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方钟燎 庄辉 +7 位作者 杨进业 葛宪民 王学燕 龚健 李荣成 王佑春 Roger Ling Tim J Harris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用套式PCR(nPCR)对 3 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 3例HBVDNA阳性 ,阳性率为 65 7% ( 2 3 / 3 5 ) ,无正常序列标本 ,与e抗原产生有关的突变 :nt1762、176... 用套式PCR(nPCR)对 3 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BCP)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 3例HBVDNA阳性 ,阳性率为 65 7% ( 2 3 / 3 5 ) ,无正常序列标本 ,与e抗原产生有关的突变 :nt1762、1764双突变 (AT、GA) ,占 73 9% ( 17/ 2 3 ) ;nt1896点突变 (GA) ,导致终止密码产生 ,占2 1 7% ( 5 / 2 3 ) ;nt185 8点突变 (TC) ,占 2 1 7% ,其中标本 417、42 6、43 0同时在nt 185 6发生点突变 (CT)。其它的突变有nt1799点突变 (CG) ,占 47 8% ( 11/ 2 3 ) ,为无义突变 ;有 6例在nt1846发生点突变AT ,4例nt180 2 - 180 4发生突变 (TTCCGT) ;4例nt175 2位点突变 (AG) ;标本 43 2在nt175 1插入TG导致移码突变 ,并在nt1774- 1874发生缺失突变。说明HBVBCP和前C突变株在肝硬化患者中很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HBV前C区 基本核心基因启动子 序列分析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钟燎 杨进业 +3 位作者 王学燕 庄辉 Roger Ling Tim J Harrison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3期243-248,共6页
为深入了解乙肝病毒 (HBV)致癌机理 ,用套式PCR对广西 14例血清HBV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 10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Sanger氏双脱氧法做序列分析 ,发现... 为深入了解乙肝病毒 (HBV)致癌机理 ,用套式PCR对广西 14例血清HBV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 10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 ,阳性者用Sanger氏双脱氧法做序列分析 ,发现肝癌组织 10例PCR阳性 ,阳性率 71.4 % ,所有PCR阳性标本的整合体均有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序列 (nt 176 2A→T ,176 4G→A) ,并且在其周围各序列都有不同部位的点突变 ,标本C14核苷酸的缺失突变高达10个。乙肝患者 6例PCR阳性 ,其中 3例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发生双突变。无症状携带者中 4例PCR阳性 ,其中仅 1例发生双突变。结果提示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在肝癌患者中较常见 ,肝炎患者次之 ,无症状携带者居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突变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病毒载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玉艳红 黄力毅 +1 位作者 宣伟军 庞辉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与e抗原(HBeAg)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为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轻、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与e抗原(HBeAg)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为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轻、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③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结果(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44/89),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29/87)(P=0.03)。(2)HBVBCP变异阳性组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HBVBCP变异阴性组的含量(P=0.000)。BCP阳性组HBV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阴性组高(P=0.000)。结论(1)HBVBCP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2)HBVBCP变异可使HBV致病力增强,病毒复制水平提高。(3)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 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广西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钟燎 王树声 +3 位作者 麦威 黄春松 Roger Ling Tim J Harrison 《广西预防医学》 1997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用套式PCR(nestedPCR)对广西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阳性者用Sanger氏DNA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例患者PCR阳性,阳性率为87.50%,其中除唯一的HB... 用套式PCR(nestedPCR)对广西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阳性者用Sanger氏DNA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例患者PCR阳性,阳性率为87.50%,其中除唯一的HBeAg阳性者(C23)外,均具有双突变(即第1762位A→T,1764位G→T核苷酸的点突变),而且所有的血清标本在这突变点周围均有不同部位的点突变,但在标本C23整个启动子中,未发现任何碱基突变。本文对这种突变株可能的致癌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基因启动子 肝癌 突发株 乙型肝炎病毒 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对HBeAg表达及病情的影响
5
作者 黄力毅 玉艳红 +1 位作者 吴继周 宣伟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BCP)变异对HBeAg表达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ELISA检测技术...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BCP)变异对HBeAg表达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结果: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BCP区T1762A1764G变异者73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HBVBCP双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症肝炎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0%、31.4%、34.2%、39.4%、60.0%和70.0%。各型肝病与HBVBCP变异的阳性或阴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病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HBVBCP变异与HBV慢性感染的临床类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加重,BCP变异的阳性率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免疫学 @核心基因启动子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免疫学 肝炎e抗原 乙型/免疫学 抗原性变异/免疫学
下载PDF
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方钟燎 王树声 《广西预防医学》 1997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进展方钟燎王树声·综述·1997-07-05收稿。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3.2Kb的环状DNA病毒,含有4个开放读码... 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进展方钟燎王树声·综述·1997-07-05收稿。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3.2Kb的环状DNA病毒,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的HBV基因组至少编码7种病毒蛋白,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突变
下载PDF
萍乡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研究
7
作者 王长奇 周开良 +3 位作者 龙承明 林志铭 罗娜 陈燕萍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1期39-40,80,共3页
目的研究萍乡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方法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和DNA序引分析。结果用基因芯片检测与测序的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这两个样本三确是野生型、变异型病毒共存。结论通过对前C区1896位与BCP区176... 目的研究萍乡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方法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和DNA序引分析。结果用基因芯片检测与测序的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这两个样本三确是野生型、变异型病毒共存。结论通过对前C区1896位与BCP区1762/1764位变异的检测,对预测病变的转归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HBV-DNA 核心基因启动子 前C区 突变
下载PDF
广西肝癌高、低发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株的流行特征
8
作者 方钟燎 庄辉 +6 位作者 王佑春 葛宪民 杨进业 龚健 李荣成 Roger Ling TimJ Harrison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了解广西肝癌高、低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株的流行特征。方法 用套式PCR(nPCR)扩增 77例广西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隆安县和低发地区桂林市人群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 目的 了解广西肝癌高、低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株的流行特征。方法 用套式PCR(nPCR)扩增 77例广西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隆安县和低发地区桂林市人群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DNA核心基因启动子 ,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测序。结果 发现 77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中 39例HBVDNA阳性 ,阳性率为 5 0 6 % (39 77)。隆安县标本HBVDNA阳性率为 5 5 6 % (2 0 36 ) ,其中 35 %标本核心基因启动子发生突变 ,常见的突变类型为双突变 (nt176 2A→T、nt 176 4G→A) ,占 2 5 % (5 2 0 ) ;桂林市标本HBVDNA阳性率为 4 6 3% (19 4 1) ,其中 4 7 4 %标本有突变 ,常见的突变类型也是双突变 ,占 4 19,两地区T1 76 2 A1 76 4突变株流行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广西T1 76 2 A1 76 4突变株流行分布与肝癌发病率分布不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肝癌 高发区 低发区 人群 乙型肝炎 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突变株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HBsAg无症状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9
作者 王学燕 李国坚 +5 位作者 董柏青 杨进业 陈钦艳 方孔雄 方钟燎 Tim J Harris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了解HBsAg无症状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nt1762 A→T,nt1764 G→A)发生情况及其与基因型、病毒量和HBeAg的关系。方法 HBsAg无症状携带者从隆安研究队列中选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研究对象血清... 目的了解HBsAg无症状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nt1762 A→T,nt1764 G→A)发生情况及其与基因型、病毒量和HBeAg的关系。方法 HBsAg无症状携带者从隆安研究队列中选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研究对象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S基因扩增、序列分析及基因分型,用HBV引物和双标记的TaqMan探针扩增和定量病毒DNA。结果观察开始时核心基因启动子为野毒株的109例观察对象,3年后双突变平均年发生率为2.8%;观察开始时已发生nt1762或nt1764点突变的59例对象,3年后另一个位点也发生突变的平均年发生率为6.8%,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9 0,P<0.05)。nt1762 A→T突变组HBeAg阳性率(45.5%,10/22)与nt1764 G→A突变组HBeAg阳性率(10.8%,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9,P<0.05)。20例基因型B未发生双突变,重组基因型年双突变率为4.8%(2/14),基因型C年突变率为3.1%(7/75),各基因型间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双突变发生后HBeAg仍然阳性者病毒量有下降趋势,而另5例突变发生后HBeAg阴性者其病毒量有升有降。结论 HBV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年发生率较高,这两个位点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突变是双突变的过渡形式,双突变与基因型无关,nt1764 G→A突变与HBeAg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突变
原文传递
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红梅 宋天保 +4 位作者 于月成 曹云新 王红英 宋晖 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serse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目的:构建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sersetranscription,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从人胎盘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TRAIL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和带有效应型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应用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流式细胞术检测TRAIL对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正确。转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载体后,SKOV3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出现明显凋亡。结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在卵巢癌细胞中可特异性地调控其下游TRAIL基因的表达,并发挥其促凋亡作用。构建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可能是一种新型和有希望的肿瘤治疗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 TRAIL基因 表达载体 卵巢癌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广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11
作者 方钟燎 庄辉 +6 位作者 葛宪民 杨进业 王学燕 龚健 李荣成 RogerLing TimJHarrison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7-478,共2页
目的 了解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与肝损害程度或HBeAg状态的关系。方法 用套式PCR扩增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35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59.3%。无正常序列标本,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nt1... 目的 了解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与肝损害程度或HBeAg状态的关系。方法 用套式PCR扩增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阳性者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35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59.3%。无正常序列标本,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nt1762、1764发生双突(A→T、G→A),占57.1%;其次为nt1799位点突变,由C→G,占54.4%,为无义突变;nt1752位点突变,由A→G,使该密码由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占37.1%;nt1753T→C,占20.0%。T_(1762)A_(1764)突变株在HBeAg阳性、阴性患者组中的分布分别为31.3%、7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 8.068 8,P<0.05。结论 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在广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常见,T_(1762)A_(1764)突变株与HBeAg阴性及慢性肝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慢性乙型肝炎 HBV 核心基因启动子 突变 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HBV感染者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基因突变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拥军 钱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前C(Pre 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与其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和HBe Ag定性检测,HBV Pre C区/BCP... 目的:探讨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前C(Pre 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与其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和HBe Ag定性检测,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比较,分析Pre C区l896、BCP区1762/1764变异在HBV携带者(As C)、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LC)患者中的分布。结果:血清生化指标在慢性HBV感染者病程发展中呈现相关性。与As C组比较:CHB组、CHB-LC组患者血清ALT、AST、AFP、TBA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TP、Alb、A/G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负相关。HBe Ag(+)、HBe Ag(-)的标本中,BCP的突变率高于前C区突变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BCP区1762/1764双突变的突变率高于Pre C1896突变率。As C、CHB、CHB-LC 3组患者Pre C A1896、BCP区1762/1764变异率依次升高,与As C组比较,CH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HB-LC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观察,HBe Ag(+)/HBe Ag(-)患者及其病程不同发展阶段,Pre C/BCP出现相关联的突变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HBe Ag(-)的慢性HBV感染者BCP区的突变率高于Pre C区的突变率,需要慎防HBV复制的危害性。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可以预测到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程度,对临床此类患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乙肝病毒)前C区/核心启动子基因 位点突变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HBVDNA基本核心C基因启动子变异、乙肝病情及HBVDNA复制的影响
13
作者 吴健林 吴继周 +1 位作者 罗光汉 江建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 IL- 2、IFN- γ、IL- 4、IL- 1 0对 HBVDNA基本核心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慢乙肝患者的病情及乙肝病毒 (HBV) DNA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技术检测 HBVDNA BCP变异 ;荧光定量 PCR技术...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 IL- 2、IFN- γ、IL- 4、IL- 1 0对 HBVDNA基本核心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慢乙肝患者的病情及乙肝病毒 (HBV) DNA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技术检测 HBVDNA BCP变异 ;荧光定量 PCR技术测定 HBVDNA含量 ;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 IL- 2、IFN- γ、IL- 4和 IL- 1 0水平。结果 :1 HBVDNA BCP变异病人和非变异病人的 IL- 2、IFN- γ、IL- 4和 IL- 1 0水平无差别 (均 P >0 .1 ) ;2慢性重症肝炎组的 IL- 2、IFN- γ和 IL- 1 0水平高于肝炎后肝硬化和慢乙肝病人 (P <0 .0 5 ) ;而 IL- 4水平在各组无差别 (P >0 .0 5 ) ;3患者 HBVDNA水平随着 IL- 2水平的增高而下降 ,呈高度负相关 (r=- 0 .84 0 2 ;P <0 .0 1 ) ,其余 3种细胞因子水平与 HBVDNA水平未见相关关系。结论 :1机体的免疫压力可能对HBVDNA BCP变异无明显影响。2 IL- 2、IFN- γ和 IL- 1 0水平可能影响慢乙肝病情发展。3机体的 IL- 2水平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HBVDNA 基本核心C基因启动子 变异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白细胞介素10与12、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及病毒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力毅 玉艳红 +2 位作者 宣伟军 吴继周 黄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阳性组、阴性组间对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及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血清IL-10(80.96±30.86vs72.11±24.19 mg/L)I、L-12(41.33±15.10vs35.98±14.47 mg/L)、TNF-α(56.04±27.05vs38.01±10.49 mg/L)、IFN-γ(19.81±12.29vs16.55±8.99mg/L)和HBV DNA(108.2478±0.9826vs105.8876±1.4822拷贝/ml)的水平明显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结论HBV BCP变异可导致血清IL-10I、L-12、TNF-α、IFN-γ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基因变异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HBV DNA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玉艳红 黄力毅 +1 位作者 宣伟军 庞辉 《应用预防医学》 200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HBVDNA关系。方法(1)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2)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HBVDNA关系。方法(1)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2)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1)HBVBCP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阳性率37.8%(59/156)(P=0.008)。(2)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HBVDNA含量(107.6414±1.3398拷贝/ml)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的HBVDNA含量(106.7672±1.7669拷贝/ml)(P=0.034)。结论HBV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HBVDNA复制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也起到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 基因变异 HBV DNA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TRAIL蛋白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红梅 于月成 +4 位作者 宋天保 辛晓燕 张明 魏晓丽 许静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和带有效应型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hTERT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采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结合间接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载体正确。转染细胞中的TRAI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基因治疗 卵巢癌细胞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突变与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春 邱长春 +9 位作者 卢圣栋 涔维浚 卓玛 崔超英 才旦 朱席琳 刘怡雯 周文郁 庄兰平 仁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 寻找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存在的突变 ,分析该突变在中国西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方法 以藏族 10 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82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用... 目的 寻找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存在的突变 ,分析该突变在中国西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方法 以藏族 10 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82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和自动荧光测序方法 ,对 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DNA序列进行突变分析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 RFL P)方法分析 AGT基因 (- 6 )位点多态性。结果 PCR/SSCP分析发现 ,AGT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 2 0 )位存在 A→C突变 ,统计分析显示 ,藏族正常人群与高血压人群中该位点 A等位基因均有较高的发生频率 (0 .9175 ,0 .912 4) ,突变位点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P>0 .8)。AGT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 6 )位点存在 A→G突变 ,在藏族正常人群中等位基因 A和 G分布频率分别为 0 .780和 0 .2 2 0 ,原发性高血压群体中它们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0 .6 2 6和 0 .374,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P<0 .0 2 5 )。结论(1)藏族群体中 AGT基因 (- 2 0 ) A等位基因有较高的分布频率 ;(2 ) AGT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AGT基因核心启动子 基因突变 藏族
原文传递
HBV基因变异与免疫功能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国平 白敬羽 +5 位作者 罗立波 潘永军 时静 王永忠 杭双熊 陈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76-1377,共2页
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因子,能够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反复感染。HBV的感染除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还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癌发生率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探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当... 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因子,能够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反复感染。HBV的感染除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还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癌发生率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探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HBV病毒变异可导致机体逃逸对HBV免疫应答,使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造成肝细胞持续破坏和突变,成为肝癌发生的启动因子,同时它的诱发和各种因素有关,其中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也是因素之一。本研究从病毒基因变异[HBV前C和位于X基因的末端核心基因启动子(BCP:nt1744~1849)]、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等两个方面探讨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基因变异 免疫应答 临床研究 功能相关 急慢性乙型肝炎 机体免疫功能 核心基因启动子 肝癌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