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王琦院士治疗精液不液化核心组方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1
作者 刘柘君 刘振权 +6 位作者 郑燕飞 沈真如 佟科锦 唐田 于淑俊 王帅强 汤轶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331-3337,3342,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核心组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王琦院士的核心组方药物进行成分和靶点的处理收集,再借助Gene 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核心组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王琦院士的核心组方药物进行成分和靶点的处理收集,再借助Gene 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对疾病靶点进行收集,与药物靶点取“药物-疾病”交集,获得核心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核心组方“成分-靶点-疾病”通路图。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造模和药物对大鼠进行干预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中细胞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L-17mRNA的表达量,对核心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核心组方中有活性成分29个,对应靶点194个,与疾病靶点交集靶点24个,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SERPINE1)、白细胞介素6(IL-6)等。主要通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IL-17炎症通路等发挥药效。核心组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核心组方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SERPINE1、IL-6、IL-1β的水平及IL-17 mRNA的表达量(P<0.01)。结论:王琦院士所拟核心组方中的关键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等可能通过作用于TNF、SERPINE1等靶点调节多条通路,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和调节纤维蛋白等作用治疗精液不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精液不液化 核心组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核心组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刘桐 高雅婷 +3 位作者 张星星 郑莉莉 童佳兵 李泽庚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目的分析治疗肺癌验案的组方特点及核心组方,利用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阐释核心组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关联规则及k均值聚类法分析中药处方,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核心组方成分筛选靶点,通过TCGA数据库获得肺癌靶点基因。... 目的分析治疗肺癌验案的组方特点及核心组方,利用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阐释核心组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关联规则及k均值聚类法分析中药处方,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核心组方成分筛选靶点,通过TCGA数据库获得肺癌靶点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基因依赖关系数据库分析上述潜在靶点对NSCLC的生存依赖性,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共收集肺癌医案226则,聚类分析获得4个核心组方。其中,核心组方4兼具益气、养阴、化痰、清热解毒。获得核心组方4治疗肺癌的潜在有效靶点133个。PPI网络图表明核心组方4通过JUN、MMP9等关键靶点发挥潜在治疗作用。KEGG富集结果主要涉及MAPK、PI3K-Akt、TNF信号通路等。基因依赖性分析获得6个关键基因,后续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蛇舌草/太子参/仙鹤草中的关键成分乌苏酸、槲皮素与核心靶蛋白CCNB1、CDK4、NFKBIA具有最佳的结合效果(<-9 kcal/mol)。结论治疗肺癌的核心组方功效以补益肺脾、清热解毒化痰为主,核心组方4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相关通路及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而发挥抑制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核心组方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中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云坤 姚蓉 +4 位作者 李林 李文莉 李长青 潘宇 李顺祥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7-271,共15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证型、用药规律和核心处方特征,预测核心药方抗MAFLD作用机理,为中医药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7月关于中医药治疗MAFLD的期刊...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证型、用药规律和核心处方特征,预测核心药方抗MAFLD作用机理,为中医药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7月关于中医药治疗MAFLD的期刊文献;运用Excel 2019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有效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核心药方抗MAFLD关键成分、靶点及作用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反向验证。结果共筛选出文献218篇,涉及方剂352首,中药270味,药物使用总频次3901次,共收集病例10915例,其中男性患病率更高;中医证型主要包括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其中山楂、丹参、茯苓、泽泻、柴胡和白术使用频次最高;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主要归脾、肝经;功效以健脾补虚、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和清热为主。关联规则运算得到核心药对及组合20个,聚类分析获得核心药方3组。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核心药方“山楂-丹参-泽泻-柴胡-茯苓”治疗MAFLD主要成分为槲皮素、芹菜素、葛根素、木犀草素、熊果酸、山柰酚、丹参酮IIA、大黄素、丹皮酚等,涉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白细胞介素(IL)-6、IL-1β、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实验显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发挥作用。结论中医治疗MAFLD的原则以“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核心药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条信号通路介导产生抗MAFLD效应。本研究为中医药治疗MAFLD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挖掘抗MAFLD新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生物信息学技术 用药规律 核心组方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