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在孕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廖晗献 黄卫彤 王宗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18、13-三体)基因检测在孕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6月3 247例孕妇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结果及生育前后追踪随访结果,阳性者进一步行羊水... 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18、13-三体)基因检测在孕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6月3 247例孕妇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结果及生育前后追踪随访结果,阳性者进一步行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孕妇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指征构成比以及评价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分析性能。结果 3 247例孕妇中检出高风险34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21例,18-三体高风险7例,13-三体高风险6例。22例经羊水、脐静脉血细胞培养核型分析验证,15例21-三体高风险中11例与核型分析相符,4例假阳性,阳性符合率73.33%;4例18-三体高风险中4例与核型分析相符,阳性符合率100.00%;3例13-三体高风险中2例与核型分析相符,1例假阳性,阳性符合率66.67%。3 247例标本无21、18、13-三体假阴性,漏诊率为0。结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作为一种产前筛查方法,在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前筛查方法,可作为产前诊断金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筛查 21-三体 18-三体 13-三体
下载PDF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柴惠霞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分析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5-01—2016-12于某院行产前检查的1 000例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无创胎儿染色体... 目的分析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5-01—2016-12于某院行产前检查的1 000例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手段进行进一步筛查,对于检查结果阳性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另选择从2015-01—2016-12于某院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1 0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检出率情况。结果研究组500例孕妇中,共有450例孕妇同意进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参与率为90.0%(450/50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9例,占1.8%(9/500),其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8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88.9%(8/9);所有孕妇同时采用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筛查,共有8名孕妇检测结果阳性,其中21-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6例,与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100%),18-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2例,同样与羊水穿刺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100%)。仅1例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阳性高龄产妇拒绝产前诊断,漏诊1例21-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方法敏感度为100%(8/8),特异度为99.8%(499/500),假阳性率为0.2%(1/500),假阴性率为0。对照组500例孕妇中,共有440例孕妇同意进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参与率为88.0%(440/50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9例,占1.8%(9/500),其中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结果7例,漏诊2例,检出率为77.8%(7/9)。21-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6例,18-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1例。1例高龄产妇拒绝产前诊断,漏诊1例21-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1例高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妇拒绝产前诊断,漏诊分娩1例21-三体综合征异常胎儿。结论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手段的诊断灵敏度高,可以适当降低漏诊率,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非整倍体产前无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洁 杨晓华 +4 位作者 方虹 张红云 马竞 陈熙 吴琼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方法孕期适时机会血清学筛查23039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学联合二联筛查早孕9-13+6周,妊娠相关蛋白P... 目的探讨孕期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方法孕期适时机会血清学筛查23039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学联合二联筛查早孕9-13+6周,妊娠相关蛋白PAPP-A和游离β-HCG,中孕15-20+6周三联筛查甲胎蛋白AFP、游离β-HCG、游离E3检测激素水平,应用Multicalc软件评估风险值,21-三体风险分割值1:270,≥1:270为高风险,1:270~1:500临界风险。18三体风险分割值1:350,≥1:350为高风险,1:350-1:800为临界风险值。结果筛查出高风险1546例,占6.71%,临界风险值3257例,占14.17%,无创产前诊断2842例占59.17%,介入性产前诊断550例占11.54%。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共27例,其中非整倍体19例,占0.39%,其他染色体异常8例,占0.16%,知情告知签字不落实产前诊断发生出生缺陷7例,调查表明临界风险选择无创样本例数占59.17%,羊水样本例数占11.54%,无创检测高风险数经羊水再次核型分析一致性达100%。结论血清学产前筛查联合无创产前胎儿非整倍体DNA检测可提高产前诊断效率,特别对临界风险值瓶颈线的突破起关键性作用,降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病率快捷、安全,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易于接受、推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筛查 无创产前诊断 胎儿染色体DNA整倍体基因检测
下载PDF
无创DNA在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苏虹 孙洪丽 《云南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1 773例孕妇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对检测出阳性结果,同时行羊水穿刺进行染... 目的探讨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1 773例孕妇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对检测出阳性结果,同时行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综合判断。结果 1 773例采用胎儿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技术检出37例,检出率为2.09%,其中21-三体高风险12例,18-三体高风险4例,染色体异常高风险21例。与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比,FISH假阳1例,符合率为97.30%。年龄>35岁阳性率为2.97%,随年龄增加发病风险增加(P<0.05)岁。结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具有无创、安全、准确性高的优势,在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疾病中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舒丹 周梦煌 +3 位作者 邹普润 唐雷英 周卫华 林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2期12040-12046,共7页
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是一种基于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 (cfDNA)的新型产前筛查技术,对从母体外周血样本中获得细胞游离胎儿DNA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具有... 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是一种基于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 (cfDNA)的新型产前筛查技术,对从母体外周血样本中获得细胞游离胎儿DNA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近年来实验室检测纯化技术提高了NIPT的性能,通过胎儿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可为遗传性单基因疾病提供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且孕妇胎儿血浆DNA的全基因组启动子分析显示出胎盘来源妊娠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胎儿游离DNA分子技术在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胎儿游离DNA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