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行星样品密封设计及验证
1
作者 王春勇 马动涛 +3 位作者 王名亮 王波 陆登柏 杜永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中国计划开展探测编号为2016H03的近地小行星并采集样品返回地面,测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为小行星起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采样封装任务,设计多种样密封方案,... 中国计划开展探测编号为2016H03的近地小行星并采集样品返回地面,测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为小行星起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采样封装任务,设计多种样密封方案,综合考虑密封力、密封面样品颗粒污染物防护等因素,采用双弹性体径向密封方案,并开展密封方案验证工作,通过高温、低温及模拟尘埃污染漏率试验,密封漏率优于5×10^(-6)Pa·m^(3)·s^(-1),满足小行星样品密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低温硅橡胶 样品密封 径向密封
原文传递
金属钼中氧元素系列标准样品定值过程中量值溯源性探究
2
作者 谢明明 王波 +1 位作者 王虎 崔玉青 《中国钼业》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作为基础,采用重铬酸钾基准试剂作为校正点对金属钼中氧含量进行测定,解决了金属钼中氧元素系列标准样品定值过程中量值溯源性难题。量值溯源性比对实验结果在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内,精密度RSD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90%... 以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作为基础,采用重铬酸钾基准试剂作为校正点对金属钼中氧含量进行测定,解决了金属钼中氧元素系列标准样品定值过程中量值溯源性难题。量值溯源性比对实验结果在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内,精密度RSD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9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样品 定值 量值溯源
下载PDF
茶叶感官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展望
3
作者 张亚丽 尹祎 李文萃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标准体系 标准样品 感官分级
下载PDF
深共晶溶剂在生态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赵文志 谢旭 +2 位作者 张兵兵 张锦涛 何添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分析物的提取和分离。文章在介绍深共晶溶剂的概念、制备方法和主要理化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技术在水、土壤和生物样品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深共晶溶剂是一类有望替代传统有毒有害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但仍需要解决其高黏度的缺点,同时要加强提取机理研究和与多种检测方法联用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晶溶剂 生态地质样品 绿色化学 样品制备 提取技术
下载PDF
化探样品中石墨炉痕量金测定技术研究
5
作者 翟银玲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3期108-110,113,共4页
为实现对化探样品中石墨炉痕量金的测定,本文开展了对其测定技术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实验分析方法在Fe3+存在条件下,在质量分数为10%的王水中,利用泡沫塑料吸附金;在质量分数为1.2%的硫脲溶液中解析;采用最大功率升温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 为实现对化探样品中石墨炉痕量金的测定,本文开展了对其测定技术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实验分析方法在Fe3+存在条件下,在质量分数为10%的王水中,利用泡沫塑料吸附金;在质量分数为1.2%的硫脲溶液中解析;采用最大功率升温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分析方法检出限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够满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要求,确保测定结果与真实标准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地球化学勘探 化探样品 测定 测定技术 痕量金 石墨炉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6
作者 林旭 赵孟源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效预防及降低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确保食品安全,是当前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的工作重点。样品采集与保存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基础工作,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本文分...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效预防及降低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确保食品安全,是当前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的工作重点。样品采集与保存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基础工作,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并详细论述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样品采集 样品保存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全国茶叶标准样品工作会议暨沱茶国家标准样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7
作者 李文萃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5-55,共1页
3月25日,全国茶叶标准样品工作会议暨沱茶国家标准样品发布会在云南大理召开。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施玲宣读了关于批准发布沱茶国家标准样品的公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丽副研究员详细介... 3月25日,全国茶叶标准样品工作会议暨沱茶国家标准样品发布会在云南大理召开。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施玲宣读了关于批准发布沱茶国家标准样品的公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丽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沱茶感官标准样品的证书内容。沱茶国家标准样品项目负责人、全国茶叶标样工作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尹祎围绕项目基本情况、标准样品制备程序、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标准样品定值、批准与发布、应用与实践等六个方面报告了沱茶国家标准样品研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样品 稳定性检验 茶叶研究所 副局长 沱茶 云南大理 项目负责人 标准样品研制
下载PDF
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其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8
作者 耿赛龙 周琴 +4 位作者 孙水根 李曼 赵立杰 张继全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8,共9页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0,鉴定出9个。饮片-基准样品中耐斯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3.14±6.25)%、(77.81±8.31)%,水煎液-基准样品中迷迭香酸、莪术烯醇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1.71±6.27)%、(72.16±5.91)%,平均出膏率为(38.91±1.46)%,pH值为5.13±0.0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巴芪柔肝方制剂工艺选择、关键化学属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芪柔肝方 基准样品 HPLC特征图谱 量值传递规律
下载PDF
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vhA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其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袁玮 陈蕾蕾 +6 位作者 杨金玉 周庆新 裘纪莹 赵双枝 付恩君 赵国琰 陈相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针对我国缺乏适用于创伤弧菌检测的质粒标准样品的现状,本研究开展了创伤弧菌鉴定即用型定性质粒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应用工作。首先构建了创伤弧菌毒力基因vvh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后制备成质粒标准样品冻干粉,然后对其进行PCR定性检测... 针对我国缺乏适用于创伤弧菌检测的质粒标准样品的现状,本研究开展了创伤弧菌鉴定即用型定性质粒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应用工作。首先构建了创伤弧菌毒力基因vvh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后制备成质粒标准样品冻干粉,然后对其进行PCR定性检测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量分析。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均匀性良好,符合预期目标;短期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能在4℃、37℃条件下稳定保存14天;长期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能在-20℃条件下稳定保存至少12个月。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国家定性标准样品的要求,为创伤弧菌的快速、高通量的定性鉴定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参考物质。将标准样品应用于鱼类、贝类等10份海鲜类食品样品的检测中,经传统培养法验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本研究所研制的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潜力,为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质粒定性标准样品 水产品 检测
下载PDF
用于小鼠遗传质量评价的核酸标准样品的制备与稳定性验证
10
作者 赵蓝 魏杰 +6 位作者 王洪 刘巍 张心妍 周佳琪 李欢 付瑞 岳秉飞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制备用于BALB/c、C57BL/6两种小鼠遗传质量评价的核酸标准样品及引物,并对其完整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方法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核酸标准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并按照抽样原则进行存放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验证。... 目的制备用于BALB/c、C57BL/6两种小鼠遗传质量评价的核酸标准样品及引物,并对其完整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方法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核酸标准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并按照抽样原则进行存放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验证。存放稳定性以4℃、室温(RT)和37℃这3个温度为观测纵坐标,1、2、3、7和14 d为观测横坐标进行抽样验证;采用保温箱、冰袋和温度计模拟运输条件,分别进行1、3和7 d的运输稳定性验证。结果所制备的BALB/c和C57BL/6两种核酸标准样品A260/A280比值均在1.7~1.9,平均浓度分别为37.53和35.03 ng/μL;稳定性实验表明,两种核酸标准样品及引物在4℃和室温(RT)两种温度下可以稳定存放14 d,且在运输环境中7 d内也能保持稳定。结论BALB/c、C57BL/6两种类型的核酸样品完整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以用于小鼠遗传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遗传 核酸标准样品 稳定性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共振样品制备系统的自主研制
11
作者 陈阳 周萌 +1 位作者 李勇 杨海军 《波谱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近年来,国内多个科研单位引进了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由于目前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还没有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因此仪器及配套的样品制备系统价格昂贵.转子是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实验的关键耗材,其尺寸精密度要求极高,加工难度大.通过分析进... 近年来,国内多个科研单位引进了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由于目前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还没有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因此仪器及配套的样品制备系统价格昂贵.转子是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实验的关键耗材,其尺寸精密度要求极高,加工难度大.通过分析进口成品3.2mm固体核磁共振转子及其配套样品制备工具的特性和实际应用需求,改进转子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优化转子的密封性,成功实现了固体核磁共振转子和配套样品制备工具箱的自主研制.测试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转子能在12kHz转速下正常运行,满足常规固体核磁共振实验需求,且配套的样品制备工具箱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转子 样品制备工具 自主研发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
12
作者 汤地生 杨婉晴 +5 位作者 张宇 敖朵朵 郑腾飞 孙益坚 靳兰兰 柯于球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准确测定钨矿和钨酸盐晶体等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钨酸盐激光晶体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钨基体样品时,为了考察高钨及高含量阳离子等基体组成对... 准确测定钨矿和钨酸盐晶体等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钨酸盐激光晶体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钨基体样品时,为了考察高钨及高含量阳离子等基体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针对Na_(2)WO_(4)、CaWO_(4)、NaY(WO_(4))_(2)、MnWO_(4)和(Fe,Mn)WO_(4)等高钨基体样品,采用硝酸和氢氟酸高压密闭消解,加入稀土元素并用2%HNO_(3)溶液稀释定容配制成稀土元素浓度为1 ng/g的基体匹配标准溶液;同时,直接用2%HNO_(3)溶液配制稀土元素浓度相同的非基体匹配标准溶液以对比两种基体溶液中稀土元素的相对灵敏度系数(RSCs)差异。结果显示,基体匹配溶液与2%HNO_(3)溶液中稀土元素的RSCs相对偏差小于15%,表明基体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进而,为了准确测定常见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建立了基于ICP-MS的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线性关系好(R^(2)>0.9997),检出限低(0.5~27.9 pg/g),准确度理想(相对误差-6.2%~10.7%)。用来测定钨酸钙单晶实际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基体匹配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者大部分元素相对偏差为0.80%~12.8%,说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能用于定量测定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稀土元素 高钨基体样品
下载PDF
用于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古代灰浆样品分析与前处理方法述评
13
作者 王玥 宫玮 吴小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灰浆常被用作建筑的建造和装饰材料,如房址白灰面、砖墙缝隙胶凝材料、壁画灰质地仗层等。灰浆是研究古代建筑建造、修葺和壁画制作年代的重要样品,因其固化过程与建筑的建造、修葺和壁画制作行为直接相关。灰浆受原...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灰浆常被用作建筑的建造和装饰材料,如房址白灰面、砖墙缝隙胶凝材料、壁画灰质地仗层等。灰浆是研究古代建筑建造、修葺和壁画制作年代的重要样品,因其固化过程与建筑的建造、修葺和壁画制作行为直接相关。灰浆受原料、制作工艺和保存状态影响,其组分复杂,其中无机质组分中可能含有不同年代生成的干扰组分,因此准确测定灰浆样品碳十四年代的难度较大。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对灰浆样品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前处理和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无机质组分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归纳现有灰浆样品分析检测与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干扰组分影响、有机残留物提取测年等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十四年代测定 古代灰浆样品 白灰面 前处理方法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样品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栾永胜 刘佳琳 +3 位作者 刘萍 吴学丽 周娜 栾传磊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根据流式细胞仪对样品“均一化”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微流控细胞分选技术的流式细胞仪样品预处理系统,装置可以实现对粒径小于100µm细胞或微粒的驱动和分选.系统主要包含微流控分选芯片和样品驱动模块两部分,通过聚焦不同位置,... 根据流式细胞仪对样品“均一化”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微流控细胞分选技术的流式细胞仪样品预处理系统,装置可以实现对粒径小于100µm细胞或微粒的驱动和分选.系统主要包含微流控分选芯片和样品驱动模块两部分,通过聚焦不同位置,实现了对不同粒径细胞/颗粒的有效分离.系统无需对细胞进行标记处理,经分选的细胞便于后续流式细胞仪检测.经验证,系统能够有效去除牡蛎血淋巴细胞样品中的大粒子杂质,提高细胞样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样品预处理 微流控 细胞分选
下载PDF
PM_(2.5)粉末样品中不同组分的氧化潜势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彭勤 李丹 +4 位作者 罗玉 彭泽志 孙健 Tomoaki Okuda 沈振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7-1965,共9页
基于大流量旋风式冲击采样器在西安市采集了四季大气PM_(2.5)粉末样品,分别测定其水溶和非水溶相的氧化潜势(OP)、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金属组分、碳组分和有机官能团,揭示水溶相/非水溶相的化学组分对OP的影响.结果显示,西安市PM_(2.5)... 基于大流量旋风式冲击采样器在西安市采集了四季大气PM_(2.5)粉末样品,分别测定其水溶和非水溶相的氧化潜势(OP)、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金属组分、碳组分和有机官能团,揭示水溶相/非水溶相的化学组分对OP的影响.结果显示,西安市PM_(2.5)粉末样品总OP的趋势为秋冬(秋7.24μmol/(min·mg),冬5.19μmol/(min·mg))显著高于春夏季(春2.06μmol/(min·mg),夏3.15μmol/(min·mg));春夏季PM_(2.5)粉末样品的OP以水溶相OP为主(70.0%),秋冬季以非水溶相为主(73.9%).水溶性金属Ni、Pb、Ba、Mn、Cu、Ti(0.60<R<0.80,P<0.05)和水溶性有机碳(TOC)(R=0.54,P<0.05)与水溶相OP呈较显著的正相关.非水溶性金属(Cu、Fe、Cr等)与非水溶相OP普遍呈较显著的正相关(0.48<R<0.71,P<0.05),非水溶性元素碳(EC)与非水溶相OP则呈显著负相关(-0.63<R<-0.45,P<0.05).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酚、醇、醚、酯等含氧水溶性有机物对PM_(2.5)粉末样品中水溶相OP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粉末样品 ROS 氧化潜势 氧化应激 化学组分
下载PDF
夹具材质和摩擦对放射性圆柱样品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新荣 冯丹芳 +3 位作者 刘显坤 李江波 蒋干 陈红永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对放射性样品开展几何测量时,夹具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样品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测试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夹具材质及夹具-样品间摩擦因数对样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具材料与样品的弹性模量差异会导致样品的不... 对放射性样品开展几何测量时,夹具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样品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测试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夹具材质及夹具-样品间摩擦因数对样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具材料与样品的弹性模量差异会导致样品的不均匀变形,较软样品的测试夹具应采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应考虑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当摩擦因数大于0.4时,摩擦因数变化对样品的变形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为放射性圆柱样品测试夹具的优化及实验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样品 夹具 弹性模量 摩擦因数 变形
下载PDF
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17
作者 张炜敏 黄清泉 黄宝斌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为药品检验机构的样品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梳理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全流程工作,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的设备,设计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系统与流程,分析系统所需硬件设备,设计各环节功能。结果以样品... 目的为药品检验机构的样品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梳理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全流程工作,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的设备,设计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系统与流程,分析系统所需硬件设备,设计各环节功能。结果以样品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运用设计的管理系统和RFID读写器、感应门禁等设备,从样品接收、暂存、转送,留样入库、盘点、启封、追加、调用、销毁,以及提示警示、查询统计、信息修改等12个环节和模块,提出药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系统设计构想。结论设计的系统理论上能实时准确记录、及时提示警示、快速查询追溯各环节样品管理信息,实现样品管理全过程信息可记、可查、可追溯,提高样品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该设计可为药品检验机构加强样品管理,建设样品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检验机构 样品管理系统 留样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团队为例
18
作者 赵新颖 陈思 +2 位作者 于海龙 辛秀兰 陈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在药品和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通过完善研制平台、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凝练研究方向和布局未来规划等方面,打造了一支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团队,为我国... 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在药品和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通过完善研制平台、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凝练研究方向和布局未来规划等方面,打造了一支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团队,为我国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加工和利用提供了嘴和合适的平台,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校企合作不断增加,学生竞赛屡获佳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标准样品 技术技能平台 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应用于样品前处理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伟然 张洁茹 +3 位作者 张婉婉 张旭 熊雪 王春英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近几年,六方氮化硼由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亲水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作为前处理材料获得了广泛关注,已被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吸附剂。目前已开发了多... 近几年,六方氮化硼由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亲水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作为前处理材料获得了广泛关注,已被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吸附剂。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基于六方氮化硼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磁性固相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微萃取等,可实现多氯联苯、罗丹明B、黄酮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分析物的萃取富集。综述了六方氮化硼材料在样品前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样品前处理 固相萃取 分散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磁性固相萃取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铜、铅、锌的研究
20
作者 李伟明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主要研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的铜、铅、锌。采用石墨消解仪和HF-HCl-HNO3-HClO4酸系消解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效果相对较好,酸性介质可用盐酸或硝酸溶液,浓度宜为2%~5%。通过实验得出:铜、铅、锌的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mL、0... 主要研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的铜、铅、锌。采用石墨消解仪和HF-HCl-HNO3-HClO4酸系消解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效果相对较好,酸性介质可用盐酸或硝酸溶液,浓度宜为2%~5%。通过实验得出:铜、铅、锌的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mL、0.057μg/mL、0.009μg/mL,测定下限分别为0.048μg/mL、0.228μg/mL、0.036μg/mL,方法RSD值(精密度)1.0%~3.6%,加标回收率97.29%~101.0%,符合岩石矿物分析规范的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锌具有操作简便、实验用时短、干扰少及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岩石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