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调控方法对剩余污泥与柑橘废渣厌氧共发酵产酸影响
1
作者 董姗燕 罗进财 +3 位作者 王欣芸 廖靖莹 孙鸿 朱易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考察不同pH值调控方法对剩余污泥和柑橘废渣共发酵系统的产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持续调节pH值为6可以提高共发酵系统的增溶过程,促进糖类物质水解,增强产酸和产甲烷过程,VFA产量和累积甲烷产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36倍和1.25倍;提高共发酵... 考察不同pH值调控方法对剩余污泥和柑橘废渣共发酵系统的产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持续调节pH值为6可以提高共发酵系统的增溶过程,促进糖类物质水解,增强产酸和产甲烷过程,VFA产量和累积甲烷产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36倍和1.25倍;提高共发酵系统中水解细菌和发酵产酸细菌的菌群丰度,促使甲烷生成途径从乙酰分解途径转向氢化营养途径.调节初始pH值为10可以有效促进共发酵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释放和达到快速水解的目的,促进产酸性能,但对产甲烷过程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柑橘废渣 共发酵 pH值调节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柑橘废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文华 李洁芝 +1 位作者 张其圣 陈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104,共4页
以柑橘废渣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法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考察其交互作用对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真蛋白含量的影响规律及相应的响应分析图,并预测最优化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以柑橘废渣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法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考察其交互作用对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真蛋白含量的影响规律及相应的响应分析图,并预测最优化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接种量及尿素添加量,且影响程度为尿素>发酵温度>接种量,当发酵温度为30.1℃,接种量为14.4%,尿素添加量为1.8%时,柑橘废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真蛋白含量最大。该工艺有效利用了柑橘废渣,并获得了真蛋白含量较高的单细胞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废渣 单细胞蛋白饲料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pH值调控对柑橘废渣与污泥厌氧共发酵产酸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鸿 肖向哲 +4 位作者 罗进财 章亮 林朋 董姗燕 朱易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2-1769,共8页
为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探究了柑橘废渣和剩余污泥不同VS(挥发性固体)配比及调控发酵过程pH值对产VF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共发酵系统pH值为6对VFA的积累有促进作用,柑橘废渣VS/剩余污泥VS为2时的最大VFA产量为11183.12mg/L... 为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探究了柑橘废渣和剩余污泥不同VS(挥发性固体)配比及调控发酵过程pH值对产VF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共发酵系统pH值为6对VFA的积累有促进作用,柑橘废渣VS/剩余污泥VS为2时的最大VFA产量为11183.12mg/L,是未控制pH值组最高VFA浓度的1.75倍.柑橘废渣中的橘皮精油能抑制产甲烷过程,发酵过程控制pH值则强化这种抑制作用.加入柑橘废渣后,共发酵系统的菌群结构优势显著,产VFA相关微生物种群大量增加,而消耗乙酸的产甲烷菌群减少,从而有利于VFA的积累.研究结果将为优化柑橘废渣与剩余污泥厌氧共发酵产VF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柑橘废渣 厌氧 共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