)患者的小关节矢状面倾斜角(SSA)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及其与横向及纵向脱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诊治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40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40名的影像学及基本信息数据。分为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测量左、右侧小关节SSA、Chamberlain线(CL)、Wackenheim's线(WL)、寰齿间距(ADI),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左侧SSA[(-24.6±22.3)°比(15.4±6.0)°]、右侧SSA[(-23.0±20.6)°比(15.6±6.4)°]及平均SSA[(-23.8±18.7)°比(15.4±5.7)°]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1)。患者组双侧SSA差值的绝对值则大于正常对照组[(13.9±15.5)°比(4.9±3.4)°,P<0.001]。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组右侧SSA及平均SSA分别与CL、WL、ADI存在负相关,左侧SSA与CL、ADI存在负相关。结论颅底凹陷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寰枢小关节表现为前倾形态,其SSA明显小于正常人,且SSA越小,脱位程度越严重。这可能是其病理发展的原因之一。此外,相比于正常人,BI合并AAD患者的小关节更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寰椎 枢椎 颈椎 关节脱位 颅底凹陷
下载PDF
改良法寰枢椎融合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照明 王超平 +5 位作者 颜国成 张振兴 詹志川 陈开明 张环照 贾连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改良法寰枢椎融合术 枢椎齿状突骨折 枢椎脱位 Gallie法 手术方法 改良Fielding法
下载PDF
无峡部骨折创伤性枢椎滑脱1例
12
作者 夏子博 朱庆三 +1 位作者 王猛 武云涛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98-499,共2页
1案例报告患者,男,62岁,以主诉“外伤致颈部,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6 h”入院,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佩戴颈托及右下肢外固定入本院,无恶心、呕吐及二便异常。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晰,视颈部及右下肢大腿上段肿胀。四肢及躯体无明显感觉障碍... 1案例报告患者,男,62岁,以主诉“外伤致颈部,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6 h”入院,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佩戴颈托及右下肢外固定入本院,无恶心、呕吐及二便异常。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晰,视颈部及右下肢大腿上段肿胀。四肢及躯体无明显感觉障碍,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及左下肢各肌群肌力V级,右下肢因疼痛未查及。颈椎X线示:颈椎椎体序列不整,C_(2)椎体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滑脱 峡部骨折 颈椎创伤
下载PDF
不同螺纹C2椎弓根拉力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枢椎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欧阳建元 李广州 +3 位作者 王高举 莫松全 陶建宏 王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3-741,共9页
目的:比较半螺纹、双螺纹、全螺纹C2椎弓根拉力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枢椎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椎弓根螺钉提供参考.方法:获取1名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C0~C3节段薄层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原... 目的:比较半螺纹、双螺纹、全螺纹C2椎弓根拉力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枢椎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椎弓根螺钉提供参考.方法:获取1名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C0~C3节段薄层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原始模型.参照既往枢椎环骨折C2椎弓根骨折分型,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在原始模型上建立A、B、C三种枢椎环骨折模型:A型骨折模型,双侧椎弓根对称性骨折;B型骨折模型,单侧上关节突及椎体后壁骨折,伴对侧椎弓根骨折;C型骨折模型,双侧上关节突骨折,伴椎体后壁骨折.分别用单螺纹、双螺纹及全螺纹椎弓根拉力螺钉系统模拟固定C2-3节段,在模型枕骨髁部施加50N垂直向下压力模拟头颅重力,同时施加1.5N·m力矩使模型加载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固定模型在各工况下节点路径上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固定A型骨折模型后,单螺纹螺钉在各工况下节点路径上的最大位移均小于双螺纹螺钉和全螺纹螺钉;固定B型骨折模型后,单螺纹及双螺纹螺钉各工况下节点路径上的最大位移小于全螺纹螺钉,单螺纹螺钉在前屈、后伸工况下节点路径上的最大位移小于双螺纹螺钉,在侧屈及旋转工况下节点路径上的最大位移大于双螺纹螺钉;固定C型骨折模型后,单螺纹螺钉各工况下节点路径各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均大于双螺纹螺钉和全螺纹螺钉.固定不同类型骨折的应力极值,A型骨折模型,单螺纹螺钉的应力极值最小,全螺纹螺钉在前屈及后伸工况下应力极值大于双螺纹螺钉,侧曲与旋转小于双螺纹螺钉;B型骨折模型,除旋转工况外,单螺纹螺钉的应力极值均最小;C型骨折模型,单螺纹螺钉的应力极值最小,全螺纹螺钉的应力极值最大.单螺纹螺钉应力主要集中在骨折断端附近及尾端钉帽与椎体表面接触区域,应力极值在骨折断端螺杆处;双螺纹螺钉和全螺纹螺钉应力主要集中在头端螺纹与尾端螺纹,钉帽与椎体后表面接触部位应力较小,应力极值在尾端螺纹与骨皮质交接处.结论:单螺纹螺钉固定B型骨折椎体后壁及上关节突一侧及C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更佳;双螺纹螺钉固定A型骨折及B型骨折椎弓根骨折一侧生物力学效果更好;全螺纹螺钉在固定所有骨折类型的生物力学性能均不及单螺纹和双螺纹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环骨折 C2椎弓根拉力螺钉 有限元 双螺纹 半螺纹
原文传递
椎动脉高跨对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利华 刘观燚 《中医正骨》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椎动脉高跨(high-riding vertebral artery,HRVA)是最常见的椎动脉走行变异,会导致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本文概述了HRVA的基本情况,并从HRVA对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的影响和存在HRVA时的枢椎后路替代固定方式... 椎动脉高跨(high-riding vertebral artery,HRVA)是最常见的椎动脉走行变异,会导致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本文概述了HRVA的基本情况,并从HRVA对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的影响和存在HRVA时的枢椎后路替代固定方式两个方面,综述了HRVA对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颈椎 寰枢关节 椎动脉 骨折固定术 综述
下载PDF
枢椎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15
作者 张宇 夏虹 +2 位作者 马向阳 章凯 周初松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枢椎侵袭性骨巨细胞瘤(GCTB)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枢椎侵袭性GCTB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2~66岁,中位年龄42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口病灶活检以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枢椎侵袭性骨巨细胞瘤(GCTB)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枢椎侵袭性GCTB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2~66岁,中位年龄42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口病灶活检以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定期行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病灶复发、颈椎稳定和骨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3~38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2例从ASIA分级D级恢复至E级,1例仍为D级。术后3个月影像学资料提示颈椎稳定性良好,寰枢椎骨性融合。1例肿瘤边界性彻底切除患者术后随访38个月未见复发,其余5例未彻底切除肿瘤者均于随访期内复发。结论姑息性手术治疗枢椎侵袭性GCTB,术后肿瘤复发率高,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充分减压及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
16
作者 张红星 朱言 史相钦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60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9.32...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60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9.32±2.85)岁;行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9.57±2.90)岁;行寰椎后路椎板夹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00)。研究组发生呼吸道损伤1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损伤3例,相邻节段关节退变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05,P=0.030)。术后1、3、7 d,研究组VAS低于对照组(P=0.000);术后1、3个月时,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0)。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对照组出现3例骨性融合不佳,3例内固定断裂,发生率为20.00%(6/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结论: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疼痛程度轻等优势,且可促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寰椎 枢椎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被引量:36
17
作者 吴增晖 尹庆水 +4 位作者 马向阳 夏虹 章凯 昌耘冰 刘景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 :探 讨寰 枢 椎椎 弓根 钉 板固 定融 合 治疗 上颈 椎 不稳 的可 行 性。 方法 :在 气管 插 管全 麻 下对 13 例 患者施 行了 寰 枢椎 椎弓 根 钉板 固定 术 ,并行 自 体髂 骨植 骨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的 进 钉点 位于 枢 椎侧... 目的 :探 讨寰 枢 椎椎 弓根 钉 板固 定融 合 治疗 上颈 椎 不稳 的可 行 性。 方法 :在 气管 插 管全 麻 下对 13 例 患者施 行了 寰 枢椎 椎弓 根 钉板 固定 术 ,并行 自 体髂 骨植 骨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的 进 钉点 位于 枢 椎侧 块中 线 上 ,距 寰椎后 弓上 缘 最少 3m m ,内斜 10° ,上斜 5°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的 进钉 点 位于 枢椎 侧 块内 上象 限 ,显 露枢 椎椎 弓 内缘 。直视 下进 钉 ,内斜 25°上斜 25° 螺 钉直 径 3.5m m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长 28 ̄32m m ,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长 24 ̄28m m 。 , 。结果 :全 组病 例未 发 生椎 动脉 、脊 髓 损伤 ,术 后临 床症 状 得到 不同 程 度的 改善 。随 访 3 ̄21 个月 ,平 均 6.7 个月 。 X线、CT 复查 示螺 钉 位置 良好 ,无 松动 、断 钉 ,植骨 3 个月 后均 达 到满 意融 合 。结 论 :寰 枢 椎 椎 弓根 钉 板 固 定治 疗上颈 椎不 稳 效果 良好 ,是 寰枢 椎 后路 固定 可 供选 择的 术 式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枢椎不稳
原文传递
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术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尹庆水 刘景发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昌耘冰 章凯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伴以C2后方脊髓受压为主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例先天畸形或外伤(10例先天畸形,2例外伤)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C2椎体次全切除术,11例仅...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伴以C2后方脊髓受压为主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例先天畸形或外伤(10例先天畸形,2例外伤)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C2椎体次全切除术,11例仅行C2椎体次全切除,1例行C2椎体次全切除同时切除C1前结节和齿突。结果:无术中脊髓损伤、血管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按Symon和Lavender临床评定标准和影像学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临床总有效率100%,显效率42%,术后影像学椎管减压改善率平均为75%。结论:该术式减压充分,是治疗以C2后方受压为主的脊髓压迫症较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咽前路 枢椎体次全切除 椎管减压术 枢椎脱位 治疗
原文传递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治疗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胜华 朱东起 +1 位作者 袁中山 范忠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治疗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8例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神...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治疗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8例急性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6~20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枢椎不稳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钉板结合对侧椎板钉棒固定在寰枢椎及枕颈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宙 王伟 曾小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在寰枢关节及枕颈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单侧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寰枢椎固定及枕颈固定11例,新鲜Ⅱ型齿突骨折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3例,寰椎枕骨化畸...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在寰枢关节及枕颈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单侧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寰枢椎固定及枕颈固定11例,新鲜Ⅱ型齿突骨折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3例,寰椎枕骨化畸形2例,寰枢椎不稳1例。单侧椎弓根发育狭小者6例,单侧椎动脉优势型2例,一侧椎动脉高跨2例,寰椎枕骨化畸形寰枢关节脱位行钉板系统固定失效后再次手术1例。寰枢椎固定9例,枕颈固定2例,1例难复型寰枢关节脱位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后内固定失效行翻修手术。全部患者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术后随访X线片及CT,观察寰枢椎复位及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6个月。全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寰枢椎得到解剖复位,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JOA评分13~16分,平均14.9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6%~92%,平均83%,术后半年复查CT显示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寰枢椎失稳或复位丢失征象,固定螺钉位置良好。结论单侧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行寰枢关节及枕颈固定临床疗效可靠,但缺少临床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脱位 椎弓根钉板系统 枢椎椎板螺钉 复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