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的细根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国盛 吴国玺 +3 位作者 王林和 秦艳 胡永宁 张忠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7,共10页
用根钻法和细根分级的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的细根(D≤2 mm,D为根直径)垂直分布,并用渐近线方程Y=1-β^d[Y为从地表到一定深度的根量百分比累积值(0-1),d表示土层深度(cm),β为根系削弱系数]描述根... 用根钻法和细根分级的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的细根(D≤2 mm,D为根直径)垂直分布,并用渐近线方程Y=1-β^d[Y为从地表到一定深度的根量百分比累积值(0-1),d表示土层深度(cm),β为根系削弱系数]描述根系分布与土壤深度的关系。对不同径级臭柏、油蒿细根的β值、根长密度及根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以15 cm为取样深度级,臭柏和油蒿群落活细根(D≤2 mm)的各月生物量平均值,在0-15 cm范围内最大,并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的β值差异不显著(P〉0.5),但相应层次上的月平均细根生物量,臭柏群落是油蒿群落的6.7-14.6倍(P〈0.05),臭柏灌丛是油蒿群落的14.0-19.2倍(P〈0.05)。D≤1 mm与1 mm臭柏群落〉油蒿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柏 油蒿 根分布 系消弱系数 长密度 面积指数
下载PDF
秦岭北坡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燕辉 苏印泉 +1 位作者 朱昱燕 张景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秦岭山区北坡,对5年生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基本上表现为随土... 在秦岭山区北坡,对5年生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基本上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细根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中,其中0~10cm土层中占40%左右,10~20cm中集中了20%以上。土壤理化特性在0~80cm土层中呈现各自的变化规律,土壤体积质量基本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水分表现为变化不大的波动。土壤pH变动范围为6.14~6.71,且随土层加深呈波动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杨树人工林中,细根参数与多种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特征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这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生境条件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根分布 土壤理化特性 秦岭北坡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毛白杨林分土壤氮、细根分布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峰 席本野 +5 位作者 戴腾飞 于景麟 李广德 陈雨姗 王杰 贾黎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布以及林木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毛白杨人工林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20 kPa(I20)、-33 kPa(I33)、-45 kPa(I45)和4个施N水平:0(F0)、120 kg/(hm2·a)(F120)、190 kg/(hm2·a)(F190)、260 kg/(hm2·a)(F260),并设置CK对照(不灌溉不施肥)。测定其全年的土壤NO3--N动态、细根分布以及生物量产量。【结果】(1)施N量和灌溉量显著增加NO3--N运移、分布和深层累积量,其中I20F260处理NO3--N深层浸出现象严重,而I20F120处理浸出量最小。(2)水肥耦合管理可使根系分布浅层化;其中N肥供应可改变根系分布规律,灌溉促使根系分布表层化;而根系生长对N的响应取决于灌溉水平,其中I20F260处理根长密度(RL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3)不同处理NO3--N含量、RLD和整株生物量(TB),彼此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NO3--N含量与RLD存在显著抛物线回归关系(P <0.05);因此,土壤养分差异是造成细根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0~10 cm、20~40 cm土层RLD与TB呈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P <0.01);可见,0~10 cm、20~40 cm土层适量的RLD有利于提高林木产量。其中,I20F120水肥耦合处理,林木年均生物量最高。【结论】I20F120处理施N量是传统施N量的四分之一,且深层NO3--N浸出量最小,有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能够形成适量的RLD,促进林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并最终形成较高的林木产量和较高的水肥利用率等优点。因此推荐I20F120处理为砂地毛白杨人工林最佳水肥耦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NO3--N分布 根分布 林木生物量
下载PDF
沙地小叶杨和柠条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成向荣 黄明斌 邵明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77-83,共7页
以生长在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上的人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调查2个树种的细根分布特征,通过2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初步分析沙地小叶杨和柠条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消耗... 以生长在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上的人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调查2个树种的细根分布特征,通过2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初步分析沙地小叶杨和柠条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1)沙地小叶杨和柠条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表面积密度逐渐减小,0~100cm土层分别集中了整个剖面细根总量的63%和95%;2)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剖面土壤水分与细根垂直分布密切相关,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类似,可分为3个层次:0~50cm土层为速变层,50~200cm土层为缓变层,200cm以下土层为缓慢衰减层;3)2年观测期内,小叶杨和柠条林地总蒸散量接近,与同期降水量基本持平,而裸沙地土壤储水量增加;4)小叶杨和柠条细根趋于浅表化的分布特征是对沙地浅层土壤经常获得雨水补给适应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区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柠条 根分布 土壤水分 水蚀风蚀交错带
下载PDF
基于CoLM模型的根分布对陆-气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以玉米农田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蔡福 明惠青 +3 位作者 米娜 张淑杰 谢艳兵 张玉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576,共11页
利用2007—2008年辽宁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资料,基于CoLM模型对玉米根分布在陆-气水热通量模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性能随年际气象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生长季内降水偏多,感热和潜热模拟精... 利用2007—2008年辽宁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资料,基于CoLM模型对玉米根分布在陆-气水热通量模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性能随年际气象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生长季内降水偏多,感热和潜热模拟精度明显提高;决定根分布形态的50%和95%根总量土层深度(d50和d95)两个参数中,d50比d95敏感;根分布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很小,在一定土壤湿度范围内随土壤湿度及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汽通量各分量中,植物蒸腾受根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蒸发,而叶片蒸发不受影响;根分布对潜热和感热模拟的影响随土壤湿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M模型 玉米农田 根分布 陆-气水热交换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梨枣人工林细根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国良 王得祥 +2 位作者 汪有科 蔺雨阳 杨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5-188,共4页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黄土丘陵区梨枣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枣细根根量与根长密度,均随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比根长,在垂直方向上0~4...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黄土丘陵区梨枣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枣细根根量与根长密度,均随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比根长,在垂直方向上0~40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0~90cm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除全P外)平均值在土层深度0~20cm和水平距离0~30cm土层含量高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结果表明,吸收根根量、根长密度与土壤中的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2=0.6472、0.6869),特别是土壤中速效K、速效N的含量对于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根分布 梨枣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退化时滞中立型微分系统的特征根分布与指数稳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佳 蒋威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两类具有一般意义的线性自治中立型时滞微分系统特征根链的分布情况,并且给出特征根链的逼近链拟合曲线,然后重点讨论多时滞退化中立型微分系统的特征根链分布,由此得到多时滞退化中立型微分系统指数稳定的条件.
关键词 退化时滞中立型微分系统 特征根分布 指数稳定
下载PDF
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特征根分布与指数稳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6-1012,共7页
该文首先研究了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特征根分布,指出如果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所有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在一个条件下,特征根的负实部的最大值为负.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条件,在该条件下如果所有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则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解是指... 该文首先研究了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特征根分布,指出如果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所有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在一个条件下,特征根的负实部的最大值为负.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条件,在该条件下如果所有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则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解是指数稳定的.作为例子,对中立型给出其解为指数稳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时滞微分系统 特征根分布 指数稳定.
下载PDF
四元数非中心Wishart分布及其特征根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绍明 戴永隆 滕成业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1年第2期6-9,共4页
利用四元数矩阵变元的带状多项式定义及性质推导出四元数非中心
关键词 四元数 带状多项式 密度函数 非中心Wishart分布 特征根分布
下载PDF
两种植物根分布特征及其对露天矿边坡表层的加固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向峰 郝国亮 于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101,共6页
为研究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植物根的分布特征及加固效果,以海州露天矿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以杠柳(灌木植物)和小蓬草(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选择5个样本,采用图片像素换算,确定不同深度(2、4、6、8、10、12和14 cm)土壤剖面上根面积... 为研究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植物根的分布特征及加固效果,以海州露天矿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以杠柳(灌木植物)和小蓬草(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选择5个样本,采用图片像素换算,确定不同深度(2、4、6、8、10、12和14 cm)土壤剖面上根面积比(RAR)分布;并采用拉力计测量两种植物根的抗拉力学特性;进一步通过纤维束模型计算,量化不同深度土壤剖面上根的附加黏聚力;并建立排土场理想边坡模型,研究两种植物根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RAR均值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每一个物种的RAR在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植物根的抗拉力与根直径呈现幂律函数关系,且根直径相同时,小蓬草根的抗拉力高于杠柳;两种植物根附加黏聚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每一种植物根附加黏聚力在不同深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RAR与根附加黏聚力随着根深度的增加,其数据离散性减小;两种植物根系对边坡起到明显的加固效果,杠柳和小蓬草根系加固后,安全系数分别提升了5.4%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根分布特征 附加黏聚力 边坡浅层稳定性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区间多项式根分布判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屈百达 陆殿生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3-28,共6页
对一区间多项式,研究在系数任意条件下,根存在的条件问题,提出一个简单判据来检验区间多项式根分布的不变性。
关键词 多项式 /根分布 矩阵
下载PDF
区间多项式族根分布不变性的一个充分条件
12
作者 黄献青 瞿坦 陈锦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7-490,共4页
本文利用广义剔零原理,讨论了区间多项式族根分布问题,得到一区间多项式族具有相同的根分布的充分条件是某一同次多项式在负实轴上是严格正实的,且族中有一元有此分布.
关键词 广义剔零原理 控制系统 多项式族根分布
下载PDF
隔根和种植模式对玉米豌豆群体的根分布及豌豆根瘤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代晋 柴强 李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2-2166,共5页
为了探究根系分布规律以及结瘤的特征,采用3种种植模式和3种隔根方式对玉米(Zea mays)间作豌豆(Pisum sativum)群体的根分布以及豌豆瘤质量、瘤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和豌豆单株根干质量大于单作的根干质量,同时在豌豆和玉米共... 为了探究根系分布规律以及结瘤的特征,采用3种种植模式和3种隔根方式对玉米(Zea mays)间作豌豆(Pisum sativum)群体的根分布以及豌豆瘤质量、瘤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和豌豆单株根干质量大于单作的根干质量,同时在豌豆和玉米共生阶段二者根垂直分布层次有明显差异;在玉米豌豆间作体系中,无分隔处理的豌豆根瘤数目和根瘤质量高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分别高出29.63%和48.21%;间作无隔根和尼龙网隔根的豌豆根瘤质量、瘤数也分别高于单作豌豆。在同一间作体系中,种间根系相互作用越强,越有利于豌豆根瘤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 豌豆 根分布 瘤质量瘤数
下载PDF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细根分布及对种间地下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沛娟 李玲 +5 位作者 翟云龙 曹娟 李燕芳 吴全忠 万素梅 陈国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2,共8页
为给新疆地区枣棉间作系统的配置提供技术依据,本试验设棉花距树行间距1.45m(Int2)、1.0m(Int4)、0.5m(Int6)3个间作处理,以枣树单作为对照(CK),采用分层取样法对枣棉间作系统、枣树单作进行根系取样,定量研究间作枣树和间作棉花细根分... 为给新疆地区枣棉间作系统的配置提供技术依据,本试验设棉花距树行间距1.45m(Int2)、1.0m(Int4)、0.5m(Int6)3个间作处理,以枣树单作为对照(CK),采用分层取样法对枣棉间作系统、枣树单作进行根系取样,定量研究间作枣树和间作棉花细根分布和种间地下竞争状况。结果表明:枣棉间作系统及枣树单作,枣树的细根在水平方向0.5~1.0m区域和垂直方向土层深度为0~60cm处分布最密集;棉花细根分布随着不同配置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各处理垂直方向细根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而水平方向Int2处理主要分布在1.5m处,Int4处理分布在1.0~1.5m处,Int6处理在整个取样区域均有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枣树单作、棉花Int2处理根长密度在两个方向上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枣树Int4处理根长密度的相关性最大,而棉花根长密度Int6处理的相关性最大。整个取样区内,除Int4处理水平方向及各处理水平方向1.0~1.5m处棉花-枣树的竞争能力强于枣树-棉花的竞争能力外,其余均为枣树-棉花的地下资源竞争占绝对优势。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及间作系统种间地下竞争分析表明,最适合推广种植的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为Int4处理,即两行枣树间作4行棉花,其种间地下竞争较其它处理都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棉间作 根分布 相关性分析 种间地下竞争
下载PDF
区间多项式根分布的充要性判据
15
作者 屈百达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指出了使用Sylvester结式和Bezoutian阵的一次试验法的不足,提出了判定区间多项式根分布不变性的充要条件,它只需其中四个多项式的根分布,便可检验整个区间多项式的根分布.
关键词 根分布 充要性 区间多项式 线性系统 鲁棒稳定性
下载PDF
秦岭天然林凋落物去除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志康 祝乐 +6 位作者 许晨阳 李艳 耿增超 王强 刘莉丽 秦一郎 杜旭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493-5503,共11页
研究凋落物去除对秦岭天然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为森林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凋落物去除导致云杉林10—40 cm土层土壤中粒径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_(0.25))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混... 研究凋落物去除对秦岭天然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为森林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凋落物去除导致云杉林10—40 cm土层土壤中粒径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_(0.25))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混交林10—40 cm土层的大于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DR_(0.25))显著降低(P<0.05);红桦林表层0—10 cm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显著降低(P<0.05);(2)凋落物去除导致三种天然林0—2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密度(FRBD)较对照显著降低44.18%—57.24%,细根体积(FRV)显著降低24.64%—60.41%;三种天然林中红桦林0—40 cm各土层的FRV最高;(3)凋落物去除导致云杉林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较对照显著增加5.24%—13.04%,三种天然林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7.92%—25.21%,全氮含量显著降低10.17%—18.10%;(4)相关分析表明,云杉林土壤的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与FRBD、细根根长密度(FRLD)和FRV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混交林土壤的PAD与FRB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14),红桦林土壤团聚体MWD与FRBD、FRLD和细根比根长(FSRL)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77、-0.771和-0.786)。综上,凋落物去除在总体上降低了天然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不利于林木细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凋落物去除 团聚体稳定性 根分布
下载PDF
基于树木雷达的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纪文文 王立海 +5 位作者 时小龙 许明贤 郝泉龄 张广晖 孟庆凯 侯胜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1,共9页
【目的】探究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兴安岭树木良好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在凉水实验林场选取了8个样地进行试验。以样木为圆心,采用树木雷达扫描... 【目的】探究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兴安岭树木良好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在凉水实验林场选取了8个样地进行试验。以样木为圆心,采用树木雷达扫描以0.5、1、1.5、2 m为半径的圆周上的根系,采用环刀法和取土样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树木因子,分析小兴安岭树木粗根分布状况,并对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及土壤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小兴安岭4个典型树种在水平方向粗根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红松和落叶松粗根密度逐渐减少,红皮云杉和樟子松粗根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分别有82.1%、82.0%、89.6%、67.6%的粗根分布在0~40 cm土层深度。(2)树木粗根密度与树高、胸径、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树木平均阻力值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3)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毛管持水量相关程度最高(r=0.538,P=0.012)。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全氮含量相关程度最高(r=0.646,P=0.002)。【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树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均对小兴安岭4个典型树种粗根分布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树木粗根分布不仅与自身特性有关,还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而与树木材质状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雷达 根分布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应用非负矩阵理论讨论一类代数方程的根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春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文运用非负矩阵理论中的Perron-Frobenius定理,讨论了在计算数学中大量出现的一类代数方程:xn-b1xn-1-b2xn-2-…
关键词 代数方程 根分布定理 非负矩阵理论 P-F定理
下载PDF
滞后、超前型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分布
19
作者 司家芳 蒋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4,160,共3页
文章主要讨论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分布问题,首先介绍关于分数阶积分、微分及分数阶La-place变换的一些定义,并给出分数阶特征方程的概念,然后分别讨论滞后型、超前型和混合型的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分布问题,并得出3个定理。
关键词 分数阶微分方程 特征方程 特征根分布
下载PDF
‘油榛’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对细根分布的影响
20
作者 彭小博 刘跃钧 +3 位作者 葛永金 谢建秋 何小勇 袁德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6,共5页
试验地设在浙江庆元县‘油榛’(Castanea henryi cv.youzhen)林,2013年9月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2015年11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环刀取样进行细根的采样及测定,以不套种为对照(清耕)。结果显示,复合系统下‘油榛’细... 试验地设在浙江庆元县‘油榛’(Castanea henryi cv.youzhen)林,2013年9月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2015年11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环刀取样进行细根的采样及测定,以不套种为对照(清耕)。结果显示,复合系统下‘油榛’细根根长的垂直分布重心深度为0.26 m,比清耕模式下(0.32 m)上移了0.06 m;复合系统下细根根长的水平分布重心为距树干基部1.54 m,比清耕模式下(1.06 m)向树干基部远离了0.48 m。试验结果表明,在‘油榛’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油榛’细根的量和分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正影响,但是细根的吸水效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榛’ 多花黄精 农林复合系统 根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