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和房水核心蛋白多糖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1
作者 马建洲 孙红彬 马丽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和房水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 DCN)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986医院收治的13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眼科检查结果分为非DR组(n=39)和DR组(n=94),另纳... 目的:分析血清和房水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 DCN)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986医院收治的13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眼科检查结果分为非DR组(n=39)和DR组(n=94),另纳入同期35例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检测血清和房水DCN水平。结果:DR组血清和房水DC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DR组(P<0.001)。经Spearman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房水DCN水平与DM病程及血清DCN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0.360,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CN水平为T2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重度非增殖性DR及增殖性DR患者的血清DCN水平[5 811.91(3 815.93,10 613.32)ng·ml-1]显著高于轻度非增殖性DR[3 733.28(2 292.13,4 700.71)ng·ml-1]及中度非增殖性DR患者[4 071.26(2 815.29,6 487.09) ng·ml-1](F=10.861,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DCN水平诊断T2DM患者是否发生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95%CI:0.645~0.818),同样诊断重度非增殖性DR及增殖性DR的AUC为0.732(95%CI:0.617~0.846)。结论:血清和房水DCN水平与DR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血清DCN可作为临床上预测DR发生和进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核心蛋白多糖 2型糖尿病 诊断 疾病进展
下载PDF
骨不连断端及周围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昕光 王东奎 +2 位作者 高峰 刘仁浩 毕郑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8期9044-9049,共6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两种因子均具有促进成骨的活性,并有相关报道两者在促进成骨方面相互促进。目的:了解骨不连骨折区不同部位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情况。方法:11例骨不连患者,骨折持续时间平均11...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两种因子均具有促进成骨的活性,并有相关报道两者在促进成骨方面相互促进。目的:了解骨不连骨折区不同部位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情况。方法:11例骨不连患者,骨折持续时间平均11个月。在手术中分类获取骨折端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骨断端、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PCR检测不同部位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贴骨瘢痕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最高,与骨断端和髓腔内容物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断端组织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最高,与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骨不连接区组织的抗纤维化和成骨能力的低下,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能同时高表达有关,因此骨不连区联合注射促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核心蛋白多糖不但可以促进骨诱导能力的提高,还有可能增强陈旧瘢痕的转化,从而使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骨形态发生蛋白 核心蛋白多糖 成骨转化 骨折
下载PDF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胰岛素抵抗与炎性因子及认知损伤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梁仕栋 徐彩霞 +3 位作者 曾义雪 杨海健 黎丽华 郑惠卿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评估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DCN)、胰岛素抵抗与炎性因子及认知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DCN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目的评估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DCN)、胰岛素抵抗与炎性因子及认知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DCN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患者精神病理症状进行评估,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血清DCN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TNF-α水平和HOMA-IR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DCN阳性患者的IL-6、TNF-α水平和PANSS评分低于阴性患者(P<0.05),而MCCB评分高于阴性患者(P<0.05)。胰岛素抵抗患者的IL-6、TNF-α水平和PANSS评分均高于非抵抗患者(P<0.05),而MCCB评分低于胰岛素非抵抗患者。血清DCN水平与IL-6、TNF-α和PAN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MCCB评分呈正相关(P<0.05);HOMA-IR与IL-6、TNF-α和PAN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MCCB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CN、TNF-α、IL-6水平以及HOMA-IR异常,且患者血清DCN水平、胰岛素抵抗与炎性因子水平和认知损伤相关,血清DCN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核心蛋白多糖 胰岛素抵抗 炎性因子 认知损伤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海江 霍鸣 +1 位作者 董洁玉 宋庆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5-728,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PF,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将0.1 m...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PF,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将0.1 mg·L-1、1.0 mg·L-1、10.0 mg·L-1的Decorin分别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 h、48 h、72 h。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Decorin作用于HPF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组Decorin作用HPF 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81±1.26)%、(19.52±2.14)%、(42.69±1.62)%,作用48 h分别为(10.19±2.74)%、(22.28±0.97)%、(45.73±0.82)%,作用72 h分别为(20.49±1.39)%、(29.50±2.47)%、(59.41±1.71)%。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Decorin组HPF中G0/G1期细胞比率均较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当Decorin浓度在0.1~10.0 mg·L-1范围内作用HPF 72 h,均能够明显抑制细胞表达PCNA(均为P〈0.05)。结论 Decorin可以抑制HPF的增生,诱导其凋亡,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成为防治翼状胬肉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翼状胬肉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远 曾照芳 朱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68-2071,共4页
目的:研究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牙周膜细胞后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以利于重建丧失的牙周组织。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牙周膜细胞,观察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方法... 目的:研究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牙周膜细胞后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以利于重建丧失的牙周组织。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牙周膜细胞,观察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牙周膜细胞。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加入含有10%二甲基亚砜和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冻存液的DMEM中进行冻存,第2天移入液氮中保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抗波形丝蛋白、角蛋白染色鉴定。取第6代人牙周膜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实验组分别用含质量浓度为0.1,1,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液标准条件下培养24h;空白组用DMEM培养液标准条件下培养24h。RT-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镜下观察空白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实验组可见细胞增殖,刺激前瓶底细胞较稀疏的区域变得密集了。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了,而且随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在0.1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在10μg/L时抑制作用最弱。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核心蛋白多糖的合成,0.1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核心蛋白多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向建南 张桂兰 +2 位作者 张海江 王国华 霍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组织修复反应可诱导房水中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增加,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移行、分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上皮一间质转化,导致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寻求有效的抑制LECs... 背景研究发现,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组织修复反应可诱导房水中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增加,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移行、分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上皮一间质转化,导致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寻求有效的抑制LECs增生的药物对于临床上防治PCO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兔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一效应与时间一效应的关系。方法兔LECs细胞株进行培养和传代,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以8X10。个/L密度接种于96孔板,将0.1、1.0、10.0mg/Ldecorin分别加入培养基中培养24、48、72h,加入体积分数0.1%DMSO培养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常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decorin作用于LECs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用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TGF—β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TGF-βmRNA在LECs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各组培养基上清液中TGF-β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4,P=0.03),不同质量浓度组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mg/L、10.0mg/Ldecorin组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0.1mg/Ldecorin组(P〈0.05)。MTT比色法结果显示,≥1.0mg/Ldecorin组LECs增生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各质量浓度decorin组药物作用48h和72h后LECs增生的抑制率明显高于24h的值,药物作用72h后LECs增生的抑制率明显高于48h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质量浓度decorin组G0/G1期LECs所占比例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TGF—βmRNA的表达随着decorin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10.0mg/Ldeeorin组d—SMA在LECs中的表达明显弱于空白对照组。结论Decorin可以抑制LECs的增生,也可以诱导LECs凋亡,其效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防治PCO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核心蛋白多糖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建南 张桂兰 +2 位作者 张海江 王国华 霍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关系,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Decorin(0.1mg·L-1、1.0mg&...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关系,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Decorin(0.1mg·L-1、1.0mg·L-1、10.0mg·L-1)作用于LEC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用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TGF-β的水平,RT-PCR测定TGF-β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 ELISA示每100万个细胞中对照组TGF-β含量为(427.24±41.34)ng,0.1mg·L-1、1.0mg·L-1和10.0mg·L-1Decorin组TGF-β的含量分别为(236.01±28.63)ng、(117.86±18.14)ng、(111.72±26.72)n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作用24h对照组抑制率为(3.62±1.34)%,0.1mg·L-1、1.0mg·L-1和10.0mg·L-1Decorin组抑制率分别为(4.14±2.08)%、(12.93±2.47)%、(23.47±1.78)%,LEC生长抑制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Decorin作用时间延长,生长抑制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延长,LEC出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RT-PCR示Decorin组TGF-βmRNA表达明显减少,与MTT法检测结果呈现大致相同的趋势,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对照组α-SMA表达较多,细胞肥大,细胞质呈棕色,Decorin组α-SMA较少表达。Decorin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Decorin对LEC有抑制增生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可望成为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核心蛋白多糖 后发性白内障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对TGF-β1促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盘如刚 陈晓明 +1 位作者 刘东敬 李茅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TGF-β1促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取青光眼患者的Tenon囊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经过冷冻与...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TGF-β1促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取青光眼患者的Tenon囊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经过冷冻与复苏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构与生物学特性。(2)用不同浓度(0.01、0.1、1、5、10ng/mL)TGF-β1作用于Tenon囊成纤维细胞48h。(3)终浓度为5ng/mL的TGF-β1和不同浓度(0.01、0.1、1、2、5μg/mL)的decorin共同作用于Tenon囊成纤维细胞48h。MTT比色法检测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结果:(1)体外成功培养Tenon囊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活跃,形状稳定,细胞经过冷冻与复苏后,仍能保持其原来的细胞形态结构与稳定的生物学特性。(2)1~10ng/mLTGF-β1能促进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与浓度成正比。(3)2~5μg/mLdecorin能抑制TGF-β1促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其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结论:TGF-β1可刺激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Decorin能抑制TGF-β1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通过与TGF-β1结合抑制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心蛋白多糖 TENON囊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童星 陈振雨 +1 位作者 张维娜 任纪祯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7-378,共2页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成2组,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核心蛋白多糖,两组均于术后20 d行瘢痕内注射,术后30 d注射第2次。最后一次注射后21 d取材,测量瘢...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成2组,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核心蛋白多糖,两组均于术后20 d行瘢痕内注射,术后30 d注射第2次。最后一次注射后21 d取材,测量瘢痕增生指数(SEI),观察成纤维细胞密度(NA)。结果B组SEI和NA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29.125,P<0.05)。结论核心蛋白多糖可以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减轻瘢痕的增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瘢痕 肥大性
下载PDF
鹿茸尖端组织核心蛋白多糖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7-803,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鹿源DCN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该基因在鹿茸尖端不同组织层的表达规律,本研究从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cDNA文库中首次克隆具有完整编码区的DCN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的氨... 为了进一步了解鹿源DCN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该基因在鹿茸尖端不同组织层的表达规律,本研究从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cDNA文库中首次克隆具有完整编码区的DCN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和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DCN基因cDNA全长为1 831bp,编码36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具有N端信号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9.9ku,理论等电点为8.8,其一级结构中亮氨酸所占比例最高(12.5%);梅花鹿与绵羊DCN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98%)。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DCN在间充质层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层组织,提示DCN的抗纤维化活性可能是维持鹿茸间充质层快速生长的重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核心蛋白多糖 CDNA文库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与核心蛋白多糖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 许伟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330-331,共2页
核心蛋白多糖(DCN)是一种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90~140ku,由核心蛋白和一条糖胺聚糖(GAG)链构成,其核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ku,以10~12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结构域为特征。GAG链的组成随组织来源不... 核心蛋白多糖(DCN)是一种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90~140ku,由核心蛋白和一条糖胺聚糖(GAG)链构成,其核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ku,以10~12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结构域为特征。GAG链的组成随组织来源不同而不同,在皮肤组织中为硫酸皮肤素,而在骨和软骨中为硫酸软骨素。DCN广泛的结合在胶原原纤维表面,促进原纤维侧面结合以形成纤维和纤维束。DCN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并中和其部分活性,是TGF-β1的一种天然拮抗剂。此外,DCN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停滞在G1期。正常真皮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多糖是DCN,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DCN含量极低或无。剔除DCN基因的小鼠皮肤胶原原纤维厚薄不均、外形不规则、随意排列,其特征与增生性瘢痕中的胶原原纤维特征相一致。提示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异常排列与DCN减少有关。TGF-β1是瘢痕形成中的关键因子,皮肤缺损达到真皮深层后,造成DCN丢失,允许TGF-β1活性上调,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阐明DCN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不仅对认识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应用DCN防治瘢痕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核心蛋白多糖 DCN 生物学 胶原原纤维
下载PDF
骨缺损区核心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韩昕光 毕郑钢 +1 位作者 杨成林 高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骨缺损区随时间变化骨断端组织成分和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DCN)含量的变化,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于桡骨中段截除1.0 cm骨段,去除骨外膜,石蜡封闭髓腔,分别于术后4、6、8周后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测,... 目的观察骨缺损区随时间变化骨断端组织成分和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DCN)含量的变化,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于桡骨中段截除1.0 cm骨段,去除骨外膜,石蜡封闭髓腔,分别于术后4、6、8周后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测,比较骨断端组织成分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DCN的表达。结果随着骨缺损形成时间延长,骨断端的骨痂逐渐减少,组织成分渐向纤维瘢痕组织变化,DCN的表达在骨缺损形成8周时明显降低。结论骨缺损区组织纤维瘢痕化转变与局部组织成骨能力低下和DCN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核心蛋白多糖 纤维瘢痕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程远 曾照芳 朱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1-94,共4页
利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牙周膜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decorin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de... 利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牙周膜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decorin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的作用,进一步探讨bFGF抑制I型胶原的作用机制。发现bFGF刺激牙周膜细胞后能促进牙周膜细胞的增殖,bFGF抑制decorin的合成是bFGF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BFGF 核心蛋白多糖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14
作者 孙家平 刘流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是蛋白多糖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活性十分活跃,它能中和、灭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基质重构、抗凋亡、抗炎及抗黏附等作用,是一种抗纤维化的蛋白质。本文主要对其生物学效应、调控方... 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是蛋白多糖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活性十分活跃,它能中和、灭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基质重构、抗凋亡、抗炎及抗黏附等作用,是一种抗纤维化的蛋白质。本文主要对其生物学效应、调控方式及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病理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丹丹 杜珊珊 +2 位作者 祁颖 邵敬芝 张凤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CN)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LECs(HLE-B3),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不同浓度DCN对HLE-B3细胞存活力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DCN作用浓度。取对数期细胞...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CN)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LECs(HLE-B3),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不同浓度DCN对HLE-B3细胞存活力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DCN作用浓度。取对数期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CN单纯处理组、高糖组和DCN+高糖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表达水平,采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对数生长期HLE-B3细胞呈梭形,大小均匀,细胞核居中,细胞排列整齐。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0、10、50、100和200nmol/LDCN处理HLE-B3细胞后24h,各组HLE-B3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育48h,DCN单纯处理对HLE-B3细胞的凋亡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CN+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高糖组细胞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DCN单纯处理组ROS平均荧光强度较高糖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高糖组总SOD酶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和DCN单纯处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4)。高糖组GSH/GSSG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和DCN单纯处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DCN可抑制高糖条件下HLE-B3的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高糖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抑制 机制
下载PDF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琪 邓丽娟 +3 位作者 张艳 刘春华 雷霆 李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DCN)、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诊治的86例I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38例)和急性加重期组(48例),根据生...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核心蛋白多糖(DCN)、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诊治的86例I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38例)和急性加重期组(48例),根据生存预后情况将急性加重期组分为生存组(28例)和死亡组(20例)。以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各组血清DCN、Ang-2、实验室指标的表达差异及不同预后的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DCN、Ang-2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IP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DCN、Ang-2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IIP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及稳定期组相比,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DCN水平明显较低,而Ang-2水平明显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IP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DCN水平与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Ang-2水平与SP-A、SP-D、CRP、ES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DCN水平较低,而Ang-2水平较高(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DCN、Ang-2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IIP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DCN水平降低,而Ang-2水平升高,两者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的因素,可作为判断IIP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核心蛋白多糖 血管生成素-2 预后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基因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思聪 林崇韬 +1 位作者 聂代邦 欧阳红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外源性bFGF刺激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decorin基...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再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外源性bFGF刺激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decor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电泳结果表明,bFGF抑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decorin的mRNA合成,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弱。结论decorin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bFGF对decorin的抑制作用很可能是牙周炎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为bFGF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核心蛋白多糖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探讨核心蛋白多糖体外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
18
作者 张桂兰 霍鸣 张海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兔LEC,当细胞接近...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兔LEC,当细胞接近融合时转板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不用药培养12d;实验组为培养6d后加入不同浓度的decorin(10,1.0,0.1mg/L3个浓度组)继续培养6d,用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TGF-β1的水平,免疫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统计各组细胞中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TGF-β1水平和α-SM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水平(117.9±18.1→427.2±41.3,111.7±26.7→427.2±41,236.0±28.6→427.2±41.3;15.7±8.7→97.2±26.9,16.2±9.5→97.2±26.9,54.9±29.6→97.2±26.9,P<0.01),decorin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α-SMA的表达量随着TGF-β1水平的下降而下降,两者高度正相关(r=0.995,P<0.01)。结论:Decorin抑制活性TGF-β1的水平,下调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核心蛋白多糖 晶状体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志 刘琰 +1 位作者 章雄 许伟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核心蛋白多糖的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探讨核心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与其合成的关系。 方法 取 10例手术剩余的正常皮肤、包皮和 2 2例手术切除的瘢痕组织作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核心蛋白多糖的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探讨核心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与其合成的关系。 方法 取 10例手术剩余的正常皮肤、包皮和 2 2例手术切除的瘢痕组织作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心蛋白多糖在标本组织中的含量及其分布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皮肤的真皮中核心蛋白多糖含量丰富 ,mRNA呈低表达。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核心蛋白多糖含量在 6个月内 (184 0 3± 7193)极少 ,7~ 12个月 (4 2 937± 96 6 2 )逐渐增加 ,13~ 36个月 (86 2 31± 16 2 85 )持续增加 ,36个月以后 (13094 3± 174 5 8)其含量与正常皮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其mRNA水平在 6个月内低于正常 ,7~ 12个月呈高表达 ,13~ 36个月呈持续高表达 ,36个月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表达水平。 结论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核心蛋白多糖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合成减少 ,核心蛋白多糖的增加与瘢痕组织稳定的时间相一致 ,提示核心蛋白多糖的延迟出现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MRNA 皮肤组织 增生性瘢痕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重组核心蛋白多糖对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 刘琰 +2 位作者 章雄 青春 许伟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8-431,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核心蛋白多糖 (Decorin)对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Decorin在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 (0 ... 目的 观察重组核心蛋白多糖 (Decorin)对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Decorin在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 (0 .0 1,0 .1,2 ,10 μg/ml)的重组Decorin ;培养 12 ,2 4 ,4 8h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 ;培养 4 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ELISA法检测TGF - β1蛋白水平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Ⅰ、Ⅲ型前胶原蛋白 (PCⅠ、PCⅢ )含量。 结果  2 ,10 μg/ml的Decorin可有效抑制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P <0 .0 5或P <0 .0 1) ,明显增加两种细胞处于G1期的百分比(P <0 .0 1) ;并抑制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1和PCⅠ、PCⅢ ,下调PCⅠ /PCⅢ比值。实验组和对照组 (未加重组Decorin)均未检测到终末期凋亡细胞。 结论 Decorin可抑制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生物学活性 ,可能在预防增生性瘢痕形成和促进瘢痕成熟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核心蛋白多糖 皮肤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增殖 生物学活性 DECORIN 细胞分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