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
作者 胡静怡 杨波 +2 位作者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前已发现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asseri)产生的多种细菌素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关细菌素对格氏乳杆菌和宿主肠道微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者... 目前已发现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asseri)产生的多种细菌素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关细菌素对格氏乳杆菌和宿主肠道微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者通过细菌素操纵子预测、抑菌试验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证明了格氏乳杆菌FNMGHLBE6L1、FNMGHLBE20L5、FHNFQ16L5可产不同细菌素,之后通过动物试验探究不同格氏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格氏乳杆菌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且格氏乳杆菌显著降低了小鼠结肠中白介素-1β的水平。综上,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可对宿主肠道菌群产生显著影响,且菌株间的差异与所产细菌素存在相关性。该研究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细菌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格氏乳杆菌GU-G23高密度培养因子多维度优化及其验证
2
作者 廖艳婷 李锐定 +5 位作者 黄国宏 梁晓琳 周樊 麻志泽 时凤翠 李全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8,共10页
为提高具有益生特性格氏乳杆菌GU-G23的生物量,获取其高密度培养因子,该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该菌株主要的生长营养因子为鱼蛋白胨、胰蛋白胨、柠檬酸三铵。以响应面实验设计组合作为机器模型训练样本,采... 为提高具有益生特性格氏乳杆菌GU-G23的生物量,获取其高密度培养因子,该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该菌株主要的生长营养因子为鱼蛋白胨、胰蛋白胨、柠檬酸三铵。以响应面实验设计组合作为机器模型训练样本,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模型对其培养基配方进行预测。以决定系数(R-squared,R^(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E)、均方误差(Mean-Square Erro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比较认为RBF在该研究中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随后选择RBF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结合对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最终获得该菌株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鱼蛋白胨29.89 g/L,胰蛋白胨23.33 g/L,柠檬酸三铵4.34 g/L,蔗糖15.00 g/L,低聚果糖15.00 g/L,乙酸钠5.00 g/L磷酸氢二钾0.40 g/L,七水硫酸镁0.58 g/L,一水硫酸锰0.29 g/L,吐温-801.00 g/L。在此培养基条件下,所得样品活菌数达到5.21×10^(9)CFU/mL,是未优化前的4.57倍。该研究对微生物高密度培养优化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培养基优化 随机森林 径向基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株具有拮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生物学性质及其在发酵乳中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华 刘小鸣 +3 位作者 王刚 田丰伟 张灏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8-151,156,共5页
本研究探讨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的生物特性,结果表明L.gasseri Chen在MRS培养基生长比较慢,8 h进入生长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最适生长p H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最适接种量为0.5%~2%(v/v),可在0.1%的胆盐中生... 本研究探讨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的生物特性,结果表明L.gasseri Chen在MRS培养基生长比较慢,8 h进入生长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最适生长p H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最适接种量为0.5%~2%(v/v),可在0.1%的胆盐中生长,并能在5%的Na Cl中生长。在添加葡萄糖的复原乳中,L.gasseri Chen能进行单菌株发酵乳,且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1 d;L.gasseri Chen与普通酸奶发酵剂复合发酵制作的酸奶无不良风味,表明L.gasseri Chen可应用于商业上生产功能性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格氏乳杆菌 发酵 生物学性质
原文传递
婴儿肠道源格氏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及益生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钦育 许喜林 +4 位作者 赵珊 黄燕燕 邝嘉华 胡金双 刘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1-68,共8页
以广州1月龄婴儿肠道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为实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Z 1029。对格氏乳杆菌LGZ 1029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LGZ 1029不产溶血毒素,对多类... 以广州1月龄婴儿肠道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为实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Z 1029。对格氏乳杆菌LGZ 1029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LGZ 1029不产溶血毒素,对多类抗生素表现出敏感性,小鼠经口急性无毒;该菌具有较好的胃肠液耐受力及自凝聚能力,疏水性(79.75%)强于商业标准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TCC 7469(43.01%);菌株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抑菌圈直径为17.31~20.70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的抑菌圈直径为21.71~31.08 mm,抑菌效果强于鼠李糖乳杆菌ATCC 7469;活菌数为1×10^(7)CFU/mL发酵液的1,1-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7.07%。本实验为格氏乳杆菌LGZ 1029在膳食补充剂、乳品制造和防腐剂替代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婴儿肠道 安全性 益生特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制备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乔 都凤华 沙丙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3-178,共6页
为提高格氏乳杆菌的包埋率,增强菌体在人体内的定殖能力。该文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0.6%、pH5.2。制得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76.52%。... 为提高格氏乳杆菌的包埋率,增强菌体在人体内的定殖能力。该文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0.6%、pH5.2。制得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76.52%。经工艺优化后制得的微胶囊对人体酸环境耐受性明显增大,在人工肠液中1.0 h~1.5 h内释放完毕,贮藏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微胶囊 双层包埋 响应面优化 壳聚糖
下载PDF
健康妇女生殖道内格氏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炳森 操龙斌 +3 位作者 郑介婷 张琳 张子康 邱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09-1815,共7页
目的对健康妇女生殖道内分离得到的菌株LGV03进行鉴定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对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菌落形态观察;采用革兰氏染色鉴别分离菌株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采... 目的对健康妇女生殖道内分离得到的菌株LGV03进行鉴定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对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菌落形态观察;采用革兰氏染色鉴别分离菌株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采用VITEK ANC鉴定卡对菌株LGV03进行生理生化性质的鉴定;采用DNA提取、PCR扩增、16S rDNA和pheS产物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菌株LGV03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采用血琼脂平板检测菌株LGV03的溶血性;采用E-test法检测菌株LGV0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红霉素、利奈唑胺、克林霉素的敏感性;菌株LGV03以体积分数5%接种于MRS培养基中,于37℃发酵后,运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发酵液中的乳酸浓度;最后,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评价菌株LGV03的安全性。结果菌株LGV03经鉴定,其培养特性为:在MRS固体培养基上,37℃厌氧生长良好,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菌株LGV03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胞呈杆状,菌体大小为0.4~0.5μm×0.9~6.3μm。结合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可初步鉴定分离菌株LGV03为乳杆菌属。同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LGV03被鉴定为格氏乳杆菌。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格氏乳杆菌LGV03在血平板上未产生溶血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格氏乳杆菌LGV0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红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48、0.19、0.38、0.75、0.064、0.75μg/mL,而对克林霉素耐药最小抑菌浓度为6μg/mL。菌株LGV03在MRS培养基中可产生乳酸,约18 h后达到饱和浓度,最终乳酸浓度达到1.72 mg/mL。小鼠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格氏乳杆菌LGV03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氏乳杆菌LGV03组小鼠的器官质量和脏器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女性生殖道中分离的菌株LGV03被鉴定为格氏乳杆菌,其具有潜在的益生效应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分离鉴定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副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的遗传背景和益生相关基因分析
7
作者 刘旭 李伟程 +2 位作者 王可欣 孙志宏 孙天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0-1644,共15页
【目的】副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作为格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近源物种,是肠道、生殖道重要菌种之一。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L.paragasseri IMAU FB017具有良好的胃酸和胆盐耐受性,拟从基因组水平解析IMAU FB... 【目的】副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作为格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近源物种,是肠道、生殖道重要菌种之一。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L.paragasseri IMAU FB017具有良好的胃酸和胆盐耐受性,拟从基因组水平解析IMAU FB017的遗传背景和功能基因特征,并挖掘潜在益生特性基因,为其开发利用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Nanopore和Illumina两种测序技术完成了IMAUFB017全基因组测序及完成图组装,并结合NCBI已公开的18株L.paragasseri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利用Roary软件识别核心基因集与泛基因集;采用Rapid Annotation using Subsystem Technology(RAST)网站对基因组进行功能注释,以探究IMAU FB017基因组特征。【结果】结果显示IMAU FB017基因组包含1条环状染色体和1个质粒,其中环状染色体大小为1880023 bp,GC含量为34.90%,包含1851个蛋白质编码区(protein-coding sequence,CDS);质粒大小43639 bp,GC含量为38.00%。基于18株L.paragasseri基因组序列识别到的903个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L.paragasseri群体共形成3个分支。菌株IMAU FB017属于分支Ⅰ,该分支包含菌株最多(13株,约占68%),且相同分离源的菌株无显著聚集趋势。功能注释分析发现,IMAUFB017基因组中编码关于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胺的利用相关基因以及草酸分解代谢相关益生基因,并且包含1条完整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基因簇和3条耐酸耐胆盐相关基因簇且与表型对应。【结论】本研究从基因组水平解析了IMAU FB017遗传背景,并挖掘了潜在益生相关基因,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比较基因组学 胞外多糖 耐酸耐胆盐
原文传递
高产胆盐水解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对新生大鼠黄疸的防治作用
8
作者 张慧敏 李彬彬 +1 位作者 潘晓花 孙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为筛选高产胆盐水解酶的乳杆菌,探究其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作用。采用添加了25 U/mL制霉菌素的LBS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新生儿粪便和母乳中筛选乳杆菌并鉴定种类;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阳性对照,体外评估菌株的益生菌特性;利用盐酸苯肼诱导... 为筛选高产胆盐水解酶的乳杆菌,探究其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作用。采用添加了25 U/mL制霉菌素的LBS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新生儿粪便和母乳中筛选乳杆菌并鉴定种类;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阳性对照,体外评估菌株的益生菌特性;利用盐酸苯肼诱导新生SD大鼠黄疸模型,通过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肝脏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肝脏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探究高产胆盐水解酶乳杆菌对新生大鼠黄疸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来自婴儿粪便的格氏乳杆菌FWJL-5在体外具良好的益生特性,并且产胆盐水解酶能力优于LGG,能够显著缓解新生大鼠胆红素水平升高、肝脏组织肿胀和溶血症状,减少肝脏损伤中肝酶的释放,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促进UGt1A1和上游核转录因子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法尼醇X受体(farnesol X receptor,FXR)的表达。综上所述,婴儿粪便来源的格氏乳杆菌FWJL-5可通过上调核受体FXR/pXR促进UGt1A1表达以调节肝脏胆红素代谢,从而减轻新生大鼠黄疸症状,本研究可为格氏乳杆菌防治新生儿黄疸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胆盐水解酶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代谢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联用对阴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龚莉 蒋彬 +7 位作者 许少燕 陈贵浩 黄旭藩 林敏 杨培奎 王锦旭 郑玉忠 陈滋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51-1154,1161,共5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鼠李糖杆菌 格氏乳杆菌 抑菌能力 细胞粘附
原文传递
北京分离株Gassericin T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
10
作者 李向红 赵建增 +2 位作者 崔云龙 闫述翠 万阜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克隆格氏菌素T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PCR技术,从3株L.gasseri北京分离株中特异性扩增格氏菌素T的成熟肽DNA编码片段(V11/gatA和V441/gatA),经TA克隆和序列测定后,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 目的克隆格氏菌素T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PCR技术,从3株L.gasseri北京分离株中特异性扩增格氏菌素T的成熟肽DNA编码片段(V11/gatA和V441/gatA),经TA克隆和序列测定后,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GEX6P1连接,得到高效融合表达质粒pGEXgatA/V11和pGEXgatA/V44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29%。重组格氏菌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结论所获得的重组格氏乳杆菌素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新型抗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菌素T gatA-GST融合蛋白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马阴道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张昱 苏少锋 +6 位作者 常嵘 白娜 张子玉 张泽云 张振奇 朱崇瑶 程超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确定利用马源乳酸菌制备阴道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工艺参数。[方法]以分离自蒙古马阴道的格氏乳杆菌作为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株,利用发酵学技术及响应面法,对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工艺参数及制剂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乳糖和... [目的]确定利用马源乳酸菌制备阴道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工艺参数。[方法]以分离自蒙古马阴道的格氏乳杆菌作为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株,利用发酵学技术及响应面法,对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工艺参数及制剂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乳糖和大豆胨对菌粉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大,工艺参数中发酵液初始pH值为6.6,温度为40℃,菌种接种量为6%时,对菌粉的发酵性能影响较大。而后利用药物制备学技术及响应面法,对制剂的配方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菌粉与淀粉、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混合比例167.05∶1.61∶1,多功能药用机转速为20 r/min,角度为60°时所制备制剂的活菌数较其他工艺条件下高。[结论]确定了利用马源格氏乳杆菌制备阴道微生态制剂的关键工艺参数,为进一步探索应用活菌制备的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马阴道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格氏乳杆菌 微生态制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