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叶醇提工艺优化及其不同部位镇咳祛痰活性研究
1
作者 孙杰 赵泓瑜 +4 位作者 李小兰 杨金梅 王辉敏 郭丽丽 张朔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52-58,共7页
目的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研究其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综合评分(浸膏得率、总黄酮提取量、总皂苷提取量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目的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研究其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综合评分(浸膏得率、总黄酮提取量、总皂苷提取量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验证。实验设空白组[A组,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模型组(B组,等体积0.5%CMC-Na),强力枇杷露组(C组,5.65 mL/kg),石油醚萃取部位组(D组,360 mg/kg),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组(E组,6.67 mg/kg),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组(F组,228 mg/kg),正丁醇萃取部位组(G组,106 mg/kg),水萃取部位组(H组,449.54 mg/kg)。各组小鼠予相应药物或0.5%CMC-Na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以氨水引咳法复制咳嗽小鼠模型,记录小鼠引咳后3 min内的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采用酚红法测定酚红排泌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桔梗叶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23∶1(mL/g),56℃提取2次,每次43 min;此条件下其浸膏得率为(29.84±0.93)%,总黄酮提取量为(65.3±1.93)mg/g,总皂苷提取量为(122.9±4.51)mg/g,综合评分平均值为108.68分,与预测值接近。与B组比较,C-H组小鼠的3 min内咳嗽次数均显著减少,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C组和F组小鼠的酚红排泌量均显著增大(P<0.05),D-H组小鼠肺泡融合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其中F组减轻更明显。结论优选的工艺简便可行,桔梗叶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较其他部位镇咳祛痰的功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叶 响应面法 醇提 工艺优化 镇咳祛痰 活性
下载PDF
桔梗叶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师绘敏 刘彦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37-40,共4页
以桔梗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桔梗叶多糖提取工艺。将桔梗叶烘干粉碎,脱脂脱单糖后辅助超声波技术提取桔梗叶中的多糖,算得提取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频率为100 k Hz,功率700W。最佳条... 以桔梗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桔梗叶多糖提取工艺。将桔梗叶烘干粉碎,脱脂脱单糖后辅助超声波技术提取桔梗叶中的多糖,算得提取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频率为100 k Hz,功率700W。最佳条件下桔梗叶多糖得率为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叶 多糖 超声波 提取
下载PDF
桔梗叶绿茶优化加工工艺研究
3
作者 左宪强 田洪岭 +4 位作者 郭淑红 许陶瑜 吴昌娟 裴帅帅 王秋宝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1期32-35,38,共5页
针对影响绿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摊青、杀青、揉捻、烘干进行了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茶叶品质的主次顺序是杀青>揉捻>烘干>摊青,最佳优化加工工艺组合:摊青1.1 h,杀青268.5℃,揉捻24.4 min,烘干79.5℃,Yma... 针对影响绿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摊青、杀青、揉捻、烘干进行了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茶叶品质的主次顺序是杀青>揉捻>烘干>摊青,最佳优化加工工艺组合:摊青1.1 h,杀青268.5℃,揉捻24.4 min,烘干79.5℃,Ymax=90.445。为桔梗叶绿茶的优化加工提供了工艺技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叶绿茶 优化 加工工艺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桔梗叶提取物对小鼠抑郁作用的尿液代谢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萧君 颉彦鹏 +2 位作者 胡杨 刘松 王磊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桔梗叶提取物干预小鼠抑郁症模型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症小鼠的发病机制及桔梗叶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方法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1 mg/kg),按照体质...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桔梗叶提取物干预小鼠抑郁症模型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症小鼠的发病机制及桔梗叶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方法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1 mg/kg),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另选8只同批次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给药组灌胃给与桔梗叶进行干预[400 mg/(kg·d)],连续1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综合评价桔梗叶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结果]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回调趋势(P<0.05)。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3组小鼠代谢轮廓聚类明显,且给药组更趋近于空白组的代谢分布,证明在整体代谢水平上,给药组的代谢更趋近于健康小鼠状态。通过Progenesis QI软件深度挖掘,对比数据库鉴定出29个尿液生物标记物,涉及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鞘脂代谢、能量代谢等,并给予桔梗叶后上述代谢通路均出现回调趋势。[结论]桔梗叶提取物对抑郁症小鼠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多成分多径路的调节方式可能是其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花生三烯酸代谢等机制间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叶 抑郁症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桔梗开花盛期叶子的酯酶与蛋白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86-488,共3页
用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对桔梗开花盛期不同部位叶子的酯酶与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叶子的酯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有所差异。从上部叶子到下部叶子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渐下降的,中部叶子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关键词 桔梗叶 酯酶 蛋白质 开花期
下载PDF
桔梗茎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崔泰花 沙迪 +2 位作者 申玉 姜芝伊 徐红艳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为优化桔梗茎叶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桔梗茎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 为优化桔梗茎叶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桔梗茎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8。经验证实验,桔梗茎叶多酚得率为2.857mg/g,RSD为1.84%,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桔梗茎叶多酚的提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多酚 提取工艺 响应面
下载PDF
酶解-超声偶联法提取桔梗茎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一平 王新功 +2 位作者 梁伟玲 李璐 宋昕 《化工管理》 2020年第29期19-20,34,共3页
研究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桔梗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及超声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 研究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桔梗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及超声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在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60%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6%,酶解温度55℃,料液比l:20,酶解时间1.5h。该优化提取工艺合理,可用于桔梗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纤维素酶 超声波 总黄酮
下载PDF
桔梗茎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征奎 李晓 王学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3期347-352,374,共7页
目的:优选桔梗茎叶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为桔梗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桔梗茎叶总皂苷收率、桔梗皂苷D的含量与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桔梗茎叶皂苷提取工... 目的:优选桔梗茎叶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为桔梗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桔梗茎叶总皂苷收率、桔梗皂苷D的含量与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桔梗茎叶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再进一步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总皂苷。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在100℃条件下,加12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5 h。优化纯化工艺参数为最佳工艺提取药液离心后浓缩至1.0 g生药/mL,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桔梗茎叶提取物量∶树脂量=0.8∶1,上样流速为1.0 mL·min^(-1),用5 BV的75%乙醇洗脱。结论:优选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桔梗茎叶皂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桔梗皂苷D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桔梗茎叶皂苷对H_(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田雨弘 高鸽 +4 位作者 刘颖 李伟 王梓 郭靖 王英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桔梗茎叶皂苷对H_(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ICR小鼠皮下移植瘤H_(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桔梗茎叶皂苷的抗肿瘤作用,首先将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CTX,25 mg/kg)、桔梗茎... 目的探讨桔梗茎叶皂苷对H_(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ICR小鼠皮下移植瘤H_(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桔梗茎叶皂苷的抗肿瘤作用,首先将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CTX,25 mg/kg)、桔梗茎叶皂苷低和高给药组(25和50 mg/kg)。通过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和肿瘤组织切片染色来观察桔梗茎叶皂苷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桔梗茎叶皂苷两个剂量组均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_(22)肿瘤的增长,低剂量组抑瘤率为44.8%,高剂量组抑瘤率为49.5%,其主要通过抑制瘤重细胞增殖及促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桔梗茎叶皂苷(50 mg/kg)对H_(22)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 H22荷瘤小鼠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