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氮添加对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1
作者 元晓春 谢欢 +6 位作者 柏欣宇 曾泉鑫 张晓晴 任梦潇 陈岳民 曾佳宏 林开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17-7829,共13页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和养分,并通过生物学方法量化了四种形式的生物有效磷,包括氯化钙-磷(CaCl_(2)-P),柠檬酸-磷(CA-P),盐酸-磷(HCl-P)和酶-磷(Enz-P)。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大多数生物有效磷表现为根际含量高于非根际,而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_(2)-P和CA-P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生长季非根际土壤CA-P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_(2)-P和Enz-P含量和显著增加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HCl-P含量,但两个季节的总生物有效磷含量均保持不变。两个季节中,氮添加下植物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组织密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菌根侵染率显著增加,这说明氮添加下植物倾向于通过与菌根真菌合作而非改变根系形态来截留土壤中可直接获取的有效磷。从非生长季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动态来看,氮添加下植物根系和/或微生物通过释放质子活化矿质结合态无机磷对维持罗浮栲林土壤生物磷至关重要。总之,短期氮添加下维持了土壤有效磷的潜在供应。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和植物对低磷亚热带地区氮负荷的适应机制,可为制定缓解土壤磷限制的可持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效磷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磷酸酶活性 系形态 氮沉降
下载PDF
西宁南山4种灌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42
2
作者 邱权 李吉跃 +5 位作者 王军辉 王宁 孙奎 何茜 苏艳 潘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411-7420,共10页
西宁南山区植被退化情况严重,人工造林植被恢复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其中选择合适造林树种尤为关键。选择人工种植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西北小蘗Berberis vernae和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 西宁南山区植被退化情况严重,人工造林植被恢复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其中选择合适造林树种尤为关键。选择人工种植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西北小蘗Berberis vernae和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ifolia共4种灌木树种造林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综合比较种植4种灌木树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肥力差异,科学评价其对土壤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1)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总体呈现出根际高于非根际的规律,仅放线菌数量和脲酶活性出现了根际低于非根际现象。(2)土壤养分方面,4种灌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 H值、全N、全P、全K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均呈现出根际>非根际,而碱解N则是根际<非根际。(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K含量与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全N、碱解N含量均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4)从土壤肥力综合水平来看,根际>非根际,其中根际土壤中西北小蘗>柠条>短叶锦鸡儿>唐古特白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小蘗和柠条能大幅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西宁南山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及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卫东 贾莉洁 +2 位作者 王莲莲 李婕 杨学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5-151,共7页
通过20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小麦、玉米生育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动态变化。试验包括7种不同的施肥措施: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磷钾配合(PK)、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 通过20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小麦、玉米生育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动态变化。试验包括7种不同的施肥措施: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磷钾配合(PK)、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秸秆还田+氮磷钾(SNPK)和有机肥+氮磷钾(MNPK)。结果表明,SNPK和MNPK显著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小麦生育期中MBC含量在开花期最高,而WSOC在开花期最低,与MBC趋势相反;各处理根际土壤MBC和WSOC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玉米生育期各处理MBC变化不明显,根际土MBC含量高于非根际,而WSOC则非根际土稍高。MBC和总有机碳(TOC)比率为17.18~33.54g.kg-1,以玉米乳熟期CK最高。WSOC/TOC变幅为2.43~6.67g.kg-1,玉米乳熟期均较小麦成熟期有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土娄土 小麦-玉米轮作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辽东地区胡桃楸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4
作者 吴光伟 傅靖棋 +5 位作者 赫亮亮 范新蕊 苏治鑫 朱瑞 孙建文 张丽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30,共8页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林地根际土壤呈弱酸性,非根际土壤为酸性,根际土壤pH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全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根际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但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多样性丰富,测序共得到168657条有效细菌序列,共鉴别出36门,106纲,242目,354科,630属。分析发现在门分类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在细菌目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分别为:盖勒氏菌目(Gaiell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和维氏细菌目(Vicinamibacterales)等。细菌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香农指数、ACE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Chao1指数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土壤微生物中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土壤pH、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且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负相关;酸杆菌门与土壤理化性质呈负相关(土壤速效氮含量除外);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粘球菌门(Myxococcota)与土壤pH、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甲基微菌门(Methylomirabilota)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r=-0.916,p<0.05),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根际和非根际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40
5
作者 孟亚利 王立国 +5 位作者 周治国 王瑛 张立桢 卞海云 张思平 陈兵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76-2080,共5页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作棉.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麦棉共生期低于单作棉或差异较小,而在麦收后则显著高于单作棉.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大体相同,但一些养分的吸收高峰晚于单作棉.无论套作棉还是单作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显著(P=0.05,n=32)或极显著(P=0.01,n=32)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两熟 棉花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旱地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细菌群落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利 王晓侠 +3 位作者 周立光 皮艳霞 周杰民 祝贵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7-536,共10页
为研究典型旱地农田土壤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的群落组成,针对DNRA过程的功能基因nrfA进行高通量测序.根际和非根际、4种典型农作物共16个样品,质控后每个样品得到87000条序列,在... 为研究典型旱地农田土壤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的群落组成,针对DNRA过程的功能基因nrfA进行高通量测序.根际和非根际、4种典型农作物共16个样品,质控后每个样品得到87000条序列,在相似度≥90%下划分到27952个OTUs,选取其中丰度较高的258个代表OTUs进行生态学分析.多样性分析(OTUs水平)结果表明:3/4的作物根际土壤样品中的DNRA群落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高于相应非根际样品,对比4种作物,粟作物根部土壤DNRA群落多样性最高,玉米作物非根际土壤最低.对代表OTUs进行分类,共定义到6个门(Phylum),19个属(Genus).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3个属为Hyalangium(29.31%)、Chthoniobacter(20.33%)和Nitrospira(13.41%),表明三者在群落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结合土壤理化因子分析,DNRA群落相对丰度与NO^-_2-N、TN、含水率、TOM、pH及温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旱地农田土壤DNRA细菌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减小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 高通量测序 功能基因nrfA 旱地农田土壤 根际和非根际
原文传递
荒漠河岸林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马晓梅 尹林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171,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铁干里克、库木吐格、英苏和阿拉干四个样地中的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种植物不同深度的根系进行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柽柳的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在春季和秋季时,微生...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铁干里克、库木吐格、英苏和阿拉干四个样地中的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种植物不同深度的根系进行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柽柳的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在春季和秋季时,微生物数量在不同的土层深度并没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不同树龄的柽柳的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并没有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植物的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在春秋两季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植被 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 季节性变化 新疆
原文传递
兰州百合在不同生长年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8
作者 赵婧 张宇 +2 位作者 杨丽英 宋晓庆 李雪 《土壤科学》 2022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年限的兰州百合种植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年限的兰州百合种植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随着兰州百合生长年限的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二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29.5%;比三年期升高了66.4%。三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145%,比二年期显著升高了52.9% (P < 0.05)。二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46.7%,比三年期显著升高了269.3%。不同生长年限土壤酶相比,蔗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根际效应不显著,二年期土壤脲酶的根际效应显著(P < 0.05)。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平均R/S值均为正。说明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受生长年限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根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土壤酶活性 根际和非根际 效应
下载PDF
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6
9
作者 董利苹 曹靖 +2 位作者 李先婷 代立兰 苏怡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13-2821,共9页
以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背景,用盆栽根袋法对4种耐盐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盐分离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待测植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pH和EC值呈降低趋势。新疆大叶(Medicago SativaL.cv.Xinjia... 以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背景,用盆栽根袋法对4种耐盐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盐分离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待测植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pH和EC值呈降低趋势。新疆大叶(Medicago SativaL.cv.Xinjiangdaye)、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和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生长90 d后根际土壤pH明显低于非根际,而裸麦(Hordeum vulgarevar.vulgare)根际较非根际pH差异不大。霸王和新疆大叶根际土壤EC值较非根际高,而裸麦和向日葵的根际与非根际差异不大。4种供试植物根际K+均出现亏缺,Ca2+、Na+、Mg2+、SO42-和Cl-在新疆大叶、霸王和向日葵3种植物根际均出现富集,对于裸麦:Ca2+、Mg2+和SO42-3种离子在植物根际富集,而Cl-和Na+在根际亏缺。随着待测植物培养时间的增加Na+/K+、Na+/Ca2+和Na+/Mg2+这3个比值呈降低趋势,说明Na+相对于K+、Ca2+和Mg2+的含量降低,生物措施对Na+的移除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耐盐植物 盐分离子 土壤PH 生物改良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区域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玥 郝嘉琪 +1 位作者 王维钰 冯永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选择免耕(NT)、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起垄覆膜(RPM)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质量分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不同微域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特征... 选择免耕(NT)、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起垄覆膜(RPM)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质量分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不同微域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均呈现根际>非根际的规律,且与对照相比,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均有提高。RPM和SM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碳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1.78%和24.62%,微生物量氮的富集率则分别达到48.13%、46.04%;NT、SM、RPM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较CT处理分别提高了113.35%、113.10%、74.75%(P<0.05);(2)4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有提高,其中RPM和SM与CT相比差异显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有效降低了土壤pH。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处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全氮和硝态氮的富集率以RPM处理最高,分别为16.9%和45.06%。(3)根际土壤的养分质量分数、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这2种酶均与养分间显著相关,而脲酶则无显著相关。综上,在黄土高原区域内,秸秆还田和起垄覆膜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土壤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区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和微生物元素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
11
作者 段露露 乔芷瑛 +6 位作者 袁艳红 汪莉 吴铎 赵发珠 任成杰 郭垚鑫 王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84-6596,共13页
为探究刺槐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元素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黄土高原选取3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等指标,计算化学计量失衡、矢量特征... 为探究刺槐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元素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黄土高原选取3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等指标,计算化学计量失衡、矢量特征及元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季节动态显著影响化学计量失衡,根际和非根际C∶N失衡在季节上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P和N∶P失衡则相反。矢量长度和矢量角度的变化表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均在夏季受到较强的碳、氮限制,而在春、秋季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季节动态对微生物元素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碳利用效率在夏季最低,而氮、磷利用效率在夏季最高。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均通过矢量特征和胞外酶活性间接地影响元素利用效率,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失衡对元素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养分利用机制,为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工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化学计量失衡 胞外酶 资源限制 元素利用效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长脐红豆幼苗生长对不同土壤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反馈 被引量:3
12
作者 解亚鑫 林明献 +2 位作者 许涵 王中清 李意德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56-66,共11页
以热带豆科树种长脐红豆(OrmosiabalansaeDrake)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苗期控制试验,共设置了5个添加氮(N, N1—N5)和2个添加磷(P, LP—HP)梯度,观察长脐红豆在不同土壤N、P添加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及对土壤养分的反馈。测定的植物和土壤响... 以热带豆科树种长脐红豆(OrmosiabalansaeDrake)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苗期控制试验,共设置了5个添加氮(N, N1—N5)和2个添加磷(P, LP—HP)梯度,观察长脐红豆在不同土壤N、P添加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及对土壤养分的反馈。测定的植物和土壤响应指标包括:植株地上和地下生长量、叶面积、叶和根的N、P含量、根际和非根际土壤N、P含量等。结果表明:(1)从苗高、总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这6个指标总体来看,在低磷(LP)条件下,中、高浓度的N添加(N4、N5)对长脐红豆生长有抑制作用;高磷(HP)条件下,高浓度的N添加(仅有N5)对长脐红豆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长脐红豆的最适生长N浓度会随P添加浓度增加而升高;(2)随着N添加浓度的增加,根和叶的全N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4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大;根和叶的全P含量却呈现相反趋势,符合元素稀释效应。叶的N:P>16,且P浓度<1.0 mg·g^(-1),表明长脐红豆生长受P限制;(3)基于氨态氮、硝态氮和有效P这3个肥力指标,长脐红豆苗期非根际土壤肥力>根际土壤肥力,表明豆科树种长脐红豆在其幼苗期共生根瘤尚未明显形成时期,需补充适量N、P养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长脐红豆 生长指标 组织氮磷含量 氮磷比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韩亚飞 伊文慧 +2 位作者 王文波 王延平 王华田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了了解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连作对杨树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 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了了解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连作对杨树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共得到了3 036个OTU,非根际土壤共得到了3 051个OTU,两组样品共同包含的OTU共有1 404个。两组土壤的共有细菌群落有12个,其中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群。从丰富度指数Chao1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角度分析,发现连作导致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所下降,且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改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人工林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