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蒽醌型染料分子羟基最优取代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1
作者 颜素崟 周丽春 +1 位作者 郑庭 金福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聚能表示,建立了内聚能与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染料色谱深度用可见光波段的最大吸收光谱强度表示,建立了最大吸收光谱强度与分子母体上的羟基数和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然后根据蒽醌型染料分子结构的几何特征,以分子对称性为一层启发规则,排除重复取代位置,减少可行路径;通过隐数法迭代计算出在色谱深度不低于设定值条件下,内聚能减小最多的羟基最优取代位置。最后以一种蒽醌型染料母体为实例,进行不同羟基数和羟基最优取代位置及数量溶解过程模拟实验,将其溶解度与实际相似结构染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分子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型染料 羟基 溶解度 隐数法 分子对称性 最优取代 染料分子设计
下载PDF
异双活性基染料 纤维素化合物碱性水解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毕皓东 汪影 +4 位作者 赵旭 朱博 孙昌 付一政 刘建立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为了防护异双活性基染料由纤维素上水解脱落进而在洗涤中造成衣物褪色与串色,探究其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的水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异双活性基染料活性黄210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水解为代表,基于单活性基染料与纤维素的... 为了防护异双活性基染料由纤维素上水解脱落进而在洗涤中造成衣物褪色与串色,探究其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的水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异双活性基染料活性黄210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水解为代表,基于单活性基染料与纤维素的脱落机理推测了活性黄210从纤维素脱落的可能途径,之后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各水解途径的反应活化能,并比较了水解过程中染料纤维素聚合物部分反应位点的局部亲核性。结果表明:纤维素与染料乙烯砜基键合处先水解,均三嗪基键合处后水解。在乙烯砜基键合处的醚键先水解为乙烯基砜,与OH-的亲核反应性较大,能垒为17.1 kcal mol;之后乙烯基砜再水解为β-羟乙基砜,亲核反应性居中,能垒为27.8 kcal mol。在均三嗪基键合处的亲核反应性较小,均三嗪基水解为羟基三嗪能垒较高,为48.6 kcal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纤维素 染料水解 密度泛函理论 波函数理论 亲核反应性 反应活化能
下载PDF
基于阴阳离子染料对的光捕获体系构建及其在光催化CDC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胡金辉 蔡亭伟 +2 位作者 王照朋 何瑾馨 赵强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稳定的光捕获体系,以阴、阳离子染料玫瑰红(RB)和吖啶橙(AO)为受体和供体构建了光捕获体系“D_(AO)^(+)A_(RB)^(-)”(浓度为2×10^(-5)mol/L),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可达72%。光捕获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可有效拓宽光响应范围、提高受体光催化性能,“D_(AO)^(+)A_(RB)^(-)”体系对CDC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反应速率是以RB为催化剂时的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光捕获体系 离子染料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原文传递
玉米芯-环糊精交联复合材料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4
作者 王丽琼 李霞 +1 位作者 侯淋 郭易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玉米芯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制备了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CB-β-CD),通过FTIR、SEM、BET、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B-β-CD对酸性品红(AF)和孔雀石绿(MG)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L染料初始... 以玉米芯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制备了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CB-β-CD),通过FTIR、SEM、BET、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B-β-CD对酸性品红(AF)和孔雀石绿(MG)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L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加入10 mg吸附剂,吸附3 h,CB-β-CD对MG和AF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2.16 mg/g和58.04 mg/g。MG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和MG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整个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经过5次循环使用,该材料的吸附性能仍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Β-环糊精 复合材料 有机染料 吸附
下载PDF
2014我国染料业走向何方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永奇 《染整技术》 CAS 2014年第7期43-48,共6页
近年来,我国染料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从原料、中间体、助剂到成品配套、种类基本齐全的独立行业。目前,我国能生产硫化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中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及其他11... 近年来,我国染料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从原料、中间体、助剂到成品配套、种类基本齐全的独立行业。目前,我国能生产硫化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中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及其他11个大类的染料,品种近400种。2013年,我国的染料产量达到75.6万t,成为全球染料生产、消费和贸易第1的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染料生产 阳离子染料 染料工业 硫化染料 直接染料 酸性染料 碱性染料
下载PDF
染料废水电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锋景 王晴 +1 位作者 廖雨曦 刘小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染料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及染色工业,其特点是分子结构复杂、色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大量的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介绍了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重点... 染料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及染色工业,其特点是分子结构复杂、色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大量的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介绍了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电催化技术,包括其降解机理、电极材料研究进展以及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电催化 降解机理 电极材料
下载PDF
开发出生物成像的含氟聚甲胺染料
7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66-166,共1页
据Martin A[Nat Chem,2024,16(1):28-35.]报道,瑞士苏黎世大学化学系研究人员应用经典的有机化学启发式方法设计出了有利的环化反应,旨在说明该方法的通用性及获得明亮的荧光染料。荧光成像是研究生物过程的宝贵工具,能否取得进一步的... 据Martin A[Nat Chem,2024,16(1):28-35.]报道,瑞士苏黎世大学化学系研究人员应用经典的有机化学启发式方法设计出了有利的环化反应,旨在说明该方法的通用性及获得明亮的荧光染料。荧光成像是研究生物过程的宝贵工具,能否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取决于能否开发出先进的致荧光探针,这种探针能够到达细胞内靶标并对其进行高特异性标记。优秀的致荧光罗丹明染料已有报道,但它们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低产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方法 有机化学 罗丹明染料 环化反应 荧光探针 荧光成像 生物成像 荧光染料
原文传递
1945年中国西北地区植物染料与染色试验报告考察
8
作者 崔岩 杨建军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文章通过对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藏1945年《西北几种植物染料之染色试验报告》的整理和刊布,对该报告作者的学术信息和所在机构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背景调查,对报告所载14种代表性植物染料的产地和性状、色素萃取、染... 文章通过对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藏1945年《西北几种植物染料之染色试验报告》的整理和刊布,对该报告作者的学术信息和所在机构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背景调查,对报告所载14种代表性植物染料的产地和性状、色素萃取、染色试验、色牢度检测及染样色彩等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认为,该报告对了解当时中国西北地区植物染料情况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同时也对当今如何看待和发展植物染料及染色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5年 中国西北地区 植物染料 染色试验
下载PDF
红色和近红外发光染料的微量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测定
9
作者 白浩彤 苏崇杰 +1 位作者 冯黎阳 庄俊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监测了反应的进程,并用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纯化了产品,尽量减少染料合成可能带来的污染。采用红色和绿色激光笔分别照射染料的溶液和含有染料的薄膜,可以直观观察到光致发光现象。绿色激光可以被红色染料吸收,通过光致发光现象转化为红光。而红色激光可以被近红外发光染料直接转化为近红外发光。在化学发光体系中,两种染料分别发出了明亮的红光和近红外光。本实验将光功能材料引入本科教学实验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微量有机合成和分离的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功能染料 近红外发光染料 光致发光 化学发光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下载PDF
8位不同取代基氟硼染料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10
作者 刘世博 旷桂超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7-100,105,共5页
合成了三种8位分别为四苯乙烯基、蒽甲基和二溴苯甲基的氟硼染料(BDP)衍生物BDP-Ar,BDP-En及BDP-Br,采用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三种氟硼染料的结构以及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磷脂-甲氧基聚乙二醇(DSPE-PEG2... 合成了三种8位分别为四苯乙烯基、蒽甲基和二溴苯甲基的氟硼染料(BDP)衍生物BDP-Ar,BDP-En及BDP-Br,采用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三种氟硼染料的结构以及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磷脂-甲氧基聚乙二醇(DSPE-PEG2000),包覆制备了三种氟硼染料纳米颗粒,并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测定了氟硼染料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分散程度以及颗粒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氟硼染料 纳米颗粒
下载PDF
改性TiO_(2)在光电协同下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班福忱 魏煜 《供水技术》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偶氮染料(AZO)是一类难被生物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有机物,近些年来,由于良好的染色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等相关行业,但AZO废水一旦排入自然水体将会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改性TiO_(2)对AOZ废水的处理效果并... 偶氮染料(AZO)是一类难被生物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有机物,近些年来,由于良好的染色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等相关行业,但AZO废水一旦排入自然水体将会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改性TiO_(2)对AOZ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作用原理,对比分析了单一TiO_(2)与改性TiO_(2)的优缺点,积极探索改性TiO_(2)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解析金属和非金属掺杂在其中的具体作用,为今后更加精准地控制掺杂金属或者非金属比例、提高催化剂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偶氮染料 印染废水 改性TiO_(2) 掺杂
下载PDF
改性黄曲霉A5P1对染料酸性蓝25的吸附效果与机理研究
12
作者 郭世琦 覃雯 +2 位作者 李青云 唐爱星 刘幽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以黄曲霉A5P1为原料,利用盐酸改性法制成生物吸附剂A5P1_(acid),用于吸附酸性蓝25(AB25)染料。对A5P1_(acid)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染料吸附的最佳吸附剂用量为0.5 g/L,最适pH为2,6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剂经盐酸改性后,... 以黄曲霉A5P1为原料,利用盐酸改性法制成生物吸附剂A5P1_(acid),用于吸附酸性蓝25(AB25)染料。对A5P1_(acid)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染料吸附的最佳吸附剂用量为0.5 g/L,最适pH为2,6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剂经盐酸改性后,吸附量从137 mg/g提高到182 mg/g,染料去除率提高了32%。通过分析A5P1_(acid)吸附去除AB25的机理,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由化学吸附控制吸附速率;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属于多层非均相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自发的过程。Zeta电位和FTIR结果表明,吸附是由多种官能团的静电吸附和氢键作用的。吸附剂经过循环吸附-解吸7次仍保留初始吸附量的50.6%。实验研究证明,A5P1_(acid)是一种绿色有效可用于去除阴离子染料的生物吸附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吸附 酸改性 染料脱色
下载PDF
新疆汉代羊毛织物染料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表征
13
作者 刘婕 陈相龙 +2 位作者 梁汉东 铁偲 李展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5,I0003,共11页
汉代女性干尸着鲜艳的红-蓝-浅黄三色羊毛纤维编制的华丽服饰,本研究以织物片段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对其染料进行表征。离子成像与高质量分辨数据显示:红色纤维表面产生汞同位素离子(^(202)Hg+和^(19... 汉代女性干尸着鲜艳的红-蓝-浅黄三色羊毛纤维编制的华丽服饰,本研究以织物片段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对其染料进行表征。离子成像与高质量分辨数据显示:红色纤维表面产生汞同位素离子(^(202)Hg+和^(199)Hg+)、汞-硫离子(HgS^(+),m/z 234)、硫同位素离子(^(32)S−和^(34)S−)等,指示其染料属于天然无机矿物朱砂(HgS);蓝色纤维则出现目标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m/z 263([M+H]^(+)),以及合理的碎片离子系列,如m/z 235(C_(15)H_(11)N_(2)O^(+))和m/z 247(C_(16)H_(11)N_(2)O^(+))等,指示其呈色来自经典天然植物有机染料靛蓝(C_(16)H_(10)N_(2)O_(2),分子质量262.0742);浅黄纤维未检出有机染料(如姜黄)或无机染料(如铁黄),其呈色可能是白色羊毛自然老化陈旧所致。本工作表明,擅长微区原位与超高灵敏度检测的TOF-SIMS法既适用于有机染料分析,也适用于无机染料分析,该方法有望在考古和博物馆馆藏相关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汉代 织物 有机 无机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
下载PDF
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研究
14
作者 张雨晴 郝星慧 +3 位作者 王飞 刘梦歌 赵兴华 何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旨在考察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GEN-TMP)及染料木素与川芎嗪的物理混合物(GEN+TMP)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以细胞跨膜电阻和标志物渗漏检查等... 旨在考察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染料木素-川芎嗪共晶(GEN-TMP)及染料木素与川芎嗪的物理混合物(GEN+TMP)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以细胞跨膜电阻和标志物渗漏检查等指标进行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并计算安全浓度下药物的累积转运量、表观渗透系数和外排率,并探讨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t protein,BCRP)抑制剂KO14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抑制剂MK571对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Caco-2细胞模型完整性与功能性良好,GEN浓度为40μg/mL时,GEN、TMP、GEN-TMP以及GEN+TMP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06%、84.21%、97.60%和89.37%;GEN、TMP、GEN-TMP和GEN+TMP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大于1.0×10^(-6)cm/s,属于吸收良好药物;GEN-TMP中GEN的累积转运量和P_(app)值分别为(2.78±0.11)μg和(8.61±0.33)×10^(-6)cm/s,比GEN的(1.92±0.15)μg和(5.96±0.47)×10^(-6)cm/s提高了44.79%和44.46%;GEN+TMP中GEN的累积转运量和P_(app)值与GEN无显著性差异。GEN只受BCRP的外排作用,GEN-TMP中的GEN同时受到P-gp和BCRP的外排作用,TMP、GEN-TMP和GEN+TMP中的TMP均受到MRP2的外排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GEN-TMP的细胞存活率高于GEN+TMP。GEN-TMP的吸收强于GEN和GEN+TMP中的GEN,共晶受外排蛋白的作用区别于GEN和GEN+TMP中的GEN,研究工作为共晶的转运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染料木素 川芎嗪 共晶 转运机制
下载PDF
双羟基染料改性有色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鲍艳 韩旆 +3 位作者 刘锋 刘超 颜红侠 张文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0-847,共8页
为了探究双羟基染料不同引入方式对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及其成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PTMG)、2,2-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BDO)合成了WPU乳液。将酸性红87作为扩链剂部分替代BDO制备了有色化学共聚聚氨酯(A... 为了探究双羟基染料不同引入方式对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及其成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PTMG)、2,2-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BDO)合成了WPU乳液。将酸性红87作为扩链剂部分替代BDO制备了有色化学共聚聚氨酯(ARWPUA-1~3)乳液;将酸性红87作为软段部分替代PTMG制备了有色化学共聚聚氨酯(ARWPUB-1~3)乳液;将酸性红87与WPU共混制备了WPU/AR。采用FTIR、1HNMR和UV-Vis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有色WPU的贮存稳定性、耐溶剂性、颜色特征值、耐干/湿摩擦色牢度以及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由n(酸性红87)∶n(BDO)=1∶4制备的ARWPUA-2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在不同溶剂中均不会发生溶解脱色现象;具有良好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22.6MPa,断裂伸长率为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酸性红87 高分子染料 色牢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PEI@PLA气凝胶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高国金 谭文萍 +4 位作者 张倩 王俊毅 王雪芳 宁新 明津法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研究聚乳酸接枝聚乙烯亚胺气凝胶(PEI@PLA气凝胶)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具有定向通道形态的PEI@PLA气凝胶,对其外观形貌、化学组成、表面润湿性和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PEI@PLA气凝胶在不同温度、pH值和NaC... 研究聚乳酸接枝聚乙烯亚胺气凝胶(PEI@PLA气凝胶)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具有定向通道形态的PEI@PLA气凝胶,对其外观形貌、化学组成、表面润湿性和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PEI@PLA气凝胶在不同温度、pH值和NaCl含量条件下与含染料废水的反应,评估了PEI@PLA气凝胶对染料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PEI@PLA气凝胶具有超强的亲水性和在60%恒定应变下优异的压缩性能;PEI@PLA气凝胶对于废水中染料的吸附量随着PEI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气凝胶中PEI含量为210 mg,其对橙黄G(OYG)和刚果红(CR)染料的吸附能力高达(408.4±14.4)mg/g和(637.5±22.7)mg/g;吸附动力学表明,伪二阶动力学模型更适合分析PEI@PLA-150气凝胶对CR的吸附,同时,CR在气凝胶上的吸附平衡行为更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模型。认为:PEI@PLA气凝胶作为染料废水吸附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烯亚胺 气凝胶 染料吸附 冷冻干燥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污泥水热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活性黑5染料废水
17
作者 于露滢 陈红 +4 位作者 于鑫 王凯 曾可佳 叶沁辉 郑凯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1221,共11页
印染废水可生化性低,生物处理难度大.通过在剩余污泥中掺杂壳聚糖,经水热处理制备出壳聚糖改性生物炭(CBC),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DS),实现对活性黑5(RB5)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在水热温度为200℃,水热时间为6 h时制备的CBC对RB5的去除... 印染废水可生化性低,生物处理难度大.通过在剩余污泥中掺杂壳聚糖,经水热处理制备出壳聚糖改性生物炭(CBC),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DS),实现对活性黑5(RB5)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在水热温度为200℃,水热时间为6 h时制备的CBC对RB5的去除效果最优,反应60 min去除率可达到100%.此外,PDS投量为2 mmol·L^(−1),CBC投量为5 g·L^(−1),初始pH=5时反应效果最佳.反应系统中的Cl^(-)和NO_(3)^(-)对RB5去除几乎无影响,而PO_(4)^(3-)、HCO_(3)^(-)有明显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证实了单线态氧(^(1)O_(2))对RB5的降解起主要贡献,而不是PDS氧化体系常见的硫酸根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水热炭 染料废水 单线态氧
原文传递
高密度Au@Ag核壳纳米颗粒复合PA66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对染料的SERS检测
18
作者 蔡城 刘锦程 +2 位作者 纪泼 林永兴 陈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238,242,共6页
基于PA66片晶结构实现了银包金核壳纳米颗粒(Au@AgNPs)在PA66纳米纤维表面的原位高密度组装,系统探究了反应时间对复合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复合纤维膜的SERS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上组装的纳米颗粒粒径随反应时间... 基于PA66片晶结构实现了银包金核壳纳米颗粒(Au@AgNPs)在PA66纳米纤维表面的原位高密度组装,系统探究了反应时间对复合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复合纤维膜的SERS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上组装的纳米颗粒粒径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复合纤维膜(反应时间为10 min)有着最高的SERS活性,对罗丹明6G(R6G)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性和信号再现性,同时,对染料分子罗丹明B、结晶紫(CV)和孔雀石绿(MG)均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性,检测限分别为10^(-9)、10^(-10)、10^(-10)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高密度 贵金属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纳米纤维 染料
原文传递
可光致固液转变偶氮苯染料的合成及其光控可逆黏合性能
19
作者 井明晓 高爱芹 +1 位作者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谱(1H NMR)及示差热量扫描(DSC)表明,在紫外光的作用下,D-Azo分子发生了异构转变,在光诱导下染料由固态快速转化为液态,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在多个光照周期中保持稳定的光响应性能。将D-Azo用于光控可逆黏合,D-Azo黏接的PMMA板承重达30~35 kg,黏附强度为0.80~0.93 MPa。D-Azo分子具有明显的光致固液转化特性,紫外光照射可以使其脱黏合,表明作为胶黏剂的可逆性和重复使用性能。该材料可望在纺织复合材料黏合领域以及可穿戴黏合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转化 光控黏合 可逆 偶氮苯 染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