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荷载下的树木动态行为参数测量方法综述
1
作者 杨新年 王阿川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8,共11页
树木风害机理、风害损失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共同基础是了解树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树木动态行为参数的测量是研究树木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对定量化研究树木风载及其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 树木风害机理、风害损失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共同基础是了解树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树木动态行为参数的测量是研究树木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对定量化研究树木风载及其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树木动态行为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动态行为参数进行了总结;其次,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方面对树木动态行为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归纳,对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分析;最后,讨论了目前测量方法的不足,对未来的测量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动态行为 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树木空气动力学特性 迎风面积 树木摇摆
原文传递
风载荷下树木稳定性的无损评估方法
2
作者 谭旭 张潇巍 +3 位作者 李爽 吕生华 徐凌飞 文剑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41,共15页
为解决树木在风载荷下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无损重构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的风载荷下树木稳定性的评估方法,通过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无损获取根系构型,结合三维重构技术和阻力公... 为解决树木在风载荷下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无损重构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的风载荷下树木稳定性的评估方法,通过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无损获取根系构型,结合三维重构技术和阻力公式构建风载荷下的树木模型,根据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评估树木稳定性状况。通过仿真和对古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现场试验,分析不同根系构型和不同土壤参数对树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浅根和土壤参数是影响树木稳定性的2个重要因素,得到与现有研究中相同的等效应力变化趋势。研究证明GPR所获取的根系构型可以作为树木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指标,验证研究结果在实际树木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锚固结构 树木稳定性 探地雷达(GPR) 树木模型 Ansys 有限元法 侧柏
下载PDF
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路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靳磊 张萍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178-180,183,共4页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属于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从“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路径的探索入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价值观、“工匠精神”和中国农业传统文化等教学元素,在学生...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属于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从“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路径的探索入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价值观、“工匠精神”和中国农业传统文化等教学元素,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从而达成学生“知农、爱农、乐农、从农”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LBM的典型建筑布局树木风环境模拟
4
作者 张慎 王义凡 +3 位作者 尹鹏飞 程明 王杰 李霆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定量评估景观绿植对建筑风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行人区域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结合格子玻尔兹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多孔介质模型,开展了边界层流场-建筑-树木耦合模拟和关键参数验证,针对城市街道区域典型矩形建...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定量评估景观绿植对建筑风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行人区域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结合格子玻尔兹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多孔介质模型,开展了边界层流场-建筑-树木耦合模拟和关键参数验证,针对城市街道区域典型矩形建筑平面布局存在的风速加速现象,开展树木挡风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方法能够重现出与试验吻合一致的树木尾流区平均风速和湍流特征;基于不同阻力系数的树木透孔率对树木背风区下游1H~3H范围内挡风效应影响明显;基于等效原则提出的圆柱体简化模型能够计算出与树木原型一致的挡风效应变化规律;建筑两侧和迎风端布置合理间距的树木能够减小矩形建筑两侧风速加速比和加速区域面积,可以通过经济合理的树木布置方案实现建筑周围风环境舒适度优化和通风廊道畅通。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景观植被风环境优化设计,为方案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评估提供新的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建筑 树木 风环境 格子玻尔兹曼 多孔介质模型 风速加速
下载PDF
融合Mind Map优势助力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以园林树木学树种识别教学为例
5
作者 刘艺平 贺丹 +1 位作者 李永华 张曼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疫情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新模式。树种识别是园林树木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目的之一。由于课程涉及的树种种类繁多,知识点琐碎,专业术语抽象,再加上课时少任务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所有树种的特征... 疫情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新模式。树种识别是园林树木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目的之一。由于课程涉及的树种种类繁多,知识点琐碎,专业术语抽象,再加上课时少任务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所有树种的特征逐一讲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混淆,无法有效吸收知识点。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引入Mind Map帮助厘清知识框架,优化知识结构,搭建知识关联,不仅使教师授课过程更顺畅,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点”的良好习惯,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创建高效的线上课堂,有效巩固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园林树木 Mind Map 树种识别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森林树木死亡研究
6
作者 闫明 陈艳梅 +1 位作者 闫静 奚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0-2436,共17页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构建林分水平死亡模型,探究影响树木死亡的因素,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美国德州东部森林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为数据源,按4∶1的比例将其进行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构建林分水平死亡模型,探究影响树木死亡的因素,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美国德州东部森林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为数据源,按4∶1的比例将其进行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将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林木死亡株数则作为模型的因变量,运用计数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并分析影响林木死亡株数的因子。使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2倍对数似然函数值(-2logL)3种模型评价指标评估各模型间的拟合效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2种评价指标评估其预测效果,以便筛选出最佳的林分水平死亡模型。结果表明:立地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海拔(P<0.01)呈显著的负效应,与坡度(P<0.05)呈显著的正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多;林分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林分年龄(P<0.001)和树木基面积(P<0.001)呈显著的正效应,与林分平方平均胸径(P<0.001)和林分密度(P<0.05)呈显著的负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和树木基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林分平方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气候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SPEI(P<0.05)、干旱长度(P<0.001)、年平均温度(P<0.001)和夏季平均降雨量(P<0.05)均呈显著的负效应,与夏季平均温度(P<0.001)呈显著的正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干旱强度和夏季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增多,随干旱长度、年平均温度和夏季平均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基础计数模型中,零膨胀负二项(ZINB)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而加入样地随机效应后,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明显有所提高。基于所有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得出德州东部森林的林分水平死亡模型以ZINB-mixed模型为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死亡 计数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园林树木生长异常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7
作者 师国洪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针对原冠苗、大树、名木古树等不同的栽植养护对象,探讨其生长异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完善园林绿化施工、养护流程,争创优质园林绿化工程。
关键词 园林树木 生长异常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树木整形修剪中的应用开发实例探讨
8
作者 陈著 《国土绿化》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人工林环境和城市森林中,为提高森林质量、调解矛盾,让树木生长符合质量预期,对树木进行科学有效的修剪整形是很重要的一项养护管理技术。合理的修剪,可以让树木产生更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可以增强枝干的通透性、树体的抗逆性能,减少病... 在人工林环境和城市森林中,为提高森林质量、调解矛盾,让树木生长符合质量预期,对树木进行科学有效的修剪整形是很重要的一项养护管理技术。合理的修剪,可以让树木产生更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可以增强枝干的通透性、树体的抗逆性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还可以促进老树复壮,调节花果生长。人工修剪和机械修剪是常用的修剪整形手段。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修剪技术也逐渐成熟。相比较真实情况下树木修剪的不可逆性,树木修剪中引入VR技术,可以多视角呈现树木修剪之后的整形效果和景观格局,提升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全局把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剪整形 修剪技术 树木修剪 抗逆性能 虚拟现实技术 树木生长 森林质量 VR技术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面特征与树木位置关系的无人机和地基LiDAR点云配准方法
9
作者 丁志文 邢艳秋 +2 位作者 杨书航 尹伯卿 郭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7,共14页
【目的】无人机激光雷达与地基激光雷达的工作方式不同,导致无人机点云缺乏林内信息,地基点云缺乏林冠信息,单一平台的LiDAR点云难以完整描述森林三维垂直结构,将这两者点云融合有利于消除各自的扫描盲区,估测更为准确的森林结构参数。... 【目的】无人机激光雷达与地基激光雷达的工作方式不同,导致无人机点云缺乏林内信息,地基点云缺乏林冠信息,单一平台的LiDAR点云难以完整描述森林三维垂直结构,将这两者点云融合有利于消除各自的扫描盲区,估测更为准确的森林结构参数。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特征与树木位置关系的无标识自动化配准方法。【方法】选取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的蒙古栎和樟子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疆禅思L1激光雷达设备与FARO Focus3D X330三维激光扫描仪分别获取样地内的无人机和地基LiDAR点云。首先,利用改进的渐进式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分别从无人机点云和地基点云中提取地面点云,基于两者相似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特征,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得到初始配准参数,完成初始配准。然后,从初始配准后的无人机点云和地基点云中提取相同高度处的树干点云的水平投影位置作为配准基元,分别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并基于三角形的角度相似性原理寻找同名三角形对。最后,使用奇异值分解法得到旋转平移参数,从而完成精细配准。【结果】蒙古栎样地内对应树木水平偏移距离的平均值为0.173 m,樟子松样地内对应树木水平偏移距离的平均值为0.283 m,2个样地的树木点云均取得了较高的配准精度。【结论】提出的点云配准方法有效实现了林区无人机点云数据和地基点云数据的配准,二者的融合可为快速完整地获取林木构型信息提供数据基础,从而推动多源激光雷达技术联合应用于林木三维重建和森林资源精细调查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FH 树木位置关系 不规则三角网 无人机点云 地基点云
下载PDF
树木画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10
作者 刘路遥 孙宁 白云贵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2期700-704,共5页
树木画测验作为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重要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树木画测验由于其中立而无威胁、自我暴露较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个体真实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较高的信效度水平、特殊群体的鉴别等方面。此... 树木画测验作为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重要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树木画测验由于其中立而无威胁、自我暴露较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个体真实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较高的信效度水平、特殊群体的鉴别等方面。此外,树木画测验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干预方面同样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树木画测验已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未来研究可对树木画测验的标准化及其干预效果有效性追踪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测验 树木画测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PDF
应用实体建模方法判断树木自然倒向的研究
11
作者 刘浩聪 张新杰 +2 位作者 李月 李想 杨铁滨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是伐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从事森林采伐、营林抚育和园林绿化等工作的林业生产人员,准确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是实现安全伐木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应用激光测距仪对自然生长的树木进行现场测量,获取树木树高... 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是伐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从事森林采伐、营林抚育和园林绿化等工作的林业生产人员,准确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是实现安全伐木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应用激光测距仪对自然生长的树木进行现场测量,获取树木树高、胸径等数据。然后,应用SolidWorks对树木进行3D实体建模,构建出与实物树木基本一致的虚拟树,计算虚拟树重心并确定其自然倒向。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安全伐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自然倒向 实体建模 SOLIDWORKS
下载PDF
基于热舒适的湿热地区步道树木设计策略
12
作者 钟梓渝 赵阳 骆心仪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湿热地区的夏季高温且潮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行道树提供的遮阴显著影响着人行道的热环境,然而目前针对树种及排列形式对人行道热环境的研究尚少。基于湿热地区常见的行道树树种及排列形式,建立了13个ENVI-met仿真情景。结果表... 湿热地区的夏季高温且潮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行道树提供的遮阴显著影响着人行道的热环境,然而目前针对树种及排列形式对人行道热环境的研究尚少。基于湿热地区常见的行道树树种及排列形式,建立了13个ENVI-met仿真情景。结果表明,高LAI、大冠幅的树木能够提供更好的冷却效益;不论道路方向,两侧种植乔木比单侧的冷却效益更好;行道树南北向种植可以获得更好的热舒适效果。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湿热地区步道规划的树木选择及种植方式提供实践建议,为室外运动人群提供更好的热舒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人体热舒适性 步道热环境 树木种植 LAI
下载PDF
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
13
作者 胡刚 庞庆玲 +2 位作者 胡聪 徐超昊 张忠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分析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推断不同功能型树木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种间竞争差异,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基础上根... 【目的】分析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推断不同功能型树木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种间竞争差异,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基础上根据冠层高度、种群大小、耐荫性和种子传播方式将被选的40种树木划分为不同功能型,通过计测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不同功能型树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喀斯特森林树木的生态位宽度普遍较低,表现为常见种>偶见种>稀有种,且三者的生态位宽度间差异显著;重力传播种的生态位宽度显著低于动物和风力传播种,不同耐荫性和冠层高度功能型间的生态位宽度无显著差异;40种树木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同样较低,常见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偶见种和稀有种,上层种显著高于下层种,喜光种显著高于耐荫种,而重力传播种则显著低于动物和风力传播种;常见种与偶见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常见种与稀有种以及偶见种与稀有种间,动物与风力传播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动物与重力种间以及风力与重力种间,而中生与耐荫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则显著低于喜光与中生种以及喜光与耐荫种间。【结论】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多数树种占据较小的生态位空间并可能存在较低的种间竞争作用,不同树木功能型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的差异可能与生境异质性和物种性状差异等存在密切联系。在进行退化生境植被重建时,可根据不同功能型树木的生态位特征合理构建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促进森林植被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树木功能型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物种共存
下载PDF
基于DBSCAN算法的树木分割与应用
14
作者 尤磊 邹畅 宋新宇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林分点云中的单株树木点云,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抗噪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的树木分割算法。首先采用高斯滤波对林分点云去噪,在林分点...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林分点云中的单株树木点云,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抗噪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的树木分割算法。首先采用高斯滤波对林分点云去噪,在林分点云归一化的基础上对林分点云垂直分段,然后采用DBSCAN算法垂直分段聚类,再计算每个垂直分段中每个簇的中心点,根据簇中心点间的距离判定簇间的相邻关系,并由此匹配树干段点云,最后采用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对树干段点云拟合直线,并根据点与拟合直线间的距离判定点的归属以实现树木分割。在郁闭度分别为中与高的林分中,所提算法的调和值F范围分别为0.88~0.99与0.72~0.74,基于距离判别的树木分割算法的F范围分别为0.84~0.90与0.73~0.79。所提算法在不同郁闭度的林分点云中均能有效分割单株树木点云,特别是在郁闭度为中的林分中有较好表现,可实现对林分点云的精确树木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树木分割 树干检测 基于密度的抗噪空间聚类(DBSCAN)
下载PDF
基于树木望高比的材积计算方法研究
15
作者 余国宝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2-15,21,共5页
分析望高法计算树木材积的原理、适用范围,但因为望高点可能被遮挡,以及测望高效率较低问题,尝试用树高代替望高进行求积。为此,在利用既有解析木的有效数据研究形率系列(q)和形状指数(r)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测算望高比(B)的方法,解决... 分析望高法计算树木材积的原理、适用范围,但因为望高点可能被遮挡,以及测望高效率较低问题,尝试用树高代替望高进行求积。为此,在利用既有解析木的有效数据研究形率系列(q)和形状指数(r)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测算望高比(B)的方法,解决了测望高(h_(R))较为困难及效率较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高 形率系列 形状指数 望高比 树木材积计算
下载PDF
“园林树木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为例
16
作者 郭瑶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40-143,共4页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既具有线上教学的便捷性、独特性,又具备线下教学的互动性。通过混合式教学构建开放型、多维度、多环节的教学模式,筛选丰富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吉林建筑科技...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既具有线上教学的便捷性、独特性,又具备线下教学的互动性。通过混合式教学构建开放型、多维度、多环节的教学模式,筛选丰富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园林树木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合作式学习方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注入多元化课程元素等途径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延展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园林树木 合作式学习
下载PDF
基于云班课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姜新强 刘庆超 +2 位作者 万雪丽 卢婉佩 刘庆华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课程教学的场景、过程、师生关系等均发生了极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学生参与感不强,多为浅层次学习和被动学习;而且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够。云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课程教学的场景、过程、师生关系等均发生了极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学生参与感不强,多为浅层次学习和被动学习;而且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够。云班课作为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此,青岛农业大学国家一流课程“园林树木学”教学团队开展了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探索,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学情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组织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主动学习和深入学习。其中,课前阶段设计了教师创建班课号和上传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开展班课学习的环节,课中阶段设计了课堂教学与基于云班课的线上教学相结合的环节,课后阶段设计了依托云班课平台布置课后作业、拓展课后学习的环节。2016—2020年期间,“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分别开展传统教学(2016—2018年)和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2019—2020年)的基础上,从学生到课率、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对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对2种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教学活动类型多,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面临着学生难以充分消化吸收线上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过于依赖网络资源和班课平台等问题。因此,提出2条应对措施:一是从有效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着眼,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班课平台精选与课程教学体系相适宜的教学资源;二是从讲清基于云班课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以及采取头脑风暴法、主题讨论、自由辩论或学生主讲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与班课平台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教学 云班课 园林树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树木结构特征对视觉偏好和景观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汝佳 《现代园艺》 2024年第8期4-5,8,共3页
绿地设计要考虑人们的偏好来提升满意度,因此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公众的审美偏好。对于树木哪些属性影响人们的偏好,前人使用的树木属性没有达成一致,人们对于不同季节树木的审美差异知之甚少,所以有必要探讨影响视觉偏好的结构指数。以20... 绿地设计要考虑人们的偏好来提升满意度,因此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公众的审美偏好。对于树木哪些属性影响人们的偏好,前人使用的树木属性没有达成一致,人们对于不同季节树木的审美差异知之甚少,所以有必要探讨影响视觉偏好的结构指数。以20种树为研究对象,拍摄其四季照片并将其结构指数定量化,运用SBE法定量评价,通过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树木美学结论和影响四季稳定性的树木特征,以指导苏北地区树木选取。结果表明,(1)分支点高、冠层浓密、叶宽的树种具有较高的偏好等级;(2)审美兼生态功能下,四季中应种植春季或夏季偏好的树种;(3)叶宽、冠幅影响美景度四季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指数 审美偏好 评价 树木
下载PDF
林业园林绿化树木移栽技术分析
19
作者 刘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21-0024,共4页
在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作用下,我国逐渐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希望能够通过发展林业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缓解甚至处理。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划拨资金用于逐渐园林,致力于打造舒适的生态环境,借助林业的... 在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作用下,我国逐渐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希望能够通过发展林业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缓解甚至处理。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划拨资金用于逐渐园林,致力于打造舒适的生态环境,借助林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达到园林绿化效果,就需要不同品类、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绿化树木的点缀,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根据园林工程的设计要求,来进行绿化树木的移栽工作,在移栽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移栽、运输、定植的相关方法与技术实施。而选择合适地移栽方法,将会有效的降低园林绿化的施工成本,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效果,从而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园林 绿化树木 移栽技术 分析
下载PDF
城市绿化树木的迁移施工与保护--以金湾机场片区排涝整治工程为例
20
作者 曾钟振 《江西农业》 2024年第8期91-93,96,共4页
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如果施工范围与现有的绿化树木冲突,应妥善处理施工建设与原有城市绿化树木之间的关系,并认真汲取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件的深刻教训,以案为戒,严防类似事件发生。尊重城市生态环境,尊... 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如果施工范围与现有的绿化树木冲突,应妥善处理施工建设与原有城市绿化树木之间的关系,并认真汲取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件的深刻教训,以案为戒,严防类似事件发生。尊重城市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尊重群众诉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更加有效地统筹城市建设和树木保护的关系,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迁移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