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需施策、改造慢行友好型校前空间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周晋冬 陈龙 《交通与港航》 2023年第5期34-40,共7页
建设慢行友好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是体现人民至上理念、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儿童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在参与交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国家层面已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亟需围绕校园接送等集中化出行... 建设慢行友好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是体现人民至上理念、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儿童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在参与交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国家层面已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亟需围绕校园接送等集中化出行的场景打造慢行友好型空间。该文结合多个不同类型学校案例调查及社区问卷调研,总结提出打造慢行友好型校前空间的三要素、基本设计路径及“一校一策”原则,并以浙江玉环城关中心小学作为实例分析了具体改造的思路及方案。空间的腾挪是为了品质的提升,而这些最终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也是慢行交通与人们亲密无间的伴生关系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出行 按需施策 慢行友好 校前空间
下载PDF
渗透·整合·共荣——高校校前空间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天舒 陈亮明 《中外建筑》 2006年第6期72-74,共3页
本文以促进城市与高校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为目的,阐述了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的叠合部位——高校校前空间的基本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前空间“渗透·整合·共荣”的发展道路,并对校前空间怎样与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相... 本文以促进城市与高校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为目的,阐述了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的叠合部位——高校校前空间的基本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前空间“渗透·整合·共荣”的发展道路,并对校前空间怎样与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校前空间 整合 共荣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校前空间改造
3
作者 肖木峰 戴军 马守恒 《建筑与环境》 2009年第6期86-87,共2页
校前空间是进入大学校园后的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是校园生态环境的精华所在。本文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校前空间的功能、流线、景观条件等分析,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校前空间改造方法。
关键词 校前空间 改造
下载PDF
集约城市背景下中小学校前空间模式探究
4
作者 张险峰 高文宇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中小学校前空间如何适应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并积极面对交通拥堵、人性化缺失等问题,成为亟待回应的社会现实课题。文章在阐述集约理论与校前空间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与环境维度,结合中小学优秀设计案例,梳理设计手法,从高效性组织... 中小学校前空间如何适应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并积极面对交通拥堵、人性化缺失等问题,成为亟待回应的社会现实课题。文章在阐述集约理论与校前空间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与环境维度,结合中小学优秀设计案例,梳理设计手法,从高效性组织优化、人性化设计导向以及气候适应等方面,为中小学校前空间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建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集约化 交通组织 空间交叠 人性化
下载PDF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整合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丹 张首正 王晓冬 《华中建筑》 2014年第3期86-90,共5页
该文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从文化角度进行设计的思路。为了表现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校园文化风貌,在整合设计时注重结合现有校园文化环境,并将周边的地理环境融合到校前... 该文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从文化角度进行设计的思路。为了表现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前空间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校园文化风貌,在整合设计时注重结合现有校园文化环境,并将周边的地理环境融合到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总结出校前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该从整体文化环境出发,充分考虑校前空间所处的文化特征和城市需求,将文化特征表现在校前空间的整合设计之中,为以后的校前空间整合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文化 空间整合
下载PDF
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
6
作者 李方民 程良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实践的分析,进行了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提出了创造良好大学校园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理想校园空间环境。
关键词 校前空间 景观设计 景观 节点
下载PDF
浅议大学校园与城市小学的校前空间
7
作者 杨莉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165-165,共1页
近年来,城市小学的校前空间在上下学时段的拥堵情况尤为严重,城市小学周边的交通情况几近瘫痪,严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由此反映出城市小学校前空间规划失衡。然而,一直以来,校园规划对该空间的重视常出现于高校的校前空间,长期对城市小... 近年来,城市小学的校前空间在上下学时段的拥堵情况尤为严重,城市小学周边的交通情况几近瘫痪,严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由此反映出城市小学校前空间规划失衡。然而,一直以来,校园规划对该空间的重视常出现于高校的校前空间,长期对城市小学校前空间的忽视,导致了问题的凸显,由此引发了影响城市交通的后果。本文旨在分析校前空间的特性及区别于高校校前空间的城市小学校前空间,并呼吁各界对城市小学校前空间的高度关注及整合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城市小学 大学
下载PDF
邯郸主城区小学校前空间调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梅 王晓璇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0期40-42,共3页
随着邯郸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及适龄儿童数量的增多,小学校用地日趋紧张,校前空间日益拥堵。城市小学校前空间作为连接学校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地带,其设计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本文通过对邯郸主城区小学校前空间的实地调研,浅析这... 随着邯郸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及适龄儿童数量的增多,小学校用地日趋紧张,校前空间日益拥堵。城市小学校前空间作为连接学校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地带,其设计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本文通过对邯郸主城区小学校前空间的实地调研,浅析这一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主城区小学校前空间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校前空间 邯郸 拥堵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大学校前入口空间感知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闽 刘可欣 周韬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4期36-38,共3页
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 大学校前入口空间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其不仅影响着校园的空间品质,同时也界定了城市不同的邻域空间。文章运用SD法,以南昌地区八所高校的校前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感知层面入手,分析使用者对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评价校前入口空间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校前入口空间的心理感知情况与空间的各项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存在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丰富和完善校前入口空间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入口空间 语义差别法 空间感知 空间特征
下载PDF
求导向下的高校校前空间景观设计更新——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为例
10
作者 林可笙 陈盛文 《风景名胜》 2020年第9期0084-0085,共2页
当今校前空间日益成为连接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的重要枢纽,两个空间互相影响、渗透、并置及叠合,为使校前空间更加满足使用者的日常活动需求,需从校前空间的更新设计出发,重点考察校前空间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段的使... 当今校前空间日益成为连接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的重要枢纽,两个空间互相影响、渗透、并置及叠合,为使校前空间更加满足使用者的日常活动需求,需从校前空间的更新设计出发,重点考察校前空间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段的使用人数和分布规律,结合地理区位环境,将区域特性融合到校前空间的景观设计中。校前空间对高校发展具有两方面启示意义:一是在校园空间与城市环境之间构建人群需求引导下的协调关系,二是对现有的校前空间规划体系进行创新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空间规划 交通组织
下载PDF
因势而生 灵活整合——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校前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晔旻 张灿辉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该文从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的校前区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基于基地环境的整体的设计思路,表现出青岛理工大学的黄岛新校区的校前区的独特风貌,总结出校前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该从大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基地特征和城市需求,突破传统的... 该文从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的校前区设计出发,探讨了一种基于基地环境的整体的设计思路,表现出青岛理工大学的黄岛新校区的校前区的独特风貌,总结出校前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该从大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基地特征和城市需求,突破传统的中轴对称式校前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空间形态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滨河校前集散空间景观设计提升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双秀 翟付顺 《绿色科技》 2022年第5期31-34,共4页
指出了近年来运河城市的运河滨水空间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联动性弱,如何统筹设计运河空间以提升运河活力成为值得思考的议题。以京杭大运河聊城段运河为例,通过对运河沿岸聊城一中校前集散空间景观效益差、空间利用率低、接送高峰期交通... 指出了近年来运河城市的运河滨水空间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联动性弱,如何统筹设计运河空间以提升运河活力成为值得思考的议题。以京杭大运河聊城段运河为例,通过对运河沿岸聊城一中校前集散空间景观效益差、空间利用率低、接送高峰期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从人为意识、功能需求、景观效益、历史文化4个方面对校前滨水空间做出优化,提出了低影响的景观设计提升的策略,为聊城市运河滨河校前集散空间的景观提升提供一个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的改造思路与方案。在满足城市生活功能性的同时,通过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融合历史文化资源重构绿色堤岸,提升京杭大运河的旅游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集散空间 滨水空间 景观提升
下载PDF
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谈高校校前景观设计
13
作者 万雍曼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0期13-14,共2页
以武汉地区的大学为例,重点考察了其校前空间的总体状况、绿化设施及休闲服务设施,通过对各类设施的定量统计、使用人数及时间段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使用者的访谈和问卷资料的统计得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一般评价,提出了校前空间设计的... 以武汉地区的大学为例,重点考察了其校前空间的总体状况、绿化设施及休闲服务设施,通过对各类设施的定量统计、使用人数及时间段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使用者的访谈和问卷资料的统计得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一般评价,提出了校前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建议,以提高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空间 景观设计 使用评价 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