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插方式对2种类型甘薯茎叶生长、块根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1
作者 田昌庚 刘尚刚 +2 位作者 陈路路 孙哲 秦华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为了明确栽插方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泰紫薯1号’和‘泰薯15’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栽、斜栽、平栽3种不同栽插方式对2种类型甘薯品种的茎叶生长、T/R值、块根膨大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商品薯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 为了明确栽插方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泰紫薯1号’和‘泰薯15’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栽、斜栽、平栽3种不同栽插方式对2种类型甘薯品种的茎叶生长、T/R值、块根膨大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商品薯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表现为平栽方式>斜栽方式>直栽方式;在斜栽和平栽方式下2个品种T/R值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直栽方式;2个品种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均表现为平栽方式>斜栽方式>直栽方式;平栽与斜栽方式2个品种块根商品薯率均高于直栽方式,平栽方式结薯数和薯块均匀度优于斜栽方式。综上所述,平栽和斜栽方式优于直栽方式,能够提高甘薯鲜薯产量及商品性,其中平栽方式较适用于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可根据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栽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栽插方式 块根产量 商品性
原文传递
栽插方式对甘薯新品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郑太波 高瑞 +3 位作者 邓长芳 闫俊 李媛 宋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9-21,共3页
为提高延安地区甘薯产量,促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了直插法、深斜栽插法、水平栽插法、船底形栽插法4种不同栽插方式对甘薯新品系YG2015-4-01成苗数、薯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平栽插法种植甘薯新品系YG2015-4-01薯苗成活率高... 为提高延安地区甘薯产量,促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了直插法、深斜栽插法、水平栽插法、船底形栽插法4种不同栽插方式对甘薯新品系YG2015-4-01成苗数、薯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平栽插法种植甘薯新品系YG2015-4-01薯苗成活率高,薯形较好,结薯个数多,产量高,商品率高,为最佳栽插方式,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栽插方式 结薯数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3
作者 袁雨晴 冉世前 +2 位作者 赵小敏 蔡叶 曾涛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为探索在水稻种植中,能够提高产量、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高种植效益的最佳栽插方式,以野香优莉丝为试验材料,实施宽窄行(处理1)、宽行窄株(处理2)、厢式移栽(处理3)、丢秧(处理4)、抛秧(处理5)5种栽插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 为探索在水稻种植中,能够提高产量、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高种植效益的最佳栽插方式,以野香优莉丝为试验材料,实施宽窄行(处理1)、宽行窄株(处理2)、厢式移栽(处理3)、丢秧(处理4)、抛秧(处理5)5种栽插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从高到低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5。人工成本:处理4和处理5相对较低,分别比处理1节约270元/667 m^(2)和280元/667 m^(2)。纯收益方面,处理4最高,为1458.68元/667 m^(2),处理5次之,为1219.36元/667 m^(2),分别比处理1增加424.68元/667 m^(2)和185.36元/667 m^(2)。因此,采用处理4即丢秧的栽插方式可以实现稳产、节本、增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效益 栽插方式
下载PDF
栽插方式和密度互作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商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冰洁 王晓陆 +1 位作者 史春余 柳洪鹃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38,共5页
为构建鲜食甘薯优质高效群体及确定其最优农艺参数,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置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两因素裂区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块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插秧条件下,与其它密度相比... 为构建鲜食甘薯优质高效群体及确定其最优农艺参数,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置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两因素裂区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块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插秧条件下,与其它密度相比,栽插密度为66705株/hm^(2)处理(SD20)的块根整齐度、中型薯率和块根产量最高,单薯重变异系数降低8.58%~61.71%,中型薯率提高0.42%~29.44%,块根产量提高2.91%~20.82%;平插方式下,与其它密度相比,栽插密度78465株/hm^(2)处理(HD17)的块根整齐度、中型薯率和块根产量最高,单薯重变异系数降低2.95%~67.62%,中型薯率提高2.07%~56.75%,块根产量提高3.35%~13.36%。综上,斜插秧66705株/hm^(2)(SD20)或平插秧78465株/hm^(2)(HD17)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和较优商品品质,斜插秧66705株/hm^(2)产量最高,平插秧78465株/hm^(2)薯块商品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甘薯 栽插方式 栽插密度 块根产量 商品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宜香优2115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杨俊 王天毅 姚刚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2期34-36,共3页
为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科学选择栽插方式和为水稻绿色增产增效项目提供理论参考,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机插、抛秧、手插3种栽插方式处理,对比不同栽插方式对宜香优21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 为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科学选择栽插方式和为水稻绿色增产增效项目提供理论参考,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机插、抛秧、手插3种栽插方式处理,对比不同栽插方式对宜香优21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进而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产量依次表现为手插>抛秧>机插,手插水稻产量为576.77 kg/667m^(2),抛秧水稻产量为562.33 kg/667m^(2),机插水稻产量为545.49 kg/667m^(2);手插水稻产量较抛秧和机插分别提高2.56%和5.73%,但手插、抛秧和机插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为兼顾水稻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效率,机插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同栽插方式 产量 宜香优2115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何艳 严田蓉 +8 位作者 郭长春 李娜 彭志芸 唐源 马鹏 余华清 孙永健 杨志远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生长 秸秆还田 水稻 栽插方式 根系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米粉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合松 王学华 +3 位作者 吴卫国 唐启源 邓立平 蔺万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5,共5页
以米粉专用稻品种湘早籼33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栽插规格和基本苗数对米粉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栽植4~5苗,能优化米粉稻的群体结构,缓和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的矛盾,促进其干物质生产,米粉稻产... 以米粉专用稻品种湘早籼33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栽插规格和基本苗数对米粉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栽植4~5苗,能优化米粉稻的群体结构,缓和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的矛盾,促进其干物质生产,米粉稻产量提高2.33%,与米粉加工密切相关的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0.61%和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栽插方式 群体结构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武小平 郭耀东 +3 位作者 温日宇 张红梅 姜庆国 白宇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6种不同栽插方式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产量的影响,为脱毒甘薯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脱毒甘薯北京553为材料。6个处理分别为:A1不带根"┏┛"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A2不带根倒"7&q... [目的]研究6种不同栽插方式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产量的影响,为脱毒甘薯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脱毒甘薯北京553为材料。6个处理分别为:A1不带根"┏┛"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A2不带根倒"7"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A3带根倒"7"栽插法(5节入土3节)、A4不带根"V"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A5(CK)带根"V"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为目前山西地区甘薯生产上使用的栽插法)、A6不带根直插法(5节入土2节)。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4次重复。[结果]在6种栽插方式中,A1栽插方式产量最高,折合产量达到32 901.45 kg/hm2,比A5(CK)增产21.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型栽插法(5节入土3节)操作简捷,入土深度适宜,能合理利用垄层空间,产量高,适合山西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甘薯 栽插方式 产量
下载PDF
杂交早稻栽插方式对产量和米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勇 宋国清 +3 位作者 汪莲爱 居超明 张光明 廖贡献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6期19-22,共4页
杂交早稻采用4种栽插方式的稻谷产量、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存在差异。采用适当稀植、株行距大的10cm×233cm方式能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关系,保持稻株适宜的营养面积和空间,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减少... 杂交早稻采用4种栽插方式的稻谷产量、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存在差异。采用适当稀植、株行距大的10cm×233cm方式能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关系,保持稻株适宜的营养面积和空间,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减少垩白率和垩白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栽插方式 产量 米质性状 杂交水稻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一兰 刘唐兴 付爱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8,共9页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晚稻各...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抛栽和手插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各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大小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小表现为分别手插>抛栽>机插和机插>手插>抛栽。各处理间水稻千粒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抛栽处理最高,分别较机插处理增加1 506.7和1 444.5 kg·hm^-2。因此,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生理生化特性 保护性酶 产量
下载PDF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芳 江涛 +5 位作者 赵俊玲 张桥 秦吉祥 石细敏 包善微 傅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161,共3页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蜘蛛量表现为机插稻上最高,手栽稻次之,直播稻最低,黑肩绿盲蝽的数量手栽稻显著高于机插稻与直播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褐飞虱 天敌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康 林赵淼 +3 位作者 张新城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以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和栽插方式(常规手栽和机插)两种处理,分析了栽插方式对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降低了水稻幼苗单株茎蘖数、株高、干物质积... 以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和栽插方式(常规手栽和机插)两种处理,分析了栽插方式对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降低了水稻幼苗单株茎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钾含量。栽后20 d,秸秆还田幼苗单株茎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根系活力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降低17.3%、29.4%、11.5%和14.0%。秸秆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手栽相比,机插水稻幼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单株茎蘖数、株高和地上部氮含量降低。栽后20 d,机插处理地下部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分别降低57.1%和26.1%。抑制根系生长、降低根系活力,可能是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插稻僵苗发生较为普遍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栽插方式 根系活力 营养吸收
下载PDF
水稻优化栽插方式及其农田小气候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凤莉 李福军 刘恒吉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4年第4期27-30,共4页
1 引言 关于水稻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于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农田小气候生态效应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水稻光合生理及产量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这类研究正是确定最优密度、提高单产和品质的理论依据。为了确... 1 引言 关于水稻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于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农田小气候生态效应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水稻光合生理及产量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这类研究正是确定最优密度、提高单产和品质的理论依据。为了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并揭示在这种条件下的农田小气候特征,为其高产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1992年进行了水稻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农学、气象对比试验,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资料,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插方式 农田小气候 净光合速率 宽窄行 大垅双行 水稻生长发育 对照区 透光率 效应研究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不同栽插方式对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辉 钟华义 +1 位作者 刘元士 蒋颖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6期20-20,15,共2页
研究通过水稻旱育秧不同栽插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抛秧在生产上表现为大田返青早、分蘖快、有效分蘖期长、增加了有效穗,提高了结实率,营养生长旺盛,有利于后期的物质运转和干物质的积累。撒抛比宽行窄距的方式每667m2增产53.9kg,劳动力... 研究通过水稻旱育秧不同栽插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抛秧在生产上表现为大田返青早、分蘖快、有效分蘖期长、增加了有效穗,提高了结实率,营养生长旺盛,有利于后期的物质运转和干物质的积累。撒抛比宽行窄距的方式每667m2增产53.9kg,劳动力生产成本减少40元,净产值增121.2元;点抛比宽行窄距的方式产量略高,每667m2增9.2kg,劳动力生产成本减少40元,净产值增49.8元;抛秧增产效果较明显,且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有水源灌溉的区域,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抛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紫甘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栽植密度与栽插方式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蒲建刚 王德贤 +5 位作者 赵尚文 韩菊梅 王希恩 张光耀 韩瑜 苏凡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9期11-13,共3页
通过引进徐紫薯8号秧苗,开展徐紫薯8号的栽培密度、秧苗栽插方式及不同海拔的生态区域示范,初步确定徐紫薯8号在天水市的适宜栽培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秧苗栽插方式以船形法为宜。
关键词 天水市 徐紫薯8号 栽植密度 栽插方式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下的水稻生物性状特征及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凤莉 李福军 +1 位作者 刘恒吉 崔成祥 《辽宁气象》 1995年第3期14-16,共3页
水稻栽插密度及方式是否合理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合理”的直接表现为高产、高教、优质。因而在表现上则为这种栽插方式及密度形成了良好的供水稻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生态条件。在相同的播期和管理水平下,由于不同栽插方式的小气候条... 水稻栽插密度及方式是否合理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合理”的直接表现为高产、高教、优质。因而在表现上则为这种栽插方式及密度形成了良好的供水稻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生态条件。在相同的播期和管理水平下,由于不同栽插方式的小气候条件不同,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也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插方式 水稻 生物性状 小气候 高产稳产 栽插密度 播期 经济效益 管理水平 特征
下载PDF
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
17
作者 沈明星 乔中英 +2 位作者 冯瑞兴 孙华 姚月明 《作物研究》 2001年第4期16-18,34,共4页
研究了 5种不同栽插方式对前季稻产量和生育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前季稻实行机摆秧、机播秧、抛秧 3种简化栽插方式均能获得 75 0 0 kg/hm2 以上的产量 ,产量潜力可超过 85 0 0kg/hm2 (机摆秧 874 8.0 0 kg/hm2 ) ,比对照人工手插分... 研究了 5种不同栽插方式对前季稻产量和生育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前季稻实行机摆秧、机播秧、抛秧 3种简化栽插方式均能获得 75 0 0 kg/hm2 以上的产量 ,产量潜力可超过 85 0 0kg/hm2 (机摆秧 874 8.0 0 kg/hm2 ) ,比对照人工手插分别增产 2 7.5 8% ,13.98% ,11.5 0 %。机直播较对照增产 4 .2 9% ,播种量 12 0 kg/hm2 ,行距 2 5 cm的小区试验产量为 84 13.6 5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栽插方式 太湖地区 双季稻
下载PDF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宜贵 周福才 +1 位作者 孙万庭 季松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475-5476,共2页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飞虱 稻纵卷叶螟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几种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文淑 曹英 +4 位作者 吴利森 龚吉和 唐新媛 吕泽林 王育蓉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进一步高产的栽插方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4种不同栽插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栽培、宽窄行错窝栽培和宽行条栽栽培,能够控制和提高栽插密度,进行合理的稻体空间配植,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优化...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进一步高产的栽插方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4种不同栽插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栽培、宽窄行错窝栽培和宽行条栽栽培,能够控制和提高栽插密度,进行合理的稻体空间配植,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优化群体结构,有利于"库、源、流"协调发展,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有效穗和实粒数,比生产上应用的宽行稀窝栽培增产14.75%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早熟杂交水稻黔优107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伍玉春 吴薇 +3 位作者 牟锦武 陈惠查 游俊梅 阮仁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探索早熟杂交稻黔优107的高产栽培技术,2007年在安顺高海拔区(1 410 m)中等肥力田,进行了一组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栽插处理平均产量632.6 kg/667m2,比宽行窄株栽插处理平均产量增产5.5%;最佳处理产量达646 kg/667... 为探索早熟杂交稻黔优107的高产栽培技术,2007年在安顺高海拔区(1 410 m)中等肥力田,进行了一组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栽插处理平均产量632.6 kg/667m2,比宽行窄株栽插处理平均产量增产5.5%;最佳处理产量达646 kg/667m2,其栽插规格为(33.3+16.65)cm×15.23 cm,密度为1.75万穴/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黔优107 早熟品种 栽插方式 密度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