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教育“三进”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1
作者 谢志芳 陈温柔 《福建教育》 2025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需要构建不同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厦门市先于基地学校开展实践研究,继而在区域范围内完善、深化、推广,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 主题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资源 区域推广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
2
作者 徐翔 《现代教学》 2025年第1期36-37,共2页
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利用大学资源,学校还可构建科学素养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科学素养 校本课程
下载PDF
基于科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以App Inventor校本课程为例
3
作者 陈淑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1期120-122,135,共4页
科技教育是普通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厘清科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和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教育理念,开展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课... 科技教育是普通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厘清科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和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教育理念,开展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基于科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App Inventor校本课程
下载PDF
基于《航拍中国》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4
作者 王家伟 刘梦慧 王怡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5年第4期88-89,共2页
纪录片《航拍中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展现出很高的地理课程开发应用价值。通过对其进行地理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课程实现了拓宽学生地理视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等育人价值。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航拍中国》 校本课程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下载PDF
传承非遗文化 体验劳动之美——商河县殷巷镇中心小学“葫芦娃”校本课程建设拾萃
5
作者 石雅(摄影报道) 《山东教育》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商河县殷巷镇中心小学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传承葫芦烙画非遗文化,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目标,擦亮乡村孩子人... 商河县殷巷镇中心小学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传承葫芦烙画非遗文化,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目标,擦亮乡村孩子人生底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全面构建“非遗+劳育”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弘扬非遗文化,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葫芦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非遗传承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小学 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 核心素养 劳动热情 领导小组 商河县 实施方案
下载PDF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探究——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教育处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能够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劳动活动激发劳动主体的创造力,进而帮助劳动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环节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教育处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能够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劳动活动激发劳动主体的创造力,进而帮助劳动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环节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启蒙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作用。由廖辉、王菊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以及多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历史演进与本质特征,分析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探索了劳动教育校本化的实施策略,进而为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引。首先,凝聚核心理念,明确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劳动习惯 校本 理论与实践 实施策略 劳动主体 劳动意识 课程目标
下载PDF
区域统筹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高英 《辽宁教育》 2025年第6期57-61,共5页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推进课程协同育人、实现总体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中,校本课程带有显著的学校个性化风格与特色,在育人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改革、办学活力激发等核心环节占据重要...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推进课程协同育人、实现总体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中,校本课程带有显著的学校个性化风格与特色,在育人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改革、办学活力激发等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在区域课程统筹管理与培训下,各校的课程意识被唤醒,办学活力被激发,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实施框架,打造了精品校本课程和学科课程集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校、学生、社会为评价主体,真正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校本课程向高品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校本课程 行动 策略 实践
下载PDF
依托地域资源的多样化美育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探究
8
作者 何林元 闫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073-076,共4页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工作,将地域资源作为依托,以某学校为例,对多样化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展开研究。深度剖析美育校本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感两个方面,分析开发美育校本课程的...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工作,将地域资源作为依托,以某学校为例,对多样化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展开研究。深度剖析美育校本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感两个方面,分析开发美育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充分考虑地域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设计知识与技能、审美与鉴赏、实践与创作、文化传承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域特色,进行美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文化素养能力;遵循地域性原则,设计美育实践教育课程、课程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保证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资源 生活化 文化传承 开发 美育校本课程 多样化
下载PDF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探寻华服之美”主题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9
作者 周燕燕 《英语教师》 2025年第3期90-93,共4页
介绍开展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文阅读的背景。以英语校本课程——Z时代的崛起(The rise of Generation Z)为例,结合“探寻华服之美”的主题,探索如何在英语校本课程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提出先分析学情,再明确模块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基... 介绍开展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文阅读的背景。以英语校本课程——Z时代的崛起(The rise of Generation Z)为例,结合“探寻华服之美”的主题,探索如何在英语校本课程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提出先分析学情,再明确模块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基本教学流程,然后详细呈现教学过程——激活话题,情境呈现;自主提问,信息整合;主题探究,思维深化;能力迁移,文化传承。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提出教师在以后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意义 群文阅读 高中英语 校本课程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校本课程中的应用——以“阿斯巴甜致癌风波”为例
10
作者 唐丁 耿淑玲 周娈 《化学教与学》 2025年第5期81-85,96,共6页
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校本课程中开展项目式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以“阿斯巴甜致癌风波”为例,设计了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和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流程。通过“初识议题”“从科学和社会角度剖析议题”“总结反思”三个... 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校本课程中开展项目式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以“阿斯巴甜致癌风波”为例,设计了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和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流程。通过“初识议题”“从科学和社会角度剖析议题”“总结反思”三个逐渐深入的子项目,达到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化工产品,理性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素养目标。同时,基于教学实践感悟和教学效果反馈,从社会性科学议题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社会实践的开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社会性科学议题 校本课程 阿斯巴甜
下载PDF
智慧校园与五育融合:初中学段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角
11
作者 李启怀 朱琳 《学周刊》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五育融合的理念为初中学段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融合各个育人目标,实现课程的整合与协同,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智慧校园的技术...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五育融合的理念为初中学段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融合各个育人目标,实现课程的整合与协同,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智慧校园的技术支持下,校本课程开发得以更加精准地对接学生需求,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高尚品德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篇文章将详细阐述智慧教学与五育融合对初中学段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应注意的事项和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五育融合 初中学段 校本课程 开发策略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策略
12
作者 苏凤良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017-020,共4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乡结合部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承民族美德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城乡结合背景下,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乡结合部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承民族美德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城乡结合背景下,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探索开发并实施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小学 劳动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下载PDF
“以美育人”理念下美育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13
作者 姜宏 《辽宁教育》 2025年第7期35-37,共3页
小学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使命。大石桥市南街小学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秉持“教育立美、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美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将美育深度融入学... 小学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使命。大石桥市南街小学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秉持“教育立美、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美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将美育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校本课程 建设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课程游戏化视角下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发展策略与实践探索
14
作者 靳彦彦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2期013-016,共4页
本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探讨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并提出了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发展策略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多重价值,结合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本文阐述了游戏课程化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同时,以河北省... 本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探讨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并提出了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发展策略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多重价值,结合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本文阐述了游戏课程化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同时,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实验幼儿园为例,展示了游戏课程化的具体做法与成效,强调了游戏与学习、课程、探索之间的等号关系,旨在为幼儿园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游戏 校本课程 发展策略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智能台灯”项目为例
15
作者 周秀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期67-68,共2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着手对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与引领,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为了充分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校本...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着手对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与引领,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为了充分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立足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围绕“智能台灯”这一项目主题来开展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的探索,对课程开发的流程进行探索,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智能台灯”制作的相关活动,以此总结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下载PDF
美术史赋能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
16
作者 孙晓昕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4期85-87,共3页
美术既是文化的门类,又是文化的载体。美术史呈现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因而比文字记录的历史更形象、生动,也更符合小学生信息接受的特点。美术史赋能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欣赏获得审美... 美术既是文化的门类,又是文化的载体。美术史呈现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因而比文字记录的历史更形象、生动,也更符合小学生信息接受的特点。美术史赋能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欣赏获得审美愉悦,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文化是包容和抽象的,但是作为视觉文化的美术史能够赋予抽象的文化具体的内容,美术作品的风格是对艺术家个人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体现。小学生通过美术史学习能够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领会中华美学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美育 校本课程 小学美术
下载PDF
指向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高中编程语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17
作者 李健兴 《亚太教育》 202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编程语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工具,在实践中发展计算思维。在高中编程语言校本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编程语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工具,在实践中发展计算思维。在高中编程语言校本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学情与课程知识的结合,通过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课程安排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构建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课程项目,并开展编程实践、开发基于Python语言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评价标准包括学生作品评价、课堂观察评价、测试考核评价以及教师综合评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旨在通过这一系列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为新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高中信息技术 编程语言 校本课程 开发
下载PDF
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路与实施
18
作者 汪新华 周丹 《中小学校长》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校本课程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以“源教育”理念为统领,以守“三心”(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养“三趣”(美好兴趣、高雅情趣、崇高志趣)、育“三创”(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以“源教育”理念为统领,以守“三心”(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养“三趣”(美好兴趣、高雅情趣、崇高志趣)、育“三创”(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为旨归,构建了多元、立体、融通的课程生态体系,获得了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教育 校本课程 三心 三趣 三创
下载PDF
瑜伽入校,活力绽放——初中阶段健身瑜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讨
19
作者 蒙远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051-054,共4页
本文聚焦初中阶段健身瑜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首先阐述健身瑜伽动作独特、身心协调、锻炼多元的特点,提出贴合学生需求、遵循科学规律等开发原则;之后重点探讨实践策略,包括精研目标、巧编教材、严选师资、趣设活动、善用评价及广拓资源... 本文聚焦初中阶段健身瑜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首先阐述健身瑜伽动作独特、身心协调、锻炼多元的特点,提出贴合学生需求、遵循科学规律等开发原则;之后重点探讨实践策略,包括精研目标、巧编教材、严选师资、趣设活动、善用评价及广拓资源。本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开发,让健身瑜伽融入初中校园,助力学生身心发展,为初中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阶段 健身瑜伽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探讨
下载PDF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
作者 白菊萍 《甘肃教育》 202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新高考背景下,为了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和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急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文章先概述校本课程,再探讨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包括确立开发宗旨、确定开发内容、确定开发方法以及编写教材内容等... 新高考背景下,为了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和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急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文章先概述校本课程,再探讨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包括确立开发宗旨、确定开发内容、确定开发方法以及编写教材内容等,最后阐述了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包括课内合作探究、实验探究、课外实践拓展和多元教学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