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行距配置对南疆无地膜棉花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郭子轩 胡强 +6 位作者 毛廷勇 万素梅 林皎 张变兄 李田甜 周均 陈国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9,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南疆无地膜机采棉花的合理株行距配置,本试验以中619为供试品种,在幅宽2.28 m机采棉种植模式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依次为D1(一幅三行,76 cm等行距,株距7 cm)、D2(一幅四行,行距为70 cm+12 cm+70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 为筛选出适宜南疆无地膜机采棉花的合理株行距配置,本试验以中619为供试品种,在幅宽2.28 m机采棉种植模式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依次为D1(一幅三行,76 cm等行距,株距7 cm)、D2(一幅四行,行距为70 cm+12 cm+70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D3(一幅六行,行距为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南疆无地膜棉花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随着行距增大呈增加趋势;中部叶面积指数,D1较D3处理高43.11%。各处理光分布均呈“V”型曲线,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D1处理光照度最大,D2次之,D3最小。综合棉铃横向和纵向分布来看,D2处理棉铃空间分布最合理,对增加群体产量效果明显;棉铃纵向表现为中部铃>上部铃>下部铃,中部铃在群体产量形成中作用较大;棉铃横向分布表现为内围铃>外围铃,产量主要来源于内围铃。D2处理产量(5 528.75 kg·hm^(-2))显著高于D1(5 064.57 kg·hm^(-2))和D3处理(4 798.98 kg·hm^(-2))。综上,南疆无地膜棉花在一幅四行的株行距配置下,株型及冠层结构较优,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地膜棉花 株行距配置 农艺性状 冠层 棉铃空间分布 产量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董立强 杨铁鑫 +4 位作者 李睿 商文奇 马亮 李跃东 隋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2-404,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增密栽培模式增产的机理。【方法】于2020-2021年以辽粳419为试材,以农户习惯栽培(LFM)、常规增密配置(CHMD)、窄行增密(NHDM)和两种宽窄行配置(WNHDM_(1)和WNHDM_(2))共计5种...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增密栽培模式增产的机理。【方法】于2020-2021年以辽粳419为试材,以农户习惯栽培(LFM)、常规增密配置(CHMD)、窄行增密(NHDM)和两种宽窄行配置(WNHDM_(1)和WNHDM_(2))共计5种模式为处理,以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及产量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增密模式水稻根系分布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揭示水稻超高产田增密模式水稻增产的机理。【结果】同LFM相比,WNHDM_(1)和WNHDM_(2)分别提高有效分蘖数19.24%和18.16%,单穗成粒数、结实率等保持稳定;WNHDM_(1)和WNHDM_(2)行内(窄行)区域根系指标较其他模式并未降低,而行外(宽行)区域差异较大,总根长、总根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总根干质量在两个生长季平均增加21.07%和26.76%、10.71%和9.18%、21.13%和26.77%、21.15%和27.62%及23.48%和29.71%;齐穗期和灌浆期水稻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数和产量正相关。【结论】优化株行距配置增密模式,为水稻提供了根系行内、行外不对称生长空间,形成了根部边际效应,提高了水稻群体根干质量、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并保持了较强的根系氧化力,促进有效穗的形成,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塑料大棚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程小芸 何明霞 +4 位作者 李仪曼 杨甜 张大龙 魏珉 曹欣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8期54-57,共4页
为了探索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大棚黄瓜栽培模式,以黄瓜品种‘硕丰218'为试材,在3500株/667m^(2)左右栽培密度下,以传统大小行栽培(大行距0.80m,小行距0.40m,株距0.315m)为对照,研究了T1(大行距1.0m,小行距0.40m,株距0.27m)、T2(大行距1... 为了探索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大棚黄瓜栽培模式,以黄瓜品种‘硕丰218'为试材,在3500株/667m^(2)左右栽培密度下,以传统大小行栽培(大行距0.80m,小行距0.40m,株距0.315m)为对照,研究了T1(大行距1.0m,小行距0.40m,株距0.27m)、T2(大行距1.20m,小行距0.40m,株距0.235m)、T3(大行距1.40m,小行距0.40m,株距0.21m)T4(大行距1.60m,小行距0.40m,株距0.19m)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黄瓜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减小,黄瓜株高和叶面积呈升高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叶片色素含量、果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高,产量方面以T2处理折合667m^(2)产量最高,且与CK相比增产4.26%。综合本试验结果,大棚黄瓜可采用大行距1.20m、小行距0.40m、株距0.235m的栽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行距配置 黄瓜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株行距配置的密植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李洪 王斌 +2 位作者 李爱军 董红芬 阎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9-313,共5页
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在3种种植密度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寻求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提高密度的新途径。以普通株型玉米品种‘农大108’为供试品种,3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为副处理,裂区设计,通过对组成的15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测... 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在3种种植密度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寻求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提高密度的新途径。以普通株型玉米品种‘农大108’为供试品种,3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为副处理,裂区设计,通过对组成的15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测定与分析,探索株行距配置的密植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株行距配置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在52500株/hm2时最为明显;此试验中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模式是52500株/hm2密度下0.60m等行距种植,与传统种植习惯比较,增产了23.27%。因此,普通株型玉米品种可以通过株行距合理配置的方式,提高种植密度,达到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株行距配置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姜龙 张永强 +4 位作者 唐江华 张娜 苏丽丽 李亚杰 徐文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4-800,807,共8页
在5.5×105株·hm-2种植密度下,共设计5种株行距配置,即行距×株距分别为:30 cm×6 cm(A)、(15+30)cm×8 cm(B)、60 cm×3 cm(C)、(15+15+60)cm×6 cm(D)、40 cm×4.5 cm(E),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夏大... 在5.5×105株·hm-2种植密度下,共设计5种株行距配置,即行距×株距分别为:30 cm×6 cm(A)、(15+30)cm×8 cm(B)、60 cm×3 cm(C)、(15+15+60)cm×6 cm(D)、40 cm×4.5 cm(E),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北疆麦后复播大豆高产,筛选出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等行距模式夏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光合速率(Pn)等指标均随着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而减小,即表现为A处理>E处理>C处理,其中A处理SPAD值、LAI、Pn测定期平均值分别比C处理的高8.89%、19.20%、2.72%;同株距条件下,D处理的SPAD值、LAI、Pn测定期平均值分别比A处理高2.72%、18.73%、7.09%。株距最宽的宽窄行B处理测定期SPAD值、LAI、Pn的平均值均比D处理的要高,而且各处理中B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628.94 kg·hm-2,较A、C、D、E处理分别增加43.62%、75.69%、25.03%、51.21%,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说明适当缩行增株构建的株行距配置是提高夏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行距配置 夏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永萍 张海娜 +4 位作者 师树新 燕建召 孙辉 田海燕 崔瑞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4-159,共6页
为筛选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株行距配置模式,为黄河流域机采棉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筛选了3个冀中南地区主栽品种:冀棉958、石抗126和冀863,设置了7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4个不同的株行距配置,行距分别为80(Ⅰ),75... 为筛选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株行距配置模式,为黄河流域机采棉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筛选了3个冀中南地区主栽品种:冀棉958、石抗126和冀863,设置了7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4个不同的株行距配置,行距分别为80(Ⅰ),75(Ⅱ),70(Ⅲ),(100+50) cm(Ⅳ),同时设置常规种植密度45 000株/hm2为对照(CK,行距80 cm),研究了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不同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果枝台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尽相同;冀棉958和石抗126不同株行距配置的单株成铃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低密度下的CK,单株成铃率则均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单株成铃数以处理Ⅳ最高,其次为处理Ⅱ;冀棉958籽棉产量以处理Ⅳ最高,石抗126籽棉产量为处理Ⅱ与处理Ⅳ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处理Ⅲ,冀863的籽棉产量则为处理Ⅱ与处理Ⅳ略高于处理Ⅲ,处理Ⅲ又略高于处理Ⅰ。推荐3个棉花品种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75 cm行距与(100+50) cm 2种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密植 株行距配置 农艺性状 结铃性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连作对黄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磊 樊廷录 +6 位作者 李尚中 党翼 赵刚 张建军 辛丽 程万莉 王淑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6,92,共9页
探讨株行距配置调整后密度对旱地覆膜春玉米连作稳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为旱地雨养区春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试验于2014—2017年在黄土旱塬区甘肃省镇原县(35°30′N,107°39′E)进行,以紧凑型耐密高产春玉米品种"先... 探讨株行距配置调整后密度对旱地覆膜春玉米连作稳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为旱地雨养区春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试验于2014—2017年在黄土旱塬区甘肃省镇原县(35°30′N,107°39′E)进行,以紧凑型耐密高产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55,75 cm 2种等行距垄沟覆盖种植方式,6.0,7.5,9.0,10.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水平,采用裂区设计,连作定位观测。使用烘干法测定不同处理春玉米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研究黄土旱塬连作春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行距下,在干旱年份55,75 cm行距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均有低湿区形成,2种行距40—200 cm土层最低含水率均出现在160 cm土层剖面,55 cm行距土壤含水量为8.9%,75 cm行距土壤含水量为8.7%,受降水及植株生育耗水的影响,2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剧烈。不论降水年型如何,2种行距下0—200 cm土壤深层水分均未产生土壤干层,75 cm行距低湿区较55 cm行距随年份变化有不同程度扩大,但2种行距下7.5~10.5万株/hm^2相同密度耗水量没有显著差异。4年平均产量75 cm行距相同密度均高于55 cm行距,9.0万株/hm^2及以下种植密度处理稳产性较好,密度由低到高产量分别增加2.2%,5.8%,4.1%和3.0%,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1.1%,5.9%,0.3%和-1.5%,不同行距相同密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黄土旱塬区55,75 cm行距配置7.5万株/hm^2种植密度连作具有稳定产量,并且不会导致土壤深层水分亏缺至产生土壤干层,是较为理想的连作稳产株行距配置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玉米 株行距配置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国兵 汪灿 +5 位作者 周棱波 徐燕 高旭 姜讷 张立异 邵明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探明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株距和行距,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 为探明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株距和行距,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产量、株高、穗长、茎粗、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单宁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在贵州地区种植红粱丰1号时,以行距为70 cm、株距为25 cm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用糯高粱 株行距配置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株行距配置棉铃的发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新裕 陈玉娟 闫志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93-195,共3页
棉铃的发育过程不受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的影响而改变 ,棉铃最终的大小 ,铃壳的干重 ,是在开花后 30天末达到的 ,在开花后 30天至棉铃开裂期间 ,棉铃干物质的积累全部在种子和纤维中。棉纤维积累干物质的速度较种子快。密植条件下 ,增大... 棉铃的发育过程不受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的影响而改变 ,棉铃最终的大小 ,铃壳的干重 ,是在开花后 30天末达到的 ,在开花后 30天至棉铃开裂期间 ,棉铃干物质的积累全部在种子和纤维中。棉纤维积累干物质的速度较种子快。密植条件下 ,增大宽行与窄行比值 ,可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性 ,有利于铃重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发育 棉花 产量构成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不同造林株行距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建晓 秦武明 余浩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共3页
对桉树无性系3229的3种不同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栽培管理措施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差异。造林采用1.5 m×6 m(纵向上下坡走向)及6 m×1.5 m(横... 对桉树无性系3229的3种不同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栽培管理措施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差异。造林采用1.5 m×6 m(纵向上下坡走向)及6 m×1.5 m(横向沿等高线走向)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有利于林分的生长;而2 m×3 m(常规)株行距的配置,表现出林分生长较差,配置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株行距配置 林分生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1 位作者 崔爱花 高红兵 《棉花科学》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株行距配置 产量
下载PDF
山地桉树栽培不同株行距配置林分生长及地力维持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顺恒 李宝福 《桉树科技》 2000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巨尾桉、尾叶桉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为1665株/hm^2造林密度的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2m×3m 或1.5m&#... 通过巨尾桉、尾叶桉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为1665株/hm^2造林密度的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2m×3m 或1.5m×4m 的配置并上下行呈“品”字型排列所形成的营养空间较为合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且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值得推广,而1m×6m 的配置,表现出风析木多、林下杂草旺盛、枯枝落叶量少、土壤养分消耗量大及林分产力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株行距配置 生长 地力维持
下载PDF
棉花株行距配置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新裕 陈玉娟 《塔里木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 机采棉 株行距配置 常规棉 配置方式 棉花 提高品质 宽膜 优质高产 合理配置
下载PDF
闽南山地桉树造林株行距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顺恒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巨尾桉、尾叶桉 3种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 ,在同为 16 6 5株·hm-2 造林密度的情况下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强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 2m× 3m或 1 5m&#... 对巨尾桉、尾叶桉 3种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 ,在同为 16 6 5株·hm-2 造林密度的情况下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强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 2m× 3m或 1 5m× 4m的配置并按“品”字型排列植穴所形成的营养空间较为合理 ,有利于林分生长和地力维持 ;而 1m× 6m的配置 ,表现出风折木多、林下植被旺盛、枯枝落叶量少、土壤养分含量少及林分生产力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株行距配置 林分生长 土壤肥力 抗逆性
下载PDF
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不同品种与株行距配置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晓平 郑新疆 +1 位作者 张静 管利军 《棉花科学》 2019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了促进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的发展,通过主副区设计4个机采棉品种(系)与3种株行距配置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机采棉品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配置模式对棉花产量、株高、果枝数和生育... 为了促进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的发展,通过主副区设计4个机采棉品种(系)与3种株行距配置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机采棉品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配置模式对棉花产量、株高、果枝数和生育时期均有影响,通过株行距配置可以提高产量,76cm的等行距、7.6cm的株距,理论密度为154500株/hm^2模式是较佳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东部植棉区 机采棉 品种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单株分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树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试验是在绥化地区的生产与气候条件下,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单株分蘖的影响。试验于2007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水稻基地进行,试验品种为垦稻12。试验设定三种行距配置,即相等行距(30cm),和两种宽窄行(70~20cm;50~20cm)配制... 试验是在绥化地区的生产与气候条件下,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单株分蘖的影响。试验于2007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水稻基地进行,试验品种为垦稻12。试验设定三种行距配置,即相等行距(30cm),和两种宽窄行(70~20cm;50~20cm)配制。在各种行距配置中都按照三种密度(10穴/m2、17穴/m2和24穴/m2)调节株距,即试验共9个处理,处理名称以"宽行距-密度"形式表示。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种植密度(10穴/m2)下,采用宽窄行栽培可以提高单株分蘖数,高种植密度(24穴/m2)下,50~20cm宽窄行栽培时单株分蘖数减少,而70~20cm宽窄行下,单株分蘖数减少;在中等密度(17穴/m2)下,采用50~20cm宽窄行完全可以保证一定数量的单株分蘖数,但行距扩大过宽的宽窄行(70~20cm),明显抑制生长中后期的分蘖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行距配置 宽窄行 分蘖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及密度对糯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曾丽萍 杨净 +2 位作者 陶建飞 徐艳文 姜婷婷 《农村科技》 2013年第12期6-8,共3页
糯玉米京科糯2000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其口感佳、适应性强深受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喜爱。该鲜食糯玉米以采收果穗鲜销或加工成品上市为目的,对果穗长度、大小、外观性状有较高要求.同时,如果栽培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糯玉米京科糯2000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其口感佳、适应性强深受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喜爱。该鲜食糯玉米以采收果穗鲜销或加工成品上市为目的,对果穗长度、大小、外观性状有较高要求.同时,如果栽培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倒伏现象。本文以鲜穗产量、鲜穗等级比率为衡量指标开展试验研究.确定京科糯2000适宜的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来实现高产栽培.为新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鲜穗产量 种植密度 株行距配置 经济性状 加工企业 种植面积 外观性状
下载PDF
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李健伟 +3 位作者 杨培 张巨松 郭仁松 林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06-1416,共11页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高密度一膜六行(66+10) cm、高密度一膜六行(64+12) cm和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新陆中54号与新陆中75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种植模式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日、结束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时期均提前,其生长特征值与总氮积累量理论值均较大。确保棉株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净吸收和净转移量的增加,发挥棉株单株优势,使棉株生长具有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可有效增加棉株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达到较高皮棉产量(3 307. 8和3 150. 9 kg/hm2)。不同品种间,新陆中54号对新陆中75号而言单株结铃数高出9. 23%,最终皮棉产量高出4. 98%。【结论】在新疆南疆不同品种在机采棉株行距配置间,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配置下,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配置 生物量累积 氮素累积 产量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殷复伟 王文鑫 +1 位作者 谷淑波 王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0-717,共8页
为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高产栽培下冬小麦产量形成调控的生理基础,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泰山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150×104、225×104和300×104株·hm^(-2)),副区为播种行距(25、20和15cm),研... 为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高产栽培下冬小麦产量形成调控的生理基础,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泰山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150×104、225×104和300×104株·hm^(-2)),副区为播种行距(25、20和15cm),研究了不同株行距配置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产量亦较低;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cm行距时,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在种植密度225万株·hm^(-2)和行距20cm处理下,小麦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的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量、开花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泰山28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cm行距下均可实现三者的协调,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是实现宽幅播种高产栽培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播种 株行距配置 产量 生理基础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玲 董合林 +5 位作者 马云珍 李鹏程 李春梅 张娜 万素梅 徐文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3-721,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 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66 cm+10 cm+...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 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66 cm+10 cm+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269.46 kg/hm 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配置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