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农药对广西桑蚕品种的毒害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韦秉兴 廖耀民 +5 位作者 李国军 冯健玲 廖丽珍 唐正怡 韦绥概 韩世健 《广西蚕业》 2010年第4期23-31,共9页
首次开展桑园和大田常用的9种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对全国推广数量最大的广西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进行了急、慢性的毒害性测定和综合评价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8种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农... 首次开展桑园和大田常用的9种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对全国推广数量最大的广西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进行了急、慢性的毒害性测定和综合评价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8种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农药在桑树上的安全间隔期(残毒期),是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新方法。从毒理、生理生化、解剖学及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溴氰菊酯、杀虫双和Bt药剂为剧毒或高毒农药;毒死蜱、敌敌畏和锐劲特为中等毒性农药;克螨特和草甘膦为低毒农药。剧毒、中高毒性农药对桑蚕的呼吸生理、体内新陈代谢、组织器官、母蛾产卵量带来种种危害和影响,最终导致蚕茧质次量低。武鸣县蚕农应用这一研究成果,加强蚕桑生产中的农药中毒防控措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广西桑蚕品种 毒害性评价
下载PDF
2012年国家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广东点鉴定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钟苏苑 张桂玲 +3 位作者 郭定国 王先燕 罗振南 邱国祥 《广东蚕业》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2012年依照《2012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对1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调查了其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该对新品种孵化齐一、发育整齐,茧丝成绩和综合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2012年 桑蚕品种 国家鉴定 实验室鉴定 广东
下载PDF
桑蚕品种菁松×皓月的耐氟改良系菁松F×皓月F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1 位作者 侯成香 张月华 《蚕桑通报》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将耐氟主基因导入生产品种菁松、皓月 ,并纯合固定 ,作成耐氟系菁松F、皓月F,一代杂交种菁松F×皓月F ,全龄耐氟90mg/kg。
关键词 桑蚕品种 菁松×皓月 耐氟系 菁松F×皓月F 回交改良
下载PDF
2011年国家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广东点鉴定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苏苑 张桂玲 +3 位作者 郭定国 王先燕 罗振南 李林山 《广东蚕业》 2012年第1期28-29,36,共3页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2011年度工作安排,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对2个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按《2011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进行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调查,并对2个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国家鉴定 实验室鉴定 广东 鉴定报告
下载PDF
广西现有桑蚕品种抗氟性测定初报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美宁 林水超 +5 位作者 顾家栋 沈昌平 闭立辉 胡乐山 罗坚 冯振强 《广西蚕业》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对广西现有的桑蚕品种进行了氟化物的抗性差异测试研究。测试出供试的 4 4个桑蚕品种之间抗氟性差异 ,其中演金黄抗氟性最强 ,全龄连续添食 2 0 0 ppm氟化钠溶液 ,虫蛹生命率达 92 .11% ,4~ 5龄连续添食 50 0 ppm,虫蛹生命率 94 .12 %... 对广西现有的桑蚕品种进行了氟化物的抗性差异测试研究。测试出供试的 4 4个桑蚕品种之间抗氟性差异 ,其中演金黄抗氟性最强 ,全龄连续添食 2 0 0 ppm氟化钠溶液 ,虫蛹生命率达 92 .11% ,4~ 5龄连续添食 50 0 ppm,虫蛹生命率 94 .12 %。同时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添食浓度的虫蛹生命率差异的方差分析及氟化物中毒病斑出现的时间将供试品种的抗氟性划分为强、较强、中等、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抗氟性 测试 比较
下载PDF
优良桑蚕品种871×872在山西的推广和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永红 《北方蚕业》 2006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山西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申请 引进试验 技术推广 蚕业研究所 多丝量品种
下载PDF
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试验报告(1997-1999年)
7
作者 陈列辉 李宝瑜 +2 位作者 吴娱明 陈智毅 李清兵 《广东蚕业》 2000年第4期30-37,共8页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南方蚕区 联网鉴定 广东点 鉴定试验
下载PDF
2001年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陕西点)报告
8
作者 宋广林 郝碧芳 +2 位作者 李会冰 白克明 宋新华 《北方蚕业》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2001年 北方蚕区 桑蚕品种 实验室鉴定 区域鉴定
下载PDF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9
作者 陈谷 陈敏 +3 位作者 熊国林 苏茂科 李建君 苏建 《四川蚕业》 2020年第3期26-29,共4页
通过杂交、回交及系统选择选育出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杂交种饲养具有健康性好、易饲养、抗逆性强、单产高、质量优的特点。种场繁育可在四、五龄鉴别雌雄蚕,有效缓减制种期间鉴蛹人员紧缺的矛盾,大量节约... 通过杂交、回交及系统选择选育出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杂交种饲养具有健康性好、易饲养、抗逆性强、单产高、质量优的特点。种场繁育可在四、五龄鉴别雌雄蚕,有效缓减制种期间鉴蛹人员紧缺的矛盾,大量节约劳力,且可以调节饲育雌雄蚕比例,提高繁育系数。丝厂缫丝上车率高、缫折低、丝长长、解舒率高、清洁净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蜀芳×川白 夏秋用
下载PDF
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国家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广东点鉴定报告
10
作者 钟苏苑 张桂玲 +2 位作者 王先燕 晏育伟 卓新鸿 《广东蚕业》 2017年第2期2-3,共2页
2015年-2016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根据蚕期饲养表现和茧质成绩、丝质成绩以及综合经济性状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锦·苑... 2015年-2016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根据蚕期饲养表现和茧质成绩、丝质成绩以及综合经济性状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锦·苑×绫·州在广东试验点的饲养表现及性状特点,为国家蚕品种审定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实验室鉴定 广东试验点
下载PDF
吉林西部优良桑蚕品种选择试验研究
11
作者 孙莹 杨爱国 王彦 《北方蚕业》 2012年第4期16-18,共3页
针对吉林西部干旱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引进5对桑蚕品种进行了养蚕对比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在同一饲养条件下的抗性、产量、经济性状等蚕期表现。从试验结果来看,871×872和春蕾×镇珠可作为该地区春秋用品种,吉限A可作为春用品种。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对比试验 抗性 产量
下载PDF
搞好桑蚕品种审定,加速品种育成步伐——广东桑蚕品种审定的回顾
12
作者 钟生泉 《广东蚕业》 1996年第3期56-59,共4页
新中国建立以来,广东桑蚕育种取得了卓越成就,先后育成了许多桑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广东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获得了全年饲养二化白茧种的成功,实现了我省蚕业工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广东桑蚕品种审定,
关键词 品种审定 桑蚕品种 育成 桑蚕品种 广东桑 广东省 推广应用 品比 蚕业 新中国
下载PDF
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试验报告(1995年—1996年)
13
作者 陈智毅 《广东蚕业》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报道1995—1996年两年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有“绿·萍×晴·光”、“夏7×夏6”、“花·丰×8B·5A”、“秋西×夏D”、“821×... 本文报道1995—1996年两年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有“绿·萍×晴·光”、“夏7×夏6”、“花·丰×8B·5A”、“秋西×夏D”、“821×854B”等五对早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鉴定试验
下载PDF
桑蚕品种两广二号不同品系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国祥 李林山 +6 位作者 刘新国 陈汉明 余爱群 张永文 文哲光 池阳春 冯军 《广东蚕业》 1998年第3期39-45,共7页
两广二号(9·芙×7·湘)自1991年在广西、广东推广应用以来,由于其具有繁殖系数高、抗逆性强、好养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我省的主要生产品种之一。
关键词 两广二号 不同品系 比较试验 桑蚕品种 原原种 一代杂交种 生命力 蚕种场 饲养繁育 正反交
下载PDF
2015年国家桑蚕品种试验安徽点实验室鉴定报告
15
作者 石凉 黄浩 +3 位作者 秦凤 张彦 童晓琪 黄德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73-76,共4页
为了鉴定、评价新选育蚕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按照《国家桑蚕品种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15年春、秋蚕期对10对蚕品种进行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参鉴蚕品种试验成绩... 为了鉴定、评价新选育蚕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按照《国家桑蚕品种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15年春、秋蚕期对10对蚕品种进行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参鉴蚕品种试验成绩各有高低,客观反映了各参鉴品种在安徽实验室鉴定点的饲养情况及性状表现。与对照蚕品种秋丰×白玉、9·芙×7·湘相比,参鉴的7对蚕品种春秋蚕期的茧层率高0.64%~13.04%,多数参鉴蚕品种的万蚕收茧量高。秋蚕期,5对品种的茧丝长均优于对照蚕品种。但参鉴品种虫蛹率均低于对照蚕品种9·芙×7·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国家鉴定 强健性 抗逆性 茧丝质量 安徽点
下载PDF
谈广西桑蚕品种的更新换代 被引量:1
16
《广西蚕业通讯》 1993年第1期3-4,共2页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一茧丝长约300米,鲜茧出丝率仅5%,只能缫制土丝,不适应机械缫丝需要。50年代末,从广东省引进多化白茧种“南农七号”,取代黄茧土种,成为我区2~6造的当家品种。单张产茧12.5公斤,茧层率14%~15%,一茧丝长400米,鲜茧出丝率7%,只能缫制E级以下的低级生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丝率 桑蚕品种 茧层率 茧丝长 鲜茧 A级 广西 金黄茧 “桂夏二号” 强健性
下载PDF
抗血液型脓病雄蚕新品种“华·湖×平30”获准参加国家桑蚕品种审定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强 《蚕学通讯》 2021年第3期24-24,共1页
在2021年4月8日的国家桑蚕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雄蚕新品种“华·湖×平30”获准参加国家桑蚕品种审定试验,从2021年秋期开始进行实验室鉴... 在2021年4月8日的国家桑蚕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雄蚕新品种“华·湖×平30”获准参加国家桑蚕品种审定试验,从2021年秋期开始进行实验室鉴定与农村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实验室鉴定 茶叶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试验总结 蚕桑研究所 审定
下载PDF
浅谈秋季871×872桑蚕品种的繁育
18
作者 杨碧文 《蚕学通讯》 2006年第1期25-27,41,共4页
关键词 桑蚕品种 繁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秋季 蚕业研究所 多丝量品种 攻关课题 综合性状 增产潜力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
作者 朱绪伟 《四川蚕业》 2020年第1期62-62,共1页
2019年12月3日,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豫蚕审字201901号)。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杂交优势强,好养易繁,具有生命力强、抗高温多湿、产量高、茧... 2019年12月3日,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豫蚕审字201901号)。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杂交优势强,好养易繁,具有生命力强、抗高温多湿、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优点。实验室饲养鉴定以现行夏秋用种两广二号为对照,"永中×丰白"五龄经过7:00d、全龄经过23.0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品种 夏秋用 品种审定 两广二号 河南省
下载PDF
1998年广东省桑蚕品种鉴定工作报告
20
作者 李林山 邱国祥 《广东蚕业》 1999年第3期14-20,共7页
1998年,广东省蚕桑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茧丝绸管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下达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广东省桑蚕品种... 1998年,广东省蚕桑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茧丝绸管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下达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广东省桑蚕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鉴定 广东省 两广二号 工作报告 鉴定方法 工作小组 室内鉴定 桑蚕品种 桑蚕品种 工作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