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彤昕 张凡 +2 位作者 闫鑫 张雅婷 李玉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Neo-DCVac)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新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突变产生的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和肿瘤特异性的肽段。Neo-DCVac是基于新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后递呈并激活T细胞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 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Neo-DCVac)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新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突变产生的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和肿瘤特异性的肽段。Neo-DCVac是基于新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后递呈并激活T细胞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个体化Neo-DCVac有望成为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从个体化Neo-DCVac构建、在实体瘤中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适宜接种人群和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抗原 树突状细胞疫苗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荷瘤小鼠免疫抑制的调控 被引量:8
2
作者 卢雯平 李向英 +1 位作者 李晓 范秀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6-48,54,共4页
目的从免疫抑制角度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影响,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106个(0.2 mL)U14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7 d后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 目的从免疫抑制角度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影响,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106个(0.2 mL)U14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7 d后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0.2 mL/只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中药组0.2 mL/只中药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DC疫苗组局部注射DC疫苗5×106/只,每周1次,共注射2次;联合组给予中药及DC疫苗。观察小鼠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小鼠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脾脏CD4+、CD8+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干预14 d后,联合组、中药组及DC疫苗组的瘤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以联合组最为明显。干预后,联合组和中药组TGF-β1、IL-10显著低于DC疫苗组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CD4+、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DC疫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增强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去除免疫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子有关。中药与DC疫苗的联合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免疫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 树突状细胞疫苗 免疫抑制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介素-10 小鼠
下载PDF
Survivin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激活抗白血病T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晖 夏凌辉 +3 位作者 刘仲萍 魏文宁 胡豫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研究survivin致敏树突状细胞 (DC)疫苗对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影响及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沉淀 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survivin表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 ,诱导DC细胞的形成 ;体外进行... 为研究survivin致敏树突状细胞 (DC)疫苗对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影响及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沉淀 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survivin表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 ,诱导DC细胞的形成 ;体外进行survivin抗原负载 ,制备survivinDC疫苗 ;survivinDC激发同基因型T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分析T细胞表型 ;3H TdR法测定刺激指数 (SI) ;并用51 Cr释放法测定特异性的抗白血病CTL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 ,检测 19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survivin的表达率为 84 .2 % ;其荧光分布均在细胞胞浆内 ;免疫沉淀 Western印迹进一步分析证实其survivin蛋白表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形成的DC细胞具有典型DC的形态学特征 ;survivinDC可显著刺激T细胞的活化增殖 ;survivinDC激活的T细胞中 ,CD4 + TH 比例显著较DC组高 ,DC激发的T细胞则以表达CD8和CD5 6为主 ;同时survivinDC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结论 :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survivin抗原 ,利用survivinDC疫苗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树突状细胞疫苗 抗白血病疫苗 急性白血病 T细胞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Imiquimod对小鼠乳腺肿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书荣 王秋波 +5 位作者 张艳丽 李茂 刘佳旎 解成顺 左怀文 盖雅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TLR7激动剂Imiquimod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治疗小鼠肿瘤的影响,寻找增强DC肿瘤疫苗疗效的佐剂。方法培养乳腺肿瘤细胞株EMT-6,反复冻融法制备肿瘤相关抗原,小鼠乳腺区注射EMT-6制备荷瘤动物模型。用含...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TLR7激动剂Imiquimod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治疗小鼠肿瘤的影响,寻找增强DC肿瘤疫苗疗效的佐剂。方法培养乳腺肿瘤细胞株EMT-6,反复冻融法制备肿瘤相关抗原,小鼠乳腺区注射EMT-6制备荷瘤动物模型。用含重组小鼠GM-CSF和IL-4的培养液扩增培养Balb/c小鼠来源的BM-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Ag-DC)后进行肿瘤治疗实验。荷瘤小鼠分别采用Imiquimod局部涂抹、Ag-DC皮内注射、Imiquimod联合Ag-DC进行治疗,检测不同处理方法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采用上述方案免疫Balb/c小鼠后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EMT-6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Imiquimod处理局部皮肤对BM-DC向局部引流淋巴结(DLN)迁移的影响。结果 Imiquimod联合Ag-DC治疗荷瘤小鼠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与单纯Imiquimod、Ag-DC治疗组及NS处理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Imiquimod联合Ag-DC免疫小鼠后脾脏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较其它组明显增强。局部涂抹Imiquimod后注射BM-DC,24 h后DLN内BM-D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TLR7激动剂Imiquimod可增强BM-DC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Imiquimod诱导DLN BM-DC细胞数量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激动剂 IMIQUIMOD 肿瘤生物治疗 树突状细胞疫苗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抗原负载方式的临床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高艳荣 贾绍昌 江龙委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650,共5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启动者。DC疫苗的肿瘤免疫治疗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其临床转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选择何种抗原负载方式则是其中之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启动者。DC疫苗的肿瘤免疫治疗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其临床转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选择何种抗原负载方式则是其中之一。目前临床试验中常用的有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DC、重组肿瘤相关抗原负载DC及携带肿瘤相关抗原信息的mRNA转染DC三种方法。本文对此三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树突状细胞疫苗 肿瘤抗原 负载
原文传递
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胆系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寇晓霞 杨喜晶 +2 位作者 黄耀 袁振刚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胆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多种肿瘤抗原刺激后进行扩增和培养,收获成熟DC制成疫苗进行皮内注射,同时联合自体CIK细胞静脉回输... 目的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胆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多种肿瘤抗原刺激后进行扩增和培养,收获成熟DC制成疫苗进行皮内注射,同时联合自体CIK细胞静脉回输,观察85例胆系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 85例胆系肿瘤患者经自体DC-CIK细胞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显著,完全缓解2例(2.3%)、部分缓解14例(16.5%)、疾病稳定54例(63.5%)及疾病进展15例(17.6%);免疫功能提高,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及CD4+/CD8+比值升高,而调节性T细胞降低(P〈0.05)。至随访结束,58例患者死亡,2例失访,25例存活,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95%CI:12.1-20.9个月)。结论自体DC-CIK细胞治疗是胆系肿瘤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但相关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胆道肿瘤 药物疗法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负载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免疫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易平 张志明 +6 位作者 林家耀 任远 欧阳高雄 刘春辉 冯钟煦 吕庆杰 刘剑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负载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来源的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CD133+HCC RNA-DC)疫苗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人HCC组织中分离出肝癌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133+肝癌细胞,制备负载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 目的探讨负载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来源的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CD133+HCC RNA-DC)疫苗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人HCC组织中分离出肝癌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133+肝癌细胞,制备负载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型,ELISA法测定DC分泌IL-12水平,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检测DC在体外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的HLA-ABC、HLA-DR、CD86、CD80、CD83表达水平分别是(96.52±2.02)%、(92.17±3.04)%、(94.25±3.28)%、(55.14±1.67)%、(40.53±2.31)%,与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和成熟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肝癌细胞RNA-DC、肝癌细胞RNA-DC、成熟DC和未成熟DC分泌IL-12的量分别为(421.50±3.12)、(418.20±1.10)、(324.20±2.19)和(102.47±4.60)pg/ml,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前两者均高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肝癌细胞RNA-DC与肝癌细胞RNA-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分别均强于成熟DC和无DC刺激的自体T淋巴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具有成熟表型,能够在体外有效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细胞性肝癌 RNA 树突状细胞疫苗
下载PDF
负载肝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CID荷瘤鼠的抑瘤作用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斌辉 刘凤恩 +4 位作者 王小农 徐道峰 何晓 彭宝岗 梁力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24-26,共3页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Hu-PBL-SCID)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尾静脉注射mRNA未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Ⅱ组注射抗CD4+、CD8++mRNADC,Ⅲ组为DC,Ⅳ组为PBS,每周1次,共2次,然后接种2...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Hu-PBL-SCID)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尾静脉注射mRNA未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Ⅱ组注射抗CD4+、CD8++mRNADC,Ⅲ组为DC,Ⅳ组为PBS,每周1次,共2次,然后接种2×106肝癌细胞HepG-2,观察鼠成瘤率、成瘤潜伏期、肿瘤体积以及测定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CT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内种植瘤的细胞周期;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中是否有人IgG。结果鼠血清中均有人IgG,Hu-PBL-SCID嵌合模型重建成功,各组小鼠间成瘤率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成瘤潜伏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2周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Ⅱ、Ⅲ、Ⅳ组(P<0.05),Ⅰ组脾淋巴细胞对HepG-2有特异性杀伤效应。Ⅰ组HepG-2有75.82%±4.78%处于G0/G1期,13.54%±2.55%处于S期,10.64%±2.36%处于G2/M期,与Ⅱ、Ⅲ、Ⅳ比较,P<0.05。认为负载肝癌抗原的DC疫苗体内能诱导产生明显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肿瘤 树突状细胞疫苗 免疫缺陷鼠
下载PDF
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良 董炳梅 +5 位作者 魏凤 孙全文 王爱华 唐娜 张春玲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接种后BALB/c小鼠出现了轻度的免疫应答,而家兔产生了强而持久的免疫保护。本研究对BALB/c小鼠的接种量进行了进一步摸索,结果表明,50与100μg/只免疫效果明显优于20μg/只;其中50μg/只E2蛋白与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血清IgG水平较高且稳定;而100μg/只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免疫初期,糖基化E2蛋白组产生了免疫抑制,至21d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且达极高水平;但100μg/只E2蛋白免疫后,整个免疫期内抗体水平均较低,只有轻微波动。以上结果表明,家兔对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BALB/c小鼠,且糖基化E2蛋白免疫效果明显好于E2蛋白,BALB/c小鼠的糖基化E2蛋白最佳免疫剂量为50μg/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BALB C小鼠 猪瘟病毒 E2蛋白 树突状细胞疫苗 敏感性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子明 张义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抗原脉冲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的潜能和新颖的肿瘤靶的鉴定,重新激起对恶性肿瘤治疗型疫苗的研究兴趣,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的热点。本文综述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开发应用。1引言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抵御恶... 抗原脉冲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的潜能和新颖的肿瘤靶的鉴定,重新激起对恶性肿瘤治疗型疫苗的研究兴趣,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的热点。本文综述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开发应用。1引言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抵御恶性细胞失控制性生长的能力,其核心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肿瘤免疫治疗 治疗型疫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峰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生物学 DC 抗原递呈细胞 APC 肿瘤 免疫学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胰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永康 张雪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1241-1242,1244,共3页
胰腺癌是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治疗方法疗效差。由于手术切除率低,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20%,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5%。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继手术、化、放疗等传统治疗后的新兴肿瘤治疗方法... 胰腺癌是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治疗方法疗效差。由于手术切除率低,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20%,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5%。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继手术、化、放疗等传统治疗后的新兴肿瘤治疗方法在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天然或基因工程产生的针对性、靶向性很强的物质,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防御效应,降低免疫抑制,来增强机体抗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胰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娟 符兆英 +1 位作者 刘晓斌 陈美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82-684,共3页
颅内原发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脑胶质瘤,流行病统计发现在原发性颅内肿瘤中其所占比例达到40%,目前临床上常以手术切除并综合放射、化学治疗,但复发率高,不良反应重,严重影响预后。其中胶质瘤增长迅速的高级别胶质瘤平均存活时间仅有1.5年左... 颅内原发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脑胶质瘤,流行病统计发现在原发性颅内肿瘤中其所占比例达到40%,目前临床上常以手术切除并综合放射、化学治疗,但复发率高,不良反应重,严重影响预后。其中胶质瘤增长迅速的高级别胶质瘤平均存活时间仅有1.5年左右,2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30%和〈5%,所以探索一种可靠的治疗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树突状细胞疫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泌尿系统肿瘤的生物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航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6期164-167,共4页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策略之一是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 ,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极强 ,它能激活幼稚T细胞分化增殖 ,并建立初级免疫反应。近年来研究应用多种形式...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策略之一是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 ,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极强 ,它能激活幼稚T细胞分化增殖 ,并建立初级免疫反应。近年来研究应用多种形式的抗原 (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蛋白、RNA等 )负载树突状细胞 ,再将经过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入动物模型或人体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的中研究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泌尿系统肿瘤 生物治疗
下载PDF
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琼 胡安群 王保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从38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成未成熟DC,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总RNA电转染入DC,分别用传统细胞因子鸡尾酒(IL-6...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从38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成未成熟DC,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总RNA电转染入DC,分别用传统细胞因子鸡尾酒(IL-6、IL-1β、TNF-α、PGE2)和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L-6、TNF-α、PGE2、polyⅠ∶C、CpG ODN)刺激DC成熟。致敏DC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用流式细胞术鉴定T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4、IL-5和IL-10的分泌。建立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成熟组、传统组和改良组(n=5),于肿瘤接种d15、d22、d29给予相应CTL治疗,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COX-2、VEGF、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CD3+CD8+T细胞表达率(%):未成熟组、传统组和改良组分别为35.00±3.24 vs 57.10±2.69 vs 63.98±1.96(P<0.05);2)IFN-γ浓度(pg/mL):3组分别为160.12±42.01 vs 263.17±55.30 vs 1 034.30±253.07(P<0.05);TNF-α浓度(pg/mL):3组分别为72.72±9.13 vs 65.20±8.03 vs 295.89±123.80(P<0.05);IL-10浓度(pg/mL):3组分别为7.26±1.76 vs 31.06±4.19 vs 44.01±12.12(P<0.05);3组IL-4、IL-5含量均未检测出,可见改良组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能力较未成熟组和传统组明显增强;3)经CTL免疫治疗后,裸鼠肿瘤体积(mm3):3组分别为512±33 vs 345±63 vs203±52(P<0.05),且改良组抑瘤率最大,为69.62%;4)改良组DC诱导的CTL明显上调Bax的表达,下调COX-2、VEGF和Bcl-2的表达。结论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及产生有效的抗原特异性CTL,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鸡尾酒 抗肿瘤效应 肺腺癌 TLR配体 裸鼠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联合激活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原位种植VX2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必军 张会禄 +2 位作者 李萍 夏强 翟博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明确RFA联合激活的DC疫苗在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种植瘤疗效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公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RFA+PBS以及RFA+DC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原位种植瘤模型,分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单核细胞... 目的明确RFA联合激活的DC疫苗在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种植瘤疗效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公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RFA+PBS以及RFA+DC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原位种植瘤模型,分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给予GM-CSF,IL-4诱导分化,加由VX2肿瘤组织制备的热休克抗原孵育加LPS刺激成熟,收集DC细胞接种至新西兰大白兔的爪垫处,3天后给予原位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观察90天后的存活率。结果 RFA对于肝脏原位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疗效确切,RFA联合激活的DC疫苗能够显著改善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新西兰大白兔原位种植VX2肿瘤模型 活化的树突状细胞疫苗预后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及其在抗HBV/HCV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全楚 冯志华 +1 位作者 聂青和 周永兴 《肝脏》 2002年第3期188-190,205,共4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HBV感染 HCV感染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发病机制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科 王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手术后进行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回输,评价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方法:10例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术中收集患者肺癌标本。术后取患者外周血,收获DC细胞。同时将肺癌标本经热休克法诱导...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手术后进行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回输,评价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方法:10例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术中收集患者肺癌标本。术后取患者外周血,收获DC细胞。同时将肺癌标本经热休克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负载于DC,制成DC疫苗。术后采用患者双侧腹股沟皮下注射DC疫苗,每周1次,共4次。并于每次疫苗回输后1周做外周血免疫细胞T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的水平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介素-2、白介素-12)水平的免疫指标检测,并观察DC疫苗临床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次DC疫苗回输后各免疫指标检测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2、3、4次回输后各免疫指标检测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0例患者在DC疫苗回输后未出现发热寒战、注射部位红肿、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自体DC疫苗回输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证实了DC疫苗在肺癌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树突状细胞疫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抗HCV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全楚 冯志华 周永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15-818,共4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备受重视,1990年以来,人们在体外诱导扩增DC成功之后,克眼了以往由于DC在组织中含量很少、难以获取的困难,使DC研究取得了...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备受重视,1990年以来,人们在体外诱导扩增DC成功之后,克眼了以往由于DC在组织中含量很少、难以获取的困难,使DC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为人们探索新的疾病防治手段开辟了新的天地,以下从树突状细胞的特性、体外诱生及以DC为基础的治疗性疫苗在抗HCV感染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CV树突状细胞疫苗 制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基因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M2与OK-432的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小鼠Lewis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驰宇 周舟 张君丽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建立增强肺癌细胞裂解物(L)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疫苗(L-D)免疫临床治疗肺癌效果的方法.方法:以来源于热休克蛋白70第407-426的两段重复序列(M)和OK-432(O)为佐剂刺激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制备了树突状细胞疫苗LMO-D.结... 目的建立增强肺癌细胞裂解物(L)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疫苗(L-D)免疫临床治疗肺癌效果的方法.方法:以来源于热休克蛋白70第407-426的两段重复序列(M)和OK-432(O)为佐剂刺激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制备了树突状细胞疫苗LMO-D.结果:与L-D相比,LMO-D显著增加CD11c、CD40、CD80、CD86、MHC-Ⅰ和Ⅱ等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LMO-D免疫荷瘤小鼠后,显著增强Th1类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而不增强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5的表达;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显著和淋巴细胞毒反应; 此外LMO-D显著降低荷瘤小鼠瘤重与体积,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LMO-D可通过诱导显著的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树突状细胞疫苗 M2 OK-43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