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的疗效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子轶 罗芬 +1 位作者 李婧 刘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高转矩自锁托槽用于双颌前突的正畸效果,以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Damon-Q金属... 目的:研究高转矩自锁托槽用于双颌前突的正畸效果,以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Damon-Q金属高转矩自锁托槽进行系统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金属托槽。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牙菌斑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检测两组矫治前后龈沟液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通过锥形束CT影像测量,比较两组矫治后根尖外吸收量、矫治前后尖牙间宽度、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及前牙凸度,比较两组矫正前后舌骨位置变化。结果:两组矫治后3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高于矫治前,矫治后6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高于矫治前及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矫治后3、6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后6个月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矫治前,且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观察组右上颌中切牙、左上侧中切牙、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侧切牙根尖外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后6个月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前牙凸度显著高于矫治前,且观察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后舌骨垂直向距离较矫正前显著增加,水平向距离显著减小,观察组矫治后舌骨垂直向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的效果显著,且在减轻根尖外吸收发生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矩 自锁托槽 双颌前突 正畸 形态 根尖外吸收
下载PDF
前牙内收移动与根尖外吸收的关系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雪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80,共4页
根尖外吸收是正畸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100%。其由多种因素引起,大致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机械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系统性疾病、性别、药物摄入等,机械因素包括正畸力的大小、类型、持续时间,牙移动的量和类型,... 根尖外吸收是正畸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100%。其由多种因素引起,大致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机械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系统性疾病、性别、药物摄入等,机械因素包括正畸力的大小、类型、持续时间,牙移动的量和类型,牙的超限移动。本文对前牙内收移动与根尖外吸收的关系及其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内收移动 根尖外吸收 转矩
原文传递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牙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对根尖外吸收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馨惟 安然 雷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对正畸诱导根尖外吸收的影响,以明确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研究加速正畸牙移动... 目的通过分析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对正畸诱导根尖外吸收的影响,以明确加速正畸牙齿移动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研究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对根尖外吸收影响的相关文章。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其中4篇研究组采用皮质切开术,3篇研究组分别采用低能量激光疗法、低强度超声疗法和辅助口内振动装置;对照组均为不使用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进行传统正畸治疗。有5篇文献将根尖外吸收的长度作为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根尖外吸收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24~0.59,P=0.41)。有2篇文献将根尖外吸收的面积作为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根尖外吸收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8.17,95%CI:-24.37~8.03,P=0.32)。结论本研究分析的4种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均不会影响正畸治疗引起的根尖外吸收,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量的长期纵向研究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外吸收 正畸 牙移动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根尖型致密骨岛影响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梁叶 申龙朵 +1 位作者 曹芳 戴静桃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780-788,共9页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治疗前根尖型致密骨岛的位置分布和包裹程度;分析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松动度、牙齿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情况和吸收程度。结果33例正畸患者,年龄11~42岁,平均年龄16.7岁,中位数年龄15岁;根尖型致密骨岛均波及单个牙齿,均位于下颌,主要位于前磨牙-磨牙区,男12例(36.4%),女21例(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型致密骨岛轻度包裹23例(69.7%),中度包裹10例(30.3%),无重度包裹。不同包裹程度的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均未发现牙齿移动困难以及拔牙间隙关闭不全。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在治疗前牙齿松动患者1例(3.0%),治疗后牙齿松动患者6例(18.2%),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患者2例(6.1%)。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牙齿松动患者均增加,为I度松动,其中治疗前和治疗后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6例(78.8%),中度吸收7例(21.2%),无重度吸收。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5例(75.8%),中度吸收8例(24.2%),无重度吸收。牙根吸收的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未发现影响牙齿的移动,正畸治疗后牙齿松动数量增加,牙齿发生轻中度根尖区牙根外吸收,可能存在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潜在风险,建议在正畸过程中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致密骨岛 正畸 牙齿移动 锥形束CT 区牙吸收 包裹程度 牙齿松动 吸收程度
下载PDF
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郭佳 路学文 刘爱群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6期195-196,共2页
目的:分析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正治疗双颌前突患者的效果及对上颌切牙正畸性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开展矫正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研究,根据矫治手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 目的:分析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正治疗双颌前突患者的效果及对上颌切牙正畸性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开展矫正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研究,根据矫治手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直丝弓托槽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高转矩自锁托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治疗时间、上颌切牙的根尖外吸收量、矫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矫正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较高且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的根尖外吸收量均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相对于传统直丝弓托槽治疗,能够进一步缩短矫正疗程、降低正畸性根尖外吸收的风险,生物相容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高转矩自锁托槽 直丝弓托槽 根尖外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