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藻黄质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1
作者 谢婷 刘婷婷 +3 位作者 曾雪慧 李亚敏 周庞虎 易念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09-3614,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分4组干预:对照组单纯培养24 h,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地塞米松干预24 h,岩藻黄质组使用岩藻黄质干预24 h,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使用地塞米松与岩藻黄质同时干预24 h。干预结束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骨形成相关蛋白、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②JC-1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与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凋亡比例减少(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荧光探针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活性氧含量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活性氧含量减少(P<0.05);⑤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岩藻黄质通过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与骨形成相关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岩藻黄质 活性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转位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赵格 骆远 +2 位作者 李亚平 闫燕青 刘淑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9-1089,共11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通过增加Nrf2表达来恢复机体氧化还原状态,治疗或预防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肝脏疾病,其患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运动是防治NAFLD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环境和运动疲劳等因素影响Nrf2信号通路。本文通过阐述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其调控抗氧化的相关机制以及运动对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以NAFLD的发病机制为基础,探讨运动、Nrf2和NAFLD之间的关系,综述Nrf2在运动改善NAFLD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运动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抗氧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表达
3
作者 董毅玲 张文文 +1 位作者 闫琰 覃志成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41-745,I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即假手术组(Sham)、肾脏缺血再灌注(I/R)组、全反式维甲酸(I/R+ATRA)组。其中Sham组和I/R组给予腹腔注射玉米油(1 m L·kg^(-1)·d^(-1))1周,ATRA组则给予腹腔注射溶于玉米油的ATRA(10 mg·kg^(-1)·d^(-1))1周后,3组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0.3 m L/100 g)进行麻醉后固定四肢,将其在37℃条件下沿腹中线打开腹腔并分离出左肾动脉。其中Sham组切除右肾,不予以夹闭左肾动脉;I/R组和ATRA组采用右肾切除联合左肾动脉夹闭45 min后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实验结束后收集3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标本,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浓度;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进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二氢乙啶(DHE)荧光染色评估肾组织活性氧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对Nrf2、HO-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活性氧表达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细胞表达较高(P<0.05),其中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52±0.09和0.37±0.79,高于Sham组的0.06±0.01和0.02±0.01。与I/R组相比,I/R+ATRA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显著减少(P<0.01),活性氧表达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严重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增加,肾脏凋亡细胞表达亦增高(P<0.05),其中I/R+ATRA组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29±0.04和0.15±0.03,显著低于I/R组。结论 Nrf2/HO-1通路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ATRA可能通过抑制Nrf2/HO-1通路,加重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激活素A表达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郑婉 杨珊珊 +1 位作者 颜亚妮 张园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激活素A表达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到2023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造影检查冠状动脉为慢性完全闭塞(CTO... 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激活素A表达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到2023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造影检查冠状动脉为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Rentrop分级分为侧支循环形成的不良组(n=34)、良好组(n=46)。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RF2与激活素A表达水平,Gensisi评分与患者血清NRF2、激活素A表达水平的关系用Spearman法分析,ROC曲线分析血清NRF2、激活素A水平对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血清NRF2、激活素A表达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良好组[(2.28±0.42)ng/ml比(1.46±0.37)ng/ml、(583.67±61.25)pg/ml比(472.12±54.26)pg/ml、(45.36±5.81)分比(28.49±4.33)分,t=9.251、8.605、14.889,P<0.05];患者血清NRF2、激活素A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性(均P<0.05);血清NRF2、激活素A联合预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优于血清NRF2、激活素A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NRF2=2.345、Z二者联合-激活素A=2.639,P=0.019、P=0.008)。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NRF2、激活素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联合对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激活素A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相关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王旭东 朱海生 +1 位作者 李晓蕾 樊丽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对缺血性脑损伤(IB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BI组),低、中、高剂量AND组和尼莫地平(NMP)组,每组32只;采用线圈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IBI大鼠模型,造模...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对缺血性脑损伤(IB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BI组),低、中、高剂量AND组和尼莫地平(NMP)组,每组32只;采用线圈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IBI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低、中、高剂量AND组分别给予25 mg/kg、50 mg/kg、100 mg/kg的AND溶液灌胃,NMP组以10 mg/kg的NMP溶液灌胃,Sham组和IBI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灌胃,疗程7 d。采用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观察梗死灶周边2 mm区域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状况、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BI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梗死灶周边2 mm区域半暗带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γ含量显著升高(均P<0.05),Nrf2、HO-1、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而NF-κB、Caspase-3、Bax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AND各组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AND组作用最强,且高剂量AND组对各指标的作用优于NMP组(P<0.05)。结论AND对大鼠IB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脑缺血 炎症 氧化应激 凋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介导的铁死亡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发病机制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源辉 段佳佳 +1 位作者 刘传鑫 姜宏卫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78-1183,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为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铁死亡的典型证据,说明铁死亡与糖尿病心肌病相关。活性氧大量生成与抗氧化能力丧失所导致的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机制。... 糖尿病心肌病为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铁死亡的典型证据,说明铁死亡与糖尿病心肌病相关。活性氧大量生成与抗氧化能力丧失所导致的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机制。作为氧化应激反应关键调控因子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靶基因在预防与治疗糖尿病心肌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铁死亡机制和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进行概述,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就NRF2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机制及其靶向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糖尿病心肌病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靶向治疗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朱薇 张建华 +4 位作者 孟繁亮 章学文 王俊 陈思思 张金萍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姜黄素单次给药组(术中灌注姜黄素)、姜黄素连续给药组(术中及术后7 d灌注姜...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姜黄素单次给药组(术中灌注姜黄素)、姜黄素连续给药组(术中及术后7 d灌注姜黄素),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睾丸损伤情况;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左侧睾丸,测量精子活动率及精子计数;睾丸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改变;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睾丸Nrf2表达的差异。结果:姜黄素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精子活动率、精子计数水平,且能显著改善睾丸组织损害程度。姜黄素给药组睾丸Nrf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论:姜黄素能够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睾丸Nrf2的表达,有效减轻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青春前期大鼠单侧睾丸扭转起到明显的远期保护作用,且连续给药优于单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姜黄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大鼠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1过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8
作者 邹信芳 刘琴 陆荣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19-224,238,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1,Nr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分析Nrf1在人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检索Onco... 目的:初步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1,Nr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分析Nrf1在人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检索OncoLnc网站,比较Nrf1高表达与低表达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采用qRT-PCR检测11对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Nrf1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方式构建Nrf1过表达宫颈癌HeLa、SiHa细胞株,以及对应的空载体细胞株;采用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株内N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dU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以及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Nrf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OncoLnc网站分析显示,Nrf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Nrf1低表达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Nrf1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在宫颈癌HeLa、SiHa细胞株中,Nrf1过表达组Nrf1 mRNA及蛋白水平较空载体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Nrf1过表达组EdU标记的细胞占比、克隆细胞数及细胞迁移数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Nrf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外源性过表达Nrf1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rf1) HeLA细胞 SIHA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凤 张国欣 +1 位作者 杨开银 张凌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661,共6页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KI)最主要的原因,常见于外科手术、严重创伤、休克和药物性肾损伤中。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对RIRI。氧化应激是RIRI主要的病理损伤机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抗氧化应激反应的...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KI)最主要的原因,常见于外科手术、严重创伤、休克和药物性肾损伤中。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对RIRI。氧化应激是RIRI主要的病理损伤机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转录因子,可激活与氧化还原和解毒相关的各种细胞保护基因。近年来研究表明,Nrf2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自噬等途径,在RIRI的防治中发挥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围绕Nrf2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Nrf2相关信号通路及Nrf2在RIR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RI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洁 李龙 +1 位作者 陈凤 刘胜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067-1072,共6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肺组织结构重塑,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发病机制,寻找对抗肺纤维化的新靶点。研究表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可通过调控抗氧化基因,... 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肺组织结构重塑,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发病机制,寻找对抗肺纤维化的新靶点。研究表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可通过调控抗氧化基因,结合抗氧化反应原件来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从而保护组织及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刺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巨噬细胞极化、激活自噬、抑制铁死亡、阻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方面发挥抗纤维化作用。本文就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与肺纤维化的联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肺纤维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自噬 铁死亡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炎症性肠病中抗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范梦磊 陈可 +3 位作者 鲍文扬 杨舒凡 陶瑞 王小云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反应,肠纤维化是IBD并发肠梗阻的重要原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内具有抗氧化应激反应的转录因子。在IBD中,Nrf2及其下游调控的抗氧化酶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激活、调节肠道免... 炎症性肠病(IBD)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反应,肠纤维化是IBD并发肠梗阻的重要原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内具有抗氧化应激反应的转录因子。在IBD中,Nrf2及其下游调控的抗氧化酶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激活、调节肠道免疫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等方式实现抗肠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本文就Nrf2结构,Nrf2在IBD中发挥抗肠纤维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近年来通过Nrf2途径治疗IB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试图为IBD肠纤维化防治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肠纤维化 炎症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袁前发 徐志忠 +3 位作者 温春燕 张贤华 林多朵 王文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CUMS+氟西汀组(CUMS+F组)、CUMS+APS组,每组9只。CUMS、...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CUMS+氟西汀组(CUMS+F组)、CUMS+APS组,每组9只。CUMS、CUMS+F和CUMS+APS组小鼠采用CUMS刺激4周构建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CUMS+F组小鼠每天给予氟西汀10 mg/kg腹腔注射,CUMS+APS组小鼠每天给予APS 40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CU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干预治疗4周。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药物干预后小鼠抑郁状态是否改善。小鼠药物干预4周后经眼眶取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UMS组比较,CUMS+F组和CUMS+APS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缩短(P均<0.01),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穿越次数、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的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均增加(P<0.05,P<0.01);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下降(P均<0.05),SOD、GSH-Px、■和·OH含量升高(P<0.05,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 APS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状态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组织Nrf2通路和血清中的氧化指标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氧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大黄酚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新生血管生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3
作者 黎珊珊 区岛良 +1 位作者 张梅 谢桃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60-166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新生血管生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将48只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酚组(给予30 mg/kg)、ML385组(N... 目的:探讨大黄酚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新生血管生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将48只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酚组(给予30 mg/kg)、ML385组(Nrf2抑制剂,给予30 mg/kg)、大黄酚+ML385组(给予30 mg/kg大黄酚+30 mg/kg ML385),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末次给药结束后24 h,测定创面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创面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创面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较少,成纤维细胞较多,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创面组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分布较少,创面愈合率、血清VEGF以及创面组织bFGF、vWF、SOD水平和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TNF-α、创面组织MDA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酚组创面组织中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少量炎性细胞,创面愈合率、血清VEGF以及创面组织bFGF、vWF、SOD水平和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TNF-α、创面组织MDA水平降低(均P<0.05);ML385组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显著减少,炎性细胞显著增多,创面愈合率、血清VEGF以及创面组织bFGF、vWF、SOD水平和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TNF-α、创面组织MDA水平升高(均P<0.05)。大黄酚+ML385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和上述指标介于大黄酚组与ML385组之间(均P<0.05)。结论:大黄酚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大黄酚 新生血管生成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李姗 王荣丽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AVT)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2021年9―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15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NS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AVT)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2021年9―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15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NS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诱导ALI模型)、LPS+AVT组(经AVT灌胃治疗的ALI模型),每组各5只。收集动脉血,测定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处死后取出双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肺组织中Nrf2、HO-1的表达。结果NS组、LPS组及LPS+AVT组PaO_(2)[(89.66±8.54)、(50.88±6.26)、(67.84±5.76)mmHg]、PaO_(2)/FiO_(2)[(426.95±40.67)、(242.29±29.79)、(323.05±27.42)mmHg]、W/D(3.12±0.54、4.95±0.60、3.85±0.46)、IL-1β[(37.95±6.18)、(115.09±12.42)、(75.61±7.89)ng/L]、TNF-α[(63.66±20.71)、(330.99±41.71)、(220.87±28.89)ng/L]、Nrf2(0.43±0.03、0.08±0.02、0.22±0.03)及HO-1(0.59±0.07、0.09±0.03、0.22±0.03)。与NS组相比,LPS组肺泡结构混乱不清,肺泡壁增厚,腔内炎性细胞大量渗出堆积,PaO_(2)及PaO_(2)/FiO_(2)降低,W/D比值增加,BALF IL-1β、TNF-α含量增多,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相对降低(均P<0.05)。与LPS组相比,LPS+AVT组肺泡结构清晰度高,肺泡壁厚度及腔内炎性渗出改善,PaO_(2)及PaO_(2)/FiO_(2)升高,W/D比值降低,BALF IL-1β、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Nrf2、HO-1蛋白含量增多(均P<0.05)。结论AVT可减轻LPS诱导ALI小鼠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急性肺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紫草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黎珊珊 区岛良 +1 位作者 张梅 谢桃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究紫草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DPN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草素低剂量组、紫草素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片组... 目的:探究紫草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DPN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草素低剂量组、紫草素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片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2.5、25 mg/kg紫草素灌胃,甲钴胺片组大鼠给予0.14 mg/kg甲钴胺片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日给药1次,连续8周。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坐骨神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变薄,出现白色结缔物质,间隙加宽,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程度依次减轻;甲钴胺片组和紫草素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坐骨神经SNCV和MNCV、血清SOD水平以及坐骨神经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及坐骨神经MD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坐骨神经SNCV和MNCV、血清SOD水平以及坐骨神经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依次升高,血清TNF-α、IL-6及坐骨神经MDA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甲钴胺片组和紫草素高剂量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紫草素能抑制DPN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保护大鼠坐骨神经,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紫草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坐骨神经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调节缺氧/复氧损伤相关的心肌细胞铁死亡
16
作者 孙芳芳 王心怡 +3 位作者 胡洸瑜 崔哲 袁铭 张富洋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5-129,140,共6页
目的研究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aminotransferase 1,BCAT1)调节心肌细胞铁死亡和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Sprague Dawley乳鼠心室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s)并培养。利用腺病... 目的研究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aminotransferase 1,BCAT1)调节心肌细胞铁死亡和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Sprague Dawley乳鼠心室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s)并培养。利用腺病毒载体转染NRVMs分别敲低或过表达BCAT1后给予NRVMs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或给予Erastin诱导其铁死亡。给予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探讨NRF2在BCAT1调节NRVMs铁死亡中的作用。结果敲低BCAT1表达加重H/R诱导的NRVMs死亡和脂质过氧化,而敲低BCAT1加重损伤的现象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r-1基本消除。过表达BCAT1可以减轻H/R和Erastin诱导的心肌细胞死亡和脂质过氧化。过表达BCAT1显著上调NRF2蛋白表达和下游抗氧化应激基因Ho-1、Nqo-1和Trx-1 m RNA表达。给予NRF2特异性抑制剂显著地抑制了BCAT1过表达对H/R损伤和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均P<0.05)。结论BCAT1通过NRF2调节心肌细胞铁死亡,这可能是其影响心肌细胞H/R损伤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 铁死亡 缺氧/复氧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抗氧化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优 刘虹 +6 位作者 丁颖威 卢阳 陈肖 蔡旗旗 洪广亮 赵光举 卢中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携带抗氧化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观察Nrf2对百草枯所致肺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携带有Nrf2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并转染BMSCs,建立携带有抗氧化基因Nrf2的BMSCs体系。将...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携带抗氧化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观察Nrf2对百草枯所致肺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携带有Nrf2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并转染BMSCs,建立携带有抗氧化基因Nrf2的BMSCs体系。将120只清洁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P0染毒模型组、BMSCs治疗组、携带空载基因的BMSCs治疗组(BMSC—Cherry治疗组)、携带Nrf2基因的BMSCs治疗组(BMSC—Nrf2治疗组)5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PQ溶液25mg/kg复制小鼠PQ中毒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BMSC治疗组、BMSC—Cherry治疗组、BMSC—Nrf2治疗组于制模后6h经球后注射相应的BMSCs0.3mL,每只1×106个。制模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留取血液标本,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等氧化应激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制模后3d和21d,PQ染毒模型组、BMSC治疗组、BMSC—Cherry治疗组、BMSC—Nrf2治疗组的Nrf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且以BMSC—Nff2组21d升高最明显(灰度值:3.52±0.26比1.00±0.12,P〈0.05)。PQ染毒模型组血清MDA、IL-1β、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SOD、GSH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用BMSC、BMSC—Cherry、BMSC—Nrf2干预后,随着时间延长,各组MDA、IL-1β和TNF-α水平均较PQ染毒模型组逐渐降低,SOD、GSH均较P0染毒模型组逐渐升高,以BMSC—Nrf2组制模后21d变化最显著(MDA(umol/L):2.09±0.28比3.11±0.11,SOD(kU/L):23.88±0.68比16.12±0.87,GSH(ixm01]L):2.92±0.21比2.33±0.15,IL-1β(ng/L):55.58±4.54比87.23±9.28,TNF-α(ng/L):179.25±9.40比228.38±13.30,均P〈0.05J。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染毒模型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45.06±6.78)%比(3.11±0.99)%];与PQ染毒模型组比较,BMSC治疗组、BMSC-Cherry治疗组、BMSC—Nrf2治疗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30.34±1.79)%、(26.25±4.97)%、(18.00±3.15)%比(45.06±6.78)%],且以BMSC—Nrf2治疗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BMSCs及携带有抗氧化基因Nrf2的BMSCs均能有效减轻PQ所致肺损伤,且以BMSCs—Nrf2的作用更显著;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抗氧化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黄芩苷增强N2a/APPswe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惠敏 谌贝贝 +2 位作者 邓钰双 卢茜 余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N2a/APPsw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1、0.5、1、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N2a/APPswe细胞,MTT法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1、5、10)μmol/L黄芩苷处理细胞48 h,通过...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N2a/APPsw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1、0.5、1、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N2a/APPswe细胞,MTT法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1、5、10)μmol/L黄芩苷处理细胞48 h,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Nrf2、核内Nrf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rf2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能促进N2a/APPswe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多,而黄芩苷能提高SOD活性,抑制MDA的生成,尤其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黄芩苷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 mRNA和总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但黄芩苷处理后能显著增加细胞核内Nrf2的含量,下调细胞核内NF-κB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证明,黄芩苷能促进Nrf2的核转位。结论黄芩苷增强N2a/APPswe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促进Nrf2的核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黄芩苷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肝豆灵对高铜负荷小鼠神经干细胞活性氧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婷 杨文明 +5 位作者 吴明彩 蒋怀周 黄鹏 匡春俊 张娟 韩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高铜负荷小鼠神经干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高铜负荷小鼠神经干细胞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肝豆灵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高铜负荷小鼠神经干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高铜负荷小鼠神经干细胞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肝豆灵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浓度肝豆灵药物血清灌胃。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水平,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q RT-PCR检测Nrf2基金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ROS水平明显升高,Nrf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豆灵各剂量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ROS水平明显降低,Nrf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肝豆灵通过降低高铜负荷小鼠ROS含量、上调Nrf2的表达,从而促进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灵 高铜负荷 体外培养 神经干细胞 活性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小鼠
下载PDF
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皮肤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雪珠 唐云 +4 位作者 姜黎黎 李雪丽 杨红梅 川内康弘 大塚藤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6158-6163,共6页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肿瘤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是调节细胞内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为其特异性受体,目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胞浆蛋白Kelch样环...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肿瘤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是调节细胞内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为其特异性受体,目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抗氧化系统与皮肤紫外线损伤的关系受到密切关注。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DNA氧化损伤及光致癌作用,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小鼠皮肤肿瘤形成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雌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基因敲除(Nrf2-/-)BALB/c小鼠和野生型(Nrf2+/+)BALB/c小鼠,以100mJ/cm2剂量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4h。另取Nrf2-/-小鼠和Nrf2+/+小鼠以300mJ/cm2剂量的中波紫外线对小鼠背部进行长期照射,每周3次,连续36周。结果与结论:Nrf2-/-小鼠表皮内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Nrf2+/+小鼠(P<0.05),Nrf2-/-和Nrf2+/+小鼠中波紫外线长期照射诱导皮肤肿瘤数目和发生率接近(P>0.05),且皮肤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似,提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急性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DNA损伤具有抗氧化防护作用,在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致癌过程中,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活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紫外线 氧化损伤 皮肤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