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日喀则地区牧草供需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敏
王晓丽
+7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刘炜
何斌
秦金萍
董瑞珍
张力天
杨时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2-2338,共7页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草食家畜
供需差值
羊
单位
标准
日
食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两种收益目标的西藏境内不同地区草畜平衡
被引量:
5
2
作者
郅堤港
王玲玲
+3 位作者
杨鼎
王倩
乔福云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901-1911,共11页
草畜平衡是西藏畜牧业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本研究以“一江两河”地区的南木林县和藏北高原的申扎县为对象,以牧户饲养家畜获取经济收益和不获取经济收益为基准,评估了两个空间上毗邻县的草畜平衡状况,提出了实现草...
草畜平衡是西藏畜牧业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本研究以“一江两河”地区的南木林县和藏北高原的申扎县为对象,以牧户饲养家畜获取经济收益和不获取经济收益为基准,评估了两个空间上毗邻县的草畜平衡状况,提出了实现草畜平衡的最优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若牧户饲养家畜的主要目标为获取经济效益,则会增加家畜数量,若牧户饲养家畜的主要目标不是获取经济效益,则家畜数量处于波动稳定状态。无论是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还是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南木林县和申扎县在2015–2017年均处于饲草料供给匮缺状态,其中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时两个县分别匮缺14.05万~16.65万和7.39万~9.67万t,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时两个县则分别匮缺29.35万~32.89万和22.67万~25.70万t。以青贮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例,从两个县农牧空间互补角度提出实现草畜平衡的12种技术方案,其中最优方案为南木林县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申扎县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分别需要减畜6.97万~11.60万和12.80万~16.75万羊单位,或分别外调紫花苜蓿5.34万~8.88万和7.39万~9.67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畜平衡
获取经济收益
不获取经济收益
标准羊单位日食量
栽培草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日喀则地区牧草供需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敏
王晓丽
马玉寿
王彦龙
刘炜
何斌
秦金萍
董瑞珍
张力天
杨时海
机构
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西藏云旺实业有限公司
西藏百亚成未来草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2-2338,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8)。
文摘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草食家畜
供需差值
羊
单位
标准
日
食量
Keywords
Natural grassland
Herbivorous livestock
Gap valu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Standard daily food intake of sheep
分类号
S43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两种收益目标的西藏境内不同地区草畜平衡
被引量:
5
2
作者
郅堤港
王玲玲
杨鼎
王倩
乔福云
郭正刚
机构
兰州大学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901-191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005)
西藏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重大专项(XZ201901NA03)。
文摘
草畜平衡是西藏畜牧业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本研究以“一江两河”地区的南木林县和藏北高原的申扎县为对象,以牧户饲养家畜获取经济收益和不获取经济收益为基准,评估了两个空间上毗邻县的草畜平衡状况,提出了实现草畜平衡的最优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若牧户饲养家畜的主要目标为获取经济效益,则会增加家畜数量,若牧户饲养家畜的主要目标不是获取经济效益,则家畜数量处于波动稳定状态。无论是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还是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南木林县和申扎县在2015–2017年均处于饲草料供给匮缺状态,其中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时两个县分别匮缺14.05万~16.65万和7.39万~9.67万t,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时两个县则分别匮缺29.35万~32.89万和22.67万~25.70万t。以青贮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例,从两个县农牧空间互补角度提出实现草畜平衡的12种技术方案,其中最优方案为南木林县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申扎县以不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分别需要减畜6.97万~11.60万和12.80万~16.75万羊单位,或分别外调紫花苜蓿5.34万~8.88万和7.39万~9.67万t。
关键词
草畜平衡
获取经济收益
不获取经济收益
标准羊单位日食量
栽培草地
Keywords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to maintain livestock number
to maximize economic income
daily forage
pasture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2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日喀则地区牧草供需研究
张敏
王晓丽
马玉寿
王彦龙
刘炜
何斌
秦金萍
董瑞珍
张力天
杨时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两种收益目标的西藏境内不同地区草畜平衡
郅堤港
王玲玲
杨鼎
王倩
乔福云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