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后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彦慧 石玉秀 +3 位作者 符皎荣 郑小桃 钟南田 洪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穹窿切断的动物模型来检测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和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的动物模型检测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变化,以探讨GR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E... 目的:通过建立穹窿切断的动物模型来检测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和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的动物模型检测海马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变化,以探讨GR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穹窿切断0,4,7,10d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建立大鼠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的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核受体G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穹窿切断7d后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7d后,海马神经元GR表达升高。结论:海马核受体GR的表达变化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切断术 穹窿切断同时摘除肾上腺 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 海马 神经元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蓝斑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2
作者 李慢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LC)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使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大鼠蓝斑组织,同时取正...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LC)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使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大鼠蓝斑组织,同时取正常蓝斑组织(非SPS刺激)作为对照,应用尼氏染色观察蓝斑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分别观察及检测各组蓝斑神经元G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GR分布在蓝斑神经元核上,GR的表达24h、4d、7d逐渐上调,14d、28d恢复性下调,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PS处理后,蓝斑GR出现短暂上调,随后下调,提示PTSD大鼠蓝斑神经元核受体GR表达的变化可能直接参与PTSD持续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蓝斑 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的实践体会
3
作者 王莉 陈莎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3-54,共2页
慢性肾脏病(CKD)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降低心肾风险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 慢性肾脏病(CKD)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降低心肾风险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多药联合治疗策略正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探讨这三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体会,分析其在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如何联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4
作者 王伟铭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5-56,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病恶化、心血管事件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表明,通过强化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病恶化、心血管事件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表明,通过强化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可改善慢性肾病结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降低肾脏和心脏复合终点。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的使用也有助于减缓C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谷守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02-105,共4页
观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实验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 观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我院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实验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氧分压、动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促进肺部炎症因子的吸收,提升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哮喘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三驾马车”治疗慢性肾脏病
6
作者 丁小强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1-52,共2页
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CKD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降压和心肾保护作用。在RASi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 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CKD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降压和心肾保护作用。在RASi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SGLT2i)可进一步使CKD患者心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胸腺肽α-1辅助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疗效
7
作者 周敬奎 曹娟 张娜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辅助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 corticosteroids,ICS)/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long actiongβ_(2)-agonist,LABA)治疗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辅助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 corticosteroids,ICS)/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long actiongβ_(2)-agonist,LABA)治疗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ACOS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CS/LABA治疗)和辅助治疗组(胸腺肽α-1辅助ICS/LABA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加重次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otov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值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免疫功能(CD3^(+)、CD4^(+)和CD4^(+)/CD8^(+)值)、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辅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P<0.05;辅助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辅助治疗组FEV_(1)、FEV_(1)/FVC值及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辅助治疗组CD3^(+)、CD4^(+)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ICS/LABA治疗ACOS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α、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玲 何威 +4 位作者 黎智 吴军 林自华 何云志 黄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α、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κB、TNF-α及IL-...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α、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κB、TNF-α及IL-1β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GR-α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的分布情况一致,GR-α不但在表皮呈弥漫性表达,还可表达于汗腺及汗管、真皮成纤维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的一些细胞成分。然而,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GR-α在慢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NF-κB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在正常对照组皮肤中均为胞质表达,而在慢性皮炎组中为胞质表达和(或)胞核均有表达。TNF-α及IL-1β在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胞质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为弱阳性反应。结论:慢性皮炎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中GR-α的表达下调有可能会影响皮损局部的抗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慢性 角质形成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Α 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体外炎症状态下单核细胞NF-κB及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冀晓俊 李昂 +1 位作者 段美丽 张淑文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炎症状态下,黄芪甲苷对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F-κB及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单个核细胞以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按照黄芪甲苷95%有效量(ED95)干预炎症状态下的单核细胞,实验分... 目的:研究体外炎症状态下,黄芪甲苷对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F-κB及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单个核细胞以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按照黄芪甲苷95%有效量(ED95)干预炎症状态下的单核细胞,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单核细胞对照组(NC);②黄芪甲苷对照组(AS);③脂多糖对照组(LPS);④糖皮质激素实验组(LPS+Dex);⑤黄芪甲苷实验组Ⅰ(LPS+As);⑥黄芪甲苷实验组Ⅱ(LPS+As+Dex)。用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①LPS刺激后GRαmRNA表达量有所下降,加激素组与单纯LPS刺激比较无明显差异,黄芪甲苷可使GRαmRNA表达量表达显著增加;②LPS刺激后GRβ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③LPS刺激后NF-κB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④LPS刺激后TNF-αmRNA表达增加,地塞米松能抑制其表达,单用黄芪甲苷对其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联合激素和黄芪甲苷对其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黄芪甲苷能显著增加GRα的表达,与地塞米松联合能显著抑制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糖皮质激素受体 因子ΚB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bcl-Ⅰ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云哲琳 王冬梅 曲艳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bcl-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76例哮喘儿童和50例健康儿童行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bcl-I单核...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bcl-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76例哮喘儿童和50例健康儿童行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bcl-I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组儿童行血浆皮质醇浓度的测定。结果 GR基因bcl-I位点在2组中发现3种基因型的存在,分别为CC纯合型,GG纯合型和CG杂合型。CC,CG,GG型频率在哮喘发作组中分别为48.7%,27.6%,23.7%,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76%,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哮喘发作组为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表明G等位基因与哮喘存在相关性。结论 GR基因bcl-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病存在相关性。等位基因G可能为哮喘激素抵抗的易感基因。激素抵抗与血浆皮质醇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激素抵抗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a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辉 杨智 +2 位作者 苏伟 吴晓琴 陈泳华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99-601,624,共4页
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a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脓毒症组(CLP组)、治疗组(HC组),每组各15只;CLP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 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a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脓毒症组(CLP组)、治疗组(HC组),每组各15只;CLP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治疗组(HC组)从舌下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mg/kg,对照组则注射等渗生理盐水。测定肺组织湿/干比重(W/D),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a、NF-κB表达情况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氧合指数水平:脓毒症组和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HC组)大鼠的氧合指数则较脓毒症组(CLP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脓毒症组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重(W/D)、TNF-α、IL-1β、NF-κB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与脓毒症组对比,治疗组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a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TNF-α、IL-1β水平和肺组织NF-κB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脓毒症 糖皮质激素受体-a 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对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 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卫华 安云芳 赵长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t B,NF-κB)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进一步了解NF—κB p65和GR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5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t B,NF-κB)p65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进一步了解NF—κB p65和GR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AR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AR组用10%卵清蛋白(ovalbumin,OVA)200μl腹腔注射,6%OVA鼻腔局部激发建立AR模型。取鼻面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染色。分别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SP法染色,观察鼻黏膜中NF-κB p65和GR的表达情况。结果AR组中10只动物均建模成功,鼻部AR典型症状明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①形态学改变:对照组鼻黏膜无明显炎症改变;AR组黏膜则显示不同程度水肿,黏膜下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②黏膜NF—κB p65表达:NF-κB p65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偶见胞核。AR组中上皮细胞染色平均光密度值(0.40±0.12)强于对照组(0.23±0.05;P〈0.05)。③GR表达:2组中均有GR表达,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腺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或胞质。AR组中GR的平均光密度值(0.20±0.04)低于对照组(0.36±0.11;P〈0.05)。结论 NF-±κB p65在AR黏膜中表达增强,而GR的表达下降,提示两者的失衡在AR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卵清蛋白 因子-κB 糖皮质激素受体 小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晓莉 辛卫丽 郭永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4.84%(34/62)、84.13%(53/6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669,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Scr显著低于治疗前,GF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HG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类固醇性糖尿病、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IgA肾病患者,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血液系统损伤,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素 IGA肾病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久宏 王颖 +3 位作者 李波 毕桂姣 翟宁 宋芳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687-689,共3页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GR-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逆转录酶链反应检测狼疮肾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休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GR-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逆转录酶链反应检测狼疮肾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休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R mRNA表达水平降低,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1);激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激素依赖组及激素抵抗组GR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1)。激素敏感组与激素抵抗组GR mRNA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NF-κB与GR 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狼疮肾炎病情及糖皮质激素疗效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NF-ΚB 单个细胞 狼疮肾炎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及核因子-κB在创伤休克大鼠肝脏中的作用
15
作者 罗东林 黄显凯 +4 位作者 刘宝华 任小宝 熊仁平 李涛 李光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κB(NF—κB)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其对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Wistar大鼠96只,采用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创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创伤休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κB(NF—κB)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其对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Wistar大鼠96只,采用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创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创伤休克组30只,GR阻断伴创伤休克组30只,NF—κB抑制伴创伤休克组30只。动态观察伤后0.5、246、8h大鼠肝组织GR、NF—κB,肝脏病理,肝功能,血清TNF—α、IL-6等变化。GR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蛋白含量,NF—κB采用EMSA法测定结合活性,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肝组织GR的蛋白含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2h即开始下降,4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6h降至最低,8h仍显著低于正常(P〈0.01);NF—κB的活性伤后迅速升高,伤后6h达到高峰(P〈0.01)。光镜下伤后4—8h肝窦内少许淤血,有散在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6、ALT、TB伤后4h开始增高。GR阻断后再致伤,NF—κB在伤后各个时相点的表达均较未阻断有明显增高,光镜下伤后2h肝窦内即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6、ALT、TB在伤后2h即有明显升高(P〈0.01)。抑制NF—KB再致伤后,GR在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增强,TNF—α、IL-6伤后各个时相点均迅速回落,光镜下伤后4~8h肝细胞变性明显好转,肝窦内见淤血减轻,仅见少许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伤后4h,血清ALT、TB即明显下降。结论GR、NF—κB参与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损伤的发生,阻断GR使NF—κB的表达增强,肝损害程度加重;抑制NFκKB使GR表达增加,肝损害程度减轻。提示GR及NF—κB在严重创伤休克后肝组织细胞损伤过程中关系密切并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糖皮质激素受体 因子-ΚB 肝损伤
下载PDF
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凋亡
16
作者 朗么磋 张义林 汪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07,共9页
背景:miR-338-3p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能够促进骨形成。然而miR-338-3p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 背景:miR-338-3p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能够促进骨形成。然而miR-338-3p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对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牙槽骨成骨细胞,对其进行细胞转染及Wnt-C59(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处理,分为转染对照组、miR-338-3p组、miR-338-3p+对照组、miR-338-3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组和miR-338-3p+Wnt-C59组。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38-3p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调控作用;CCK-8、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RT-qPCR检测细胞miR-338-3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Wnt-3a、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Bcl-2、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Wnt-3a、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miR-338-3p靶向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②过表达miR-338-3p后,细胞存活率、EdU阳性细胞率、S期细胞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38-3p、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Bcl-2、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糖原合酶激酶3β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③过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或Wnt-C59处理能够减弱过表达miR-338-3p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均P<0.05);④结果表明,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可促进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8-3p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骨成骨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17及趋化因子受体1水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预测研究
17
作者 武晓真 贾俊芳 冯锐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并根据其疗效,分为有效组(66例)和无效组(24例)。分析并比较2组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NF-κB、IL-17、CXCR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AP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结果2组CAP患儿治疗前NF-κB[(22.5±6.6)ng/L与(31.8±8.2)ng/L,t=5.570,P<0.001]、IL-17[(23.5±2.4)ng/L与(27.2±2.4)ng/L,t=6.539,P<0.001]、CXCR1[(54.2±11.2)pg/ml与(69.3±11.4)pg/ml,t=5.616,P<0.001]及年龄(χ^(2)=11.080,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NF-κB[OR(95%CI)=2.328(1.086,4.990,P=0.030]、IL-17[OR(95%CI)=5.691(1.206,0.796),P=0.017]、CXCR1[OR(95%CI)=3.047(1.314,7.063),P=0.009]及年龄<3岁[OR(95%CI)=2.328(1.085,4.997),P=0.030]均是影响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62、0.830、0.977。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AP患儿NF-κB、IL-17及CXCR1水平,可预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趋化因子受体1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微小核糖核酸-211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程松建 刘思洋 蔡宏宇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80-486,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微小核糖核酸-211(miR-22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微小核糖核酸-211(miR-22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心衰组,按照1∶1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无心衰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及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衰组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占比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无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心衰组(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表明,心衰组血清TLR4 mi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高于无心衰组(均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较低及血清NT-proBNP、CK-MB、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较高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694、1.857、1.624、1.863、2.098、1.914、1.788、1.891,均P<0.05)。血清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较低及血清NT-proBNP、CK-MB、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较高,其中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高危因素 TOLL样受体4 因子-κB 信号通路 微小-210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杨彬伟 孙磊 +7 位作者 凌曦 陈卿 王童 杨桓 刘晋祎 曹佳 敖琳 邹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98-2706,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上述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4~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20~14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上述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4~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20~14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组和CUMS+RU486组。DMSO组采用DMSO皮下注射,剂量为0.5 mL/(kg/d);RU486组采用米非司酮皮下注射,剂量为1 mg/(kg/d);CUMS组采用CUMS单独造模处理;CUMS+RU486组在CUMS造模的同时采用RU486皮下注射,剂量为1 mg/(kg/d),以上4组均连续处理42 d。造模结束后采用动物行为学试验评估大鼠心理应激状况。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检测各组大鼠精子密度。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性激素和炎症因子浓度。分别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H_(2) O_(2)、NAD+/NADH和ATP试剂盒检测各组动物睾丸组织MDA、H_(2) O_(2)、NAD+/NADH和ATP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β-gal、p16和GR等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精原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与DMSO组比较,CUMS组精子密度、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浓度显著下降而血清CORT和雌二醇(estradiol,E 2)浓度升高(P均<0.001),血清促炎因子IL-6和TNF-α浓度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浓度降低(P均<0.05),睾丸组织ATP含量和NAD+/NADH比值降低而MDA和H_(2) O_(2)含量升高(P均<0.05),睾丸细胞老化标志物β-gal、p16和G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精原细胞线粒体呈现肿胀及空泡化改变。与CUMS组比较,CUMS+RU486组精子密度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β-gal、p16和G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诱导大鼠睾丸损害,表现为精子密度和血清睾酮水平下降,其机制可能与GR介导的细胞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生殖损害 细胞老化 糖皮质激素受体 线粒体
原文传递
靶向鸡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microRNA预测与鉴定
20
作者 赵敏蝶 刘杰 赵茹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6,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预测和筛选靶向调控鸡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的microRNA。[方法]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DB软件分别预测靶向鸡GR 3′UTR microRNA并取交集;构建包含鸡GR 3′UTR的重组质粒及突变质粒,通过双... [目的]本文旨在预测和筛选靶向调控鸡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的microRNA。[方法]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DB软件分别预测靶向鸡GR 3′UTR microRNA并取交集;构建包含鸡GR 3′UTR的重组质粒及突变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鉴定microRNA和鸡GR 3′UTR的靶向性;用TargetScan和miRDB软件分别预测候选microRNA的靶基因,用DAVID软件对预测出的共同靶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候选microRNA对鸡DF1细胞G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iR124-3p、miR142-3p、miR204/211、miR183、miR18-5p和miR181a/181b是3种软件预测靶向GR 3′UTR的交集microRNA;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表明miR142-3p、miR204/211和miR18-5p靶向结合GR 3′UTR。2种软件预测3个候选microRNA的靶基因中都有GR且富集分子功能不同;在DF1细胞中过表达3个候选microRNA后,miR142-3p和miR204/211显著降低GR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miR142-3p、miR204/211和miR18-5p靶向结合鸡GR 3′UTR,且miR142-3p和miR204/21可以降低鸡DF1细胞中GR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MICRORNA 靶向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