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貂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刘艳华 刘磊 +6 位作者 陈红 刘小慧 王启蕃 刘鑫鑫 张子栋 张宇 周绍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9-569,共11页
在人类支配的景观中,生境退化已经导致多个物种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不断缩减。紫貂(Martes zibellina)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稀少,开展栖息地适宜性研究工作对制定科学的栖息地保护计划至关重要。于2021年1月—2022年8... 在人类支配的景观中,生境退化已经导致多个物种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不断缩减。紫貂(Martes zibellina)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稀少,开展栖息地适宜性研究工作对制定科学的栖息地保护计划至关重要。于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黑龙江省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足迹链跟踪、远红外相机监测综合收集到紫貂和猎物(雪兔)活动点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栖息地建模分析方法,首次在多个分辨率尺度背景下对紫貂种群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ArcGIS 10.4重采样后在6个分辨率尺度(30m、60m、120m、240m、480m、960m)进行栖息地建模分析,基于主要栖息地变量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及稳定性影响,并综合考虑研究区域面积,最终选定30m分辨率尺度作为紫貂栖息地最佳分析建模尺度,在30m分辨率尺度栖息地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1;(2)研究发现猎物资源、植被类型和地形变量是影响紫貂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变量因子:雪兔出现概率较高、距草地与河流较近、海拔约400—600m、距常绿针叶林1.5km、距落叶针叶林约200m、坡向为50—250°的区域为紫貂的适宜栖息地;(3)栖息地适宜性分析表明,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貂适宜栖息地和次适宜栖息地面积共计23.66km2,约占保护区的17.2%,主要集中在保护区中部,而东部和西北部区域,栖息地破碎化较严重。基于模型结果与野外调查,提出了三条建议:(1)应严格控制人为活动,避免因人类干扰造成不适宜栖息地面积的持续扩大;(2)建立生态廊道促进保护区西部与中部紫貂种群进行个体交流,降低紫貂种群局部区域灭绝概率;(3)对东部地区破碎化的栖息地进行修复,扩大东部适宜栖息地面积,使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接为整体。为分布于我国最北端的紫貂种群恢复创造条件,这对于构建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貂 最大熵模型 最优分辨率尺度 栖息地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方法的滇池湖滨水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赵文飞 杨子诚 +3 位作者 杨昆山 鲁斌 宗路平 李杨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滇池湖滨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评价对于指导水鸟保护管理和湿地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技术,选择水文条件、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距水源地距离及人为干扰5个评价因子构建滇池湖滨水鸟栖息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分析得到... 滇池湖滨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评价对于指导水鸟保护管理和湿地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技术,选择水文条件、食物丰富度、隐蔽度、距水源地距离及人为干扰5个评价因子构建滇池湖滨水鸟栖息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分析得到鸥、鸻鹬、雁鸭和鹤鹮等4个水鸟类群的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定量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食物丰富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滇池湖滨水鸟选择栖息地的最主要因素;4个类群水鸟的最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鸥类和鹤鹮类水鸟的适宜区较雁鸭和鸻鹬类要大;草海西岸及外海南岸、东岸的带状或斑块状区是水鸟的最适宜栖息地。本研究方法可为其他湿地的水鸟栖息地适宜性定量分析和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思路参考,研究结果可以为滇池湖滨水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湖滨 水鸟栖息 栖息地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GIS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佳木斯柳树岛为例
3
作者 夏心怡 覃盟琳 +2 位作者 何淼 岳莉然 胡尚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柳树岛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柳树岛景观类型,调查鸟类资源,分析不同景观斑块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区保护、退化生境修复、生态廊道构建、自然岸线及水环境恢复、营建适宜生存的植被群落和后期监测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格局 G-F指数 鸟类栖息 规划设计
下载PDF
ENSO事件下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栖息地协同变化特征
4
作者 刘思源 张衡 +1 位作者 杨超 方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2,共14页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和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关联经济物种,探究二者栖息地变动的关联性有利于合理开发和管理渔业资源。本研究利用2017−2021年6−11月西北太平洋海域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和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关联经济物种,探究二者栖息地变动的关联性有利于合理开发和管理渔业资源。本研究利用2017−2021年6−11月西北太平洋海域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的渔业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3个关键环境变量分别构建不同权重的栖息地模型,并利用2021年的渔业数据进行验证。选取最优模型预测不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下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的最适栖息地分布,分析二者在不同ENSO事件下最适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和同步性。结果表明:在不同ENSO事件下远东拟沙丁鱼适宜生境面积(高于15%)均高于日本鲭适宜生境面积(低于6%);但远东拟沙丁鱼在拉尼娜事件下最适栖息地面积增长率高于厄尔尼诺事件,前者增长率为0.197,后者增长率为0.123,相反,日本鲭在拉尼娜事件下增长率低于厄尔尼诺事件,前者增长率为1.114,后者增长率为2.082;当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的分布位置接近时,会促进二者栖息地的适宜条件,当二者分布位置相距较远时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日本鲭栖息地面积的增加。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适宜面积在不同ENSO事件下协同变化特征可能与二者种间关系(竞争/捕食−被捕食)和西北太平洋海域海流分布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拟沙丁鱼 日本鲭 西北太平洋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栖息
下载PDF
望龙碛航道整治工程河段鱼类栖息地水动力指标分布
5
作者 古梦婷 钟亮 王世鹏 《水运工程》 2024年第3期97-105,共9页
栖息地水动力环境对鱼类生存繁殖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长江上游望龙碛河段,采用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段内胭脂鱼产卵栖息地水动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各断面流速分布沿河宽呈“中间高、两边低”;工程后各断面... 栖息地水动力环境对鱼类生存繁殖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长江上游望龙碛河段,采用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段内胭脂鱼产卵栖息地水动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各断面流速分布沿河宽呈“中间高、两边低”;工程后各断面适宜产卵流速区域向右偏移,且偏移量随流量增大而增加,最大偏移量60 m。涡量沿水深成层分布,总体呈“底层大、表层小”;工程后涡量较大值集中出现在工程区域附近及河道断面中部,涡量沿垂线分布变化明显,随着流量增大涡量变幅增加,最大变幅0.05 s^(-1);动能梯度沿水深分布与涡量相似,沿河宽方向动能梯度分布特征与深水区域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流量增大后各断面动能梯度最大值增加。工程后形成的复杂水动力条件有利于鱼类生存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鱼类栖息 水动力指标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安吉小鲵栖息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评价
6
作者 毛张琦 洪澜 +3 位作者 汪贤挺 郎泽东 徐俊锋 姜丹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研究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特征,2022年3—12月对浙江龙王山安吉小鲵栖息地水环境进行采样,测定浮游植物种类数及数量,并对水体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吉小鲵栖息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2属116种,年平... 为研究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特征,2022年3—12月对浙江龙王山安吉小鲵栖息地水环境进行采样,测定浮游植物种类数及数量,并对水体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吉小鲵栖息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2属116种,年平均密度为2.62×10^(6)cells/L,年平均生物量为4.25mg/L,年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21.72μg/L。Shannon-weiner和Pielou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3.63和0.02~0.93。综合3个水体评价指标,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两个繁殖坑S4和S8向轻度富营养化转变。水体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夏季营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安吉小鲵栖息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建议今后密切监测栖息地水生生态变化,必要时开展安吉小鲵栖息地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生态评价 安吉小鲵栖息
下载PDF
野化放归丹顶鹤活动节律、家域特征和栖息地选择
7
作者 陈浩 王刚 +3 位作者 王成 薛菲 成海 张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1538,共13页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叠指数,以及栖息地选择。结果表明:(1)丹顶鹤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丹顶鹤活动强度:育成期>越冬期>孵化期>育雏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日间活动强度平稳,育成期和越冬期呈“双峰”模式。(2)丹顶鹤95%家域面积均值介于(111.18±22.15)hm^(2)-(621.28±105.77)hm^(2),育成期((621.28±105.77)hm^(2))>育雏期((226.83±54.86)hm^(2))>孵化期((112.40±7.72)hm^(2))>越冬期((111.18±22.15)hm^(2));核心家域面积均值介于(0.53±0.26)-(45.78±6.66)hm^(2),育成期((45.78±6.66)hm^(2))>育雏期((12.73±3.67)hm^(2))>越冬期((5.18±1.59)hm^(2))>孵化期((0.53±0.26)hm^(2))。不同生活周期家域重叠值为31.08%-46.84%,不同年份重叠值为29.20%-76.21%。(3)家域尺度内,栖息地选择率具有周期性差异。孵化期选择中高覆盖度芦苇生境;育雏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潮沟100 m以内生境;育成期选择水塘生境、低和中低覆盖度生境以及距离水塘0-100 m生境;越冬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0-100 m生境。研究可为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活动节律 家域 栖息地选择 盐城海滨湿地
下载PDF
未来情景羌塘高原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魏子谦 徐增让 +3 位作者 乔添 邹秀萍 靳茗茗 多布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17-3328,共12页
近30年来,羌塘高原野牦牛(Bos mutus)种群数量虽缓慢恢复,但仍为野生有蹄类中仅有的易危物种。由于其对人为活动规避明显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和质量数据仍很匮乏。把野外调查与最大熵(Maxent)、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US)... 近30年来,羌塘高原野牦牛(Bos mutus)种群数量虽缓慢恢复,但仍为野生有蹄类中仅有的易危物种。由于其对人为活动规避明显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和质量数据仍很匮乏。把野外调查与最大熵(Maxent)、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US)、InVEST三种模型相结合,系统分析羌塘高原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未来气候、未来土地覆被和未来食物情景构建2050年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浓度(RCPs)情景下羌塘高原生境状况,预测栖息地变化状况,以期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发现:2020年前后野牦牛栖息地总面积为25.1万km^(2),集中分布在那曲市北部,阿里地区分布零散。栖息地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部分位于冰川区,野牦牛对气候条件反应敏感,偏好生活在暖季降雨量约在200mm,冷季降雨量约10mm,年最低温度-30℃的区域,坡度耐受性高。约92%的野牦牛栖息地位于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仅有南部约1.2万km^(2)栖息地与人类活动交叠明显。2050年前后羌塘高原暖湿化明显,草原面积增加,野牦牛栖息地将向西北部无人区扩张,目前栖息地分布较零散的阿里地区也将出现大面积高质量栖息地,三种RCPs情境下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8.2万km^(2)(RCP2.6)、28.4万km^(2)(RCP4.5)和28.0万km^(2)(RCP8.5),新增栖息地以极重要栖息地为主,边界与羌塘自然保护区范围更加吻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将有力支撑野牦牛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栖息地模拟 人为干扰 羌塘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湿地公园水稻田冬季水鸟分布及其栖息地特征
9
作者 刘琳琳 朱颖 +3 位作者 李欣 谢冬 王任翔 冯育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群及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休耕蓄水区记录4目7科25种水鸟,鸻鹬类占36%,鹭类占28%,雁鸭类占24%;传统稻田湿地共3目5科10种,其中鸻鹬类和鹭类分别占30%,无雁鸭类水鸟。2)冬季蓄水区水鸟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较高,水鸟优势种群数量明显增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64)高于传统稻田(1.50),水鸟均匀度指数(0.84)低于传统稻田(1.37),相似性系数为0.51。3)冬季休耕蓄水区的水面面积、水位、食物、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鸟种数增多的重要因子,营巢地、停歇点也是影响冬季水鸟栖息的因素。因此,冬季稻田休耕蓄水管理的实施能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季休耕蓄水区 冬季水鸟 栖息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辉河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10
作者 马悦 张雨晴 +5 位作者 孙雪莹 郭瑞萍 吴志坚 吕泓学 吴庆明 张剑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C值为0.970;2022年训练数据AUC值为0.974,测试数据AUC值为0.972,结果均大于0.90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均达到优秀水平。(2)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2021年主要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和土壤亮度,2022年主要为土壤湿度、海拔和土壤亮度。(3)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面积有差异,2021年为1679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75、16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48%),2022年适宜面积较大,为8473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56、841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辉河保护区内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面积有限,且不连续、连通度较低,人类活动对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的利用存在干扰,建议保护区在白枕鹤繁殖期限制区内人类活动,减少对白枕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栖息地适宜性 繁殖期 白枕鹤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改进栖息地法的河流生态流量计算
11
作者 赵亿睿 陆宝宏 +2 位作者 徐健 姜政放 周尊广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5期1-6,100,共7页
广泛应用于生态流量计算的栖息地法,近年来理论基础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质疑。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中的视野、奖励权重、拥挤度参数对栖息地法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进,其中,视野、奖励权重、拥挤度参数分别代表鱼类搜寻... 广泛应用于生态流量计算的栖息地法,近年来理论基础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质疑。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中的视野、奖励权重、拥挤度参数对栖息地法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进,其中,视野、奖励权重、拥挤度参数分别代表鱼类搜寻适宜栖息地的能力、鱼类聚群后优选栖息地的倾向和鱼类实际选择栖息地时的逻辑。以淮河中游鲁台子~淮南段为研究区域,发现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体现鱼类自我优化栖息地选择的过程,可以反映栖息地的利用情况,显著提高了栖息地法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栖息地法 人工鱼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12
作者 陈银珠 李睿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采用监督分类对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被信息,利用InVEST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按照低适宜生境(... 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采用监督分类对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被信息,利用InVEST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按照低适宜生境(0~0.2)、较低适宜生境(0.2~0.4)、一般适宜生境(0.4~0.6)、较高适宜生境(0.6~0.8)、高适宜生境(0.8~1),将生境分为5个适宜等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受浙江清凉峰山区对梅花鹿的保护政策、人口、经济等因素影响,高适宜生境萎缩,较高适宜生境面积波动变化,一般适宜生境整体扩张,较低适宜生境波动萎缩,低适宜生境扩张;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研究区生境适宜性分数分别为0.701、0.736、0.696、0.664、0.671,平均属于较高适宜生境,但整体适宜性下降;千顷塘的生境适宜性总体上优于万家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梅花鹿 野生动物栖息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清凉峰
下载PDF
洪泽湖湿地小微湿地鸟类栖息地营造研究
13
作者 李郊 李成之 +5 位作者 王冰 张佳琪 陈美兰 罗亚培 彭华福 张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在营造鸟类栖息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洪泽湖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为例,现场存在栖息地质量不高、水系连通性不足、植被种类单一、场地肌理不协调,以及洪泽湖开阔水域鸟类较多,但研究区鸟类栖息地较少等问题。遵循生态... 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在营造鸟类栖息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洪泽湖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为例,现场存在栖息地质量不高、水系连通性不足、植被种类单一、场地肌理不协调,以及洪泽湖开阔水域鸟类较多,但研究区鸟类栖息地较少等问题。遵循生态学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通过水系连通、微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和管护等措施,营造一处近自然的、临近洪泽湖开阔水面且适宜以鹭科、鸭类等优势鸟类栖息、觅食、营巢的鸟类栖息地。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鸟类栖息地的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鸟类栖息 生态修复 洪泽湖
下载PDF
基于栖息地营建的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14
作者 黄卓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在城市化导致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规划总面积约14.5km2的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作为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是确保中心城生态质量,丰富生境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在城市化导致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规划总面积约14.5km2的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作为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是确保中心城生态质量,丰富生境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绿地总体功能布局,规划构建森林和林地、湿地和水生栖息地、草甸开放栖息地等生态类型,结合目标物种的觅食、防御和筑巢等需求,提出密林地、疏林地、开阔水域、草地灌丛、溪流、矮草甸、湿塘等生境单元,营造适宜目标物种的近自然、多样化生境,并对绿地的人工设施营建和人为干扰也提出了具体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 生物多样性 楔形绿地 张家浜
下载PDF
盐城候鸟栖息地岸线变化特征及其对候鸟栖息地影响
15
作者 胡云健 丘仲锋 +4 位作者 石轩硕 赵冬至 赵爱博 林晖 詹雅婷 《海岸工程》 2024年第1期50-65,共16页
近年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侵蚀严重,岸线分布变化迅速,这对海岸带生态与经济带来了挑战。本文基于2013—2022年8期Sentinel-2及Landsat 8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人机交互方法解译提取候鸟栖息地岸线,通过ArcGIS平台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ig... 近年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侵蚀严重,岸线分布变化迅速,这对海岸带生态与经济带来了挑战。本文基于2013—2022年8期Sentinel-2及Landsat 8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人机交互方法解译提取候鸟栖息地岸线,通过ArcGIS平台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DSAS)将岸线数字化,计算得到年际与年内岸线变迁时空分布,并探讨了蚀淤变化的成因及影响。结果表明:2014—2022年候鸟栖息地侵蚀特征由原先的侵蚀范围广但侵蚀速率小,转变为侵蚀范围集中且侵蚀速率大幅增加,侵蚀危害严重加剧。侵蚀集中在春季及夏季。研究区域岸线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泥沙来源、近岸海流、沿岸地物类型、人工建筑及风暴潮等。明确近年候鸟栖息地重点侵蚀岸段动态变化并分析其成因,对当地海岸带的生态经济保护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候鸟栖息 海岸侵蚀 蚀淤演变 高分辨率遥感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
16
作者 张纪源 许迈丹 +2 位作者 杜雯倩 罗连 林石狮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珠江三角洲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蝶类物种种类丰富。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提出方案,对珠三角地区地理区域环境解析,同时对珠三角地区常见蝶类物种进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记录分析,清晰提供景观蝶类吸... 珠江三角洲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蝶类物种种类丰富。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提出方案,对珠三角地区地理区域环境解析,同时对珠三角地区常见蝶类物种进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记录分析,清晰提供景观蝶类吸引目标、栖息地构建布设建议、蝶类病虫毒害治理方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三者统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栖息 景观构建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鸟类栖息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17
作者 樊远征 陈文鹏 樊迪郗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及周边自然公园的野生鸟类的保护现状,发现在燕儿窝森林公园、白鸟湖湿地、东道海子湿地出现了许多鸟类资源,包含国家一级、国家二级鸟类。由此,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在今后的... 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及周边自然公园的野生鸟类的保护现状,发现在燕儿窝森林公园、白鸟湖湿地、东道海子湿地出现了许多鸟类资源,包含国家一级、国家二级鸟类。由此,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不断完善鸟类监测、栖息地生境恢复、迁徙鸟类的研究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及鸟类迁徙通道的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公园 湿地资源 鸟类栖息 迁徙通道
下载PDF
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
18
作者 靳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121-0124,共4页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章以野生动物栖息地稳定发展同人类社会稳步建设为核心,进行系统研究。首先,着重强调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物种多样性以及整个生态区间的融合。其次,重点阐述...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章以野生动物栖息地稳定发展同人类社会稳步建设为核心,进行系统研究。首先,着重强调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物种多样性以及整个生态区间的融合。其次,重点阐述了人类发展对野外环境的依赖性,尤其是对于水源调节以及气候稳定等方面。本内容着重指出城市改革、土地变更,环境破坏等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消极影响。借此,国际社会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但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各界组织以及政府支持。最后,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顺应自然,科学规划,数据分析为核心,同社会普及,科教宣传等策略进行同步扩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发展,以保证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稳定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栖息 保护与管理 策略
下载PDF
书法,我的心灵栖息地
19
作者 赵维宁 《健康生活》 2024年第4期62-62,共1页
从小到大,在填写个人信息表时,在“爱好特长”那一栏我总是会自豪地写上“书法”二字。前段时间,我收到了某书法协会寄来的会员证,在激动之余,认为自己的书法之路得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认可。因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写下此小文,记录自... 从小到大,在填写个人信息表时,在“爱好特长”那一栏我总是会自豪地写上“书法”二字。前段时间,我收到了某书法协会寄来的会员证,在激动之余,认为自己的书法之路得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认可。因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写下此小文,记录自己与书法的情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协会 个人信息 栖息
下载PDF
河北九地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20
作者 王铁军 夏秦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河北省环抱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背靠蒙古高原,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近年来,河... 河北省环抱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背靠蒙古高原,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修订了《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野生动物 候鸟迁徙 重要栖息 蒙古高原 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 澳大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