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0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浅水三角洲物源及沉积演化
1
作者 易定红 石亚军 +6 位作者 刘俊丰 刘应如 李积永 王爱萍 马元坤 李红哲 贾正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4-510,共17页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三角洲物源方向、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发育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南祁连山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物源方向为近北东—南西向,稳定重矿物(磁铁矿、石榴子石、白钛矿和锆石)含量高(质量分数介于81.0%~99.9%)、不稳定重矿物(绿帘石和角闪石)含量低。②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为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砂体的成分成熟度一般中等—较差、分选磨圆度中等—较差,粒度概率图以反映河流作用的一跳跃一悬浮式为主;沉积构造类型多样,主要发育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③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继承性发育3条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的砂体富集带(砂地比值介于35%~65%之间),早期到中期砂体发育程度增强,呈进积式;中期到晚期砂体发育程度有所减弱,呈弱退积式。④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持续发育3个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沉积朵叶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其次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早期到中期浅水三角洲前缘发育规模增大,中期到晚期发育规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物源方向 下干柴沟组上段 渐新世 南八仙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性
2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张占贤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74,共1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带,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北部和祁连山的边界断裂,研究其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对于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考察、遥感解译、探...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带,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北部和祁连山的边界断裂,研究其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对于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考察、遥感解译、探槽开挖及OSL地质测年、古地震期次分析等,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古地震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探槽剖面共揭露了5次比较可靠的古地震事件,发震时间分别为:事件E1距今约60 a;事件E23.1±0.3~3.4±0.3 ka;事件E37.5±0.3~8.1±0.3 ka;事件E410.1±0.4~11.4±0.4 ka;事件E512.1±0.4~12.8±0.4 ka。利用古地震逐次限定法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地震复发周期为2.6~3.4 ka。阿木尼克山段最新离逝时间为60年前,锡铁山段最新离逝时间为3.1±0.3 ka,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未来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大于阿木尼克山段。该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的古地震期次、复发间隔等,对地震预报预测及评价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 古地震 最近离逝时间 复发间隔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盆山耦合探讨
3
作者 曾旭 付锁堂 +4 位作者 王波 龙国徽 吴志雄 崔海栋 王琛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5,共17页
柴达木盆地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环绕,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32)地层独特的岩性和沉积格局指示了复杂盆山体系和源区多样成因。本文选取了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5口钻井下干柴沟组的中粗砂岩样品,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等分析方法... 柴达木盆地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环绕,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32)地层独特的岩性和沉积格局指示了复杂盆山体系和源区多样成因。本文选取了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5口钻井下干柴沟组的中粗砂岩样品,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等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进行了构造、物源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祁连山前的XX-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692~156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8Ma和249Ma,L6-1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93~220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99Ma和415Ma;位于盆地西部沉降中心内部的YIT-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796~266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3Ma和255Ma;阿尔金山前的N-105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481~242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2Ma和259Ma,N-109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38~228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4Ma和246Ma。通过与主要源区年龄对比可知,盆地不同构造带下干柴沟组的物源差异较大,靠近祁连山前的XX-1井、L6-1井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内部;位于阿尔金山前相邻的N-105、N-109井物源主体来自于阿尔金山内部,但N-109井存在祁连山物源贡献;柴西坳陷内部YIT-1井物源受祁连山及东昆仑共同控制。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在古近纪已大规模隆升,并且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为柴达木盆地持续提供物源;阿尔金山及昆仑山在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已经形成雏形,但并未大规模隆升,造成了山前带复杂的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干柴沟组 碎屑锆石 U-PB年龄 物源分析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盆地性质
4
作者 王倩倩 袁四化 +4 位作者 王亚东 李伟民 刘永江 郑世刚 赵英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81,共22页
含油气盆地不同阶段的性质对于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评价油气资源生储运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新生代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性质与演化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译现有地震剖面,系统地开展了盆地构造几何形态、沉积速率、沉积相... 含油气盆地不同阶段的性质对于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评价油气资源生储运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新生代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性质与演化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译现有地震剖面,系统地开展了盆地构造几何形态、沉积速率、沉积相、沉积旋回、沉积中心迁移以及盆地内不整合的接触关系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作为陆内挤压背景下的巨大坳陷,新生代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具有几何剖面形态不对称、沉积速率较高但又低于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过补偿状态下强烈缩短致使沉积中心迁移、沉积-构造反旋回性质明显发育等特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狮子沟组为界线,前期发育细粒远源沉积,属压陷盆地;后期沉积速率显著增加,粗颗粒沉积发育,具有非典型的类前陆盆地性质,并由周缘山体构造活动及盆地过补偿状态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前陆盆地 几何形态 沉积速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沉积物表层花粉散布规律及其对区域植被的指示意义
5
作者 李鸿宇 魏海成 +2 位作者 成艾颖 樊启顺 段荣蕾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利用沉积物化石花粉重建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过程和机制的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可鲁克湖沉积物表层样品开展... 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利用沉积物化石花粉重建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过程和机制的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可鲁克湖沉积物表层样品开展花粉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组合以藜科、禾本科、蒿属、莎草科为主。花粉总浓度在湖泊沉积中心及偏西南区域显著偏高,其中藜科、莎草科、蒿属、白刺属、麻黄属、紫菀属花粉与总浓度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而禾本科花粉在湖泊东南部显著富集。湖泊沉积物中的藜科和蒿属花粉较好地指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灌木-矮灌木荒漠和荒漠草原整体植被特征,而禾本科和莎草科花粉主要指示湖岸周边隐域性沼泽和河滩草甸植被群落;白刺属花粉对湖泊北岸一级阶地上的白刺群落发育和湖面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谷物类禾本科和十字花科花粉能较为灵敏地反映湖泊附近的农耕活动,桦木属和云杉属花粉则主要由风力和河流远距离输入。研究揭示了可鲁克湖水深、水动力条件、湖岸周围植被群落分布以及风力作用是影响花粉散布和沉积的重要影响因素,此项研究也为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花粉组合的精确解译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和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可鲁克湖 青藏高原 湖泊沉积物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深层富钾卤水测井识别模型
6
作者 罗少成 张程恩 +4 位作者 程亮 李娜 赵盼 边会媛 周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8,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央凹陷区中深层卤水钾含量高,但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为寻找富钾卤水层,进行钾元素测井响应规律研究,利用地层水电阻率谱与体积模型对卤水层钾离子含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数据得到的地层水电阻...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央凹陷区中深层卤水钾含量高,但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为寻找富钾卤水层,进行钾元素测井响应规律研究,利用地层水电阻率谱与体积模型对卤水层钾离子含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数据得到的地层水电阻率谱,通过提取均值和几何均值可有效识别水层,水层的地层水电阻率谱分布窄,谱峰靠前,平均值和几何均值较小;利用钾元素计算体积模型得到储层孔隙度、骨架及泥质含量,结合洗盐前后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可以定量评价卤水层钾离子含量;ICP-OES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以对卤水层总钾含量进行标定,结合多元线性回归能够建立卤水层元素评价方法。用体积模型计算的卤水钾含量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能够快速、有效的判别卤水钾含量,提高卤水储层的识别能力,为预测研究区卤水空间展布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卤水层 钾元素 测井评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湖泊快速扩张主要影响因素
7
作者 程雅平 樊启顺 +2 位作者 陈天源 李庆宽 张永兴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盐湖集中分布区和资源化工产业基地,湖泊快速扩张明显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盐湖资源保护和湖区生态环境。文章收集柴达木盆地气象数据和前人研究的盆地内17个典型盐湖面积变化数据,结合报道的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增幅率及...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盐湖集中分布区和资源化工产业基地,湖泊快速扩张明显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盐湖资源保护和湖区生态环境。文章收集柴达木盆地气象数据和前人研究的盆地内17个典型盐湖面积变化数据,结合报道的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增幅率及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数据,探究柴达木盆地湖泊快速扩张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呈现同步增加,但增幅不同且不同位增长的特征,该特征是导致不同空间位置湖泊扩张的影响因素;降水增幅引起的流域水量增补是盆地中东部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温度增幅明显引起的冰雪融水补给增加是盆地西部湖泊缓慢扩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湖泊 快速扩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新生代隆升过程与油气成藏效应
8
作者 魏学斌 马新民 +4 位作者 杨梅 盛军 王铎 魏巍 施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英雄岭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内部最大的正向构造单元,构造带及周缘蕴育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针对构造带地质结构认识不清、初始隆升时间认识不统一、形成过程和机制不明确等问题,通过构造解析、构造演化、构造模拟、埋藏史与生烃史恢复等手... 英雄岭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内部最大的正向构造单元,构造带及周缘蕴育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针对构造带地质结构认识不清、初始隆升时间认识不统一、形成过程和机制不明确等问题,通过构造解析、构造演化、构造模拟、埋藏史与生烃史恢复等手段,以钻井和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以时间为主线,以构造活动期次为节点,以主干地震剖面为纲,以具体构造为目,从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揭示英雄岭构造带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成过程。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空间上具有南北分带展布、东西分段相接、垂向上下分层叠置的特征;新生代以来构造带演化经历了古近纪断坳、新近纪早期初始隆升和新近纪晚期—第四纪调整定型3个阶段,演化过程具有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次扩展的特点,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紧密相关;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特殊的盆地边界条件、内部结构和应力场变换可为英雄岭构造带成藏模式建立和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成藏模式 成盆动力 英雄岭构造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尘卷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9
作者 王梦圆 黄倩 +2 位作者 廖慧仁 张永鹏 郭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519,共10页
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辐射效应和对云的形成及降水过程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而尘卷风对全球沙尘气溶胶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沙漠为高原尘卷风的发生提供了沙源。为研究柴达木盆地尘卷风... 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辐射效应和对云的形成及降水过程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而尘卷风对全球沙尘气溶胶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沙漠为高原尘卷风的发生提供了沙源。为研究柴达木盆地尘卷风的发生条件及其时空特征,本文利用1991-2020年ERA5再分析资料评估了尘卷风发生的热力学阈值,分析青藏高原尘卷风发生时数(PDDP_(hours))和柴达木盆地尘卷风起沙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1991-2020年近地面温度递减率(LR)、对流比(w*/u*)和PDDP_(hours)的变化趋势。利用2016-2020年德令哈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降水数据、德令哈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细颗粒物PM_(2.5)和PM_(10)数据以及Aura卫星臭氧监测仪的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VAI)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夏季尘卷风对PM_(2.5)和PM_(10)的可能贡献。结果表明,w*/u*和LR是影响尘卷风形成的关键因素,不同热力条件下PDDP_(hours)均具有单峰日变化特征,在12:00-16:00(北京时)达到峰值。结合柴达木盆地PDDP_(hours)累计贡献的日变化特征,确定尘卷风发生的热力学阈值是w*/u*>5和LR>10 K·m^(-1)。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夏季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和西南部PDDP_(hours)较大。柴达木盆地夏季尘卷风的起沙量最大,起沙范围也较大,平均起沙量可达1.28×10^(5)t,占全年平均起沙量的69.8%。1991-2020年柴达木盆地LR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w*/u*呈增加趋势,导致PDDP_(hours)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虽然夏季德令哈降水明显较其他季节多,但夏季UVAI较大,说明夏季除沙尘暴外尘卷风可能对该地区PM_(2.5)和PM_(10)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卷风 热力学阈值 发生时数 起沙量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水下古隆起滩坝成因机制及控藏模式
10
作者 唐丽 王文卓 +4 位作者 高明 龙国徽 唐相路 侯栗丽 郑洪扬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滩坝是重要的油气藏储集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水下古隆起构造上的滩坝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尚待进一步揭示。通过岩心分析、镜下观察、井震解释等手段,重建了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水下古隆起滩坝的古沉... 滩坝是重要的油气藏储集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水下古隆起构造上的滩坝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尚待进一步揭示。通过岩心分析、镜下观察、井震解释等手段,重建了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水下古隆起滩坝的古沉积环境,明确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沉积岩石特征,揭示了滩坝的形成机制,建立了滩坝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N1)水下古隆起构造主要发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2)研究区古地貌西北高、东南低,滩坝主要接受来自砂西-红柳泉的阿拉尔物源沉积,同时受到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发育大面积的滩砂体。(3)尕斯古隆起发育于新生代之前,且产生了大量断层,其滩坝砂体在平面上分布较广,砂体厚度小;在垂向上为旋回叠置分布,呈弯曲的“条带状”。(4)尕斯地区油气藏为古隆起、断层、滩坝砂体共同控制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隆起 滩坝 成因机制 控藏模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类及地下水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
11
作者 潘彤 贾建团 +8 位作者 李东生 郭廷峰 李小龙 韩光 张晓冬 张绍栋 刘久波 汪青川 苗青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13,共18页
新生代以来,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及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构造、成矿单元。柴达木盆地不同的构造单元因沉积环境与成矿条件的差异,在第四系浅层盐湖区、更新统冲洪积扇区、古近系—新近系圈闭构造区等特定的时空范围形成了赋存状... 新生代以来,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及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构造、成矿单元。柴达木盆地不同的构造单元因沉积环境与成矿条件的差异,在第四系浅层盐湖区、更新统冲洪积扇区、古近系—新近系圈闭构造区等特定的时空范围形成了赋存状态、矿物组合等相对独特的矿产。对柴达木盆地盐类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归纳研究,划分了盆地盐类及地下水矿床成矿系列。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结合柴达木盆地最新的勘查研究成果,对盆地演化、盐类成矿单元、矿产时空分布及成矿类型等进行梳理,将柴达木盆地盐类及地下水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根据矿床自然分类及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预测思维,提出了柴达木盆地盐类及地下水矿产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找矿方向 盐类矿产 地下水 成矿单元 矿床类型 矿产分布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缘尕斯库勒湖流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12
作者 祁泽学 肖勇 +2 位作者 汪生斌 张国强 陈龙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尕斯库勒湖流域所属行政区茫崖市自建市以来尚未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水源,在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城市发展构架下,评价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潜力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资料收集、动态长观、钻孔抽水试验等手段,采用断面径流... 尕斯库勒湖流域所属行政区茫崖市自建市以来尚未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水源,在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城市发展构架下,评价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潜力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资料收集、动态长观、钻孔抽水试验等手段,采用断面径流量法结合流域尺度的数值模拟,评价了区内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允许开采量,并对地下水开采后对水文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尕斯库勒湖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98.82×10^(4)m^(3)/d,允许开采量为23.5×10^(4)m^(3)/d,地下水资源开采系数<0.4,开采程度低;开采稳定后下游泉水减少10.89×10^(4)m^(3)/d,蒸发量减少12.88×10^(4)m^(3)/d,开采量和泉水及蒸发量减少之和相等,开采地下水间接袭夺了无效蒸发和部分泉水;下游湿地区降深≤0.5 m,湿地面积不产生退化;尕斯库勒湖入湖量减少2.53×10^(4)m^(3)/d,能维持湖泊及湿地周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缘 尕斯库勒湖流域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伴生水特征及来源分析
13
作者 赵为永 杨梅 +7 位作者 雷涛 王铎 赵子博 赵志猛 申玉山 李叶平 李丽 郭笑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98-104,114,共8页
柴达木盆地在南翼山a、b、c等井发现高产富锂钾硼卤水。为了推进油田伴生水勘查评价及综合开发利用,通过整理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掌握了南翼山伴生水水质、分布层位、储层特征,利用卤水特征系数、元素相关性、同位素特征... 柴达木盆地在南翼山a、b、c等井发现高产富锂钾硼卤水。为了推进油田伴生水勘查评价及综合开发利用,通过整理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掌握了南翼山伴生水水质、分布层位、储层特征,利用卤水特征系数、元素相关性、同位素特征等方法,对南翼山油田伴生水元素成因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该区背斜核部的古近系地层埋藏深、封闭条件好,构造圈闭及地应力条件有利于卤水富集,明确该区油田伴生水为深层封闭环境下的沉积变质成因。卤水的元素特征系数、分布规律及微量离子组成揭示,南翼山油田伴生卤水是大气降水后,淋滤溶解盆地周围岩浆岩、火成岩,经火山热泉补给,汇至古、新近系湖盆中,经蒸发浓缩,封存于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 油田伴生水 元素特征 来源分析
下载PDF
2023年1月12-15日柴达木盆地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14
作者 韩廷芳 刘成丰 +3 位作者 何生录 李兴 金卫东 马亮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212-214,222,共4页
基于高空、地面和模式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12-15日期间发生在青海省隆冬季节的一次寒潮天气。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隆冬季节发生的一次全省性寒潮天气,柴达木盆地伴有吹风沙尘、降雪。其特点是寒潮影响范围广,共计29站次达到寒潮标准... 基于高空、地面和模式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12-15日期间发生在青海省隆冬季节的一次寒潮天气。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隆冬季节发生的一次全省性寒潮天气,柴达木盆地伴有吹风沙尘、降雪。其特点是寒潮影响范围广,共计29站次达到寒潮标准;寒潮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最高降温幅度达20.6℃,柴达木盆地南缘3站降温幅度均在18℃以上;柴达木盆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风力达10级;青海省大范围出现降雪天气,柴达木盆地2站出现大雪(德令哈5.3 mm,积雪深度6 cm;那棱格勒河二级电站6.8 mm)。柴达木盆地南缘3站过程累计降水量均超过历年同期中旬值。(2)冷空气的堆积预报着眼点是关键区冷高压强度,分析上游冷空气的实况强度,判断是否有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在该地区有堆积;寒潮暴发预报着眼点是分析未来高空环流是否有调整,是否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寒潮强度预报着眼点是前期升温幅度、地面冷高压强度、地面正变压数值等;寒潮冷锋路径和天气预报着眼点是根据预报冷锋及地面冷高压路径,分析寒潮可能的路径及影响区域。寒潮伴随大风、降水天气分析模式10 m风场,相对湿度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预报着眼点 冷锋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江涛 项燚伟 +7 位作者 陈汾君 邓成刚 徐晓玲 程鑫 杨会洁 谢梅 唐启银 王海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稳产、调整阶段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围绕“层间储量均衡动用、平面边水均衡推进、降低井筒压损与废弃压力”思路,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评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储层强敏感性使渗流通道闭塞、边水非均衡指进式侵入、划分单元与开发井网对储量动用控制差、排采与集输工艺不适宜导致气藏废弃压力高等;②低丰度剩余气挖潜、人工干预边水侵入、细分加密提高储量动用、积液积砂助排清堵降阻、增压外输是提高采收率主体技术;③调补建产、内控外排、砂水同治、三级增压等取得显著效果,持续精细挖潜、精准治水和井网重构、注剂驱替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结论认为,形成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高效支撑了涩北气田实现了年产天然气超过50×108m3,连续稳产12年的创举,为打造青海“绿色能源高地”,保障甘青藏三省区天然气供给需求和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疏松砂岩气田 边水侵入 细分层系 剩余气挖潜 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践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司马立强 马骏 +3 位作者 刘俊丰 杨会洁 王亮 赵宁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_(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_(2)谱为基础,采...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_(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_(2)谱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构建了离心束缚水T_(2)谱,确定了可动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用于划分出流体类型并开展了孔隙有效性评价。(2)研究区岩样饱和水状态T_(2)谱谱峰呈左小右大的形态,右峰幅度值远大于左峰,占T_(2)谱幅度值90%以上;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T_(2)谱幅度减小且左移趋势明显;束缚水T_(2)谱形态近似于正态分布,起始位置与饱和水状态的T_(2)谱基本重合。(3)研究区可动流体T_(2)截止值T_(2C1)平均为3.3 ms,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T_(2C2)平均为1.8 ms;孔隙流体包括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黏土束缚水T_(2)小于T_(2C2),毛管束缚水T_(2)大于T_(2C2)且小于T_(2C1),可动流体T_(2)大于T_(2C1);毛管束缚水含量最高,黏土束缚水其次,两者占总孔隙流体的84.43%~95.06%,可动水含量低。(4)研究区储层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54.99%,主要为毛管束缚孔,黏土束缚孔为无效孔隙;黏土含量越高,有效孔隙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泥岩型储层 低场核磁共振 T_(2)谱 孔隙有效性 第四系 涩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青松 陆江 +5 位作者 杨鹏 张昆 杨朝屹 聂俊杰 朱云舫 李立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含量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二氧化碳吸附、氮气吸附/脱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自发渗吸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含量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二氧化碳吸附、氮气吸附/脱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自发渗吸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特征,精细表征了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为细粒沉积岩,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和铁白云石等碳酸盐,含有长石、石英等陆源碎屑,伊蒙混层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2)研究区储集岩整体较为致密,孔隙度为1.0%~14.5%,平均为4.0%,渗透率为0.011~6.146 mD,平均为0.125 mD,具有低孔特低渗特征。(3)研究区储集岩的孔隙类型以晶间孔、溶蚀孔、溶洞和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形态为平行狭缝型。(4)研究区微孔的质量体积平均为0.005 6 mL/g,占总孔的质量体积的34.70%;中孔的质量体积平均为0.006 6 mL/g,占总孔体积的40.84%,宏孔的质量体积相对较小,为0.003 9 mL/g,占总孔体积的24.46%,因此,对岩石储集性贡献最大的为中孔,其次是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间孔 低孔特低渗 平行狭缝型孔隙形态 吸附/脱附实验 核磁共振 下干柴沟组上段 渐新统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18
作者 李剑 田继先 +6 位作者 王波 朱军 周飞 李森明 邵泽宇 李海鹏 乔柏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630,共13页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基于地震、地质、地球化学、录井及钻井等多种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富集条件,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深层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发育柴北缘侏罗系和柴...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基于地震、地质、地球化学、录井及钻井等多种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富集条件,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深层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发育柴北缘侏罗系和柴西古近系两套优质气源,演化程度高,生气能力强;柴北缘深层发育基岩和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柴西深层发育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多种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广泛,纵向上组成多套储盖组合,发育的原生孔、溶蚀孔及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被认为是深层气藏富集的储存空间;持续活动的深大断裂是深层气源的优质通道;同时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天然气生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深层烃源岩具有早生烃、持续生烃特征,早期生成的液态烃在后期深埋过程中高温裂解成气,生气能力强,深层资源潜力大;盆地深层广泛发育的盐岩、泥质岩层及异常高压层有利于深层天然气保存。综合认为柴达木盆地深层气藏富集于断裂发育的生烃凹陷周围的圈闭中,柴北缘山前古隆起基岩、腹部构造带古近系碎屑岩和柴西环英雄岭构造带碳酸盐岩是深层天然气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藏 富集条件 勘探潜力 湖相碳酸盐岩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富锂卤水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卤水开采的影响
19
作者 赵宪福 赵艳军 +3 位作者 焦鹏程 朱振光 汪明泉 胡宇飞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盐湖卤水长期的研究和开采工作中,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极少被关注。随着深部卤水的利用强度加大,难开采卤水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富锂卤水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储层的岩性和展布特征,从垂向和平面两个... 在盐湖卤水长期的研究和开采工作中,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极少被关注。随着深部卤水的利用强度加大,难开采卤水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富锂卤水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储层的岩性和展布特征,从垂向和平面两个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浅部第Ⅰ卤水矿层储层的非均质性弱于深部,晶间型卤水储层非均质性略弱于孔隙型卤水储层。平面上,非均质性弱的深部优质储层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单个连续的富水储集体延伸范围多变,常为300~800 m。因此,应优先在非均质性弱的东北部布置采卤工程,并根据富水储集体的展布特征优化开采井的深度和间距,提高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卤水储层 一里坪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膏盐影响烃源岩T_(max)的实质——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为例
20
作者 齐雯 陈凤 +5 位作者 方朋 张斌 高硕 洪智宾 张平 吴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7-503,527,共8页
沉积盆地中的地质观察和热模拟实验研究均揭示了含膏泥岩生烃高峰提前的现象,而生烃高峰的提前量与膏岩含量之间的关系却尚未明确。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S49-1井中不同膏岩含量的下干柴沟组烃源岩粉末样品,对原样进行抽提,除去可溶有... 沉积盆地中的地质观察和热模拟实验研究均揭示了含膏泥岩生烃高峰提前的现象,而生烃高峰的提前量与膏岩含量之间的关系却尚未明确。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S49-1井中不同膏岩含量的下干柴沟组烃源岩粉末样品,对原样进行抽提,除去可溶有机质(SOM);取部分抽提残余物进行酸洗,除去碳酸盐;对原样和两步前处理后的固体残余物分别进行岩石热解分析。与原样的T_(max)相比,不含SOM的残余物的T_(max)更高,而去除SOM和碳酸盐矿物的样品Tmax更低,这表明含膏泥页岩中的SOM和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均可促进有机质热演化。虽然后者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但却与其硫酸盐矿物含量不成正比。这表明硫酸盐矿物与有机质的接触面积对T_(max)的影响更为重要。该结论进一步通过不同比例的干酪根与硫酸镁粉末混合物的Tmax值进行了验证。因此,硫酸盐矿物的赋存状态会直接影响有机质与硫酸盐的接触关系,进而对热演化生烃进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_(max) 含膏泥岩 生烃机理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下干柴沟组 古近系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