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色素低产桔青霉素红曲霉菌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1
作者 殷倩倩 左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78,共8页
该研究通过扩大菌株分离源,选育优质红曲霉菌M7-5。以该菌株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糊化水量、发酵温度、碳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对红曲发酵色价及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控制参... 该研究通过扩大菌株分离源,选育优质红曲霉菌M7-5。以该菌株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糊化水量、发酵温度、碳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对红曲发酵色价及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控制参数。结果表明,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大米糊化水量13%、甘油添加量8%、硝酸钠添加量1.85%,在此条件下,色价与桔青霉素含量的比值(p/c值)达到22158.2。该研究可为传统红曲发酵工艺的改进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发酵工艺 色价 桔青霉素 响应面
下载PDF
桔青霉素诱导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杨梦然 杨成林 +7 位作者 吴悠 王思琪 孔祥祎 宁灿 肖文广 范慧 邬静 袁志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05-4816,共12页
旨在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桔青霉素诱导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试验选用24只初始体重为(27.8±1.5)g的7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5%乙醇)和桔青霉素低(1.25 mg·kg^(-1))、中(5 mg·kg^(-1))、高(20 mg·... 旨在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桔青霉素诱导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试验选用24只初始体重为(27.8±1.5)g的7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5%乙醇)和桔青霉素低(1.25 mg·kg^(-1))、中(5 mg·kg^(-1))、高(20 mg·kg^(-1))剂量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对照组按0.1 mL·10g^(-1)体重灌胃5%乙醇,毒素处理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桔青霉素,持续14 d。试验结束后,采血并分离血清,测量小肠长度并收集小鼠空肠样本。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内毒素(endotoxin,ET)的含量;检测空肠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释放。为进一步探究内质网应激在桔青霉素诱导肠道损伤中的作用,选用3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5%乙醇)、桔青霉素中剂量(5 mg·kg^(-1))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240 mg·kg^(-1))组和桔青霉素(5 mg·kg^(-1))+4-PBA(240 mg·kg^(-1))组。4-PBA经腹腔注射预处理小鼠1 h后,用桔青霉素对小鼠进行灌胃处理。14 d后,检测空肠组织病理损伤,氧化损伤,细胞凋亡情况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并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与肠道氧化应激、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桔青霉素会造成肠道组织损伤、氧化应激及屏障功能障碍。与桔青霉素中剂量组相比,4-PBA预处理能提高小鼠空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降低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降低血清中DAO、D-LA和ET的含量,升高空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 mRNA表达,缓解桔青霉素诱导的空肠组织损伤,且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与肠道氧化应激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桔青霉素诱导的空肠屏障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下载PDF
食品工业用红曲菌株产桔青霉素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凤琴 许赣荣 +3 位作者 李玉伟 陈蕴 虞慧玲 计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为筛选出低产或不产桔青霉素的红曲霉菌株 ,选用 3 5株食品发酵工业用红曲霉 ,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其产桔青霉素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所有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均产桔青霉素 ,3 0个株菌 (85 71% )在液体培养基上产毒 ;两种培养基上的... 为筛选出低产或不产桔青霉素的红曲霉菌株 ,选用 3 5株食品发酵工业用红曲霉 ,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其产桔青霉素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所有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均产桔青霉素 ,3 0个株菌 (85 71% )在液体培养基上产毒 ;两种培养基上的产毒范围分别为 0 2 8~ 2 458 80mg kg和 0 0 9~ 55 65mg kg ,毒素产量均数分别为 2 0 1 60mg kg和 11 99mg kg ,中位数分别为 61 99mg kg和 3 51mg kg ,同一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产桔青霉素能力高于液体培养基。色价测定结果表明 ,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的色素产量也高于液体培养基 (3~ 50 9倍 ,平均 93倍 )。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在大米培养基上色素产量最高 (113 4U g)而桔青霉素产量较低、适用于食品发酵工业用的红曲霉菌株。研究结果提示 ,用于生产食品或保健食品的红曲菌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 ,并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生产厂家、菌种保藏单位使用和保藏的菌种进行产桔青霉素能力调查 ,对红曲发酵产品中桔青霉素污染水平进行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桔青霉素 食品发酵 产毒能力 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国产红曲制品中桔青霉素污染水平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凤琴 许赣荣 +2 位作者 李玉伟 陈蕴 计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红曲制品中桔青霉素的污染水平。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采自市场或厂家送检的114个红曲产品进行了研究。结果114份样品中,桔青霉素阳性者68份,阳性率59.65%,污染水平范围0.18~1739.23mgkg,平均污染水平211.61mgkg(中位... 目的了解中国红曲制品中桔青霉素的污染水平。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采自市场或厂家送检的114个红曲产品进行了研究。结果114份样品中,桔青霉素阳性者68份,阳性率59.65%,污染水平范围0.18~1739.23mgkg,平均污染水平211.61mgkg(中位数6.62mgkg)。红曲产品种类不同,桔青霉素污染水平各异,以红曲红色素粉中桔青霉素含量最高,27份样品中有25份(92.59%)检出桔青霉素,污染水平范围0.85~1739.93mgkg,平均508.40mgkg(中位数169.88mgkg)。其次为红曲米粉原料,19份样品中有12份(63.16%)桔青霉素阳性,但83.33%阳性样品中桔青霉素水平在10mgkg以下;功能性红曲中84%样品桔青霉素水平在6mgkg以下。结论国产红曲制品不同程度被桔青霉素污染,所调查样品中有15份(13.16%)色价桔青霉素比值超过日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制品 桔青霉素 污染
下载PDF
抗桔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仁荣 余宙 +1 位作者 何庆华 许杨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制备抗桔青霉素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活性酯法、甲醛加成法和羰基二咪唑法制备了4种桔青霉素与载体蛋白的偶联物(A、B、C和D),免疫小鼠制备抗桔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结果免疫原性鉴定证明偶联物C可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桔青霉... 目的制备抗桔青霉素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活性酯法、甲醛加成法和羰基二咪唑法制备了4种桔青霉素与载体蛋白的偶联物(A、B、C和D),免疫小鼠制备抗桔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结果免疫原性鉴定证明偶联物C可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桔青霉素的抗体,细胞融合后筛选到一株抗桔青霉素的单克隆抗体,单抗与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素交叉反应低于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00ng/ml,检测下限为10ng/ml。在小麦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2%,变异系数为9.1%~18.6%。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到抗桔青霉素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单克隆抗体 真菌
下载PDF
大米中桔青霉素的薄层色谱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江涛 张靖 +2 位作者 刘红蕾 计融 罗雪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0-472,共3页
建立了大米中桔青霉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大米样品用含 10 %乙醇酸的乙腈溶液提取 ,经过净化 ,再用三氯甲烷溶液定容至 1ml。薄层板浸泡在含草酸的甲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大米样品中桔青霉素的加入水平为 10 0~ 10 0 0 μg kg时 ,回... 建立了大米中桔青霉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大米样品用含 10 %乙醇酸的乙腈溶液提取 ,经过净化 ,再用三氯甲烷溶液定容至 1ml。薄层板浸泡在含草酸的甲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大米样品中桔青霉素的加入水平为 10 0~ 10 0 0 μg kg时 ,回收率为 80 %~ 12 0 % ,方法的灵敏度为 30 μg kg ,最低检出量为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桔青霉素 薄层色谱 食品卫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红曲类保健品中的桔青霉素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玲 王毅谦 +4 位作者 黄娟 刘芸 陆慧媛 吕辰 祝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3-455,共3页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红曲类保健品中桔青霉素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采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取出部分提取液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桔青霉素的含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监测离子对m...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红曲类保健品中桔青霉素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采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取出部分提取液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桔青霉素的含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监测离子对m/z 251→233(桔青霉素).桔青霉素浓度在5—10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精密度RSD表示均低于8.2%,方法的定量限为50μg·kg-1,平均回收率在72.4%—82.0%的范围内.该方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比免疫亲和柱净化方法操作简便,成本更低,适用于基质复杂的保健品中桔青霉素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桔青霉素 保健品 红曲制剂 HLB柱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霉变食品中桔青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建中 陈海莉 +1 位作者 吴金媚 江阳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3-207,共5页
为了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部分霉变食品中桔青霉素的方法。研究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有机添加剂等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在波长为252nm,分离电压为15kV、10mmol/L磷酸二氢钠-1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7.0),10%乙醇... 为了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部分霉变食品中桔青霉素的方法。研究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有机添加剂等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在波长为252nm,分离电压为15kV、10mmol/L磷酸二氢钠-1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7.0),10%乙醇为提取剂的条件下,用无水乙醇提取在相对干燥条件下霉变的馒头,提取产物中的桔青霉素与其他组分在9min内达到了基线分离。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1.6%,回收率在90%~115%之间。此方法快速、简便、试样用量少、分离效果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桔青霉素 提取 霉变食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桔青霉素、链格孢酚和链格孢酚甲基乙醚的残留量 被引量:5
9
作者 林玲 刘元靖 +3 位作者 查玉兵 郭宏斌 张利强 杨春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桔青霉素、链格孢酚和链格孢酚甲基乙醚的残留量。葡萄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除水,C18粉末净化除杂,有机滤膜过滤。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桔青霉素、链格孢酚和链格孢酚甲基乙醚的残留量。葡萄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除水,C18粉末净化除杂,有机滤膜过滤。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5mmol·L^(-1)乙酸铵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5~1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3~0.6μ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9.0%~97.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葡萄 桔青霉素 链格孢酚 链格孢酚甲基乙醚
下载PDF
桔青霉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燕 杨美华 欧阳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20-6223,共4页
桔青霉素是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丝状霉菌代谢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主要污染谷物、食品及饲料,对人和动物都有较大的肾毒性作用,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近年来桔青霉素分析检测方法... 桔青霉素是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丝状霉菌代谢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主要污染谷物、食品及饲料,对人和动物都有较大的肾毒性作用,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近年来桔青霉素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中药材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腐乳中桔青霉素的测定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太凤 传桂淑 +3 位作者 王惠琴 郑大威 张淑芬 罗云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讨腐乳中桔青霉素的检测方法,并对腐乳中桔青霉素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HPLC-FLD)对腐乳中桔青霉素的进行测定,优化色谱条件及... 目的探讨腐乳中桔青霉素的检测方法,并对腐乳中桔青霉素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HPLC-FLD)对腐乳中桔青霉素的进行测定,优化色谱条件及提取条件,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以乙腈-水(p H 2.0,甲酸)=35:65(V:V)为流动相,以乙腈-乙酸乙酯-甲酸(7:3:1,V:V:V)为提取液,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分别为60℃和30 min。该方法在0.05~5.00μg/m 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8,回收率为91.9%~96.8%,相对标准偏差≤3.17%。14种腐乳中有13个样品检出了桔青霉素。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腐乳中桔青霉素的微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桔青霉素 色谱
原文传递
桔青霉素对试验家兔小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建平 孙志良 +1 位作者 谭超 袁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39-440,共2页
为探明桔青霉素对动物机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以健康家兔为试材 ,研究了桔青霉素对其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效果 .结果表明 ,0 .1mg/ m L桔青霉素能使小肠运动的张力增加 ,收缩幅度增大 ,与对照药物乙酰胆碱相比差异不显著 ;与小肠运动的... 为探明桔青霉素对动物机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以健康家兔为试材 ,研究了桔青霉素对其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效果 .结果表明 ,0 .1mg/ m L桔青霉素能使小肠运动的张力增加 ,收缩幅度增大 ,与对照药物乙酰胆碱相比差异不显著 ;与小肠运动的正常情况相比差异极显著 ;桔青霉素对小肠运动的频率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家兔 小肠运动 毒理学
下载PDF
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合成及偶联比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娇 钟理 +5 位作者 田世民 金涌 崔艳芬 任香夫 祁淑红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737-2073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方法。[方法]通过载体蛋白BSA合成桔青霉素人工抗原,用SDS-PAGE电泳法、紫外吸收法、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过3种方法的鉴定,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紫外吸收法测得其偶联比为8.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方法。[方法]通过载体蛋白BSA合成桔青霉素人工抗原,用SDS-PAGE电泳法、紫外吸收法、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过3种方法的鉴定,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紫外吸收法测得其偶联比为8.4,质谱法测得其偶联比为6。[结论]对3种供试方法比较发现,质谱法能够快速鉴定人工抗原而且能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的偶联比。该研究为桔青霉素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桔青霉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人工抗原 偶联比 质谱
下载PDF
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合成及偶联比测定(摘要)(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娇 钟理 +5 位作者 田世民 金涌 崔艳芬 任香夫 祁淑红 刘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8期169-17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和测定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方法。[方法]通过载体蛋白BSA合成桔青霉素人工抗原,用SDSPAGE电泳法、紫外吸收法、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和测定。[结果]经过3种方法的鉴定,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紫外吸收法测得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和测定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方法。[方法]通过载体蛋白BSA合成桔青霉素人工抗原,用SDSPAGE电泳法、紫外吸收法、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和测定。[结果]经过3种方法的鉴定,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紫外吸收法测得其偶联比是8.4,质谱法测得其偶联比是6。[结论]对3种供试方法比较发现,质谱法能够快速鉴定人工抗原而且能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的偶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人工抗原 偶联比 质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桔青霉素的不确定度分析
15
作者 胡丽芳 万伟杰 +1 位作者 魏本华 戴廷灿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181,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桔青霉素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依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食品中桔青霉素的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桔青霉素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依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食品中桔青霉素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得出当食品中桔青霉素残留量为154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8.6μg/kg(k=2)。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测量重复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 桔青霉素 不确定度分析
下载PDF
红曲霉的抑菌活性物质与桔青霉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燕萍 许杨 +1 位作者 徐尔尼 孙红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7-80,共4页
综述红曲霉产生抑菌物质和桔青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新的进展。在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红曲色素、橙色素、ankalactone、monascidinA具有抑菌作用,而且monascidinA的化学结构与桔青霉素的化学结... 综述红曲霉产生抑菌物质和桔青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新的进展。在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红曲色素、橙色素、ankalactone、monascidinA具有抑菌作用,而且monascidinA的化学结构与桔青霉素的化学结构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抑菌物质 桔青霉素
下载PDF
1株产桔青霉素扩展青霉的鉴定及其产毒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慧芳 赵利娜 +4 位作者 郑香峰 王芸 刁军委 张晓云 张红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62-167,共6页
在腐烂柑橘表面筛选出1株产桔青霉素(citrinin,CIT)的菌株H1,经鉴定为扩展青霉,并进一步研究培养基、温度、pH值、溶氧量、培养时间等对菌株H1生长及产CIT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的YSM培养基上25℃摇床培养2周,菌株产生的CIT产量最... 在腐烂柑橘表面筛选出1株产桔青霉素(citrinin,CIT)的菌株H1,经鉴定为扩展青霉,并进一步研究培养基、温度、pH值、溶氧量、培养时间等对菌株H1生长及产CIT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的YSM培养基上25℃摇床培养2周,菌株产生的CIT产量最高,为12.8μg/g,pH 11的碱性条件下产毒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桔青霉素 菌丝生物量 CIT产量
下载PDF
红曲高产洛伐他汀低产桔青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江宁 王娟娟 +1 位作者 张俊杰 杨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0,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发酵基质对红曲产洛伐他汀、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合的发酵基质。实验表明:以大米为发酵基质生产的功能性红曲菌丝生长最快,洛伐他汀含量最高,达到13.88mg/g,小米、苦荞麦仁、黑小米次之,燕麦米最低,为6.5mg/g;以苦荞... 通过研究不同发酵基质对红曲产洛伐他汀、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合的发酵基质。实验表明:以大米为发酵基质生产的功能性红曲菌丝生长最快,洛伐他汀含量最高,达到13.88mg/g,小米、苦荞麦仁、黑小米次之,燕麦米最低,为6.5mg/g;以苦荞麦仁、小米为发酵基质生产的功能性红曲桔青霉素的含量最低,仅为1.2mg/kg,大米略高,燕麦米最高,为3.6mg/kg,因此小米作为发酵基质可以满足高洛伐他汀低桔青霉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基质 红曲霉 洛伐他汀 桔青霉素
下载PDF
桔青霉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妍 杨梦然 +3 位作者 梁曾恩妮 邬静 袁莉芸 袁志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桔青霉素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真菌毒素,通常存在于谷类、大米、蔬菜等食品中,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桔青霉素可造成动物肾脏、肝脏、肠道和生殖系统的损伤。如今人们对桔青霉素毒性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为... 桔青霉素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真菌毒素,通常存在于谷类、大米、蔬菜等食品中,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桔青霉素可造成动物肾脏、肝脏、肠道和生殖系统的损伤。如今人们对桔青霉素毒性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桔青霉素的毒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基于近年来有关桔青霉素的研究资料,重点阐述了桔青霉素检测方法及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后续桔青霉素以及其他天然真菌毒素的毒性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为真菌毒素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畜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理化性质 检测方法 毒性作用
下载PDF
HPLC快速测定红曲中的桔青霉素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建楠 李红 +1 位作者 陈由强 薛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6,共7页
以红曲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曲霉菌液体发酵液和固体红曲样品中桔青霉素的含量,采用HPLC检测方法对桔青霉素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并对桔青霉素的提取方法和测定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进而验证了HPLC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检出限和回收率... 以红曲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曲霉菌液体发酵液和固体红曲样品中桔青霉素的含量,采用HPLC检测方法对桔青霉素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并对桔青霉素的提取方法和测定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进而验证了HPLC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检出限和回收率.结果表明: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 C18(250×4.6/5μm)、流动相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67∶33、等度洗脱、柱温28℃、流速1.0 mL·min^-1、检测时间15 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31 nm,发射波长为500 nm.桔青霉素的线性范围在0.050~10.000μg·mL^-1表现良好,R2=0.998 5,HPLC检测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最低检出限1 n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99.35%,RSD值0.58%,检测时间更短,甲醇提取法与传统的红曲类产品提取方法相比提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素 红曲霉菌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