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7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刘晓建 王猛 +1 位作者 续蕊 李红磊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静脉注射是将一定量无菌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方法,在核医学科最为常用,几乎所有的核医学检查都需要先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且注射情况直接影响检查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结果,故确保放射性药物的注... 静脉注射是将一定量无菌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方法,在核医学科最为常用,几乎所有的核医学检查都需要先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且注射情况直接影响检查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结果,故确保放射性药物的注射效果以及做好注射前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核医学检查 放射性药物 血液循环 静脉注射 给药方法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彰金 丁治国 +6 位作者 祁烁 王红艳 吴培琳 李颖 张媛媛 户蕊 周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码中医、服务中医药科研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挖掘...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码中医、服务中医药科研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挖掘核医学课程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与核医学教学有机融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科技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觉悟,培养教师的育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核医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核医学科进修护士个性化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3
作者 刘诗燕 罗茹心 +2 位作者 张玮 蔡华伟 赵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78-183,共6页
进修教育是提升护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承担着来自不同等级医院的进修教学任务,为进修护士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考虑到进修护士的背景、经验和基础的差异,科室构建了以个性化为核心的进修护士培养体系,旨在... 进修教育是提升护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承担着来自不同等级医院的进修教学任务,为进修护士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考虑到进修护士的背景、经验和基础的差异,科室构建了以个性化为核心的进修护士培养体系,旨在提高进修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在培训方法上,科室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包括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评估方面,采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进修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和改进培训体系。核医学科进修培训的总体情况、带教师资、岗前培训、专业培训、考核和反馈沟通等方面都得到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进修 护士 个性化培养 培养体系 教学法
下载PDF
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探讨
4
作者 范向勇 马加一 《辐射防护通讯》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随着核医学快速发展,99mTc、18F、131I等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污染应引起重视。对两家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开展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监测,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开展内照射监测,探讨核医学科内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因。结果发现,核医学... 随着核医学快速发展,99mTc、18F、131I等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污染应引起重视。对两家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开展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监测,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开展内照射监测,探讨核医学科内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因。结果发现,核医学工作场所中存在18F、131I气溶胶,未发现99mTc气溶胶;核医学工作人员体内存在131I内照射污染;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正常。通过对两家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共同性分析,讨论造成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防护 放射性污染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核医学系青年人才培养研究
5
作者 袁磊磊 郭月红 +3 位作者 王凯 吕琍 杨敏福 艾林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核医学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作为联系各个附属医院专科教学的枢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医学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复合型青年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在2021-2023年期间,学系以青年人才培养问题... 核医学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作为联系各个附属医院专科教学的枢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医学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复合型青年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在2021-2023年期间,学系以青年人才培养问题为切入点,探索性将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应用于学系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实践中,通过持续的计划和执行、对结果的检查和行动,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计划和目标,持续改进学系组织针对青年医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和一定的实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核医学 青年人才 培养
下载PDF
复合型医疗设备背景下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探索
6
作者 张春 关乐 卢洁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对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适应核医学复合型分子影像设备,尤其是一体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对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适应核医学复合型分子影像设备,尤其是一体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快速发展的趋势,对现行的核医学住培内容进行积极改革探索,优化培养路径,加强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和住院医师在MR和PET/MR的轮转,全面夯实医学影像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将核医学专硕和住院医师更好地培养为精通核医学且通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等其他影像学的复合型影像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培训改革 复合型医疗设备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核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许燕峰 杨吉刚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挖掘核医学课程本科生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如何运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将课程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核医学本科生的课堂及见习教学当中,并构建核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核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临床... 目的挖掘核医学课程本科生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如何运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将课程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核医学本科生的课堂及见习教学当中,并构建核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核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临床见习教学的课程教案进行探究,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结合核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在其中融入思政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PDCA循环不断迭代和改进,将思政元素及案例更好地融入核医学的本科生教学方案之中。结果通过PDCA循环在本科生核医学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得课程思政元素与核医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及课堂设计,提高教师队伍的讲课及带教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家国情怀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结论通过PDCA循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核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与见习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促进学生医德医风和人文情怀的提高,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课程思政 核医学课程 教学应用
下载PDF
PBL+TBL教学法联合MDT在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8
作者 施良 赵震宇 +1 位作者 臧世明 王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19-120,135,共3页
目的:探讨PBL+TBL教学法联合MDT教学模式在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至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30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 目的:探讨PBL+TBL教学法联合MDT教学模式在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至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30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PBL+TBL教学法联合MDT教学模式进行培训。通过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试验组学员出科考试平均成绩和教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TBL联合MDT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思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MDT 核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基于质量控制理念的核医学科检验实习带教模式的构建
9
作者 郏振功 徐玥 +3 位作者 周晓静 李卫鹏 袁媛 胡永全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175-178,共4页
目的 分析基于质量控制理念的核医学科检验实习带教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2月—2023年6月2019级核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80人,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实习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质... 目的 分析基于质量控制理念的核医学科检验实习带教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2月—2023年6月2019级核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80人,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实习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质量控制理念为指导开展实习带教,对比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成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核医学科检验实习生开展基于质量控制理念的指导,对提升实习生出科成绩,提高带教成效,提升实习生满意度,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科检验 实习带教 质量控制理念
下载PDF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万冬一 成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25-0128,共4页
对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结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CBL)在核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至2022年医学院本科生5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观察组(PBL+CBL教学),n=25,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学生各项能力... 对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结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CBL)在核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至2022年医学院本科生5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观察组(PBL+CBL教学),n=25,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学生各项能力提高情况,并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实验考评上分值较高,在各项能力提升上有较为优异表现,并能做好自我导向学习,观察组对教学方式也有较高满意度,P<0.05。结论 PBL+CBL教学法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PBL教学 CBL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英杰 林岩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引人关注,伴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DTC中的深入研究,有关其诊断及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现有的诊疗一体化实践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推荐,对...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引人关注,伴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DTC中的深入研究,有关其诊断及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现有的诊疗一体化实践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推荐,对131 I治疗前评估体系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核医学 诊疗一体化
下载PDF
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
12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以下简称学系)于2006年3月24日经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批准正式成立,并于2006年6月24日举行了揭牌仪式。2021年,学系完成了第四届选举,学系主任由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艾林教授担任,首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 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以下简称学系)于2006年3月24日经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批准正式成立,并于2006年6月24日举行了揭牌仪式。2021年,学系完成了第四届选举,学系主任由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艾林教授担任,首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敏福教授、首医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晓丽教授及首医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吉刚教授任学系副主任。目前学系整合了18家附属医院的核医学优势资源,拥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医疗、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以及精干的技术队伍和精良的仪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 杨敏 医学 学系主任 核医学
下载PDF
PBL优化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13
作者 唐毅 陈瑜 黄启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优化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桂林医学院临桂临床医学院2018级、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88名,随机分为PBL优化试验组、PBL传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优化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桂林医学院临桂临床医学院2018级、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88名,随机分为PBL优化试验组、PBL传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8、31、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BL传统组采用PBL教学法,PBL优化试验组采用PBL优化教学方法。对3组满意度评分、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PBL优化试验组、PBL传统组、对照组满意度、基础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优化试验组临床应用成绩最高,PBL传统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核医学教学中,应用PBL优化教学法可避免普通PBL法的“发散”等弊端,兼顾传统教学知识点的归纳与PBL教学法的自主学习应用等优势,使教学目的“传授知识、学以致用”得到更好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临床应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PBL优化教学法 核医学 理论教学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基于新防护标准的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辐射防护设计评价与分析
14
作者 朱丹丹 时青 +1 位作者 周燕飞 杨向阳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依据《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从工作场所布局、人员及放射性核素流线、放射性“三废”处理设施等方面对某三级专科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设计进行评价,分析了新标准对于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核医学 布局 辐射监测 辐射防护
下载PDF
核医学技术人员放射防护的有效措施
15
作者 胡伟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3-0016,共4页
本项研究致力于分析并评估放射科技术人员实施的放射防护策略,目的是增强放射科工作区域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护医护工作者与患者的健康安全。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核医学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评定其所在办公环境辐射情况以及他们个别... 本项研究致力于分析并评估放射科技术人员实施的放射防护策略,目的是增强放射科工作区域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护医护工作者与患者的健康安全。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核医学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评定其所在办公环境辐射情况以及他们个别承受的辐射剂量。运用表面污染测量器、热释光剂量计等精确仪器,进行了一连串的环境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得到精准的辐射水平和剂量数据。将监测所得数据与国家放射防护标准进行对照分析,我们深入分析了目前辐射防护措施的成效。这些分析结果揭示了工作环境中的辐射安全隐患,并允许我们判定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日常接触的辐射剂量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以及这剂量是否遵循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建议限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核医学部的辐射水准是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的,这反映出医院在降低环境辐射方面已经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对个人接受剂量的监测发现,一些技术人员在年度累计中的辐射暴露量已经超出了ICRP的限定水平,这强调了加强针对核医学专业人员个人防护的必要性。结论 对核医学技术人员进行放射防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做好对核医学技术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防护 个人剂量 辐射监测 防护措施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型在检验核医学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有效性
16
作者 刘丽娜 李春香 +2 位作者 王晓鑫 王恒阳 解诗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55-0058,共4页
分析BOPPPS教学模型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医技学院2019级医学检验专业(81人)为实验组,以2018级医学检验专业(78人)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专业课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 分析BOPPPS教学模型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医技学院2019级医学检验专业(81人)为实验组,以2018级医学检验专业(78人)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专业课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更高,期末理论成绩优秀率(20.69%)和专业课成绩合格率(80.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秀率(7.69%)和对照组的合格率(29.87%)。结论 将BOPPPS教学模型应用于检验核医学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检验核医学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可提高学生期末理论测试的成绩以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核医学 BOPPPS教学模型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现代核医学让儿童肿瘤诊治更精准高效——访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雷霄副主任医师
17
作者 潘锋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儿童恶性肿瘤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恶性肿瘤防治相关工作,先后发布《关于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加快儿童恶性肿瘤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提... 儿童恶性肿瘤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恶性肿瘤防治相关工作,先后发布《关于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加快儿童恶性肿瘤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的诊疗规范化水平。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核医学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早期诊断和功能成像方面优势凸显。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雷霄副主任医师介绍了现代核医学检查技术在儿童肿瘤精准诊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主任医师 核医学检查 恶性肿瘤防治 功能成像 儿童肿瘤 肿瘤诊治 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核医学科护理中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18
作者 罗丽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2-0185,共4页
就核医学科护理之中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21位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核医学科内护理工作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相比较,并将此数据信息与国家... 就核医学科护理之中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21位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核医学科内护理工作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相比较,并将此数据信息与国家所规定职业照射剂量进行比较,以了解我院核医学科护理之中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现状。结果 在2020年-2022年里,我院核医学科科室的年平均职业照射总剂量为21.13msv,其中护理人员的年平均职业照射总剂量为14.22msv,占所有工作人员年平均职业照射总剂量的67.30%,可见护理工作人员是接受职业照射的主要群体,护理人员的人均年照射剂量为2.37msv,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20msv/年。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照射量差异可能与个人日常工作中不良习惯有关。每一年护理人员职业照射量均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临床上诊疗量上升,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有关。结论 我院核医学科护理之中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符合国家规定,但依然存在较多可改善的地方,院方需重视辐射防护工作,改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护理 辐射防护 职业安全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黄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8-0101,共4页
此次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测及确认冠状动脉疾病时的有效性与精确度。方法 研究开始时,建立了一系列纳入和排除准则来挑选可能的冠心病病例。基于这些选取的标准,我们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 此次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测及确认冠状动脉疾病时的有效性与精确度。方法 研究开始时,建立了一系列纳入和排除准则来挑选可能的冠心病病例。基于这些选取的标准,我们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筛选出98名符合标准的患者。这些患者经过细致挑选后,根据所接受检查类型被分配到两个平行组,对照组49名患者进行了传统的心电图(ECG)检测,而另外49名患者在观察组则采用核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 分析结果指出,采用核医学影像技术的患者阳性确诊比率达83.67%,较之使用传统心电图检查的组别的阳性确诊率59.18%有显著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侦测上具备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相较于心电图,诊断效能更佳。结论 该研究表明核医学影像技术对于冠心病确诊的显著作用,能显著增进诊断准确率。此技术不只辅助医生对病情进行更细致的评估,还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证明了它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技术 冠心病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核医学科放射防护与护理管理对医护患健康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刘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5-0098,共4页
本项研究评估了核医学中提升防护与管理措施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对比标准与增强防护措施的成效,旨在为医护患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在此次研究方法上,依据对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 本项研究评估了核医学中提升防护与管理措施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对比标准与增强防护措施的成效,旨在为医护患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在此次研究方法上,依据对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核医学科治疗的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方法。结果:根据此次的研究结果数据对比分析能够了解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与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有利于医护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医护患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