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骨代谢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周静 张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36-3742,共7页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保护素,抗RANKL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种植,牙齿萌出,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英文检索词为“OPG,anti-RANKL antibody,RANKL,periodontiti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mplant,tooth eruption,periapical lesion,alveolar bone resorption”,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来治疗口腔疾病;②局部和全身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抑制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周病变的进展,且其在预防正畸后复发、增强正畸支抗和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来治疗口腔疾病;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正畸并发症的发生;⑤虽然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存在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如应用前排除危险因素,应用期间定期口腔维护、避免创伤性牙槽手术等措施来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分析
2
作者 许晓辉 张勇 +2 位作者 蒋燕成 孙炜俊 张华昆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每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1个月后治疗组采取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未治疗组采取安慰剂治疗。分别在给药前、给药2个月后比较3组间OPG、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水平,并比较治疗组给药前与给药2个月后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同期未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治疗前,RANK、RANKL表达水平与BA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水平高于未治疗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未治疗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低于未治疗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BA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大鼠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骨保护素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地舒单抗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
3
作者 罗详冲(综述) 王周清 +6 位作者 毛贵兵 安乐 朱家宏 陶娥红 孙丽飞 王胜飞 李高峰(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81-1185,共5页
目前,随着基因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中取得巨大突破,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但发生远处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风险也随之增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全身... 目前,随着基因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中取得巨大突破,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但发生远处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风险也随之增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骨转移及SRE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配体(RANKL)/RANK/骨保护素信号通路在肿瘤骨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阻断该通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SRE。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商品名:安加维)是一种人免疫球蛋白G2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RANKL而阻断破骨细胞参与的RANKL/RANK/骨保护素信号通路激活,最终发挥预防骨转移及SRE的作用。与双磷酸盐类药物比较,地舒单抗疗效显著,能明显延长患者OS和SRE的发生时间。同时,地舒单抗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该文就地舒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 地舒单抗 肺癌 骨转移 综述
下载PDF
去卵巢后大鼠骨组织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延征 高坤 +2 位作者 沈彬 张晖 裴福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877-2881,共5页
背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和存活的生理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骨保护素作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诱骗受体,对破骨细胞有相反作用。目的:观察去卵巢后大鼠骨组织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 背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和存活的生理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骨保护素作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诱骗受体,对破骨细胞有相反作用。目的:观察去卵巢后大鼠骨组织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mRNA、蛋白表达和骨密度的时间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5/1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300~320g。随机平均分成去卵巢组和对照组。方法: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于术后2,4,6,8,10周取股骨髁。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股骨髁的骨密度,检测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去卵巢后大鼠股骨髁的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于第6周开始出现显著降低(P<0.05);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蛋白水平在第6周达到高峰,此后均呈持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骨保护素mRNA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蛋白水平在第2周达到高峰,此后均迅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去卵巢后股骨髁是骨密度变化的敏感部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持续高表达,骨保护素表达短期内升高,迅速降低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人根尖囊肿和肉芽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胡菊花 李倩 +1 位作者 王艳青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根尖周病中的关系,探讨IL-21在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根尖囊肿23例和根尖肉芽肿32例作为实验组,记录...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和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根尖周病中的关系,探讨IL-21在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根尖囊肿23例和根尖肉芽肿32例作为实验组,记录相关病例的病损大小及有无叩痛表现;10例健康牙龈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样本中IL-21和RANKL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IL-21的表达水平与RANKL表达、根尖病灶大小及叩痛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变组织均可检测到IL-21阳性细胞,而健康牙龈组织则未检测到IL-21的表达。根尖囊肿和肉芽肿中IL-21的表达强度分别为59.92±6.57和36.80±6.81,RANKL的表达强度分别为68.81±18.59和36.12±14.87。根尖囊肿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肉芽肿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L-21的表达水平与RANKL及根尖病灶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IL-21存在于人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RANKL的表达量及病损大小呈正相关关系;IL-21可能通过促进RANKL蛋白的表达参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根尖囊肿 根尖肉芽肿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的培养与分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伟平 史伟 +2 位作者 林琳 李中和 黄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6期7981-7987,共7页
背景:以往的研究多采用长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无法进一步增殖和传代。因此目前常用骨髓细胞诱导培养法和RAW264.7细胞诱导培养法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以满足实验需要。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背景:以往的研究多采用长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无法进一步增殖和传代。因此目前常用骨髓细胞诱导培养法和RAW264.7细胞诱导培养法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以满足实验需要。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后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诱导或者取RAW264.7细胞单独加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观察生成破骨细胞的数量,评价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破骨细胞生成的量效关系;采用膜联蛋白V-FITC联合PI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μg/L时,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最多的时间点在第六至七天;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0μg/L时,高峰期出现在第四至五天。破骨细胞的形成数量随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刺激浓度升高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50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与浓度关系曲线的转折点,高于150μg/L以后破骨细胞形成数量的增幅明显放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即能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形成破骨细胞又可以促进其凋亡,通过破骨细胞计数比较发现在同一浓度(104/cm2)接种单核巨噬细胞后以30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后,平均每单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所获得的破骨细胞数量最多。提示骨髓细胞或RAW264.7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皆简单可行,细胞接种的最佳浓度为104/cm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适宜刺激浓度为30-5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破骨细胞 细胞培养 凋亡 巨噬细胞 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肾性骨病 骨髓细胞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宏兴 万雷 +1 位作者 邓伟民 刘崇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0-1962,共3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证型间变化的内在关系,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于2005-09/2006-09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和广州军区总医院入院及...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证型间变化的内在关系,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于2005-09/2006-09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和广州军区总医院入院及门诊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8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分为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组间在年龄分布、绝经年限及体质量指数有可比性(P>0.05)。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第2~4腰椎椎体侧位的骨密度。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雌激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水平,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密度和雌激素在不同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气滞血瘀组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高于肾阳虚组、脾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04.71±353.14),(332.03±323.88),(448.22±304.16),(418.78±382.66)ng/L;(1348.22±489.87),(1245.62±510.53),(1258.31±575.71),(1233.14±594.32)ng/L,F=1196.31,287.54;137.42,216.56;280.39,342.72;P<0.01],雌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值明显低于肾阳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8±0.04),(0.68±0.08)g/cm2;(18.77±9.03),(22.14±8.16)ng/L,F=9.39,17.93,P<0.05]。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雌激素水平低于肾阳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9.44±8.67),(19.41±8.72),(22.14±8.16)ng/L,F=11.23,11.25,P<0.05],而血清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平衡关系的破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肾阳虚损,瘀血阻滞”病机转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血清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有可能作为区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气滞血瘀型与其他三型的客观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金乌骨通胶囊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颖 郑文奎 +4 位作者 祖金池 周玉娟 刘新霞 刘莉 张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9-252,共4页
背景:金乌骨通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 背景:金乌骨通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血清,灌胃给予去卵巢大鼠金乌骨通胶囊制备去卵巢含药血清。取第3代生长状况良好的出生24h内的SD大鼠成骨细胞,正常血清组、去卵巢血清组、去卵巢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正常雌性SD大鼠血清、去卵巢血清和去卵巢含药血清培养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和RANKL的分泌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去卵巢血清组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RANKL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去卵巢血清组比较,去卵巢含药血清组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RANKL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说明金乌骨通胶囊可通过增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来实现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骨通胶囊 含药血清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犬切牙压低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葛振林 杨彩霞 +2 位作者 卢嘉静 祁涛 田佳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33-3736,共4页
背景: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的关键因子,机械力可影响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目的:观察犬切牙压低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 背景: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的关键因子,机械力可影响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目的:观察犬切牙压低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方法: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将犬切牙分别施加牵引力1,2,4,12周,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牵引后切取犬切牙连同牙龈及牙槽骨组织块,制作组织切片进行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Image-Proplus软件半定量分析图像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分别在在施加牵引力1和2周表达最显著,其平均吸光度值在施加牵引力1和2周时可达到峰值(P<0.05),随后逐渐下降,施加牵引力12周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证实,正畸牙压低移动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及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规律与骨改建过程一致,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系统是牙周组织改建的重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表达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凌杰 邱艳 +4 位作者 商玮 刘春丽 赵智明 郭郡浩 蔡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以及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姜黄素防止类风湿关节...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以及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姜黄素防止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姜黄素组及正常组,第28天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来检测血清中RANKL、OPG蛋白的表达,取血后处死大鼠,剥离大鼠右侧胫骨,行骨密度检查。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即模型组与姜黄素组大鼠血清RANKL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OPG显著降低(P<0.01),RANKL/OPG比值显著升高(P<0.01);(2)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即姜黄素组血清RANKL显著降低(P<0.01),血清OPG均显著升高(P<0.01),RANKL/OPG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3)3组大鼠胫骨整体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组大鼠兴趣区骨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姜黄素对AA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通过调节血清RANKL及OPG的表达,来调节OPG/RANKL通路,从而提高AA大鼠骨密度,抑制其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佐剂性关节炎 骨密度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减压前、后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波 叶文成 +3 位作者 李莹 周新木 毛卫波 朱忆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OCT)开窗减压前、后的表达,探讨开窗减压治疗KCOT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为KCOT的患者开窗减压治疗前、后的标本,进行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17.0...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OCT)开窗减压前、后的表达,探讨开窗减压治疗KCOT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为KCOT的患者开窗减压治疗前、后的标本,进行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2例KCOT开窗减压前衬里上皮中均有RANKL的阳性表达,开窗减压后RANKL表达水平下降,开窗前、后的RANKL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ANKL在KCOT囊壁上皮中呈高表达,开窗减压后表达水平降低,可促进囊壁衬里上皮向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原文传递
外周血护骨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玉 徐胜前 陆竞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女性RA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5例女性RA患者和53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RANKL和OPG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女性RA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5例女性RA患者和53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RANKL和OPG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骨密度。结果(1)和正常女性相比,女性RA患者RANKL水平明显升高,OPG水平明显降低(P〈0.001)。(2)女性RA组中骨质疏松发生率38.2%(21/55)明显高于正常女性组[11.3%(6/53)];这种改变不但体现在已绝经的女性RA患者和已绝经的正常女性,同样体现在未绝经的女性RA患者和未绝经的正常女性(Neck部位骨密度除外)。(3)女性RA患者OPG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直线相关;RANKL与之相反(P〈0.05)。(4)Logistic分析显示:OPG/RANKL比值为女性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OR=0.027,P=0.014,95%CI:0.001~0.478)。结论女性RA患者外周血OPG水平、RANKL水平的变化与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外周血OPG/RANKL比为女性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军 曲璇 +1 位作者 莫新民 张博涵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 目的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治疗组、壮骨止痛方低剂量治疗组、雌二醇组5组,用酶联免疫免法测定大鼠血清中OPG、RANKL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OPG降低、RANKL水平升高,经壮骨止痛方药物干预后,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下降、RANKL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壮骨止痛方药物可以降低大鼠血清RANKL/OPG的比值,激活RANKL/RANK/OPG信号系统,达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止痛方 骨保护蛋白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肾小球足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悦 朱涛 覃志成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13-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肾足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究AngⅡ是否通过RANK/RANKL信号通路影响足细胞表达VEGF。方法以分化为树枝状的人肾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肾足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究AngⅡ是否通过RANK/RANKL信号通路影响足细胞表达VEGF。方法以分化为树枝状的人肾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0、1、10、100 nmol/L)的AngⅡ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0、6、12、24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基因VEGF、RANK和RANKL的m RNA表达变化。然后以不同剂量的RANKL与100 nmol/L AngⅡ共同刺激足细胞24 h后,通过RT-PCR检测VEGF的m 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 Ang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足细胞表达VEGF、RANK和RANKL(P<0.05),而过量RANKL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地阻断VEGF表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可以显著诱导足细胞凋亡(P<0.05),而RANKL可以抑制由AngⅡ诱导的足细胞凋亡(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RANK/RANKL信号通路影响足细胞表达VEGF,RANKL通过反馈调节下调VEGF基因表达来抑制AngⅡ引起的足细胞凋亡,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抑制大鼠骨髓内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健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7-992,共6页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RI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对骨髓内脂肪细胞来源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调节作用,为阐明RIS抗骨质疏松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及非成脂诱导14 d...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RI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对骨髓内脂肪细胞来源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调节作用,为阐明RIS抗骨质疏松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及非成脂诱导14 d,期间以浓度梯度0、1、5、10、25μmol/L的RIS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并计算成脂率,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ANKL蛋白表达。将24周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OVX组,12周后OVX大鼠再次随机分为RIS干预组(2.4μg/kg,皮下注射,3次/周)及对照组。8周后行骨密度检查,并取大鼠左股骨远端骨骼标本行病理检查,观察RIS对大鼠骨髓内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发现RI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且,随着RIS浓度的升高,骨髓内脂肪细胞RANKL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体内实验发现RIS药物干预后,OVX大鼠骨密度显著提升的同时,骨髓内脂肪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RIS可有效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降低骨髓内的脂肪含量,并通过下调脂肪细胞RANKL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这可能是RIS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塞膦酸钠 双膦酸盐 脂肪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钙化的疗效及对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波 张韶英 聂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898-590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钙化的疗效与其对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钙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钙化的疗效与其对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钙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连续服用12个月。治疗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评价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和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OPG和RANKL。结果治疗前和术后即刻,观察组和对照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CAC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CAC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随访期间,观察组CAC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和术后即刻,两组血清OPG和RANK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血清O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血清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OPG/RANKL途径,改善CAC疾病进展,提高CAC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状动脉钙化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体内P物质含量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吴缨 盛治荣 王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2期1201-1202,共2页
坐骨神经不仅支配下肢骨骼肌,同时还作为神经网络长入骨组织,这些神经纤维包含多种神经递质,目前已在成骨细胞膜表面发现这些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P物质在直径很小的初级传人神经中合成,并从末梢神经终端释放。目前研究证实神... 坐骨神经不仅支配下肢骨骼肌,同时还作为神经网络长入骨组织,这些神经纤维包含多种神经递质,目前已在成骨细胞膜表面发现这些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P物质在直径很小的初级传人神经中合成,并从末梢神经终端释放。目前研究证实神经递质P物质可以促进与破骨细胞有关的骨吸收,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质疏松大鼠 骨保护素 物质含量 废用性 神经递质 体内 坐骨神经
下载PDF
白杨素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小鼠破骨细胞生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翔翮 罗伟 +9 位作者 胡峻贤 杨静 韩欣赟 董世武 杨先腾 李森磊 鄢志辉 聂瑛洁 田晓宾 孙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3978-3986,共9页
背景:白杨素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可增强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导致骨侵蚀。目的:探究白杨素在炎症环境和非炎症环境下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骨侵蚀的保护... 背景:白杨素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可增强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导致骨侵蚀。目的:探究白杨素在炎症环境和非炎症环境下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骨侵蚀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RAW264.7细胞为种子细胞,首先,通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50μg/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μg/L)将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后,以0,20,40,60μg/L白杨素干预。其次,通过脂多糖模拟炎症环境,并将RAW264.7细胞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环境下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观察0,20,40,60μg/L白杨素在炎症环境下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白杨素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在60μg/L时抑制效果达到最大;(2)白杨素显著抑制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提示白杨素对破骨细胞造成的骨侵蚀具有保护作用;(3)白杨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多种破骨细胞分化关键蛋白和基因表达;(4)白杨素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炎症环境导致的破骨细胞分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破骨细胞生成 炎症性骨破坏 炎症反应 脂多糖 骨侵蚀 因子κb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阿仑磷酸钠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芸 陈世荣 +1 位作者 曾俊 彭李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849-2853,共5页
背景:阿仑磷酸钠是新一代的二磷酸盐,属第2代骨质疏松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吸收增加类疾病。目的:观察阿仑磷酸钠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护骨素(OPG)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 背景:阿仑磷酸钠是新一代的二磷酸盐,属第2代骨质疏松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吸收增加类疾病。目的:观察阿仑磷酸钠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护骨素(OPG)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完成。材料:成骨细胞来源于手术中取得的松质骨骨块;阿仑磷酸钠为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130。方法:在含1×10-9,1×10-8,1×10-7,1×10-6,1×10-5,1×10-4mol/L不同浓度的阿仑磷酸钠培养液中培养成骨细胞,以不加阿仑磷酸钠培养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成骨细胞观察。②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阿仑磷酸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的影响。③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阿仑磷酸钠对成骨细胞表达OPG/RANKLmRNA的影响。结果:1×10-5,1×10-4mol/L的阿仑磷酸钠抑制成骨细胞增殖,1×10-9~10-6mol/L的阿仑磷酸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中1×10-8mol/L的阿仑磷酸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阿仑磷酸钠呈浓度依赖性降低RANKLmRNA表达,干预72h,1×10-5mol/L抑制作用最大(P<0.01)。阿仑磷酸钠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护骨素mRNA表达,干预72h,1×10-6mol/L增加作用最明显(P<0.01),而1×10-5mol/L时又减低。结论:阿仑磷酸钠能使成骨细胞增殖,1×10-8mol/L浓度增殖作用最强,其可能通过调节OPG/RANKLmRNA表达而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磷酸钠 成骨细胞 护骨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甲状旁腺激素调控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永頔 朱鹏娜 +2 位作者 王冬香 陈嘉民 唐正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调控下颌骨牵张成骨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探讨PTH促进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TH,对...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调控下颌骨牵张成骨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探讨PTH促进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TH,对照组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OP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OPG、RANKL在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中的表达。结果在牵张期血清OPG水平逐渐升高;在牵张结束时,实验组OPG表达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固定期的延长,OPG的表达逐渐下降,而RANKL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间隙性皮下注射PTH可上调OPG表达,加速骨代谢,促进下颌骨牵张区新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牵张成骨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