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6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贮桑叶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索效军 杨前平 +5 位作者 张年 陶虎 李晓锋 张凤 上官爱哨 熊琪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桑叶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320.00±4.25)kg、(12±1)月龄的西门塔尔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桑叶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320.00±4.25)kg、(12±1)月龄的西门塔尔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使用15%、30%、45%青贮桑叶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Ⅲ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且养殖效益最高。各试验组肉骨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试验组的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的含量及乙丙比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使用青贮桑叶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虽然降低了西门塔尔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但能够改善屠宰性能,促进瘤胃发酵,提高肉品质和养殖效益,适宜替代比例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桑叶 肉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瘤胃发酵 肉品质
原文传递
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苏晓月 吕转平 +1 位作者 王艳萍 刘英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39.15±1.27)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寒杂交育肥羊96只,平均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 试验旨在探究桑叶黄酮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39.15±1.27)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寒杂交育肥羊96只,平均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桑叶黄酮。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 mg/kg和600 mg/kg桑叶黄酮可以显著提高肉羊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和600 mg/kg桑叶黄酮可以显著提高肉羊肌肉pH24h值和系水力(P<0.05),显著降低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肉羊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桑叶黄酮均可以显著提高肉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和600 mg/kg桑叶黄酮可以显著提高肉羊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桑叶黄酮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综合考虑养殖的经济效益,桑叶黄酮在肉羊养殖中的推荐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肉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抗氧化指标
原文传递
发酵桑叶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邢东旭 符兵 +6 位作者 王君雁 李庆荣 周东来 叶金玲 廖森泰 阮栋 邹宇晓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和育成期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4.5%FMLP(FML45组)和9.0%FMLP(FML90组)的3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0 d。于21、42和50日龄以重复为单位对试验鸡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于50日龄每重复选取3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采血和屠宰,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取回肠黏膜评价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取回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FML90组试验鸡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升高趋势(P=0.084),各组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FML45和FML90组试验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05);FML45组试验鸡回肠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ML90组,各组间回肠中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FML90组试验鸡回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组间白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补体3(C3)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回肠菌群在门水平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FML45和FML90组回肠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真细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Eubacteriales)和颤螺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Oscill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呈升高趋势(P=0.067);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但过量添加会降低其生长性能,建议黄羽肉鸡饲粮中发酵桑叶粉的添加量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微藻-桑叶复合粉对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胆固醇及DHA沉积的影响
4
作者 彭津津 陈亚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微藻-桑叶复合粉对芦花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胆固醇及DHA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400羽健康的28周龄芦花鸡,采用4×2(微藻粉×桑叶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8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微藻粉按照0%、1%、3%、5%,... 文章旨在探讨微藻-桑叶复合粉对芦花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胆固醇及DHA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400羽健康的28周龄芦花鸡,采用4×2(微藻粉×桑叶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8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微藻粉按照0%、1%、3%、5%,桑叶粉按照2%、4%添加到基础日粮,预饲期1周,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复合粉对芦花鸡产蛋率、蛋均重、日均采食量、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和蛋形指数、蛋白高度、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能显著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P <0.05),微藻粉单、桑叶粉单独添加还是协同效应均能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P <0.05),复合粉极显著提高蛋黄DHA含量(P <0.01)。由此可见,在芦花鸡日粮中添加复合粉,能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大幅提高鸡蛋DHA沉积,为功能性鸡蛋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桑叶复合粉 芦花鸡 生长性能 蛋品质 DHA沉积
下载PDF
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影响探究
5
作者 易宗容 冯堂超 +1 位作者 张烨 阿健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031-03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实验选择360只健康的山地乌骨鸡,分为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添加3%、5%、7%桑叶粉),在为期350天的试验中,记录产蛋率、日均采食量、料蛋比、死淘率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 表明,3%处理组... 本研究探讨了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实验选择360只健康的山地乌骨鸡,分为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添加3%、5%、7%桑叶粉),在为期350天的试验中,记录产蛋率、日均采食量、料蛋比、死淘率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 表明,3%处理组的产蛋率(87.85%)显著高于对照组(85.68%),且日均采食量在7%处理组最高(121.80g)。蛋品质方面,7%处理组在蛋重(62.15g)和蛋黄颜色(12.26)上表现最佳。功能性指标显示,3%和5%处理组的维生素E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6.56%和29.86%。综上所述,适量添加桑叶粉能够有效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尤其是3%-5%的添加量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蛋鸡生产性能 蛋品质
下载PDF
桑叶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龙飞 齐晓龙 +2 位作者 张海军 邱凯 武书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桑叶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等。以干物质为基础,干桑叶的粗蛋白含量为11.90%~34.53%,粗脂肪1.46%~10%,粗纤维8%~29.28%,粗灰分6.32%~17.24%,钙0.93%~4.33%,磷0.16%~0.85%。此外,桑叶含有... 桑叶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等。以干物质为基础,干桑叶的粗蛋白含量为11.90%~34.53%,粗脂肪1.46%~10%,粗纤维8%~29.28%,粗灰分6.32%~17.24%,钙0.93%~4.33%,磷0.16%~0.85%。此外,桑叶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和多酚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降血糖、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肥胖等功能。桑叶作为一种饲料原料添加剂,对家禽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免疫性能、产品品质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文章综述了桑叶的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桑叶粉在家禽饲料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家禽
原文传递
紫薯桑叶复合黄酒的酿造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7
作者 杨雯雯 袁佳玲 +2 位作者 李鹏玉 傅航 贾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1,共7页
以紫薯、糯米以及桑叶浸提液为原料酿造复合黄酒。以感官评分、乙醇体积分数、黄酮含量和综合评分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黄酒的工艺配方,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以紫薯、糯米总质量... 以紫薯、糯米以及桑叶浸提液为原料酿造复合黄酒。以感官评分、乙醇体积分数、黄酮含量和综合评分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黄酒的工艺配方,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以紫薯、糯米总质量为基准)紫薯添加量30%、桑叶浸提液添加量80%、酵母添加量0.20%,以28℃发酵10 d,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黄酒色泽风味怡人、口感醇厚、酒体丰满;乙醇体积分数为9.17%±0.05%,黄酮含量为(37.46±0.29)μg/mL,花色苷含量为(8.95±0.05)mg/L,总糖含量为(26.77±0.61)g/L,总酸含量为(6.74±0.41)g/L,pH为3.63±0.05,综合评分达到88.45±0.41;复合黄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80%±0.90%,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8.64%±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黄酒 紫薯 桑叶 响应面法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黑斑侧褶蛙生长性能、胴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陈祥 刘东华 +5 位作者 耿琳烨 沈诗桀 王倩茹 沈以红 黄先智 段彪 《水产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7,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对黑斑侧褶蛙生长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以396只健康黑斑侧褶蛙[体重(2.7±0.2)g]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6、9 g...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对黑斑侧褶蛙生长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以396只健康黑斑侧褶蛙[体重(2.7±0.2)g]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6、9 g/kg桑叶提取物的实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桑叶提取物组成活率、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趋势,M03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4.18%、6.98%、2.86%。摄食率和饵料系数呈先降后升趋势,M03组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7.73%、12.32%,M09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M03组、M06组胴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肝脂中的含量显著降低10.17%、10.60%;M09组胴体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4.11%。随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升高,M03组TC、LD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5.23%、53.12%;M03组、M06组肝脏SOD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8.59%、9.67%,M09组无显著差异;肝脏T-AOC、MDA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桑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黑斑侧褶蛙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抗氧化能力,促进其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斑侧褶蛙基础饲料中桑叶提取物的添加添加量为0.34%~0.42%。本研究可为黑斑侧褶蛙绿色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侧褶蛙 桑叶提取物 生长性能 胴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桑叶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9
作者 刘梦文 邓巧玲 +3 位作者 沈静 陈宣世 肖辉 徐维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初步确定桑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指纹图谱,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评价桑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谱效关系,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初步确定桑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指纹图谱,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评价桑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谱效关系,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作用靶点。结果建立了13批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记共有峰13个,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出9种化合物,相似度为0.932~0.998。不同批次桑叶间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谱效关系分析发现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B等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可与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D)、一氧化氮合酶-1(NO-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多个抗氧化蛋白靶点存在结合机制,提示桑叶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氧化活性。结论通过整合桑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数据,确定了桑叶中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贡献,为阐明桑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抗氧化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桑叶多糖对黄曲霉毒素B1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邝甜甜 孙筱梦 +3 位作者 史心茹 张苑 谢宗固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旨在探究桑叶多糖(MLP)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LP低剂量组和MLP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10 g体重0.1 mL),阳性对... 旨在探究桑叶多糖(MLP)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LP低剂量组和MLP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10 g体重0.1 mL),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水飞蓟素(每千克体重100 mg),MLP低剂量组和MLP高剂量组灌胃给予桑叶多糖(每千克体重200、400 mg),2 h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LP低剂量组和MLP高剂量组采用灌胃方式给予AFB1(每千克体重0.75 mg),空白组再次灌胃生理盐水(每10 g体重0.1 mL)。连续灌胃14 d,麻醉后经眼眶采血,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小鼠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评价氧化应激水平;制作肝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法(HE)观察肝脏的组织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匀浆Keap1、Nrf2、SO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LT、AST、ALP的活性显著增高(P<0.05),肝细胞排列杂乱无序,细胞核严重破碎,发生严重的空泡变性,GS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YP2E1活性显著升高(P<0.05),Keap1、Nrf2、SOD1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LP低剂量组和MLP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ALT、AST、ALP、CYP2E1活性(P<0.05),提高GST、SOD活性以及GSH含量(P<0.05),改善肝脏病变,并能上调Nrf2、SOD1的基因表达量。研究表明,MLP对AFB1诱导的肝损伤能够起到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黄曲霉毒素B1 抗氧化 保肝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GC-MS比较不同桑叶茶的香气成分
11
作者 廖国钊 时小东 +5 位作者 王嘉 吉子伍支 殷浩 吴劲轩 夏文银 张浩仁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原料桑叶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 为探究不同原料桑叶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春梢、芽、一芽一叶、嫩叶、成熟叶5种不同桑叶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鉴定出25种挥发性成分,GC-IMS鉴定出62种挥发性成分,通过PLS-DA,春梢、芽、一芽一叶、嫩叶、成熟叶制成的不同桑叶茶之间有明显区分,计算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共筛选出17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雪松醇、(Z)-5-十三烯、2-正戊基呋喃、2-6-二甲基环己醇、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苯乙醛、辛醇、1-庚烯、2-丁酮、2-庚酮、乙酸甲酯、乙酸、2-己烯醛、乙酸乙酯、甲硫基丙醛、2-己酮、3-羟基-2-丁酮(去除重复检出)。这些特征香气物质主要呈现水果、大豆、黄油、辛辣、木香、坚果等感官特征。该研究为桑叶茶原料选择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GC-IMS 桑叶 香气 PLS-DA
下载PDF
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效果研究
12
作者 何海燕 付跃 +2 位作者 李燕婷 张健 覃拥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叶蛋白含量,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黄酮初提液的抑菌效果。参照《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计算粗蛋白质含量,使用溶剂提取与酶辅助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桑叶黄酮,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使用滤纸...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叶蛋白含量,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黄酮初提液的抑菌效果。参照《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计算粗蛋白质含量,使用溶剂提取与酶辅助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桑叶黄酮,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使用滤纸片法来测定桑叶黄酮对5种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9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0 min时黄酮提取效果最为理想,总得率达4.93%。抑菌试验表明提取液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厚垣镰孢霉HML278(Fusarium chlamydosporum HML27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桑叶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桑叶富含黄酮及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改善畜产品品质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桑叶的抑菌活性可以延长青贮饲料保质期,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蛋白质 黄酮 提取工艺 抑菌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翘嘴鳜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周达 陈琪琪 +11 位作者 徐杭忠 李勇 翟旭亮 薛洋 罗金强 滕树君 罗强 李纪中 于俊琦 马俊康 赵敏 罗莉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翘嘴鳜(Sinipeca cuatsi)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5.0、7.5和10.0 g/kg的MLE,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47.82±0.19)g的翘嘴鳜,分别记为D1、D2、D...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翘嘴鳜(Sinipeca cuatsi)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5.0、7.5和10.0 g/kg的MLE,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47.82±0.19)g的翘嘴鳜,分别记为D1、D2、D3、D4和D5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8周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脾脏、头肾、鳃组织的抗氧化、免疫指标、组织结构及血液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添加MLE后,翘嘴鳜脾脏、头肾、鳃和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D4组达到最高值,同时,丙二醛(MDA)均呈下降趋势;(2)添加MLE后,翘嘴鳜脾脏白髓细胞数量、头肾淋巴细胞数量和鳃丝末端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同时使鳃丝排列更为紧密,鳃小叶长度更长;(3)随着MLE水平的升高,翘嘴鳜全血白细胞数(WBC)先升后降,在D3组达到最高,较对照组增高121.40%,总蛋白(TP)、溶菌酶(LZM)与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先升后降,在D4组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3.76%、8.57%、40.38%。综上可知,MLE可改善翘嘴鳜脾脏、头肾、鳃组织发育,提高机体的抗氧化与免疫能力,添加量为7.5 g/kg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ca cuatsi) 桑叶提取物 免疫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桑叶中山柰酚的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14
作者 郑建洪 陈婧 李鹏 《山东化工》 2025年第2期194-195,200,共3页
桑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色谱得到一淡黄色粉末,经^(1)H-NMR和^(13)C-NMR数据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为山柰酚。利用MTT法检测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人口腔表皮癌细胞株KB、小鼠肺癌细胞株LLC和人大... 桑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色谱得到一淡黄色粉末,经^(1)H-NMR和^(13)C-NMR数据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为山柰酚。利用MTT法检测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人口腔表皮癌细胞株KB、小鼠肺癌细胞株LLC和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Cl-H129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山柰酚作用于4T-1和LLC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是(15.65±0.66)μg/mL和(22.54±1.09)μg/mL;山柰酚作用于KB和NCI-H1299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是(47.26±3.25)μg/mL和(39.20±5.75)μg/mL。山柰酚对4T-1和LLC两种瘤株有较强抑制作用,对KB和NCl-H129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山柰酚为桑叶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桑叶 抗肿瘤 体外 黄酮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桑叶病害识别方法研究
15
作者 叶晖 项东晖 曾松伟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提高桑叶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针对自然环境下桑叶病害病斑小、背景复杂等问题,以YOLOv8为基线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YOLOv8-Evo的桑叶病害识别算法。首先在Backbone模块中加入了可变形卷积模块从而更灵活... 为提高桑叶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针对自然环境下桑叶病害病斑小、背景复杂等问题,以YOLOv8为基线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YOLOv8-Evo的桑叶病害识别算法。首先在Backbone模块中加入了可变形卷积模块从而更灵活地捕捉病害的细节和形状,其次在Neck模块中增加了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发掘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和区域,最后在18849张桑叶病害数据集上进行验证,相较YOLOv8s模型,YOLOv8-Evo的识别精度提高2.4%,召回率提高1.5%,mAP50提高1%,mAP50-95提高0.7%,实验证明改进的YOLOv8-Evo模型为桑叶病害识别的自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病害 YOLOv8 目标检测 模型改进
下载PDF
发酵处理对天然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
16
作者 郭洁丽 高鑫 +2 位作者 杨立梅 林正山 潘革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选取新鲜的桑叶嫩芽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的红茶发酵工艺,以期通过发酵处理来提高天然桑叶中各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不同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发酵效果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确... 选取新鲜的桑叶嫩芽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的红茶发酵工艺,以期通过发酵处理来提高天然桑叶中各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不同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发酵效果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70 h和发酵湿度85%的条件下,与天然桑叶相比,发酵后桑叶中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7.92%、28.71%和20.10%。综上所述,发酵处理有助于提升天然桑叶中各有效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为促进天然桑叶的高效利用以及提高其附加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桑叶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生物碱 黄酮 多糖
下载PDF
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魏怡 吴泽钰 +1 位作者 邓冉 赵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成血管作用,为其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离体培养HUVECs,制备新疆药桑叶提取物,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对HU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促... 目的:探讨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成血管作用,为其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离体培养HUVECs,制备新疆药桑叶提取物,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对HU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HUVECs细胞术的适宜浓度范围,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62.5、125和250μg/mL桑叶提取物溶液)。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成管能力;RT-PCR检测细胞VEGF、bFGF、CD31、CD34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VEGF表达。结果:在62.5、125和250μg/mL桑叶提取物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空白组比较,各浓度桑叶提取物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各药物组细胞活性氧含量减少,相对水平迁移率、垂直迁移率、体外小管形成总长度、VEGF、bFGF、CD31、CD34 mRNA和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药桑叶提取物可以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及体外小管形成,上调血管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反应,进而促进HUVECs的血管生成能力,对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具有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成血管作用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日粮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纪同存 崔慎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将160头均重(84.59±3.73)kg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猪随机(公母对半)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5头。对照组和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将160头均重(84.59±3.73)kg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猪随机(公母对半)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5头。对照组和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1.2%、2.4%和4.8%桑叶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在初重无差异的前提下(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7.32%(P <0.05);试验Ⅱ和Ⅲ组育肥猪料肉比显著降低5.90%和6.49%(P <0.05);同时,添加桑叶对育肥猪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试验Ⅱ组C14:0、C18:0含量显著降低(P <0.05),n-6/n-3比值显著降低(P <0.05),n-3PUFA含量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Ⅲ组C12:0、C14:0、C18:0含量显著降低(P <0.05),n-6/n-3比值显著降低(P <0.05),C18:2n-6、C18:3n-6、C20:3n-6、n-3PUFA含量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Ⅲ组育肥猪肌肉脂肪酸FAS和ACC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各试验组间HSL、LPL、FATP和SCD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结论 :日粮添加4.8%的桑叶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并调控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脂肪酸 脂代谢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黎贵碧 曾晔临 王勇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0,共8页
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理功能,能够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文章就桑叶提取物的营养生理功能、提取方法及其在畜牧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理功能,能够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文章就桑叶提取物的营养生理功能、提取方法及其在畜牧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桑叶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黄酮 多糖 生物碱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桑叶黄酮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曾繁泉 罗鲜青 +3 位作者 杨承剑 王克耀 彭丽娟 李孟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MLF)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探讨其适宜的添加量。试验采用发酵瓶连续培养,准确称取饲料底物1 g于发酵瓶中,分别添加底物重量的0%、0.4%、0.8%、1.2%MLF,共4个组,每组6个重复,连续培养7...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MLF)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探讨其适宜的添加量。试验采用发酵瓶连续培养,准确称取饲料底物1 g于发酵瓶中,分别添加底物重量的0%、0.4%、0.8%、1.2%MLF,共4个组,每组6个重复,连续培养72 h。结果表明:(1)添加0.4%底物浓度的MLF可显著提高干物质降解率(P<0.05);添加MLF可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P<0.05),且以添加0.4%底物浓度的MLF效果最好;添加0.4%和1.2%MLF均能显著提高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P<0.05)。(2)添加0.4%和1.2%MLF可显著降低体外发酵产气量(P<0.05);添加MLF对氢气、甲烷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MLF可显著提高pH和氨态氮(NH3-N)浓度(P<0.05),其中添加0.4%MLF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添加0.4%和1.2%MLF可显著降低微生物蛋白浓度(P<0.05);相比对照组,添加0.8%MLF显著提高了乙酸、丙酸浓度(P<0.05);MLF对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4)门水平上,各组优势菌群均为Firmicutes和Bacteroidota,添加0.4%和0.8%MLF的瘤胃液Firmicutes含量较其他各组有所提高,而添加MLF组瘤胃液的Bacteroidota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综上可知,在水牛饲粮中添加MLF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发酵产气量,改善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组成。本试验条件下,MLF在日粮中的最适宜添加水平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体外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