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1
作者 徐逸 庄瑞斐 +2 位作者 陈亮 景姗 杨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2972-2976,2989,共6页
目的 探讨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 目的 探讨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给予观察组口服枳术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PAC-QOL)量表评分及血清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积分、早饱纳差积分、排便次数减少积分、大便硬结积分、排便困难积分、精神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嗳气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PAC-QOL量表的生理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PAC-QOL量表的心理评分及担忧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动素、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的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口干。结论 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的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血清VIP、胃动素、P物质水平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气滞证 枳术丸 四逆散 临床效果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香砂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与实验验证
2
作者 李雪岩 罗志强 +6 位作者 韩星 杨文宁 陈洪娇 江晓泉 森慕黎 汪国鹏 刘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280-2288,共9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探寻香砂枳术丸(XSZZW)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活性成分和靶点...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探寻香砂枳术丸(XSZZW)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Perl语言与UniProt将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TTD、DrugBank、OMIM以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F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复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活性成分和疾病相关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以度值、接近中心性和介度中心性为条件筛选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映射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获得活性成分75个以及靶点292个,FD相关的疾病靶点666个,经筛选最终获得核心靶点90个;GO富集分析主要在同源蛋白结合、酶结合、蛋白结合等生物学调控方面;KEGG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03条,主要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炎症通路等方面。结论:香砂枳术丸可通过调控PI3K-AKT、FoxO、核因子κB、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来预防或治疗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枳术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同源蛋白结合 细胞凋亡 炎症通路
下载PDF
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AQP9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文娟 夏旭婷 刘富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目的观察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小鼠结肠AQP3、AQP9表达的影响,探讨枳术丸改善STC症状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法(番泻叶... 目的观察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小鼠结肠AQP3、AQP9表达的影响,探讨枳术丸改善STC症状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法(番泻叶+限水+控制饮食)建立脾虚证ST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枳术丸组(10只)、莫沙必利组(10只)。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粪便含水量、肠道推进率、血清木糖含量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QP3、AQP9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含水量显著减少,肠道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木糖含量显著降低,小鼠结肠黏膜AQP3表达显著增多,AQP9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枳术丸组小鼠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肠道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血清木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结肠黏膜AQP3表达显著减少,AQP9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莫沙必利组相比,枳术丸组小鼠肠道推进率升高(P<0.05),血清木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AQP3表达显著减少(P<0.01),AQP9表达显著增加(P<0.01),粪便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C的发病与结肠黏膜AQP3上调、AQP9下调有关,枳术丸可以通过下调AQP3的表达、上调AQP9的表达,增加粪便的含水量而改善S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枳术丸 脾虚证 结肠黏膜 AQP3 AQP9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枳术丸“异病同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林瑞芳 俞赟丰 +1 位作者 喻斌 徐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7期46-56,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枳术丸“异病同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出枳术丸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OMIM、Dru...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枳术丸“异病同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出枳术丸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OMIM、Drugbank、TTD、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绘制枳术丸“疾病-化合物-靶点”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对枳术丸治疗FD和STC的共有靶点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4.2.6和PyMOL 2.4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枳术丸化学成分29个、作用靶点159个,以及10个药物成分和疾病共同靶点,包括IL-6、TP53、AKT1、IL-10、TNF等5个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表明,枳术丸“异病同治”涉及生物过程536个、细胞成分5个、分子功能13个。KEGG通路分析获得枳术丸“异病同治”11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枳术丸“异病同治”FD和STC可能涉及以IL-6、IL-10、TNF、AKT1等核心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异病同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传输型便秘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吴文静 王芳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8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枳实、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筛选枳实...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枳实、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筛选枳实、白术的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FC主要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枳术丸活性成分-疾病共同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枳术丸治疗FC的共同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枳术丸主要的活性成分共28个,获得枳术丸与FC的共同作用靶点98个,核心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细胞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e,JUN)等。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相关条目1965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37条及细胞组分相关条目98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0条信号通路(P<0.05),枳术丸治疗FC的靶点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相关通路上。结论:枳术丸治疗F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功能性便秘 网络药理学 机制研究 靶点与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枳术丸异病同治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周蓉 黄柳向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并筛选枳术丸的活性... 目的: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枳术丸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并筛选枳术丸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FC和FD的疾病靶点;将枳术丸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FC和FD疾病靶点导入微生信在线作图平台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即为枳术丸治疗FC和FD的潜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图。将潜在靶点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枳术丸活性化学成分29个,相关靶点126个;FC和FD疾病靶点分别有1 299个和1 263个;枳术丸异病同治FC和FD的关键靶点63个;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得到32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 262个、分子功能98个及细胞组成62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3条信号通路。结论:枳术丸活性成分可通过降低细胞炎症、激活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对FC和FD的“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消化不良 异病同治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枳术丸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队列研究
7
作者 谢雪 梁明辉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枳术丸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4例按照其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枳术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艾灸治... 目的探究枳术丸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4例按照其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枳术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艾灸治疗,两组患者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周。应用罗马Ⅳ中的临床症状积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应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均呈现好转状态。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焦虑状态,观察组的焦虑状态轻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丸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可以更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艾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枳术丸加减治疗产后病三则
8
作者 许玲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29-29,74,共2页
1产后癃闭患者女,27岁,2020年7月19日初诊。主诉:产后排尿不畅4天。患者7月15日在我院实施产钳助娩,因产程长,产妇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嗣后小便不畅,遂予留置导尿,长期开放1天,定期开放两天后拔除尿管,小便仍不通畅,故请求中医会诊,诉... 1产后癃闭患者女,27岁,2020年7月19日初诊。主诉:产后排尿不畅4天。患者7月15日在我院实施产钳助娩,因产程长,产妇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嗣后小便不畅,遂予留置导尿,长期开放1天,定期开放两天后拔除尿管,小便仍不通畅,故请求中医会诊,诉脐腹胀急作痛,气虚无力,头目眩晕,心悸,纳欠佳,面色欠华,舌质淡,苔白润,脉软弱。中医诊断:产后癃闭病,辨证:气虚下陷,不能升清降浊。治拟:益气温阳利水。方药:炒白术、衢枳壳各10 g,炙黄芪20 g,肉桂(后下)3 g,猪苓10 g,桔梗5 g,车前草、益母草、冬葵子各10 g,3剂。水煎,分早晚分服。嘱热敷小腹部,配合常规针刺,取穴三阴交、阴陵泉、水道。复诊,服用上方两剂后,产妇欲解小便,但仍不畅,尿量偏少且伴灼热感,而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均较前好转,舌脉如前,原方去桔梗,加党参15 g,继续服用3剂,小便恢复正常,于7月25日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加减 产后病 验案
下载PDF
枳术丸对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昳 赵小睿 +2 位作者 王锐 邱根全 章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66-2968,共3页
目的:观察枳术丸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治疗组以枳术丸治疗;对照组以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1月。观察枳术丸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 目的:观察枳术丸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治疗组以枳术丸治疗;对照组以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1月。观察枳术丸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排便自觉症状以及大便的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糖尿病便秘患者,在降糖及促进肠动力药物综合治疗后,MTL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是均可升高血浆SP的水平,降低血浆VIP的水平。其中治疗组SP水平接近健康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丸可能通过升高血浆SP水平和降低VIP的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糖尿病 便秘 胃肠激素
下载PDF
生、熟白术之枳术丸对脾虚食积模型鼠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慧 赵文龙 +1 位作者 单国顺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3-2097,共5页
目的观察生、熟白术分别配制的枳术丸对脾虚食积鼠的影响。方法以饲50%牛乳造成脾虚食积鼠模型,以小鼠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大鼠胃肠激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神经递质胆碱酯酶、一氧化氮为指标,考察生、熟白术之枳术丸对脾虚食积模... 目的观察生、熟白术分别配制的枳术丸对脾虚食积鼠的影响。方法以饲50%牛乳造成脾虚食积鼠模型,以小鼠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大鼠胃肠激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神经递质胆碱酯酶、一氧化氮为指标,考察生、熟白术之枳术丸对脾虚食积模型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结果生、熟白术之枳术丸均能提高脾虚食积小鼠小肠推进率及胃排空速率(P<0.05)。熟白术之枳术丸能明显提高胃泌素、胆碱酯酶的分泌,降低生长抑素、一氧化氮的分泌(P<0.05)。生白术之枳术丸能降低一氧化氮的分泌(P<0.05),对胃泌素、胆碱酯酶、生长抑素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熟白术之枳术丸对于胃肠道的促进作用较生白术之枳术丸好,治疗脾虚食积应使用麸白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枳术丸 脾虚食积 胃肠运动
下载PDF
枳术丸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建永 邱建荣 +1 位作者 潘锋 丁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枳术丸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 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3例 ) ,治疗组以枳术丸加减方治疗 ,每日 1剂 ,分 2次服 ,每次 1... 目的 :观察枳术丸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 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3例 ) ,治疗组以枳术丸加减方治疗 ,每日 1剂 ,分 2次服 ,每次 10 0ml,餐前 0 5h服 ;对照组以雷尼替丁片 0 15 g ,每天 2次 ,西沙比利片 10mg ,每天 3次 ,均餐前服 ,疗程均为 8周。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压力测定、2 4hpH监测和胃动素 ,观察上述指标治疗前后两组间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其症状积分、食管压力测定、2 4hpH监测和血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P <0 0 5 )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 0 5 )。结论 :枳术丸加减方具有较好的治疗GERD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口服枳术丸后人体内橙皮苷、柚皮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喜军 陈曦 +2 位作者 曹洪欣 孙晖 杨舸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阐明枳术丸的的人体药动学特性。方法:利用葡萄糖醛酸酶使血浆中的苷元与葡萄糖醛酸游离,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柚皮素(naringenin)及橙皮素(hesperetin)的含量,并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柚皮素及橙皮素的T1/2(ka)/T1/2(ke)... 目的:阐明枳术丸的的人体药动学特性。方法:利用葡萄糖醛酸酶使血浆中的苷元与葡萄糖醛酸游离,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柚皮素(naringenin)及橙皮素(hesperetin)的含量,并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柚皮素及橙皮素的T1/2(ka)/T1/2(ke)(h)分别是2.142±0.999/5.491±3.926和2.106±0.728/5.824±3.067,AUC(mg/L.h)分别是34.886±22.199和39.407±19.535,两种化合物的行为基本一致,生物利用度均较高。结论:建立了口服枳术丸后血浆中柚皮素及橙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阐明了药动学特性,可用于指导该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柚皮素 橙皮素 药动学
下载PDF
枳术丸煎剂与枳术汤对大鼠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麻晓慧 缪红 +1 位作者 程建军 商亚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05-1605,共1页
目的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对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 目的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对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丸 枳术汤 P物质
下载PDF
李东垣对枳术丸及其类方的应用解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曼莉 冯哲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70-72,共3页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在原方基础上调整药物比例、炮制方法与剂型。李东垣依据内伤饮食理论对枳术丸进行发挥,并以枳术丸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类方。经搜集整理分析,发现李东垣将枳术丸用于饮食内伤中的食伤,其中食伤轻症尤宜此...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在原方基础上调整药物比例、炮制方法与剂型。李东垣依据内伤饮食理论对枳术丸进行发挥,并以枳术丸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类方。经搜集整理分析,发现李东垣将枳术丸用于饮食内伤中的食伤,其中食伤轻症尤宜此方,并依据食伤之物寒热不同、食伤之证虚实不一发明了一系列枳术丸类方。枳术丸及其类方的组方遵"养正积自除"之法则,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现今医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枳术丸 枳术丸类方 脾胃病
下载PDF
超微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胃肠运动及MTL、GAS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富林 易健 +1 位作者 刘柏炎 蔡光先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4期594-595,6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微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鼠胃肠运动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法复制胃肠运动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传统组、超微全剂量组、1/3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动物的一般... 目的探讨超微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鼠胃肠运动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法复制胃肠运动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传统组、超微全剂量组、1/3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计算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MTL、GAS水平。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饮食量和体质量明显下降,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血清中MTL、GAS含量降低;经治疗后,各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能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微全剂量组与1/3剂量组效果相当。结论超微枳术丸1/3剂量即与传统药物作用相当;枳术丸通过促进小鼠胃肠运动,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而达到治疗F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枳术丸 超微 胃肠运动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枳术丸加减治疗胃下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敏 丁霞 +3 位作者 李晓红 李可 赵亚伟 王小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65-66,共2页
胃下垂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以往中医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2007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枳术丸治疗胃下垂30例,并与补中益气汤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下垂 枳术丸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枳术丸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喜军 陈曦 +2 位作者 杨舸 曹洪欣 杨卫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枳术丸中白术内酯Ⅰ等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方法分离检测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和白术内酯Ⅰ。色谱柱:symmtry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枳术丸中白术内酯Ⅰ等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方法分离检测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和白术内酯Ⅰ。色谱柱:symmtry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测定波长:283nm和224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3批枳术丸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白术内酯Ⅰ含量分别为10.77±0.61、1.16±0.13、9.41±0.09、0.38±0.02mg·g-1,并且4种成分得到完全分离,柚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1.11%,n=6);橙皮苷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1.90%,n=6);新橙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1.44%,n=6);白术内酯Ⅰ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1.5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枳术丸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枳术丸 橙皮苷 柚皮苷 新橙皮苷 白术内酯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加味枳术丸加减治疗癌性厌食39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潇 贾玫 陈信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丸治疗癌性厌食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肿瘤厌食患者,应用加味枳术丸治疗。结果 39例患者服用加味枳术丸后,6例显效,占15.4%;好转20例,占51.3%;无效13例,占33.3%,有效率为66.7%。结论加味枳术丸能改善中晚期肿瘤厌食患...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丸治疗癌性厌食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肿瘤厌食患者,应用加味枳术丸治疗。结果 39例患者服用加味枳术丸后,6例显效,占15.4%;好转20例,占51.3%;无效13例,占33.3%,有效率为66.7%。结论加味枳术丸能改善中晚期肿瘤厌食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枳术丸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枳术丸口服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分析及其定量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喜军 陈曦 +2 位作者 杨舸 樱井澈朗 曹洪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确认枳术丸中有效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口服枳术丸后血清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血清中成分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口服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检测到13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 目的:确认枳术丸中有效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口服枳术丸后血清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血清中成分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口服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检测到13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枳术丸中原型成分,7个为代谢产物;并建立了枳术丸中入血成分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个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3%、98.56%。结论: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等为枳术丸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所建立枳术丸中有效成分测定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控制枳术丸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药化学方法 枳术丸 橙皮苷 柚皮苷
下载PDF
枳术丸与枳术汤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志前 吕署一 +2 位作者 王淳 王超 刘振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关键词 枳术丸 枳术汤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