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
1
作者 滕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西医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型”的96例患者...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西医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型”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联合八珍汤合化积丸,比较两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变化、肝脏硬度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WBC、PLT、PTA水平及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WBC、PLT、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脏FibroScan弹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肝脏FibroScan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和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WBC、PLT,改善PTA,在降低肝脏硬度值及脾脏厚度和门静脉内径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合化积丸 核苷类药物 乙肝肝硬化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2
作者 李峰 陈淑妮 +4 位作者 苏晓鹏 冉云 廖峰 孙童 胡世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30-535,共6页
目的:对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 目的:对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2年7月,搜索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资料,应用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和GRADE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级别进行再评价。结果:最终纳入8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5~2022年。8篇文献的AMSTAR2评价结果均为极低质量;PRISMA评分15.5~19.5分,提示所纳入文献的报告有一定缺陷。评价的8篇文献中共纳入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65项结局指标,其中:HA 8项、LN 8项、PC-Ⅲ8项、Ⅳ-C 8项、ALT 7项、TBil 5项、门静脉内径5项、脾脏厚度5项、AST 4项、HBV DNA转阴率4项、凝血酶原活动度1项、白蛋白2项。包括中等质量证据2项,低质量证据12项,极低质量证据51项。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安络化纤丸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改善患者HA、LN、PC-Ⅲ、Ⅳ-C等结局指标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但所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文献质量和证据质量均偏低,需要提高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质量,从而为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安络化纤丸 核苷类药物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正 刘海芳 叶明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核苷类药物在肿瘤和病毒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类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缺乏靶向性,入胞效率较低,极大地制约了临床应用。设计并利用纳米载体,通过提升载药效率与药物利用度、维持药效与系统稳定性、调整载体与药物分子的结... 核苷类药物在肿瘤和病毒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类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缺乏靶向性,入胞效率较低,极大地制约了临床应用。设计并利用纳米载体,通过提升载药效率与药物利用度、维持药效与系统稳定性、调整载体与药物分子的结合能力、修饰特异性分子实现主动靶向等方式,能够改善核苷类药物的生理学性质。本文从核苷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设计策略出发,综述了针对核苷类药物的纳米递送系统载体设计及包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核苷似物 核苷 纳米递送系统 抗肿瘤药 抗病毒药 综述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联合中成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福英 陈然 +3 位作者 黎芬芬 彭佩纯 文彬 邓鑫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0期96-97,共2页
目前西医临床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多采用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措施治疗,核苷类药物为其常用药物,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认同,但乙肝病毒( HBV )基因突变耐药、疗程较长、费用高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目前西医临床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多采用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措施治疗,核苷类药物为其常用药物,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认同,但乙肝病毒( HBV )基因突变耐药、疗程较长、费用高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中药以其费用低、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逐渐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现就核苷类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肝硬化 乙型肝炎 中药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核苷类药物经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倩 常树珍 +2 位作者 崔速南 汪明明 廉颖 《新医学》 2017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对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欠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乙肝)的抗病毒疗效。方法 124例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欠佳者按治疗意愿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对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欠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乙肝)的抗病毒疗效。方法 124例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欠佳者按治疗意愿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原方案继续治疗,研究组换为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追溯患者在拉米夫定初始治疗时和出现耐药时HBV DNA载量和耐药位点,观察比较治疗12个月内2组HBV DNA、HBeAg的阴转率和抗-HBe的阳转率。结果2组患者在拉米夫定初始治疗时和出现耐药时HBV DNA载量和耐药位点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9、12个月时,研究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4%、100%和100%,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的HBV DNA阴转率(P均<0.05)。研究组治疗9、12个月时的HBe Ag阴转率分别为43%和49%,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的HBe Ag阴转率(P均<0.05)。2组在不同时点的抗-HBe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欠佳的慢乙肝患者改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佳的抗病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药物 耐药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细玲 朱计芬 +2 位作者 李文莉 许瑞荣 吴茂盛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核苷类药物应用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A组为拉米夫定,B组为阿德福韦酯,C组为恩替卡韦,对比观察其实验室指标... 目的观察分析核苷类药物应用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A组为拉米夫定,B组为阿德福韦酯,C组为恩替卡韦,对比观察其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年后其HBV病毒DNA载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的降低程度及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其中恩替卡韦的临床治疗效果尤为突出,且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艳 张伯鹏 张国顺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应用核...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依从性好130例(68.42%),依从性差60例(31.58%);单因素检验11个研究指标是影响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文化程度低(OR=4.032)、缺乏慢性乙型肝炎知识(OR=3.285)、存在核苷类药物不良反应(OR=2.984)、经济收入低(OR=2.56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类药物 依从性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毛红霞 樊小慧 +1 位作者 龚辉 潘永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护肝治...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护肝治疗+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HBV-DN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肝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乙肝病情的加重,从而明显减轻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抗结核过程中出现的肝脏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抗病毒 肺结核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51例随访 被引量:5
9
作者 俞海英 丁巧云 +3 位作者 郭银燕 张小玉 潘剑 曹兴国 《肝脏》 2017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及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及住院口服核苷类药物长达10年的患者,按初治单用拉米夫定者、阿德福韦...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及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及住院口服核苷类药物长达10年的患者,按初治单用拉米夫定者、阿德福韦酯者、恩替卡韦者分为3组,分析用药情况、耐药情况、HBV DNA阴转情况、e抗原转阴/转换、肝硬化进展等,分析10年来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情变化的情况。结果 (1)3组在耐药人数及人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单用拉米夫定组耐药人数及人次最多,初治单用阿德福韦酯组次之,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最少,反之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未发生耐药人数百分比最高;(2)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e抗原/抗体转换人数最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51例患者经B超、肝纤维化指标、血常规及FibroScan检查47例无肝硬化表现。结论基线时HBV DNA载量及e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大部分经历耐药换药的过程;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可以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使慢性乙型肝炎不再发展至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10年 核苷类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虹 刘天昭 罗新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841-843,共3页
目的评价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或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纤维化治疗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02例,分为联合组(n=59例)和单药组(n=43... 目的评价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或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纤维化治疗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02例,分为联合组(n=59例)和单药组(n=43例),疗程48周,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BV血清学指标、HBV DNA定量、肝脏硬度值(LSM)及腹部B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LSM测定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联合组及单药组ALT复常中位时间分别为24周及36周,联合组LSM下降程度大于单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间比较,肝功能、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超声检查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径及厚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核苷类药物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CHB肝纤维化程度;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于改善肝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P基因区耐药变异检测在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波 安萍 曹艳雪 《肝脏》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核苷类药物 P基因区 耐药测定 药物治疗 变异 检测 测序方法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的酶法合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绍谭 倪孟祥 阮期平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56-62,共7页
综述了酶法合成核苷类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酶法合成核苷类药物的优点 ,利用含核苷磷酸化酶的菌体一步合成核苷类药物或药物前体 ,利用中间体进行转化制备和通过基因工程菌转化制备 ,并指出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 综述了酶法合成核苷类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酶法合成核苷类药物的优点 ,利用含核苷磷酸化酶的菌体一步合成核苷类药物或药物前体 ,利用中间体进行转化制备和通过基因工程菌转化制备 ,并指出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酶法合成 核苷磷酸化酶 微生物转化
下载PDF
应用PCR-LD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耐药多基因突变位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时良 裴豪 +1 位作者 戴亚新 陆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用多重聚合酶连接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型法(PCR-LDR)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180、181、184、204、236、250位点突变。方法以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的DNA为模板,获得PCR-LDR反应探针连接产物,用ABI 3130Sequencer进... 目的用多重聚合酶连接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型法(PCR-LDR)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180、181、184、204、236、250位点突变。方法以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的DNA为模板,获得PCR-LDR反应探针连接产物,用ABI 3130Sequencer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出拉米夫定耐药突变8例(16%)、阿德福韦耐药突变5例(10%),恩替卡韦耐药突变1例(2%),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同时耐药突变1例(2%),突变情况与直接测序法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用PCR-LDR法可以快速检测HBV基因的已知位点突变,与直接测序等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发现乙肝病人的耐药情况并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药物 耐药 PCR-LDR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内不受核苷类药物影响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奉学 谈博 +3 位作者 周红燕 李向阳 朱宇同 郭兴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中不受药物影响而得以长期与宿主共存的机理。[方法]以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3TC)和无环鸟苷(ACV)对鸭乙肝病毒(DHBV)感染一日龄广州麻鸭模型进行治疗,以斑点杂交法检测治疗前后和停药后鸭血清中鸭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中不受药物影响而得以长期与宿主共存的机理。[方法]以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3TC)和无环鸟苷(ACV)对鸭乙肝病毒(DHBV)感染一日龄广州麻鸭模型进行治疗,以斑点杂交法检测治疗前后和停药后鸭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的变化;并提取鸭的肝、肾、脾、肺、心组织中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DHBV—DNA在各脏器组织中存在的情况。[结果]以斑点杂交法检测鸭血清DHBV—DNA,3TC和ACV两个治疗组在治疗后5~10 d内血清DHBV—DNA含量持续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均P<0.05),但停药后均有回升倾向;用PCR方法检测各组的肝、肾、脾、肺、心组织,显示治疗后DHBV—DNA在各脏器组织中存在的情况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斑点杂交法和PCR法检测的结果,显示斑点杂交法检测组织中病毒远不如PCR法敏感,并提示可能组织中病毒复制量很低,以致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出现很多假阴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宿主后,药物治疗只对宿主血清DHBV—DNA含量有影响,但未发现对肝和肝外脏器组织中的DHBV—DNA有影响,乙肝病毒不受药物影响而长期在宿主中存在并低水平持续复制,可导致宿主机体对其无法识别和清除而形成慢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药物作用 DNA 核苷类药物 免疫印迹法 聚合酶链反应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柯乾坤 李科 吴飞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介绍核苷类药物在治疗白血病中的应用 ,为我国核苷类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论文、综述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在白血病治疗中 ,核苷类药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有些品种疗效优于首选药物 ,以核苷类药物为... 目的 介绍核苷类药物在治疗白血病中的应用 ,为我国核苷类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论文、综述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在白血病治疗中 ,核苷类药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有些品种疗效优于首选药物 ,以核苷类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治疗白血病 ,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治疗 白血病 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 化疗药物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海苗 王慧芬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药物 药物治疗 HBV感染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 抗HBV治疗 HBV复制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开环膦酸核苷类药物前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康辉 王举涛 +1 位作者 李乾斌 徐文方 《食品与药品》 CAS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开环膦酸核苷类化合物(ANPs)是近年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膦酸基团带有负电荷,细胞通透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多将其开发为前药以掩饰其负电荷。ANPs药物前药是以ANPs为母体,通过引入亲脂或亲水性载体基团进行结构修... 开环膦酸核苷类化合物(ANPs)是近年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膦酸基团带有负电荷,细胞通透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多将其开发为前药以掩饰其负电荷。ANPs药物前药是以ANPs为母体,通过引入亲脂或亲水性载体基团进行结构修饰而得到的一类前体药物。现对ANPs药物前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药物设计 开环膦酸核苷类药物 前药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莹 赵红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0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乙肝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在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60...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乙肝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在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6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HBVDNA及存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抗病毒组CD4^+百分率、CD8^+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经治疗,抗病毒组HBVDNA阴转率及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外周血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具有调节作用,说明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通过调节已失衡的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其拮抗肝衰竭的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 慢性肝衰竭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IL-18、NO水平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雅君 赵红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0期1735-1737,共3页
肝脏属于免疫分化的关键场所,一些刺激因子异常激活T细胞,则会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作为其它细胞刺激因素,进而激活不同机制造成肝脏损伤,一般情况下,此类病理性肝损伤被称为免疫性肝损伤。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核苷类药物 NO水平 慢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细胞因子 抗病毒药物 肝衰竭患者 替比夫定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病毒非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冰 于洪灏 郭斌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抗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药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感染 传染疾病 健康 感染者 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