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TER卫星影像自动生成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相对DEM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强 鄂栋臣 周春霞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利用南极格罗夫(Grove)山立体像对自动提取了相对DEM,通过与在2000年由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GPS实测的数据比较,证明在南极特殊的环境下也能达到很好的精度。
关键词 格罗夫山地区 DEM ASTER 南极 自动生成 卫星影像 2000年 自动提取 立体像对 数据比较 科学考察 GPS
下载PDF
从南极冰盖和气候演化研究历史的回顾看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沉积岩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方爱民 刘小汉 +2 位作者 李钟益 李潇丽 黄费新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南极冰盖自形成以来就一直是全球环境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扩展和消融的动态演化过程不仅是南极大陆最重要的地质过程 ,而且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因此 ,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质学界所关注的热点。... 南极冰盖自形成以来就一直是全球环境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扩展和消融的动态演化过程不仅是南极大陆最重要的地质过程 ,而且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因此 ,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质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南极冰川和气候演化研究的历史 ,总结了当前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南极考察队发现格罗夫山 (Grove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气候演化历史 格罗夫山地区 新生代 沉积岩 冰碛岩
下载PDF
东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冰川活动和古气候演化记录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爱民 刘小汉 黄费新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1-68,共8页
地处东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地区是研究南极冰川进退和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进行了该地区冰盖进退和古气候演化专题研究。笔者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对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冰川活动记录(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及冰川... 地处东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地区是研究南极冰川进退和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进行了该地区冰盖进退和古气候演化专题研究。笔者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对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冰川活动记录(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及冰川堆积物)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获得了很多有关该地区冰盖进退及古气候演化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同时系统回收了对反映该地区古冰川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生代沉积岩漂砾。本文简要报道本次野外考察在冰盖进退和古气候演化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格罗夫山地区 冰川活动 古气候
下载PDF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的土壤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潇丽 刘小汉 +1 位作者 琚宜太 黄费新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7-776,共10页
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南岭发现的三个土壤地点,是人类首次在东南极内陆地区发现的土壤,属南极寒漠土壤(cold desert soil),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发育漠境砾幂(desert pavement),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盐分,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土壤呈... 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南岭发现的三个土壤地点,是人类首次在东南极内陆地区发现的土壤,属南极寒漠土壤(cold desert soil),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发育漠境砾幂(desert pavement),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盐分,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土壤呈弱酸性,不含有机质.据 1:5的土水提取液分析,主要阳离子为 Mg2+和 Na+,其次是 K+和 Ca2+,主要阴离子为 SO42-,其次为Cl-和 NO3-.本区土壤中盐分层的分布与土壤中最大水分层和土壤中粘粒级含量最大层相一致.土壤中有粘粒迁移,这是本地区土壤与其他寒漠土壤的不同.部分土壤剖面上部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由土壤中暗色矿物的风化所致,染色程度与土壤中游离铁含量有很大关系.土壤特征指示其年龄在0.5~3.5 Ma之间,且在哈丁山上也没有发现冰川运动的遗迹,说明至少在0.5 Ma以来,即使在末次冰期极盛期,该区的冰盖表面也没有到达过哈丁山土壤采样点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格罗夫山地区 土壤特征 南极寒漠土壤 漠境砾幂 可溶盐 土壤类型
原文传递
基于JERS-1雷达干涉测量的格罗夫山冰盖信息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晓 范湘涛 +1 位作者 王长林 邵芸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9-106,共8页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是由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南极内陆冰盖陨石富集地。本文采用该地区1996年三个时相的JERS-1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进行了成像和干涉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雷达图像特征,干涉条纹图与冰面地形、干涉基线(时相、空间...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是由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南极内陆冰盖陨石富集地。本文采用该地区1996年三个时相的JERS-1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进行了成像和干涉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雷达图像特征,干涉条纹图与冰面地形、干涉基线(时相、空间)和冰川流动的关系,干涉相干性与基线和冰面变化的关系;定性地揭示了格罗夫山地区冰流的模式,发现了存在于角峰群内部的冰流。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干涉去相干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冰流 格罗夫山 南极 格罗夫山地区 JERS-1 内陆冰盖 信息提取 合成孔径雷达(SAR) 1996年
下载PDF
揭示东南极中晚更新世冰川演化历史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国成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88-88,共1页
东南极中晚更新世冰川演化历史对于预测未来东南极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东南极冰川演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及其团队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单位的研究者合作,通过对东南极格... 东南极中晚更新世冰川演化历史对于预测未来东南极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东南极冰川演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及其团队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单位的研究者合作,通过对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的哈丁山蓝冰表面的冰碛物进行10Be暴露测年,揭示了该地区蓝冰中晚更新世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更新世 演化历史 冰川变化 东南极 中国科学院 格罗夫山地区 海平面升降 冰川演化
下载PDF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收获陨石630块
7
《地球》 2016年第4期8-8,共1页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收官在即。据悉,本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到陨石630块,总重量为1722克,其中最大一块438克。至此,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从数量上看,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南极陨石拥有国。
关键词 南极陨石 中国 格罗夫山地区 收获 拥有量
原文传递
南极纪行(十)
8
作者 杨威 《海洋世界》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 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 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但是,满载祖国和人民希望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格罗夫山队于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在东南极内陆冰盖格罗夫山地区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始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的征程。格罗夫山队11名队员在站区进行简单的休整后将陆续登上“雪龙”船,等候其他队员上船后一同返回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夫山地区 南极中山站 天气情况 内陆冰盖 野外作业 北京时间
下载PDF
南极纪行(九)
9
作者 杨威 《海洋世界》 2006年第9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南极考察队 格罗夫山地区 长城站 中山站
下载PDF
南极“摘星”记——摘自第二十二次南极考察日记
10
作者 方爱民 《天文爱好者》 2007年第12期30-32,共3页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当夏夜纳凉,躺在凉床上仰望浩瀚宇宙中的点点繁星,就会想如果有一天能够摘下一颗星星看一看该有多好!没想到,这一心愿在几十年后的南极之行中得以实现。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组织下,我国第二十二次南极内陆考察...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当夏夜纳凉,躺在凉床上仰望浩瀚宇宙中的点点繁星,就会想如果有一天能够摘下一颗星星看一看该有多好!没想到,这一心愿在几十年后的南极之行中得以实现。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组织下,我国第二十二次南极内陆考察队奉命前往格罗夫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这一地区收集陨石——而陨石就是落到地球上的“星星”!作为一名内陆队员的我,接受这样的任务当然非常欣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考察 日记 格罗夫山地区 国家海洋局 科学考察 星星 内陆 陨石
原文传递
我国绘制出世界首张南极内陆地形图
11
《中国科技画报》 2001年第7期8-8,共1页
关键词 南极 内陆地形图 中国 格罗夫山地区 测绘工作
原文传递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rine chemicals along a transect from Zhongshan Station to the Grove Mountain area, Eastern Antarctica 被引量:1
12
作者 QIN Xiang LI ChuanJin +4 位作者 XIAO CunDe HOU ShuGui DING MingHu REN JiaWen QIN DaH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2366-2373,共8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arine aerosol originated species (Na+, CI-, nss-SO42- and MSA) in the snow pits (or firn cores) collected along a transect between Zhongshan Station and the 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arine aerosol originated species (Na+, CI-, nss-SO42- and MSA) in the snow pits (or firn cores) collected along a transect between Zhongshan Station and the Grove Mountain area (450 km inlan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Lambert Glacier Basin.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Cl- decrease exponentially with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to 100 km inland (i.e., 1500 m a.s.1.). Statis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inland and elevation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sea-salt originated ions in inland are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of Cl-/Na+ ratio and higher variability in its standard deviation suggest that there are other sources of ions in addition to sea-salt in inland areas of the Antarctic conti- nen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Cl- from nine sampling sites in the Grove Mountain area a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sites along CHINARE transect, although all sites are at similar distance inland.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barri- er effect of the mountain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ion deposition. In addition, nss-SO42- and MSA vary differently, with nss-SO42- decreasing with distance more significantly. This implies that sources and transporting pathways influence the deposition of the two sulfur compounds considerably, being supported b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rrelation coeffi- cients between the nss-SO42- and M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chemicals SEA-SALT sulfur compounds Lambert Ba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