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蟹壳产蛋白酶的研究
1
作者 陈静颖 陶玉贵 +1 位作者 葛飞 谷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2期99-102,107,共5页
本文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蟹壳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蟹壳产蛋白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8%、发酵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9.0、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120 mL。在此条件下,蛋白酶的... 本文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蟹壳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蟹壳产蛋白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8%、发酵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9.0、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120 mL。在此条件下,蛋白酶的酶活力为183.53 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蛋白酶 发酵 蟹壳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吴莉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84只健康无病,且体重相近[(34.75±2.19)kg]的杜寒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其中CON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t、600 g/t、900 ... 文章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84只健康无病,且体重相近[(34.75±2.19)kg]的杜寒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其中CON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t、600 g/t、900 g/t枯草芽孢杆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预饲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与CON组相比,添加600、900 g/t枯草芽孢杆菌时,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1.26%(P<0.05)、10.9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9.95%(P<0.05)、9.49%(P<0.05)。添加300、600 g/t枯草芽孢杆菌时,干物质、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900 g/t枯草芽孢杆菌时,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300、600 g/t枯草芽孢杆菌时,pH值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乙酸/丙酸值显著提高(P<0.05);添加900 g/t枯草芽孢杆菌时,pH值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乙酸/丙酸值、氨态氮浓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改善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枯草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高氧气调包装猪肉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
3
作者 张悦 于江 +3 位作者 刘飞 张玉玉 张一敏 毛衍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其余背最长肌样品进行高氧气调包装,4℃冷库贮藏,分别在0、5、10、15、20?d测定肉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羰基和巯基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增强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改善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肉色(P<0.05);在低温贮藏期间,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脂肪氧化;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蛋白质氧化、羰基的生成和巯基损失(P<0.05),同时显著提高猪肉打开包装前的颜色和打开包装后的总体喜爱度评分(P<0.05)。综上,在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猪肉在高氧气调包装中的肉色、抑制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提高猪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猪肉 抗氧化能力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下载PDF
menD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中维生素K2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黄俊宝 黄茜琳 +7 位作者 陈宇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168)为出发菌株,构建BS168-ΔmenD、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使用HPLC检测菌株中MK的含量,使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强度,以确定menD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对于MK合成的作用。研究发现,BS168-ΔmenD菌株生长缓慢,无法很好的产生生物膜,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甲萘醌标准品细胞才能生长;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的生物膜和MK的含量与原始菌株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静态发酵时,孔板中重组菌株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生物膜的形成量和褶皱程度相较于原始菌株得到较大的提升,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重组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36倍与1.59倍,同时,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 MK产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64倍和1.87倍,BS168-P_(xylA)-menD的最大产量达39.27 mg/L。结果表明,作为枯草芽孢杆菌中MK合成途径的关键酶,menD的表达量是影响枯草芽孢杆菌中生物膜与MK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维生素K2 启动子 表达强度 菌株选育
下载PDF
小鼠S100A9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5
作者 李婷 李甜甜 +1 位作者 丁明玲 彭勇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钙结合蛋白S100A9与细胞炎症应答及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但对其生物学功能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构建了小鼠S100A9基因的枯草芽孢杆菌诱导表达载体,以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S100A9蛋白并探讨其功能.采用无缝克隆将小鼠S100A9基因编码区序列... 钙结合蛋白S100A9与细胞炎症应答及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但对其生物学功能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构建了小鼠S100A9基因的枯草芽孢杆菌诱导表达载体,以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S100A9蛋白并探讨其功能.采用无缝克隆将小鼠S100A9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HT43载体的Pgrac启动子区,并将重组载体pHT43-S100A9转化至芽孢杆菌WB800N菌株,经IPTG诱导S100A9蛋白表达.通过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检测了重组蛋白S100A9对炎症应答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证实了S100A9重组蛋白分泌表达,且在0.2 mmol/L的IPTG、30℃的发酵条件下其表达水平最佳.ELISA检测表明S100A9重组蛋白分泌表达量达到了15.47 ng/mL.分别利用含有1.54、3.09、6.59 ng/mL三种不同浓度S100A9重组蛋白的发酵液上清作用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与空载组比较,1.54 ng/mL的S100A9重组蛋白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促炎因子TNF-α及IL-6等的表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9蛋白 枯草芽孢杆菌 异源表达 RAW264.7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JY214和化学杀菌剂对小麦根腐病的协同防治作用
6
作者 卞寅博 赵净怡 +3 位作者 韩胜芳 侯春燕 乔妹 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了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本研究探讨了通过生物-化学协同防治方法防治小麦根腐病的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发现枯草芽孢杆菌JY214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为52.50%。同时测定了5种化学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为了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本研究探讨了通过生物-化学协同防治方法防治小麦根腐病的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发现枯草芽孢杆菌JY214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为52.50%。同时测定了5种化学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发现酷拉斯的EC50为0.3309μg/mL,抑菌效果较好,而且与JY214的相容性最高。在此基础上,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利用JY214芽孢制剂及使用浓度为0.176μg/mL的酷拉斯混合拌种,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强于单独使用JY214芽孢制剂和单独使用1.35μg/mL酷拉斯的处理,二者联合使用对小麦的根长、株高、茎粗还具有一定促生长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枯草芽孢杆菌JY214中分离了两种具有抑制假禾谷镰刀菌活性的抗菌脂肽,经过ESI-MS鉴定为芬芥素。综合上述结果表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JY214和酷拉斯混合拌种防治小麦根腐病,达到了减药增效、绿色防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枯草芽孢杆菌 化学杀菌剂 协同防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花生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屹轩 布冠好 +3 位作者 杨趁仙 辛颖 段晓杰 李梦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32,共8页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降低花生蛋白抗原性的机理,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蛋白抗原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蛋白水解度、SDS-PAGE测定蛋白分子量,利用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花生蛋白结构变化对其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降低花生蛋白抗原性的机理,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蛋白抗原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蛋白水解度、SDS-PAGE测定蛋白分子量,利用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花生蛋白结构变化对其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能够使花生蛋白发生显著降解,抗原性降低了67.61%,花生蛋白中主要过敏原Ara h 3抗原性降低了55.03%;发酵72 h花生蛋白水解度为9.40%,分子量小于15 kDa的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发酵后花生蛋白二级结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降低;蛋白结构逐渐展开,发酵48 h后微生物酶解作用减弱且部分蛋白发生聚合。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可以通过改变花生蛋白结构破坏抗原表位,从而降低花生蛋白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花生蛋白 抗原性 蛋白结构
下载PDF
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徐领 卢俊言 +7 位作者 陈欢 董佳豪 刘震灵 贾海阔 吴春会 李素霞 王明亚 李秋凤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510,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寻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IN)和枯草芽孢杆菌(BS)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L 16(43)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3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IN添加水平、BS添加水平,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80∶20,IN添... 本试验旨在探寻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IN)和枯草芽孢杆菌(BS)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L 16(43)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3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IN添加水平、BS添加水平,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80∶20,IN添加水平分别为0、0.15%、0.30%、0.45%,BS添加水平分别为0、1.7×10^(9)、1.7×10^(10)、1.7×10^(11) CFU/kg。共设16个组,每组5个重复。利用体外产气法进行体外发酵,分别测定2、4、6、8、12、24和48 h产气量及48 h营养物质降解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在12、24和48 h时,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40∶60和80∶20组(P<0.05);在24 h时,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0.45%组(P<0.05);在4、6、8、12 h时,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9)、1.7×10^(10)和1.7×10^(11) CFU/kg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 CFU/kg组(P<0.05)。2)饲粮精粗比为60∶40和80∶20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40∶6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DMD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0.45%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1) CFU/kg组DMD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 CFU/kg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和1.7×10^(11) CFU/kg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1.7×10^(9) CFU/kg组(P<0.05)。3)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pH显著低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80∶2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和0.45%组pH显著低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1.7×10^(11) CFU/kg组pH显著低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 CFU/kg组(P<0.05)。饲粮精粗比为40∶60和60∶40组氨态氮(NH 3-N)含量显著低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15%和0.30%组NH 3-N含量显著低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组(P<0.05)。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40∶6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和0.45%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 CFU/kg组乙酸和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1.7×10^(9) CFU/kg组(P<0.05)。综合分析体外发酵特性,筛选出最适各因素水平为:饲粮精粗比60∶40,IN添加水平0.30%,BS添加水平1.7×10^(10) CF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发酵 精粗比 菊粉 枯草芽孢杆菌 瘤胃发酵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_(1)引起羊人工瘤胃异常发酵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张照杰 韩一铭 +9 位作者 高宇凤 任晓丽 宋超 李志娟 李洪政 石冬梅 贾雨婷 姬中豪 皇甫和平 王金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0-127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羊人工瘤胃异常发酵的影响。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底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7个组,包括对照组(NC组)、AFB_(1)组和5个试验组,其中N...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羊人工瘤胃异常发酵的影响。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底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7个组,包括对照组(NC组)、AFB_(1)组和5个试验组,其中NC组添加1 mL甲醇,AFB_(1)组添加1 mL 10μg/mL的AFB_(1),试验组分别同时添加1 mL 10μg/mL的AFB_(1)和0.01%、0.03%、0.06%、0.12%、0.24%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每组3个重复。试验当天随机收集3只屠宰羊的新鲜瘤胃液,按照试验设计在39℃条件下培养4、8、12、24和48 h,记录pH和产气量,测定氨态氮(NH_(3)-N)、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发酵24 h时,AFB_(1)组产气量与N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0.03%组产气量与AFB_(1)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2)发酵24 h时,各组发酵液pH均无显著差异(P>0.05)。AFB_(1)组NH_(3)-N和MCP含量低于N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0.03%组NH_(3)-N和MCP含量与AFB_(1)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3)发酵24 h时,AFB_(1)组发酵液各VFA含量在数值上均低于NC组,其中异丁酸含量与N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0.03%组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与AFB_(1)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丙酸和异丁酸含量与AFB_(1)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4)与NC组相比,AFB_(1)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和原虫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AFB_(1)组相比,0.03%组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和原虫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AFB_(1)会降低体外发酵瘤胃产气量以及NH_(3)-N、MCP和VFA含量,同时抑制瘤胃微生物活性;饲粮中添加0.03%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有效缓解AFB_(1)致羊人工瘤胃发酵的抑制作用,促进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黄曲霉毒素B_(1) 瘤胃 体外发酵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聚丙烯塑料的有效降解
10
作者 唐静 彭圣娟 +3 位作者 顾卫华 白建峰 赵静 马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目前聚丙烯塑料生物降解相关研究还处在代谢菌株资源分离阶段,可研究和应用的聚丙烯塑料降解菌株严重缺乏。利用前期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聚丙烯塑料颗粒降解,发现14 d后聚丙烯塑料表面存在明显被微生物侵蚀的痕迹。... 目前聚丙烯塑料生物降解相关研究还处在代谢菌株资源分离阶段,可研究和应用的聚丙烯塑料降解菌株严重缺乏。利用前期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聚丙烯塑料颗粒降解,发现14 d后聚丙烯塑料表面存在明显被微生物侵蚀的痕迹。探究了聚丙烯塑料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情况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并且聚丙烯的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出现了抑制作用,同时红外分析检测到短链烃类物质的生成,说明对聚丙烯塑料实现了断链降解。该结论为后续深入分析枯草芽孢杆菌降解聚丙烯塑料的机理、进一步升级改造全细胞降解体系、实现废弃聚丙烯塑料高效绿色降解及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调控轻度盐碱土微环境与棉花增产机制
11
作者 范东亮 周蓓蓓 +1 位作者 陈晓鹏 梁超凡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旱区农作的两大突出障碍因素,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典型根际促生菌,在提升作物耐逆增产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该研究基于盐碱土微生物改良技术,2022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种灌水情况(... 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旱区农作的两大突出障碍因素,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典型根际促生菌,在提升作物耐逆增产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该研究基于盐碱土微生物改良技术,2022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种灌水情况(常规灌水量4 875 m^(3)/hm^(2)和低灌水量3 900 m^(3)/hm^(2))及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施加量(0,22.5,45.0,67.5,90.0 kg/hm^(2))对轻度盐碱棉田土壤微生物、土壤水盐含量及分布、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探讨枯草芽孢杆菌调控棉田土壤微环境及其对棉花促生增产的机理。结果表明:施加枯草芽孢杆菌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提高16.85%~54.40%;枯草芽孢杆菌通过胞外聚合物影响土壤蒸发与持水特性,促进土壤水分由土壤深层向浅层运移,棉花根区土壤含水量升高,水分分布的变化进而影响盐分分布规律,土壤深层积盐减少,且表层土壤盐分向膜间位置迁移;枯草芽孢杆菌对养分循环微生物代谢的促进显著改变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P<0.05),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使棉花增产6.89%~26.6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正向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养分利用效率(通径系数分别为0.876、0.638、0.686),间接改善了盐碱土壤微环境的水盐肥状况,水肥盐因子对棉花产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通径系数0.605);常规灌水量下,B2处理(施加菌剂45.0 kg/hm^(2))棉花籽棉产量最高达到6 237.15 kg/hm^(2),低灌水量下枯草芽孢杆菌能够缓解由灌水量减少造成的产量损失,B2与常规灌水量的CK处理(施加菌剂为0)相比有效结铃数与籽棉产量分别增加4.4%和3.8%,故施菌量为45.0 kg/hm^(2)可作为水分限制下枯草芽孢杆菌改良西北旱区盐碱棉田的推荐用量,研究结果可为西北旱区盐碱地微生物改良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棉花 盐碱土 枯草芽孢杆菌 含水量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
12
作者 叶玢妤 俞跃 +9 位作者 何沛益 谢启晓 杨瑞滢 吴嘉睿 刘怡琳 林子然 赖威宇 许凌祎 刘鹏 洪华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0-449,共10页
为缓解盐碱化对土壤微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究双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本文以中蔬四号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品种为试验材料,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盆栽培养法和灌根法接种菌... 为缓解盐碱化对土壤微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究双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本文以中蔬四号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品种为试验材料,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盆栽培养法和灌根法接种菌剂,通过盆栽实验,设置15(SA_(1)),75(SA_(2)),150mmol/L(SA_(3))盐碱溶液浓度,探明外施AMF与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胁迫下供试番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AMF+枯草芽孢杆菌灭菌液(Gm)、AMF灭菌物+枯草芽孢杆菌(B)组对盐碱土壤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而双菌处理(Gm+B)组具有更强的治理效果.双菌处理下,株高较空白对照组(CK1)增长最为显著,提高了57.52%,较添加灭活菌液对照组(CK2)提高了58.04%.Gm+B组与对应浓度盐胁迫下CK1相比,土壤有机质最高上升47.15%,大于Gm、B组增幅,同时全氮(N),速效磷(P)和速效钾(K)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升38.85%(SA_(2)+Gm+B)、465.20%(SA_(1)+Gm+B)、和157.75%(SA_(3)+Gm+B).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于双菌处理下得到显著增强,分别提高了63.64%(SA_(2)+Gm+B)、209.63%(SA_(3)+Gm+B)和45.26%(SA_(3)+Gm+B).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目最大增长幅度为CK1的1.93倍(SA_(2)+Gm+B)、1.25倍(SA_(2)+Gm+B)和4.37倍(SA_(3)+Gm+B),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接种的两种生态功能菌群协同互作使盐碱土pH值和电导率降低,含水量显著增加.N、P、K含量呈上升趋势,提高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削弱盐碱土壤对酶活性的损害程度,促进植物根茎发育.因此,丛枝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体系具有对盐碱土壤微环境进行有效生态恢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F 枯草芽孢杆菌 盐碱胁迫 土壤微生态 修复作用
下载PDF
产CpxP蛋白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优化及中试生产
13
作者 董荣荣 张焕 +2 位作者 于欣然 刘浩 周晓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获得产CpxP蛋白枯草芽孢杆菌ZY1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制备微生态菌剂,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实验对ZY1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淀粉、豆粕、NaCl;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淀粉2.12 g/L... 为获得产CpxP蛋白枯草芽孢杆菌ZY1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制备微生态菌剂,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实验对ZY1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淀粉、豆粕、NaCl;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淀粉2.12 g/L、豆粕5.90 g/L、NaCl 5.21 g/L,活菌数达到9.63×10^(8)CFU/mL,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11.04倍;摇瓶发酵条件最佳初始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分别为7.0、37℃、200 r/min、2%,活菌数达1.05×10^(9)CFU/mL,比培养基优化后提高了9.0%;按10%接种量基于5 t发酵罐体系进行菌剂中试生产过程中,ZY1活菌数达到1.05×10^(11)CFU/mL,比摇瓶优化后提高了100倍;发酵结束时芽孢率达到90%,经喷雾干燥制备出菌剂10^(12)kg,成品检测活菌数为8.5×10^(9)CFU/g。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CpxP蛋白在动物细菌性腹泻病生物防治功能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工程 CpxP蛋白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响应面 中试生产
下载PDF
羊源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李永健 张润泽 +5 位作者 吴忧 赵鹏飞 焦陇玲 周明 齐亚银 任静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0-1602,共13页
【目的】筛选益生特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方法】从规模化羊场采集10份粪便和6份环境样品,通过LB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溶血性测试、药敏试验、耐... 【目的】筛选益生特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方法】从规模化羊场采集10份粪便和6份环境样品,通过LB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溶血性测试、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分析、体外抑菌试验、酸碱及胆盐耐受性测试,以及小鼠安全性评估,全面评价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不规则白色突出菌落,表面粗糙呈山脉状,周围呈现明显的溶血环。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株菌触酶、VP、葡萄糖、木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蔗糖、柠檬酸盐、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明胶液化、麦芽糖、蕈糖试验结果均呈阳性,硫化氢、枸橼酸盐、半乳糖试验均呈阴性,初步判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分别命名为K1、K2。16S rRNA基因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枯草芽孢杆菌参考菌株的相似性为98%~100%,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沙门菌、屎肠球菌处于不同分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K1、K2的上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没有抑菌效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K1、K2对受试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罗红霉素中介,对四环素、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耐药。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K1和K2不携带nheA、bceT、entFM、ces、cytK、hblA、hblC、hblD等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K1携带aph(3′)-Ⅰa耐药基因,不携带MCR-1、bcr、floR、rpsl、strB、aadB、aac(6′)-Ⅰb、blaTEM、blaCTX、ermA、ermC、qnrA、qnrB、sul1、sul2、tetC、tetA、tetM、catA2耐药基因,而K2株携带ermA耐药基因,不携带其他验证的耐药基因。2株分离菌在pH为4.0、5.0、6.0、8.0、9.0、10.0的LB液体培养基中均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其中菌株K2在pH为3.0的LB液体培养基中仍然具有较好的生长活性,在含0.3%、0.5%、0.7%、1.0%牛胆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2株分离菌仍然可以存活,并保持相对较好的生长活性。小鼠体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小鼠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本研究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溶血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具备较强的生长活性。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其耐酸、耐碱、耐胆盐能力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且对多数抗菌药保持敏感性,未检测到主要毒力基因,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力,可进一步探索其在畜牧养殖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周奎 王润东 +5 位作者 宫梦学 牟景远 邓义佳 李学鹏 张宇昊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1,共12页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使用标准毒力株ATCC33847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低(10^(6) CFU...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使用标准毒力株ATCC33847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低(10^(6) CFU)和高剂量(10^(8) CFU)JZXJ-7,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肠道(回肠、盲肠和结肠)副溶血性弧菌载量、结肠病理损伤情况、结肠细胞因子含量、氧化应激抑制能力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高剂量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优于低剂量,高剂量JZXJ-7可以显著降低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DAI、肠道副溶血性弧菌载量,改善结肠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症状,增加肠上皮杯状细胞数(P<0.05);高剂量JZXJ-7还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过度炎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改善肠壁通透性;此外,JZXJ-7能够显著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部分逆转菌群紊乱现象,富集阿克曼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梭菌属等有益菌群,重塑肠道微生态稳定。综上,JZXJ-7可有效缓解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结肠病理损伤,维系肠道功能,其作用机制与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JZXJ-7 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 肠道微生态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异源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高效表达策略研究进展
16
作者 聂珂珂 刘英 +1 位作者 王仕楷 彭小伟 《生物加工过程》 2025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遗传背景清晰、无密码子偏好、生长迅速、蛋白分泌能力强以及无致病性等优点,是异源蛋白表达的优选模式菌株。目前已有多种工业酶实现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如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角...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遗传背景清晰、无密码子偏好、生长迅速、蛋白分泌能力强以及无致病性等优点,是异源蛋白表达的优选模式菌株。目前已有多种工业酶实现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如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角蛋白酶和纳豆激酶等。本文从异源蛋白高效表达策略、异源蛋白分泌途径优化策略、菌株改造策略及发酵优化策略4个方面进行综述,系统地对枯草芽孢杆菌异源蛋白表达系统的优化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如何提高异源蛋白产量提出了新的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异源蛋白 高效表达策略 酶制剂 工业化应用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7
作者 侯永帅 高亮 +3 位作者 蒋松 宋阳 王强 夏春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益菌,本文综述了其抗氧化、耐高温、耐酸碱等生物学特性,其调节胃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促进生成营养素及提高养分利用率等生理功能;并介绍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发酵饲料菌种等在反刍动物生产...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益菌,本文综述了其抗氧化、耐高温、耐酸碱等生物学特性,其调节胃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促进生成营养素及提高养分利用率等生理功能;并介绍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发酵饲料菌种等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科学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养殖环境污染,同时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产品以应对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反刍动物 饲料添加剂 复合微生物制剂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晶 董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685,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保育猪养殖中添加的最佳剂量,为枯草芽孢杆菌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0头体况相近的保育猪,平均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保育猪养殖中添加的最佳剂量,为枯草芽孢杆菌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0头体况相近的保育猪,平均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猪采食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猪分别采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分别为2.0×10^(9)、4.0×10^(9)、8.0×10^(9) CFU/kg)的饲粮。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时从各重复中随机选取1头猪,采集血液、空肠和回肠样品,测定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和8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保育猪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保育猪回肠、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显著降低回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保育猪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白介素-2含量(P<0.05),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添加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保育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优化肠道黏膜结构,改善机体蛋白质周转代谢水平和免疫功能。综合考虑,添加剂量以400 mg/kg(活菌数4.0×10^(9) CFU/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保育猪 生长性能 肠道黏膜形态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林蛙镉暴露镉积累、肝脏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9
作者 李大吉 王刚 +1 位作者 孙露萌 于菊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林蛙镉暴露镉积累、肝脏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健康林蛙7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林蛙。对照组(NC组)和镉暴露组(Cd组)饲喂基础饲料,枯草芽孢杆菌组(BL组)和枯草芽孢杆菌干预治疗... 试验旨在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林蛙镉暴露镉积累、肝脏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健康林蛙7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林蛙。对照组(NC组)和镉暴露组(Cd组)饲喂基础饲料,枯草芽孢杆菌组(BL组)和枯草芽孢杆菌干预治疗组(BLCd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各组织中镉积累量均显著降低(P<0.05),BLCd组肝脏及肠道锌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NC组相比,BL组林蛙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肠道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MT1)、金属硫蛋白(MT)、锌转运蛋白2 (ZnT-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Cd组相比,BLCd组林蛙肠道微生物丰富度较高,部分微生物菌属的丰富度与抗氧化指标呈现关联性。研究表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镉暴露林蛙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林蛙 镉暴露 氧化应激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鸡源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
作者 王慈 毕莹莹 +2 位作者 何欣 赵兴华 马宁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该试验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从蛋鸡的混合粪便中分离出4株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S-5、BS-10、BS-17和BS-19,研究其生长性能及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胃肠液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发现,4株菌在2~24 h内... 该试验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从蛋鸡的混合粪便中分离出4株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S-5、BS-10、BS-17和BS-19,研究其生长性能及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胃肠液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发现,4株菌在2~24 h内均处于对数生长阶段。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试验结果为对照,耐酸性试验中,BS-5和BS-19的最适pH值均为6.0,存活率分别为105.26%和125.55%,但在pH 4.0及以下时,存活率皆为0。胆盐浓度为0.5%时,BS-19的存活率可达32.35%。4株菌在人工胃液中0 h时的存活率分别为0.62%、0.41%、0.25%、0.15%,在人工肠液中0 h时的存活率分别为0.22%、1.95%、0.10%、0.02%,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均较差。研究最终筛选出的BS-19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耐胆盐的能力较好,是潜在的益生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生长性能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