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染色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开发初探
1
作者 王雪梅 马越 +2 位作者 马德宏 刘文杰 杨亮 《轻工科技》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为解决部分染整类真实实验高投资、高消耗、周期长、品种少、安全隐患大等瓶颈问题,文章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探索纺织品染色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开发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预期目标是提高学生课内实验、创新实验以及... 为解决部分染整类真实实验高投资、高消耗、周期长、品种少、安全隐患大等瓶颈问题,文章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探索纺织品染色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开发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预期目标是提高学生课内实验、创新实验以及纺织染色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进而为相关企业提供创新产品虚拟设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染色工艺 虚拟仿真实验 必要性 设计与开发
原文传递
腈纶纱线染色工艺与机理探究
2
作者 陈时阳 张京彬 +2 位作者 岳文丽 张子超 张贻兵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使用日本化药红GRL-ED、黄3RL-ED、蓝GSL-ED 3只染料对腈纶纱线进行染色,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染液pH、染色温度、浴比对腈纶纱线染色K/S值的影响,并分析其上染速率曲线、染色提升力和耐皂洗色牢度情况。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 使用日本化药红GRL-ED、黄3RL-ED、蓝GSL-ED 3只染料对腈纶纱线进行染色,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染液pH、染色温度、浴比对腈纶纱线染色K/S值的影响,并分析其上染速率曲线、染色提升力和耐皂洗色牢度情况。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为98℃、浴比为1∶10时腈纶纱线染色的K/S值最大,上染效果最好。最优工艺条件下3只染料染色后的腈纶纱线均具有优异的耐皂洗色牢度。3只染料上染腈纶纱线的上染速率曲线和提升力曲线变化趋势相近,配伍性较好,可用于拼色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纱线 阳离子染料 染色工艺
下载PDF
天然染料花生皮色素对毛条的染色工艺探讨
3
作者 王晓 聂振川 +2 位作者 王子涵 刘刚中 王娟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29-31,共3页
对花生皮色素进行提取,其工艺为浴比1:30、pH值3、温度40℃、乙醇浓度60%、时间60min,花生皮染料粗品提取率可达29.22%。采用天然染料花生皮色素进行毛条染色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染料用量、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 对花生皮色素进行提取,其工艺为浴比1:30、pH值3、温度40℃、乙醇浓度60%、时间60min,花生皮染料粗品提取率可达29.22%。采用天然染料花生皮色素进行毛条染色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染料用量、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花生皮色素上染毛条的最佳工艺为染料用量12%(owf)、染色温度90℃、pH值6、保温时间80min。染色后毛条的耐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均在4级以上,且染色后纤维的强力、断裂伸长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皮色素 毛条 染色工艺 染色性能
下载PDF
清末奏折染色工艺的无损光谱分析
4
作者 高路月 沈灵 +1 位作者 张娟 张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3-1067,共5页
奏折是一类特殊的纸质文物,是反映皇家文化的物证,其造纸和染色工艺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奏折的材质较为脆弱,此前对此类文物的研究大多聚焦文字内容、样式、政治意义和保护修复方面,对本体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分析则... 奏折是一类特殊的纸质文物,是反映皇家文化的物证,其造纸和染色工艺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奏折的材质较为脆弱,此前对此类文物的研究大多聚焦文字内容、样式、政治意义和保护修复方面,对本体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分析则相对匮乏。采用多种原位无损技术,对一份清末重臣岑春煊的请安折的材质和染色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紫外荧光摄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认黄绫面装饰的花纹使用了丝制品勾织而成。超景深显微观察、拉曼光谱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结果表明奏折是使用了矿物颜料雌黄对纸张进行染黄,所用颜料的颗粒感细腻,推测其染色工艺可能采用了刷染法。雌黄颜料相比黄檗等有机染料更为昂贵,其使用不仅赋予了奏折防蛀防水的能力,更反映了奏折在清朝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也是纸张染黄案例中的又一新发现。此外,还探索性地运用光纤荧光光谱对奏折上朱批的颜料进行了分析,发现红色字迹为朱砂做墨书写,与拉曼光谱和XRF的结果相符。对奏折这类纸质文物的本体材料和工艺进行探究,有助于了解清代造纸和染色的技术特点,为合理保护和修复此类文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探讨了光纤荧光光谱在纸质文物的颜料鉴定方面的适应性,进一步拓展了无损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折 原位无损分析 光纤荧光光谱 雌黄 染色工艺
下载PDF
紫草植物染料对玫瑰永生花的染色工艺研究
5
作者 杨蓉 樊淑淼 +3 位作者 鲁元学 陈兴 杨红伟 杨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6,54,共7页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色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以脱水脱色的玫瑰永生花为试材,利用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紫草植物染料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对花瓣的上染率以及染色后的花瓣的颜...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色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以脱水脱色的玫瑰永生花为试材,利用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紫草植物染料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对花瓣的上染率以及染色后的花瓣的颜色特征值、K/S值等进行定量测试并分析,以花瓣上染率和染色深度K/S值为指标,研究天然紫草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条件,解析不同染色条件对染色的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他植物染料对永生花的染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天然紫草植物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2 nm。天然紫草植物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时间为7 h,染料浓度为0.2%,温度为40℃,pH=3。此外,不同染色工艺下,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征值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综上所述,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可应用于玫瑰永生花的染色中,整个工艺流程绿色环保、操作便捷,染色后的花朵色彩鲜艳、花型较好、整体效果逼真,可长久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花 玫瑰 植物染料 紫草 染色工艺
下载PDF
栀子色素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
6
作者 吴红丽 王利平 黄林祥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6,共5页
天然植物染料因其天然环保、抗菌、易降解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用栀子提取物(栀子色素)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栀子色素的提取工艺,得出栀子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栀子与去离子水料液比1∶30,提取... 天然植物染料因其天然环保、抗菌、易降解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用栀子提取物(栀子色素)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栀子色素的提取工艺,得出栀子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栀子与去离子水料液比1∶30,提取液pH值8,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min;然后采用直接染色法和预媒染染色法分别上染羊毛纤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栀子色素对羊毛纤维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染色浴比1∶30,染色温度60℃,染液pH值为6,上染时间50min。预媒染染色最佳工艺为:预媒染色浴比1∶30,预媒染色温度70℃,预媒染色时间50min,预媒染液pH值6,氯化镧质量浓度8g/L。羊毛纤维经2种优化工艺染色后,色牢度均达到3级及以上。经预媒染色优化工艺染色后,羊毛纤维的K/S值为7.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纤维 植物染料 栀子染料 提取 染色工艺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化的染色工艺研究
7
作者 郭欣宇 《染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9-21,共3页
传统的染色工艺在染色效果控制、资源利用以及染色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染色工艺中。基于人工智能化对染色工艺展开研究,以期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实现染料... 传统的染色工艺在染色效果控制、资源利用以及染色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染色工艺中。基于人工智能化对染色工艺展开研究,以期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实现染料配方的优化和染色效果的预测与控制,推动染色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化 染色工艺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故宫院藏清代万寿灯联烫样的染色工艺研究
8
作者 张云 《文物春秋》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清代宫廷春节期间要挂万寿灯,上悬挂有颂扬皇帝和祝愿吉祥的彩色灯联。为了揭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万寿灯联烫样的染料和染色工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其丝线进行了染料鉴别。共对红、黄、蓝三个不同色系的24件样品... 清代宫廷春节期间要挂万寿灯,上悬挂有颂扬皇帝和祝愿吉祥的彩色灯联。为了揭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万寿灯联烫样的染料和染色工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其丝线进行了染料鉴别。共对红、黄、蓝三个不同色系的24件样品进行染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色为黄檗或黄檗和槐米套染而成,蓝色为靛蓝或靛蓝和黄檗套染而成,红色为红花和黄檗套染而成。研究为了解万寿灯联工艺及其保护和修复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灯联烫样 染料 染色工艺 故宫博物院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西藏本土天然植物蕞提取液对氆氇染色工艺的研究
9
作者 吴莎莎 阿旺顿珠 +3 位作者 晏小燕 何花 达娃群卓 任婷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6期154-156,共3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西藏本地植物蕞进行提取,而后用提取液对氆氇进行媒染染色,探讨了染料提取方法、提取工艺、染色工艺、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提取液用量、染液pH、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氆氇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染色氆氇的染色牢...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西藏本地植物蕞进行提取,而后用提取液对氆氇进行媒染染色,探讨了染料提取方法、提取工艺、染色工艺、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提取液用量、染液pH、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氆氇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染色氆氇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染液,染色工艺为前媒染色法;染料用量50m L/L,硫酸亚铁(0.5g/L),染色时间为120min,染浴的p H值为5,染色温度为85℃。此时,染色氆氇的耐水洗色牢度可达3~4级,耐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本土天然植物 氆氇 染色工艺 媒染
下载PDF
染色工艺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韩楚云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6期38-40,共3页
染色作为一种技艺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色彩可能。染色的应用不仅是一种设计选择,更是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分析其在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应用潜力,为创造出更具美感的纤维艺术作品打下基础。
关键词 染色工艺 纤维艺术 设计美学
下载PDF
酸性可染氨纶的酸性金属络合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11
作者 曾登 孙振波 聂伟燕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12期27-33,共7页
为解决酸性可染氨纶与锦纶混纺后染深色时色相不一致的问题,根据酸性金属络合染料上染酸性可染氨纶的染色原理,对染浴pH值、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和浴比进行单因素染色试验,确定影响酸性可染氨纶上染率的主要因素及最优染色工艺。根据Lang... 为解决酸性可染氨纶与锦纶混纺后染深色时色相不一致的问题,根据酸性金属络合染料上染酸性可染氨纶的染色原理,对染浴pH值、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和浴比进行单因素染色试验,确定影响酸性可染氨纶上染率的主要因素及最优染色工艺。根据Langmuir吸附公式,结合最优染色工艺条件下不同染料质量浓度时氨纶的上染率试验结果,推算酸性可染氨纶的染色饱和值。研究结果表明,染浴pH值为4~5、染色温度为90~95℃、保温时间为不少于40 min、浴比为50∶1时,染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金属络合染料 酸性可染氨纶 上染率 染色性能 染色工艺
下载PDF
锦/棉织物一浴法染色工艺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宇 王春梅 《染料与染色》 CAS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对活性染料染锦/棉交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从大到小的顺序筛选了三组活性染料,分别对先酸后碱工艺和应用pH值调节剂A工艺的染色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ERF值中等的染料适用于上述两... 本文对活性染料染锦/棉交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从大到小的顺序筛选了三组活性染料,分别对先酸后碱工艺和应用pH值调节剂A工艺的染色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ERF值中等的染料适用于上述两种工艺。先酸后碱工艺的固色率可达70%,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分别为4~5级,同色性较好。应用pH值调节剂A的工艺固色率可达80%,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分别为4~5级,且同色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棉交织物 活性染料 同浴法染色工艺 先酸后碱法染色工艺 pH值调节剂A
下载PDF
双组分纤维织物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探讨
13
作者 尹宇 王春梅 《陕西纺织》 2010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对活性染料染双组分纤维锦棉交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从大到小的顺序筛选了三组活性染料,分别对先酸后碱工艺和应用pH值调节剂A的工艺的染色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ERF值中等的染... 本文对活性染料染双组分纤维锦棉交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从大到小的顺序筛选了三组活性染料,分别对先酸后碱工艺和应用pH值调节剂A的工艺的染色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ERF值中等的染料适用于上述两种工艺。先酸后碱工艺的固色率可达70%,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分别为4—5级。同色性均较好。应用pH值调节剂A的工艺固色率可达80%,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分别为4—5级,且同色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棉交织物 活性染料 同浴法染色工艺 先酸后碱法染色工艺 pI-I值调节剂A
下载PDF
槐米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对毛织物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28
14
作者 侯秀良 周启澄 +4 位作者 张新龙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2,共5页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就能得到纯度高、耐热稳定性较好的槐米粉末染料;采用优化的铝预媒染色工艺可染得色泽鲜艳、牢度较好的黄色毛织物,且染色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功能,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槐米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染色工艺 抗菌性 毛织物
下载PDF
几种阔叶树木材单板的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于志明 赵立 +2 位作者 常晓明 李文军 张世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木材单板染色有利于改善木材视觉特性 ,可以实现模仿珍贵树种木材的色泽 ,提高装饰效果 .该研究选取毛白杨和泡桐等阔叶树种木材单板采用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 :纺织工业用酸性染料可用于木材染色 ,也可以采用几种染料混合复... 木材单板染色有利于改善木材视觉特性 ,可以实现模仿珍贵树种木材的色泽 ,提高装饰效果 .该研究选取毛白杨和泡桐等阔叶树种木材单板采用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 :纺织工业用酸性染料可用于木材染色 ,也可以采用几种染料混合复合染色 ;木材染色前的不同处理方法影响木材的染色效果 ;染色单板的变形程度有较大差异 ,平整度与木材密度相关 ;染料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对染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 染色工艺 阔叶树木材
下载PDF
棉的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贾维妮 李景川 +1 位作者 周峻峰 王雪燕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对阳离子改性棉用Lanaset染料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确定了棉阳离子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Lanaset染料染阳离子棉,上染率显著提高,匀染性、染色牢度均令人满意,为实现毛 /棉混纺织物用Lanaset染料一浴法同色染色打... 对阳离子改性棉用Lanaset染料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确定了棉阳离子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Lanaset染料染阳离子棉,上染率显著提高,匀染性、染色牢度均令人满意,为实现毛 /棉混纺织物用Lanaset染料一浴法同色染色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 染色工艺 棉用 LANASET染料 染色性能 混纺织物
下载PDF
真丝织物的五倍子染色工艺及色度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菲 赵志军 +2 位作者 刘洪澍 李东 刘剑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五倍子是古代最著名的黑色染材,为了证实五倍子染黑色系的色谱范围和应用价值,采用水煎法萃取色素,对真丝织物进行不同染色工艺研究,把所得颜色特征值进行色度表征,确定了五倍子传统染色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 五倍子是古代最著名的黑色染材,为了证实五倍子染黑色系的色谱范围和应用价值,采用水煎法萃取色素,对真丝织物进行不同染色工艺研究,把所得颜色特征值进行色度表征,确定了五倍子传统染色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染色工艺色域较窄,与其他黄色染材相比不具有开发价值;五倍子真丝织物前媒染工艺呈微冷灰色由深到浅的变化,同媒染工艺呈微冷灰色到中性灰的变化,后媒染工艺呈微冷灰色。五倍子真丝织物传统染色工艺的颜色特征值明度L*值在30.55~56.54。五倍子染液质量分数在3.125%~6.25%时显色效果最为明显,使用较少的染液即可实现较深的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植物染色 五倍子 色谱 染色工艺
下载PDF
蜀锦的红花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岩 刘元风 郑嵘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7,共5页
通过对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的色彩研究,分析其使用红花染色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依据文献材料和染色实践,探究红花染色工艺的步骤,还原古代蜀锦染制红色丝线的工艺技法,并从濯锦于江的历史角度证明了蜀锦中红花染色工艺的应用传... 通过对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的色彩研究,分析其使用红花染色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依据文献材料和染色实践,探究红花染色工艺的步骤,还原古代蜀锦染制红色丝线的工艺技法,并从濯锦于江的历史角度证明了蜀锦中红花染色工艺的应用传统,为研究蜀锦传统色彩与工艺提供染色理论与实践支撑。研究认为,蜀锦艺人在唐代就已经能熟练利用红花色素的性质,从红花中先分离出黄色素,再以提取的红色素进行染色。以红花染料染制丝线织造而成的红色调织锦,是蜀锦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锦 真红 红花 染色工艺 唐代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国春 沈勇 +2 位作者 朱若英 王黎明 叶凤英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4,共4页
比较了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性质,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探讨染料质量浓度、还原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对染液还原电位值、染色织物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为还原... 比较了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性质,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探讨染料质量浓度、还原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对染液还原电位值、染色织物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优化工艺条件为:m(染料)∶m(二氧化硫脲)=3∶7、染料质量浓度3 g/L、氢氧化钠用量7 g/L、氯化钠用量3 g/L、氧化时间1 min、尿素用量9 g/L和亚硝酸钠用量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染料 还原 二氧化硫脲 染色工艺
下载PDF
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Lanaset染料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维妮 李景川 +1 位作者 周峻峰 杨恩科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研究确定了棉阳离子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阳离子改性棉用Lanaset染料染色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用Lanaset染料染阳离子棉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匀染性、染色牢度均令人满意.
关键词 棉织物 阳离子改性 LANASET染料 染色工艺 染色性能 活性染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