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颖 邓周峰 +4 位作者 江卫华 周嘉 苏明琪 韩骏 张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761-76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HD7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286例肝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HD7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286例肝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HD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D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CHD7高表达与肿瘤数目、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血管侵犯、TNM分期及BCLC分期密切相关,与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而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正相关。结论 CHD7在肝癌中明显高表达,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HCC)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 预后 组织芯片
下载PDF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胡凯莉 范欣 +3 位作者 胡温庭 李洪利 唐清华 孙学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1L)影响舌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运用Ualcan网站分析CHD1L在正常上皮组织和原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有无淋巴...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1L)影响舌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运用Ualcan网站分析CHD1L在正常上皮组织和原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HD1L表达情况的影响;通过GEPIA网站分析CHD1L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CAL27和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中CHD1L蛋白的表达水平;用RNA干扰质粒敲低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CAL27中的CHD1L后,将细胞分别命名为SiCHD1L/CAL27及Scr/CAL27;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HD1L在每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EdU增殖实验检测每组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伤口愈合实验检测每组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Ualcan数据库显示:CHD1L在原发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在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更高。GEPIA网站分析显示:CHD1L表达量高的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较表达量低的患者明显降低。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CAL27中CHD1L表达高于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中CHD1L的表达,敲低CHD1L以后CAL27细胞中CHD1L的表达量明显低于Scr/CAL27组细胞。EdU增殖实验结果显示:SiCHD1L/CAL27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伤口愈合实验显示:SiCHD1L/CAL27组迁移能力降低,SiCHD1L/CAL27组细胞上皮钙黏着蛋白表达量增加而波形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CHD1L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EMT,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siRNA沉默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对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善华 张薇 《微循环学杂志》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siRNA沉默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CHD1L)对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相关分子如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将si-CHD1L、si-NC质粒转染至卵巢癌HO-8910PM细胞,命名为si-CHD1L组、si... 目的:探究siRNA沉默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CHD1L)对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相关分子如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将si-CHD1L、si-NC质粒转染至卵巢癌HO-8910PM细胞,命名为si-CHD1L组、si-NC组,以未经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CHD1L mRNA表达;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系统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NF-κB、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i-NC组比较,si-CHD1L组细胞CHD1L mRNA表达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细胞迁移能力降低,迁移、侵袭数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si-NC组相比,si-CHD1L组NF-κB、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siRNA沉默CHD1L能够抑制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能抑制NF-κB、MMP蛋白的表达,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小干扰RNA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 核因子κB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铂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丹青 方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观察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CHD1L)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对铂(DDP)敏感性的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12例乳腺癌患者和53例晚期TNBC患者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HD1L表达水平,分析CHD1L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观察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CHD1L)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对铂(DDP)敏感性的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12例乳腺癌患者和53例晚期TNBC患者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HD1L表达水平,分析CHD1L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铂化疗疗效的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试剂盒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探究相关机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CHD1L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4.25%比18.40%,χ^(2)=58.90,P<0.01)且与高组织学分级(67.88%比29.33%,χ^(2)=29.02,P<0.01)和高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指数(64.17%比41.30%,χ^(2)=10.97,P<0.01)相关,其在TNBC亚型表达最高(68.18%);CHD1L阴性的TNBC晚期患者接受铂化疗的临床获益高于阳性患者(77.78%比42.86%,χ^(2)=4.52,P<0.05);CHD1L敲低后TNBC细胞存活和凋亡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DDP作用下敲低细胞存活率低于敲低前(97.00±2.00比43.67±2.52,t=28.74,P<0.05)且凋亡增加(0.87±0.21比4.33±0.60,t=-9.42,P<0.05),且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在DDP作用下表达下调。结论CHD1L可能通过PI3K/Akt/NF-κB通路调控TNBC细胞对DD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 乳腺癌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致瘤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傅点 王玲 +1 位作者 田丰 程文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4期2562-2565,共4页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是一种新近被证实与在许多实体瘤中表达增多的致癌基因,它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q21区。CHD1L在肝细胞癌和其他肿瘤中的功能性研究提示,该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以引起细胞增殖、调节G1/S过...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是一种新近被证实与在许多实体瘤中表达增多的致癌基因,它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q21区。CHD1L在肝细胞癌和其他肿瘤中的功能性研究提示,该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以引起细胞增殖、调节G1/S过渡期并且可以抑制细胞凋亡。CHD1L活化的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凋亡蛋白Nur77,或通过上调CHD1L调控的靶基因(如ARHGEF9、SPOCK1或TCTP)受体以激活蛋白激酶B通路,从而干扰细胞死亡程序。CHD1L目前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可独立评价一些实体性肿瘤进展、预后以及生存率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对CHD1L的认识在将来也许可以激励大家进行对一些特定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致癌基因 染色体1q21 扩增 ρ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9 蛋白聚糖1 Nur77
下载PDF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组织中CHD7、BPTF表达的关系
6
作者 张汝倩 赵君 +2 位作者 马灵云 张然 闫冰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组织中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溴区结构域转录因子(BPTF)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进行宫颈活检或手术时取得的104例宫颈癌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组织中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溴区结构域转录因子(BPTF)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进行宫颈活检或手术时取得的104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作为宫颈癌组,82例CIN组织标本作为CIN组,54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HD7、BPTF、高危型HPV表达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CHD7、BPTF表达,探讨CHD7和BPTF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和预后关系。结果宫颈癌组、CIN组和对照组CHD7、BPTF和高危型HPV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或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浸润深度≥肌层1/2、有淋巴结转移、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CHD7和BPTF阳性表达率高于FIGO分期为Ⅰ或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浸润深度<肌层1/2、无淋巴结转移、高危型HPV阴性的宫颈癌患者(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D7、BPTF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均呈正相关(r=0.407、0.469,P<0.001)。随访3年,104例宫颈癌总生存率为43.27%(45/104)。CHD7阴性表达(76.19%,16/21)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CHD7阳性表达(34.94%,29/83)宫颈癌患者(P<0.01);BPTF阴性表达(77.78%,14/18)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BPTF阳性表达(36.05%,31/86)宫颈癌患者(P<0.01)。结论CHD7和BPTF在宫颈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高危型HPV感染和预后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 溴区结构域转录因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预后 生存率
下载PDF
CHD4调控端粒功能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倩倩 李婷芳 王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915,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CHD4)通过调控端粒功能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感染构建CHD4稳定敲低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H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宫颈癌H... 目的探讨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CHD4)通过调控端粒功能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感染构建CHD4稳定敲低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H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shCDH4-1组、shCHD4-2组,CCK-8实验检测CHD4对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数量;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裸鼠荷瘤实验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HD4与HeLa细胞中端粒的共定位及各组细胞中端粒的损伤情况,端粒损伤以损伤因子γH2AX与端粒的共定位表示;中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端粒功能的变化,端粒信号缺失(SFE)或多端粒信号(MTS)的染色体比例升高代表端粒功能障碍。结果慢病毒感染成功构建CHD4稳定下调的HeLa细胞系(P<0.05)。与对照组相比,shCDH4-1组和shCHD4-2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体内肿瘤生长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表明,CHD4定位于HeLa细胞的端粒上。与对照组相比,CHD4的缺失不足以引起端粒的DNA损伤(P>0.05),但会导致HeLa细胞SFE的染色体比例明显增多(P<0.05)。结论CHD4可通过调控HeLa细胞的端粒功能,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端粒 宫颈肿瘤 细胞增殖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
下载PDF
CHD5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观遗传学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香宇 何巧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发病过程中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binding protein5,CHD5)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探讨CHD5基因甲基化作为食管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 目的:研究食管癌发病过程中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binding protein5,CHD5)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探讨CHD5基因甲基化作为食管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72例食管癌组织及成对癌旁组织,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4株食管癌细胞系中CHD5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HD5基因在上述食管癌细胞系的表达.结果:69%(50/72)食管癌组织发生CHD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2%(23/72)癌旁组织发生甲基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4,P<0.05).9例食管正常组织未发生甲基化,2株食管癌细胞系中由于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CHD5基因表达缺失,经5-aza-deoxycytidine处理96h后CHD5重新表达.结论:食管癌中CHD5基因频繁发生甲基化,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其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机制,CHD5基因甲基化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HD1L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存存 焦锋 胡海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3株人胃癌细胞系(AGS、N87、HGC-27)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CHD1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3株人胃癌细胞系(AGS、N87、HGC-27)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CHD1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人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CHD1L蛋白表达,分析CHD1L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比较,3株胃癌细胞系CHD1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71例胃癌组织中CHD1L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HD1L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D1L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CHD1L表达有助于判定胃癌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 黏膜上皮细胞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下载PDF
沉默CHD1L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发财 陈瑜 秦望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romodomain helicase/ATPase DNA binding protein 1-like gene,CHD1L)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3...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romodomain helicase/ATPase DNA binding protein 1-like gene,CHD1L)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3、DU145以及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中CHD1L mRNA表达水平;转染siRNA干扰前列腺癌PC3细胞CHD1L的表达,并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沉默CHD1L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C3细胞MMP-9、N-钙黏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HD1L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上皮细胞(P<0.01),其中以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侵袭实验中,干扰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49.67±6.67)vs(113.67±5.69)和(112.00±12.49)个,P<0.05)。划痕实验中,干扰组48 h伤口愈合率也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1.27±3.27)%vs(48.47±5.72)%和(49.93±3.35)%,P<0.05]。干扰组细胞MMP-9和N-钙黏蛋白表达下调,E-钙黏蛋白表达上调。结论:沉默CHD1L可降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MMP-9和EMT相关蛋白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喉鳞癌组织CHD5、E-cadherin、Smad4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莉 葛建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区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E-钙黏蛋白(E-cadherin)、Smad家族成员4(Smad4)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喉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各35例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种组织CHD5、E-cadherin、Sm... 目的探讨染色质区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E-钙黏蛋白(E-cadherin)、Smad家族成员4(Smad4)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喉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各35例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种组织CHD5、E-cadherin、Smad4表达。比较两种组织CHD5、E-cadherin、Smad4阳性表达,分析喉鳞癌组织CHD5、E-cadherin、Smad4阳性表达的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喉鳞癌组织CHD5、E-cadherin、Smad4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喉鳞癌组织CHD5阳性表达与Smad4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10,P<0.05),与E-cadherin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0.263,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与Smad4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81,P<0.05)。喉鳞癌组织CHD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E-cadherin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Smad4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CHD5、E-cadherin、Smad4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3年比例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喉鳞癌组织CHD5、E-cadherin、Smad4低表达,其表达变化与喉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 E-钙黏蛋白 Smad家族成员4
下载PDF
CHD4基因表达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启动子鉴定
12
作者 杨彩霞 陆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人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recombinant 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 binding protein 4,CHD4)基因表达对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启动子鉴定。方法:使用siRNA-CHD4瞬时转染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 目的:探讨人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recombinant 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 binding protein 4,CHD4)基因表达对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启动子鉴定。方法:使用siRNA-CHD4瞬时转染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敲低CHD4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后CHD4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CCK-8分析测定CHD4基因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以Jurkat细胞提取的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HD4基因候选启动子区2 091 bp片段,以pGL3-Basic为载体,克隆含有CHD4基因候选启动子区的序列,制备重组质粒,并且构建一系列含CHD4基因候选启动子5′侧翼区截短序列质粒。将含CHD4启动子序列的质粒及截短序列质粒转染至Jurkat细胞和人胚胎肾T细胞(HEK293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各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确定CHD4基因启动子最小活性区域,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结合位点突变的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结合位点对CHD4转录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CHD4抑制Jurkat细胞凋亡,转染siRNA-CHD4的Jurkat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而S期比例下降(P<0.01);CCK-8检测CHD4基因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成功构建含有CHD4基因候选启动子序列的质粒及其截短序列质粒,与pGL3-Basic空载体相比,含有CHD4基因候选启动子序列的质粒活性明显增加(P<0.05)。CHD4基因最小活性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233~-13 bp,其中包含NF-κB、MZF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NF-κB对CHD4启动子活性具有正向调控作用。结论:CHD4基因对Jurkat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且促进其增殖。CHD4最小活性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233~-13 bp,转录因子NF-κB对CHD4基因启动子活性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CHD4) 启动子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CHD1L ECRG4蛋白表达及其与HR-HPV感染的临床关系研究
13
作者 沈丽萍 徐叶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8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HD1L、ECRG4蛋白...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HD1L、ECRG4蛋白表达并对比,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宫颈癌组织CHD1L、ECRG4蛋白表达;分析宫颈癌组织CHD1L、ECRG4蛋白表达与HR-HPV感染的临床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CHD1L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CRG4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腺癌、未/低分化患者宫颈癌组织CHD1L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鳞癌/其他、中/高分化患者,宫颈癌组织ECRG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于Ⅰ~Ⅱ期、鳞癌/其他、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占比为77.55%,HR-HPV感染患者宫颈癌组织CHD1L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HR-HPV感染患者,ECRG4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HR-HPV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CHD1L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702,P=0.026),ECRG4蛋白表达与HR-HPV感染呈负相关(r=-0.792,P=0.010)。结论宫颈癌组织CHD1L蛋白表达阳性率高,ECRG4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有关,且前者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后者于HR-HPV感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食管癌相关基因4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小鼠CHD5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4
作者 陈妮 左国伟 +5 位作者 潘玥 赖国旗 杨根岭 向廷秀 韩建红 黄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2,共6页
目的:构建小鼠染色质区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基因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中验证其干扰作用.方法:人工合成靶向CHD5的siRNA干扰序列,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插入到穿梭载体pSES-HUS上,并与腺病... 目的:构建小鼠染色质区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基因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中验证其干扰作用.方法:人工合成靶向CHD5的siRNA干扰序列,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插入到穿梭载体pSES-HUS上,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得到pAdeasy-SES-HUS-CHD5siRNA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r-simCHD5,然后感染NIH3T3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对CHD5mRNA和蛋白表达的干扰效果.结果:得到高滴度Adr-CHD5siRNA重组腺病毒,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降低CHD5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Adr-CHD5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上实现CHD5基因表达抑制,为进一步研究CHD5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 RNA干扰 腺病毒载体
原文传递
CRISPR/Cas9敲除CHD5基因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仕琳 严启滔 +2 位作者 彭羿骐 黄胜 赵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0-857,共8页
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 binding protein 5,CHD5)是人类肿瘤中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是肿瘤抑制网络的控制开关,但是它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却少有研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前列腺癌细胞... 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 binding protein 5,CHD5)是人类肿瘤中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是肿瘤抑制网络的控制开关,但是它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却少有研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前列腺癌细胞PC-3中CHD5基因,探索敲除CHD5基因对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规则设计了3组特异性sgRNA,连接到pLenti-U6-sgRNA-SFFV-Cas9-2A-Puro质粒构建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包装慢病毒滴度分别为CHD5-sgRNA-17.84×10^9 TU/mL,CHD5-sgRNA-25.83×10^9 TU/mL,CHD5-sgRNA-35.23×10^9 TU/mL。用CHD5-sgRNA慢病毒感染PC-3细胞,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CHD5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克隆形成实验以及细胞周期检测对PC-3细胞增值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CHD5-sgRNA-1组CHD5蛋白质水平无明显变化,CHD5-sgRNA-2组和CHD5-sgRNA-3组CHD5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成功获得稳定敲除CHD5基因的PC-3细胞系,其中感染CHD5-sgRNA-2的PC-3细胞中CHD5蛋白水平最低,用于后续研究。CCK-8结果显示,敲除CHD5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能力。空白组、阴性对照组以及CHD5-gRNA-2组的克隆数分别为(32.50±1.50)、(35.33±2.02)和(50.83±4.2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G2/M期细胞分别为(7.56±0.59)%、(8.33±0.61)%和(27.21±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印迹证实,CHD5敲除后,G2/M期周期相关蛋白质细胞周期蛋白B1、cdc25C和cdc2的表达量增加,phospho-cdc25C、phospho-cdc2以及p2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CHD5敲除的PC-3细胞系构建成功,CHD5表达缺失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B1、去磷酸化cdc25C、cdc2以及下调p21表达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 慢病毒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CHD5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16^(INK4a)/RB通路的影响
16
作者 栾艳超 梁超 +3 位作者 韩青松 刘佳坤 杨立伟 李志峰 《现代医学》 2021年第12期1408-1417,共10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在肺腺癌(LUAD)中的临床意义及对LUAD细胞增殖、凋亡和p16^(INK4a)/RB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UALCAN、K-M数据库分析CHD5在LUAD中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在肺腺癌(LUAD)中的临床意义及对LUAD细胞增殖、凋亡和p16^(INK4a)/RB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UALCAN、K-M数据库分析CHD5在LUAD中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LUAD组织、癌旁组织和各细胞系(H1299、H1650、H1975、A549)及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中CHD5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UAD组织中CHD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CHD5基因的sgRNA载体感染H1975和A549细胞作为过表达组(CHD5-OE组),同时设置空载体感染细胞为阴性对照组(Ctrl-OE组)、未感染病毒细胞为空白组(NC组),并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UNEL凋亡实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估CHD5表达上调对LUA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HD5表达上调对p16^(INK4a)/RB介导的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显示CHD5在LUAD中显著低表达,且CHD5低表达与更差的总生存时间(OS)显著相关;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CHD5在LUAD组织和癌细胞(H1299、H1650、H1975、A549)中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5.7%的LUAD组织样本中CHD5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吸烟及远处转移无关;CHD5低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更短;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HD5表达可作为LUAD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01)。CHD5过表达明显抑制体外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CyclinD1、CDK4、p-RB、MMP-9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9、p16、RB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CHD5在LUAD中表达下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HD5过表达可抑制LUAD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16^(INK4a)/R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 肺腺癌 侵袭迁移 凋亡 p16^(INK4a)/R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过表达CHD1L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海芳 李发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CHD1L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取肝癌患者手术切除肝癌标本并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扩增CHD1L基因CDS序列,插入p LVX-puro慢病毒质粒,脂质体感染人SW480结肠癌细胞。Puro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免疫印... 目的初步探索人CHD1L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取肝癌患者手术切除肝癌标本并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扩增CHD1L基因CDS序列,插入p LVX-puro慢病毒质粒,脂质体感染人SW480结肠癌细胞。Puro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免疫印迹证实CHD1L基因在SW480结肠癌细胞高效表达。CCK-8方法检测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Transwell方法检测SW480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成功构建p LVX-CHD1Lpuro重组质粒及CHD1L基因成功在SW480结肠癌细胞中高效稳定表达,且CHD1L基因能够促进SW480结肠癌细胞过度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过度表达CHD1L基因显著促进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增殖 迁移 结肠癌细胞
原文传递
CHD1L通过EMT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勇 袁存立 +3 位作者 曹慧 郑成彩 晁方 许风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1L)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其配对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HD1L、上皮性钙黏着蛋白(E-... 目的探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CHD1L)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其配对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HD1L、上皮性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人喉表皮样癌细胞(HEp-2)中CHD1L表达。敲除HEp-2细胞中的CHD1L,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2细胞内CHD1L、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D1L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且其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HD1L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BE细胞。用干扰质粒体外敲减HEp-2细胞中的CHD1L。体外敲减CHD1L的表达水平之后,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HD1L呈高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CHD1L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起着癌基因的作用;CHD1L可以通过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EMT进而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增殖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诊1个CHD7基因突变家系
19
作者 钱碧霞 张向东 +3 位作者 刘姣 陈鹏龙 雷永良 蒋梦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18-1320,132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诊明确胎儿畸形原因。方法三维B超显示胎儿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嘴角歪斜,听力异常,手臂缺少支撑力易摔倒。育有一女,症状相似。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孕妇及大女儿进行全外显子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诊明确胎儿畸形原因。方法三维B超显示胎儿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嘴角歪斜,听力异常,手臂缺少支撑力易摔倒。育有一女,症状相似。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孕妇及大女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位点验证。结果在受检者CHD7基因检出c.3082A>G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CHD7蛋白第1 028位氨基酸残基由Ile变成Val(p.I1028V)。该基因突变会导致CHARGE综合征及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型,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受检者临床症状与疾病表型相符。以上结果表明,受检者的CHD7基因c.3082A>G突变是其患病原因。结论 CHARGE综合征及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型临床表型复杂,且与其他疾病有所重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辅助临床进行诊断,明确疾病及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 高通量测序 CHARGE综合征 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