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8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个柞蚕品种蚁蚕耐饥饿能力的比较
1
作者 徐亮 吴艳 +5 位作者 焦阳 钟亮 姜晓旭 戚俐 左佳翊 陈俊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饥饿是影响柞蚕生长发育、防病害能力和繁殖习性的重要因子。为探索柞蚕的耐饥饿能力,以柞蚕品种辽蚕527、9906、抗大和吉青为试验材料,对蚁蚕采取低温(6℃)饥饿的方法进行耐饥饿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辽蚕527蚁蚕耐饥饿能力最强,其次是吉... 饥饿是影响柞蚕生长发育、防病害能力和繁殖习性的重要因子。为探索柞蚕的耐饥饿能力,以柞蚕品种辽蚕527、9906、抗大和吉青为试验材料,对蚁蚕采取低温(6℃)饥饿的方法进行耐饥饿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辽蚕527蚁蚕耐饥饿能力最强,其次是吉青,耐饥饿能力最差的品种是9906和抗大;辽蚕527蚁蚕耐饥饿平均时长为10.26 d,总时长达18 d,分别比抗大长1.93 d、6 d;辽蚕527蚁蚕平均饥饿死亡率为9.51%,比抗大低3.59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辽蚕527蚁蚕饥饿死亡率最高峰出现的时间最晚(第10天),分别比吉青、抗大和9906晚1 d、2 d和3 d,并且最高峰的死亡率也最低;辽蚕527蚁蚕的LT_(50)和LT_(95)分别为9.22 d和15.43 d,均极显著长于其他3个品种;同时,相关分析表明柞蚕蚁蚕的耐饥饿能力与卵重无关。综上表明,辽蚕527蚁蚕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可通过低温饥饿手段筛选耐饥饿能力强的蚁蚕个体,为抗逆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品种 蚁蚕 饥饿胁迫
原文传递
柞蚕主要寄主植物及代用饲料树种蒿柳的养蚕前景概述
2
作者 王勇 赵益敏 +3 位作者 李睿萱 卜舒扬 刘微 秦利 《中国蚕业》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柞蚕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经济效益高,但柞蚕养殖受柞林资源及柞园面积的限制,难以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总结了目前柞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模,用于柞蚕饲养的栎属植物的主要树种及其优缺点,其他代用饲料树种的主要种类及使用... 柞蚕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经济效益高,但柞蚕养殖受柞林资源及柞园面积的限制,难以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总结了目前柞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模,用于柞蚕饲养的栎属植物的主要树种及其优缺点,其他代用饲料树种的主要种类及使用特点。其中,蒿柳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本土树种,因其繁殖快速,叶可养殖柞蚕,一直作为柞蚕的代用饲料。详细论述了蒿柳的种类、利用历史、扦插方法及养蚕模式,旨在了解各类饲料植物的基础上,利用好现有资源并为扩大柞蚕养殖规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寄主植物 栎属植物 蒿柳 扦插 树型养成
下载PDF
柞蚕场的建设与柞蚕养殖管理
3
作者 杨航 吴璞芝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66-68,共3页
在柞蚕养殖的过程中,场地的建设与日常管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成功建立一个柞蚕场不仅是关于结构的构建,更是关于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柞蚕的健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精心的设计和周到的管理策略并驾齐驱,共... 在柞蚕养殖的过程中,场地的建设与日常管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成功建立一个柞蚕场不仅是关于结构的构建,更是关于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柞蚕的健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精心的设计和周到的管理策略并驾齐驱,共同确保蚕类的生长环境既符合其生物学需求,又能高效地进行资源利用。从土地的选择到蚕房的布局,再到日常的饲养和疾病控制,每一步都体现了科学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该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柞蚕场建设与柞蚕养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柞蚕养殖 管理策略
下载PDF
柞蚕精子质量与各虫态生命力关系研究
4
作者 陈欣 陈俊山 +4 位作者 徐亮 刘佩锋 刘书禹 刘凤全 谌苗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探索柞蚕精子质量对虫体生命力的影响,以5个二化性品种柞蚕为试材,测定交配期精子质量,并在卵期、幼虫期、成虫期3个变态阶段,对柞蚕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柞蚕有核精子受精能力和无核精子活动能力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核精子... 为探索柞蚕精子质量对虫体生命力的影响,以5个二化性品种柞蚕为试材,测定交配期精子质量,并在卵期、幼虫期、成虫期3个变态阶段,对柞蚕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柞蚕有核精子受精能力和无核精子活动能力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核精子受精能力与卵期耐高温胁迫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低龄幼虫对ApNPV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无核精子活动能力与成虫耐高温胁迫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柞蚕精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卵期和幼虫期生命力,且成虫期生命力强的雄蛾产生的精子质量也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选育强健型柞蚕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精子质量 卵期生命力 幼虫期生命力 成虫期生命力
原文传递
柞蚕蛹虫草不同培养时间中的活性物质代谢组分析
5
作者 李亚洁 温志新 +4 位作者 孟楠 李学军 陈星合 王林美 都兴范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95-99,109,共6页
为解析柞蚕蛹虫草不同培养时间中活性代谢物的种类及积累规律,运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培养0、10、20、30、40 d的柞蚕蛹虫草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柞蚕蛹虫草不同培养时间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种类大体相同,在各试验培养期中分... 为解析柞蚕蛹虫草不同培养时间中活性代谢物的种类及积累规律,运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培养0、10、20、30、40 d的柞蚕蛹虫草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柞蚕蛹虫草不同培养时间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种类大体相同,在各试验培养期中分别鉴定出419、419、420、417和417个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酚酸、有机酸、糖及醇类、脂类、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其中,首次检测到3-吲哚丙酸、吡哆素。柞蚕蛹虫草培养过程中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所有的差异代谢物聚为9个簇,大致分为5种类型,其中,有61个代谢物在试验期内呈现持续上调趋势,包括虫草素、2-脱氧腺苷等。对比主要活性物质中6种核苷类成分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培养40 d的柞蚕蛹虫草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虫草 活性物质 代谢
下载PDF
蓝莓果皮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柞蚕绢丝染色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笑茹 刘波 贾艳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丰富柞蚕绢丝织物的色泽及开发利用蓝莓资源,文中研究了蓝莓果皮中色素成分对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并研究了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织物染色上的应用性能及其染色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介质的pH变化以及金属离子Al^(3+)或Fe^(2+)会... 为丰富柞蚕绢丝织物的色泽及开发利用蓝莓资源,文中研究了蓝莓果皮中色素成分对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并研究了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织物染色上的应用性能及其染色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介质的pH变化以及金属离子Al^(3+)或Fe^(2+)会引起蓝莓果皮色素在紫外-可见范围内吸收光谱的变化,并产生不同的色泽。蓝莓果皮色素对柞蚕绢丝的染色性能良好,在pH为3时织物可以获得较高的颜色深度。蓝莓果皮色素在柞蚕绢丝上的染色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随着温度升高,色素在纤维上的染色速率提高,半染时间缩短。采用金属盐Al_(2)(SO_(4))_(3)或FeSO_(4)作为媒染剂可以提高试样的颜色深度,而媒染剂及媒染工艺对试样的色调会产生较大影响。媒染柞蚕绢丝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可以达到3级。文中研究可为蓝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制备生态纺织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皮色素 柞蚕绢丝 染色动力学 颜色深度
原文传递
抗病丰产柞蚕新品种墨玉的繁种生产试验
7
作者 段淯 沈金宇 +5 位作者 刘磊 董艳革 历红达 马彦辉 闫东 吴迪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明确柞蚕新品种墨玉的繁种性能,2020—2023年对辽宁、吉林两省部分蚕区的墨玉、9906与抗大进行了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墨玉在单蛾产茧量、抗病、抗逆性等产量与生命力性状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种9906与抗大。
关键词 墨玉 柞蚕品种 繁种性能 生产试验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柞蚕蛹虫草活性肽提取工艺研究
8
作者 刘博佳 李正钰 +2 位作者 柳叶飞 王泽 徐方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优化柞蚕蛹虫草多肽提取工艺,本试验分别研究了pH、酶解时间、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对多肽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柞蚕蛹虫草多肽得率的影响顺序为pH>酶解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最... 为优化柞蚕蛹虫草多肽提取工艺,本试验分别研究了pH、酶解时间、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对多肽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柞蚕蛹虫草多肽得率的影响顺序为pH>酶解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8 h、加酶量2%、pH 9.7、反应温度56℃。在此酶解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测得柞蚕蛹虫草多肽得率平均值为86.1%,与预测值87.52%接近,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辅助提取柞蚕蛹虫草活性肽,可为柞蚕蛹虫草的产业性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虫草 活性肽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柞蚕寄生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9
作者 刘铁成 牛雄雷 杨金琛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柞蚕线虫是影响柞蚕放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寄生性虫害。本文概述了柞蚕寄生线虫的分布与危害、形态学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及三类防治方法,以期为柞蚕生产和产业发展及新型线虫药剂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柞蚕 寄生线虫 发生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柞蚕消化特点及人工配合饲料开发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赫健 陈星合 +1 位作者 贾心悦 宋善旗 《辽宁丝绸》 2024年第2期8-9,16,共3页
综述了辽宁柞蚕产业现状,重点总结了柞蚕消化特点及消化酶研究进展和柞蚕人工配合饲料开发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人工饲料推广应用的障碍和问题,提出开发柞蚕人工饲料的市场必要性和时代必然性。
关键词 柞蚕 消化酶 室内养殖 配合饲料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11
作者 胡常红 付宝弟 刘勤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
为了推动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现状,包括柞蚕生产、柞蚕科技、柞蚕生产效益等;指出了呼伦贝尔市柞蚕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关键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亟待提高、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适应性... 为了推动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现状,包括柞蚕生产、柞蚕科技、柞蚕生产效益等;指出了呼伦贝尔市柞蚕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关键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亟待提高、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适应性柞蚕新品种培育推广应用工作需加快步伐、柞蚕品种审认定工作程序急需完善、生产遭受农药药害大等方面的挑战等;提出了呼伦贝尔市柞蚕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实施种业振兴、培育品牌效应、加强技术交流等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呼伦贝尔市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产业 现状 问题 高质量发展对策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天然染料胡桃醌对柞蚕丝织物的染色研究
12
作者 苟钰涵 徐航丹 《辽宁丝绸》 2024年第2期5-5,2,共2页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核桃楸青皮中的活性物质胡桃醌,将胡桃醌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单因素讨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及pH值对柞蚕丝织物K/S值的影响,确定最佳染色工艺参数;测试了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紫外线防护性能。
关键词 胡桃醌 柞蚕丝织物 染色 紫外线防护性能
下载PDF
关于提高辽宁柞蚕生产经济效益的战略措施的探讨
13
作者 吴忠恕 《农业经济》 1985年第5期44-49,共6页
(一) 辽宁柞蚕生产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都是以蚕农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放养,风险性大,产蚕量低而不稳,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较低。近二十年来,在辽宁的柞蚕生产上发生了一场比较深刻的技术革命。使辽宁的柞蚕生产在很大程度上... (一) 辽宁柞蚕生产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都是以蚕农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放养,风险性大,产蚕量低而不稳,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较低。近二十年来,在辽宁的柞蚕生产上发生了一场比较深刻的技术革命。使辽宁的柞蚕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几百年来的传统放养,在几个主要方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柞蚕生产。自六十年代初,我省在柞蚕生产上进行的技术革命,涉及面之广,解决问题之多,取得成果之大,都是辽宁柞蚕生产史上空前的。因而,使我省的柞蚕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生产 辽宁柞蚕 柞蚕饰腹寄蝇 柞蚕 柞蚕微粒子病 柞蚕 生产经济效益 现代科学 柞蚕软化病 柞蚕
下载PDF
我国柞蚕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赵香港 +1 位作者 张金山 秦利 《中国蚕业》 2023年第4期55-61,共7页
柞蚕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在我国被采集利用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柞蚕产业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传统特色产业。通过对古籍、文献的重新考略,论述了我国柞蚕利用的历史约为3500年;总结了从野生柞蚕茧采集到规模化养殖和多元化利用... 柞蚕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在我国被采集利用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柞蚕产业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传统特色产业。通过对古籍、文献的重新考略,论述了我国柞蚕利用的历史约为3500年;总结了从野生柞蚕茧采集到规模化养殖和多元化利用发展过程中,柞蚕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柞蚕相关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情况。目前柞蚕产业的发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健康中国”及“大食物观”的理念,具有广阔前景;柞蚕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产业链长等特点。在新时代仍需传承和弘扬柞蚕茧丝绸传统文化,加强茧丝绸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促进柞蚕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历史 现状 柞蚕文化
下载PDF
柞蚕微孢子虫感染后柞蚕卵转录组及免疫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15
作者 徐欣 吴玉娇 +5 位作者 于滨 孟宪志 陈杰 刘中文 张永君 潘国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60-1569,共10页
【目的】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引发柞蚕Antheraea pernyi微粒子病,威胁柞蚕种质资源的保育及生产安全,并且能够经卵垂直传播,因此需要寻找柞蚕体内应对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的免疫基因,为后续寻找和培育抗微粒子病新品种提供帮助。... 【目的】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引发柞蚕Antheraea pernyi微粒子病,威胁柞蚕种质资源的保育及生产安全,并且能够经卵垂直传播,因此需要寻找柞蚕体内应对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的免疫基因,为后续寻找和培育抗微粒子病新品种提供帮助。【方法】构建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柞蚕卵转录组,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分析确定免疫相关基因;PCR克隆柞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ApGSTo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RT-qPCR检测ApGSTo1在柞蚕微孢子虫侵染柞蚕产出后0-10 d卵中的表达量。【结果】在感染与未感染柞蚕微孢子虫柞蚕卵转录组检测到的表达基因数为17453,其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数目为89个;GO功能注释中细胞解剖实体和催化活性相关基因数量最多,KEGG分析中参与运输和分解代谢、信号转导及消化系统这3个通路的基因数量最多。基于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柞蚕卵转录组数据分析,将ApGSTo1作为目的基因,PCR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证明ApGSTo1属于omega家族GST;感染柞蚕微孢子虫柞蚕卵中ApGSTo1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的高,且在产卵后2 d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结论】获得了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柞蚕卵转录组数据,找到了1个免疫相关基因ApGSTo1,从分子生物学和转录水平初步证明了ApGSTo1参与柞蚕卵内的抗柞蚕微孢子虫侵染,还发现了抗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反应的关键时间为产卵后2 d时,这些结果为后续研究ApGSTo1在抗逆性和氧化还原等功能方面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柞蚕微孢子虫 GST ApGSTo1 抗逆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柞蚕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广东 汪梓晗 +5 位作者 夏秋博 周清波 孙宏莱 张春悦 夏俊 刘德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为确定柞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试验将柞蚕蛹作为材料,利用水提取法提取柞蚕蛹多糖,并用滤纸片法检测柞蚕蛹多糖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柞蚕蛹多糖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时间3.16 h,温度75℃,进行3次重复试... 为确定柞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试验将柞蚕蛹作为材料,利用水提取法提取柞蚕蛹多糖,并用滤纸片法检测柞蚕蛹多糖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柞蚕蛹多糖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时间3.16 h,温度75℃,进行3次重复试验,所得柞蚕蛹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38%。柞蚕蛹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多糖 提取 响应面 抑菌
下载PDF
普洱茶色素对柞蚕丝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学智 郭昕 赵龙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从普洱茶中提取色素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试验表明,普洱茶色素用于柞蚕丝染色的最佳条件为:pH=3.5,浴比1∶50,95℃染色40 min,可染得深浅不同的红棕色,色牢度达3级及以上。进一步采用硫酸亚铁为媒染剂对柞蚕丝织物进... 从普洱茶中提取色素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试验表明,普洱茶色素用于柞蚕丝染色的最佳条件为:pH=3.5,浴比1∶50,95℃染色40 min,可染得深浅不同的红棕色,色牢度达3级及以上。进一步采用硫酸亚铁为媒染剂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后媒染处理,可提高试样K/S值和色牢度,染得灰色织物。经普洱茶色素染色后柞蚕丝织物断裂强力稍有降低,拉伸性及抗皱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天然染料 普洱茶色素 柞蚕丝织物
下载PDF
春柞蚕蒿柳高效养殖技术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勇 张暖 +3 位作者 李文峰 韩玉库 姜义仁 秦利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成活率为100%。采用株距30 cm,墩距4 m,每墩3株,“W”型扦插,通过剪梢后的树型养成,能够显著增加枝条数量,提高柞蚕饲养效率。采用“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能够显著提高柞蚕养殖过程中的幼虫保苗率,达60%以上,减少了劳动强度并增加蚕茧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蒿柳 养殖 保苗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柞蚕蛋白粉的制备工艺及有效成分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强 菅浩然 王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20,共10页
以柞蚕粉为原料,脂肪得率和蛋白质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响应面法优化柞蚕粉抽提脱脂工艺和脱脂柞蚕粉碱液溶解工艺。结果表明,柞蚕粉抽提脱脂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抽提溶剂为甲醇与正己烷(1∶1,v/v)、料液比1∶14(g/mL)、抽... 以柞蚕粉为原料,脂肪得率和蛋白质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响应面法优化柞蚕粉抽提脱脂工艺和脱脂柞蚕粉碱液溶解工艺。结果表明,柞蚕粉抽提脱脂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抽提溶剂为甲醇与正己烷(1∶1,v/v)、料液比1∶14(g/mL)、抽提时间6 h、抽提温度7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脂肪得率为20.32%;脱脂柞蚕粉碱液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1∶15(g/mL)、NaOH质量分数0.8%、搅拌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蛋白质得率为3.42%。柞蚕蛋白粉中蛋白质含量为80.12%、水分含量为14.44%、灰分含量为2.09%,成品中蛋白质含量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蛋白粉 制备 响应面法 有效成分 检测
下载PDF
柞蚕免疫蛹粉、柞蚕抗菌肽对扇贝生长、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淑慧 田斌 +7 位作者 孙永欣 李学军 米锐 温志新 孟楠 李亚洁 李树英 都兴范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8-883,共6页
柞蚕免疫蛹粉和柞蚕抗菌肽是由柞蚕蛹免疫诱导后经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在动物养殖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为探究柞蚕免疫蛹粉和柞蚕抗菌肽对扇贝生长、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抗病性能的影响,将320个初始平均体质量(5... 柞蚕免疫蛹粉和柞蚕抗菌肽是由柞蚕蛹免疫诱导后经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在动物养殖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为探究柞蚕免疫蛹粉和柞蚕抗菌肽对扇贝生长、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抗病性能的影响,将320个初始平均体质量(54.75±0.07) g的虾夷扇贝暂养7 d后,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添加2%柞蚕蛹粉、2%柞蚕免疫蛹粉和2%柞蚕抗菌肽的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柞蚕抗菌肽组扇贝血清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期间发生传染性疾病,柞蚕抗菌肽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柞蚕蛹粉组和柞蚕免疫蛹粉组的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特定生长率、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P>0.05),患病死亡率显著上升(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2%的柞蚕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扇贝的生长和免疫力,同时提高抗病能力,可应用于实际生产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抗菌肽 柞蚕免疫蛹粉 虾夷扇贝 生长 免疫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