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槐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
1
作者 补娟 史深 +2 位作者 叶勒丹·马汉 王兆霞 周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LPS(50 ng/mL)预处理BMDMs(0 min,10 min,30 min,60 min),加入刺槐素(10μmol/L)孵育0.5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核因子κB核转位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5~40μmol/L的刺槐素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择10μmol/L刺槐素作为后续研究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不同时间刺激组p-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给予刺槐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p-核因子κB p65和p-IκBα的表达;刺槐素能抑制LPS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核转位。结论:刺槐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刺槐素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素 脂多糖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 抑制 抗炎作用 磷酸化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骨代谢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2
作者 周静 张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36-3742,共7页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保护素,抗RANKL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种植,牙齿萌出,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英文检索词为“OPG,anti-RANKL antibody,RANKL,periodontiti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mplant,tooth eruption,periapical lesion,alveolar bone resorption”,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来治疗口腔疾病;②局部和全身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抑制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周病变的进展,且其在预防正畸后复发、增强正畸支抗和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来治疗口腔疾病;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正畸并发症的发生;⑤虽然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存在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如应用前排除危险因素,应用期间定期口腔维护、避免创伤性牙槽手术等措施来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核因子κB激活蛋白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馨蕾 赵雪娜 +1 位作者 舒政 张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2-148,共7页
NKA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47kD蛋白质,在转录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和功能获得、造血干细胞的维持和存活以及RNA剪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NKAP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诸如肺炎、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结肠癌、肾细胞癌... NKA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47kD蛋白质,在转录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和功能获得、造血干细胞的维持和存活以及RNA剪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NKAP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诸如肺炎、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结肠癌、肾细胞癌等。多数研究结果表明NKAP作为一个癌基因在肿瘤疾病中发挥作用,其对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对NKAP在疾病中的研究仍较为局限。本文主要就近年来NKAP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激活蛋白 核因子κb 肿瘤 机制
下载PDF
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的影响
4
作者 朱丽 郑丽文 +4 位作者 王广梅 李运曼 蔡宝昌 李文婷 毛旭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究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脑神经损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术多... 目的:探究竹节参皂苷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癌大鼠脑神经损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采用肺叶支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进行肺癌建模,建模成功后,对白术多糖组灌胃80 mg/kg的白术多糖,对竹节参皂苷组灌胃40 mg/kg的竹节参皂苷,正常组不建模,正常组、模型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TUNEL法检测大鼠脑神经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VD,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肺组织结构、肺泡正常完整,模型组可见明显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病理结构明显改善,且竹节参皂苷组比白术多糖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MVD、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血清中TNF-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多糖组、竹节参皂苷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MVD、核因子κB蛋白表达、肿瘤体积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β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竹节参皂苷组比白术多糖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竹节参皂苷可能是通过负向调控NF-κB信号通路显著改善大鼠脑神经损伤及MVD,提高TNF-β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皂苷 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 肺癌 大鼠 脑神经损伤 微血管密度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敷 舒象忠 +7 位作者 刘丹妮 谭金曲 彭婷 黄夏荣 孙光华 彭昕珂 王金玲 周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86-2190,共5页
背景:炎症反应是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 背景:炎症反应是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5 d后根据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脑皮质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大脑皮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大脑皮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③模型组神经元排列紊乱,部分神经细胞消失,胞核固缩,结构不完整;电针组大脑皮质神经元变性及神经细胞数量丢失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④结果表明,电针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减轻脑组织损伤,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炎症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β石竹烯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减轻小鼠全身炎症
6
作者 杨丙晔 王闽龙 李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β石竹烯(BC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全身炎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洁净级C57BL小鼠分为正常组、LPS模型组、地塞米松组、BCP组。通过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全身炎症模型12 h后,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目的研究β石竹烯(BC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全身炎症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洁净级C57BL小鼠分为正常组、LPS模型组、地塞米松组、BCP组。通过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全身炎症模型12 h后,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LPS组IL-1β、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脾脏组织中NF-κB p65、MyD88和TLR4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升高。与LPS组相比,BCP组的小鼠IL-1β、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脾脏组织中NF-κB p65、MyD88和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并且3.5μg/(L·d)BCP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3μg/(L·d)BCP组。结论BCP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bCP) 小鼠全身炎症 炎症因子 核因子κb(NF-κb)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阮绥鑫 李良 陈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将siRNA-NF-κB质粒转染至15 Gy X线照射72 h后的细胞株建立siRNA-NF-κB组(si-NF-κB组),将未转染质粒的15 Gy X线照射72 h后细胞株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蛋白的表达。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一次性给予20 Gy X线照射,建立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和对照组(不给予照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大鼠,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SV-HUC-1细胞中,细胞增殖活性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NF-κB组中IL-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的膀胱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X线对膀胱的损伤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的表达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损伤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炎性病变
下载PDF
牵正散对急性脑梗死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核因子κB蛋白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晨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牵正散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牵正散组在对... 目的:探讨牵正散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牵正散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牵正散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牵正散,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入院时和治疗后14 d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牵正散组总有效率升高,总不良反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牵正散组NIHSS评分、CSS评分、血清Lp-PLA2、NF-κB、IL-2、IL-6、TNF-α水平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牵正散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血清Lp-PLA2、NF-κB、IL-2、IL-6、TNF-α水平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NF-κB与ADL评分负相关关系明显,与CSS评分、NIHSS评分、IL-2、IL-4、TNF-α正相关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良好;其机制可能与牵正散降低NF-κB、Lp-PLA2水平,进而抑制炎性反应以及改变血流动力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和预后关系
9
作者 钱烨 张燕 +3 位作者 鲁小敏 吉浩明 徐榕蔓 储建华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334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进行NKILA表达检测,并检测血清指标水平。分析两组NKILA表达情况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HPV分型感染情况、不同分子分型、不同预后患者病灶NKILA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癌旁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PV 16/18型感染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HPV16/18型感染组(均P <0.05)。Luminal A型组、Luminal B型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组(均P <0.05),HER-2过表达型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三阴性组(P <0.05)。复发转移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均P <0.05)。NKILA低表达组3年无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NKILA高表达组[24.7%(36/146)∶40.0%(58/145),P <0.05]。结论 相比乳腺癌旁组织和良性疾病病灶,乳腺癌患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且HPV 16/18型感染者、三阴性乳腺癌者和术后复发转移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更为明显,NKILA低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乳腺癌 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非编码RNA 分子分型 预后
下载PDF
β细胞营养因子及核因子κB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王毅 王海娇 +3 位作者 何红美 崔玉娇 祁麟 王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01-607,共7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β细胞营养因子(Betatrophin)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COS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育...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β细胞营养因子(Betatrophin)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COS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育龄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相关血清指标,观察PCOS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指标变化及排卵率和妊娠率,分析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评估联合检测Betatrophin与NF-κB对患者治疗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βcell function,HOMA-β)、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NF-κB、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下降,随访1年,PCOS患者的排卵率为77.27%,妊娠率为6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HOMA-β、LH/FSH、AMH、Betatrophin、NF-κB是影响妊娠成功的危险因素,治疗后Betatrophin与HOMA-IR、HOMA-β、LH/FSH、AMH呈正相关(P<0.05);NF-κB与FBG、HOMA-IR、LH/FSH、AMH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Betatrophin、NF-κB联合检测预测PCOS妊娠结局的AUC为0.978(0.961~0.998),敏感度为86.75%,特异度为90.12%。结论Betatrophin、NF-κB水平在PCOS患者中升高,治疗后显著降低,两者血清水平与HOMA-IR、LH/FSH、AMH等呈正相关,联合检测Betatrophin、NF-κB对PCOS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β细胞营养因子 因子-κb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转导机制与破骨细胞的活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锋 任国武 +2 位作者 章晓云 陈跃平 石儒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299,共7页
背景:破骨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骨吸收细胞,其生命活动对骨骼的正常发育和骨骼损伤修复至关重要。在绝大多数骨病中,破骨细胞均显示出异常增殖分化和骨吸收活性增加,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是调控破骨细胞生命过程的关键信号... 背景:破骨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骨吸收细胞,其生命活动对骨骼的正常发育和骨骼损伤修复至关重要。在绝大多数骨病中,破骨细胞均显示出异常增殖分化和骨吸收活性增加,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是调控破骨细胞生命过程的关键信号通路。目的:总结对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下游靶点及DNA转录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破骨细胞,破骨前体细胞,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发病机制,表观遗传学,信号通路,信号传导,转录因子,组织工程”,英文检索词为“osteoclasts,osteoclast precursor cells,osteoporosis,bone metabolism,pathogenesis,epigenetics,signaling pathway,signal transduction,transcription factors,tissue engineering”,时间设置为2017-2021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52篇文献。结果与结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信号传导需要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激活因子6结合来募集多种蛋白、活性酶以及细胞因子,形成具有内在酶活性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的传导,最终调控破骨细胞分化、增殖、骨吸收等生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细胞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工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观察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晓兰 卿香丽 +4 位作者 张涛 王琳 张格知 姚梦茜 魏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中、低剂量组。后3组分别给予3.38、1.69、0.845 g/(kg·d)清热化湿调枢方混悬液0.5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d)美沙拉嗪混悬液0.5 mL灌胃;其余小鼠给予0.5 mL纯水灌胃,均1次/d,干预10 d。干预过程中测量小鼠体质量,干预结束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肠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水平,计算p-NF-κB p65/NF-κB p65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KC/CXCL1)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结肠长度一定程度恢复,结肠组织病理炎症减轻,干预前后DAI差值增加(均P<0.05);p-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值、IL-1β、KC/CXCL1、IL-6、TNF-α的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枢方能够改善UC小鼠症状、修复结肠黏膜,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调枢方 结肠组织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介质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分析
13
作者 许晓辉 张勇 +2 位作者 蒋燕成 孙炜俊 张华昆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每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1个月后治疗组采取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未治疗组采取安慰剂治疗。分别在给药前、给药2个月后比较3组间OPG、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水平,并比较治疗组给药前与给药2个月后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同期未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治疗前,RANK、RANKL表达水平与BA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水平高于未治疗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未治疗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低于未治疗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BA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大鼠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朱周 顾丽群 +2 位作者 任祺 花卉 谷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包皮环切术的成年男性55例及外阴整形术的成年女性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组的皮损组织及对照组的皮肤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比较两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3个月、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的TLR4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病程<3个月、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P<0.05)。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疣体数目<10个、疣体最大直径<10 mm患者(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TLR4、NF-B p65蛋白呈高表达,可能与疣体数目、疣体最大直径及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p65 临床意义
下载PDF
miRNA-181a、胱天蛋白酶富集域家族成员11、核因子κ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陈青 郭广秀 王建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6期1780-178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81a(miRNA-181a)、胱天蛋白酶富集域家族成员11(CARD11)、核因子κB(NF-κ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60例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181a(miRNA-181a)、胱天蛋白酶富集域家族成员11(CARD11)、核因子κB(NF-κ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60例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NA-181a、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CARD11 m 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Ⅰ~Ⅱ期、Ⅲ~Ⅳ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iRNA-181a、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疗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CARD11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NA-181a、CARD11、NF-κ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5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相对表达量分别明显高于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IPI评分为0~2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外累及数目﹥1个、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IPI评分为3~5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结外累及数目≤1个、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IPI评分为0~2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Ⅲ~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Ⅲ~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miRNA-181a、CARD11 mRNA、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疗效为疾病进展(PD)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iRNA-181a、CARD11、NF-κB联合检测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的AUC为0.968,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852、0.841、0.830;miRNA-181a、CARD11、NF-κB联合检测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的AUC为0.953,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847、0.684、0.816。结论miRNA-181a、CARD11、NF-κB可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预测指标,其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可能加重,三者联合检测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81a 胱天蛋白酶富集域家族成员11 核因子κb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分期 疗效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药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通路治疗肾纤维化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曦 董凯旋 +1 位作者 周荣 于小勇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7期980-982,986,共4页
肾纤维化是一种慢性、动态且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p38MAPK/NF-κB)信号参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在肾纤维化进展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中药通过靶向调控氧化应激... 肾纤维化是一种慢性、动态且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p38MAPK/NF-κB)信号参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在肾纤维化进展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中药通过靶向调控氧化应激及相关信号通路防治肾纤维化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有效成分通过调控p38MAPK/NF-κB信号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状态,发挥保护肾脏功能作用,且临床疗效较好。通过归纳中药调控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干预肾纤维化机制的研究,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雍芳 狄政莉 +4 位作者 贾晓涛 刘志勤 顾乃兵 郝敏锋 燕玉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2-135,15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5只。适应饲养1周后给予C组大鼠腹腔注射20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A组和B...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5只。适应饲养1周后给予C组大鼠腹腔注射20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A组和B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均连续腹腔注射7 d。随后B组和C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A组大鼠不做处理。造模成功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TUNEL技术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TLR-4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组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但显著短于B组(均P<0.05);C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A组,多于B组(均P<0.05)。B组和C组大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C组大鼠各指标显著低于B组(均P<0.05)。C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显著高于A组,但显著低于B组(均P<0.05)。C组大鼠海马组织pNF-κB、Iba-1和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但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炎性反应,还可以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进而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海马神经元 癫痫 细胞凋亡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毛水苏多糖干预下调核因子κB炎症通路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宏莱 刘悦 +5 位作者 辛馥辰 刘德江 谢雨瞳 李丽丽 N.V.扎依湄科 申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本文研究毛水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tachys baicalensis,SBP)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灌胃28d后,考察其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肝脏指... 本文研究毛水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tachys baicalensis,SBP)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灌胃28d后,考察其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肝脏指数、肝功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免疫组化和qRT-PCR法测定肝脏组织NF-κB、ICAM-1、MCP-1蛋白和mRNA水平。毛水苏多糖可明显减轻糖尿病症状,体重异常情况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值与肝脏指数明显降低。给药组小鼠肝功生化指标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极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对抑制肝脏代谢紊乱和修复组织损伤肿胀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肝脏组织中NF-κB、ICAM-1、MCP-1蛋白和mRNA水平。毛水苏多糖对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可能与NF-κB介导的炎症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水苏 多糖 糖尿病 肝脏保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原儿茶酸通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途径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炎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小文 李佳 +2 位作者 李云龙 韩林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81,共10页
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是花青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实验利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C57BL/6J小鼠肝脏炎症,通过灌胃100 mg/(kg mb·d)PCA研究其对小鼠肝脏的保护效果,并通过体... 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是花青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实验利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C57BL/6J小鼠肝脏炎症,通过灌胃100 mg/(kg mb·d)PCA研究其对小鼠肝脏的保护效果,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其潜在机制。体内研究结果表明,PCA干预12周后,可显著降低HFD诱导C57BL/6J小鼠的体质量和肝脏脂肪含量;血清和肝脏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体外转录组测序及原代肝细胞和肝脏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PCA可显著降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然后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磷酸化抑制炎症因子(如IL-6)的表达。综上,PCA可有效改善HFD诱导的肝脏炎症,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肝脏炎症 转录组测序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